众臣默然无声地目送着王世充踏着玉阶一步步走向皇帝宝座,待他在龙椅上坐定,他们一个个伏地叩拜,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里透出几丝凄凉与悲伤。王世充靠在椅背上,听着阶下一声声的山呼万岁,心像被一根根针刺痛。默然良久,他才有气无力地挥挥手,低声道句平身。
朝拜完毕,众臣又齐声劝皇上更衣出城。王世充好像没听见似的,呆呆地坐在龙椅上不吭一声,眼神显得忧伤而空洞。直到群臣再次齐声请求,他方回过神,缓缓站起身,脚步有些踉跄地转入后殿。
将近半个时辰过后,王世充方一身素服出了宫,在侍从的搀扶下登入停靠在阶前的马车。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马车就朝着东门方向缓缓驶去。紧跟在其后的,是太子、百官等二千余人。此时天空中突然飘起阵阵细雨,洒在人脸上有种清凉的感觉,却没有给这群亡国之臣带来一丝愉悦。
不多时,王世充率领众臣抵达了唐营门前,跪地向秦王请降。李世民按礼节接受了王世充的投降,然后命部下将他们拘押起来。随后,他又令尉迟敬德引兵前往洛阳城,把守市场商店,禁止城中不法之徒趁机骚乱抢掠,维持社会秩序。
次日,李世民便率军进入了洛阳宫城。他一面命宇文士及、屈突通等人封存府库,没收金银布帛,一面又令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将领引兵缉拿城内郑将,拘押了段达、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等十几位罪大恶极的同党,准备将他们统统斩掉。
李世勣听说秦王要杀单雄信,大惊,连夜赶往其住处。此时,李世民正伏在几案上握笔习字。他听到声响,抬眼一望,见是李世勣,不免又惊又喜,连忙请他就坐。李世勣没有入座,而是立在秦王跟前拱手行了个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
“听说秦王要杀单雄信,在下特前来进谏!”
“哦,是这么回事,难怪你表情这么严肃!”李世民放下手中那管玉制狼毫,两眼含笑地望着李世勣说道,“懋功,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秦王,单雄信不可杀!”李世勣急切地说道,“今秦王虽已平定窦建德、王世充,然八方尚未肃清,天下也未一统,正是用人之际。而单雄信武功盖世,骁健绝伦,驰骋沙场无人能敌。如此勇将,秦王若杀他,岂不可惜!故而,在下斗胆前来劝秦王重用单雄信!”
“懋功,你只说对了一半!”李世民一针见血地说道,“单雄信的确骁勇善战,天下无几人可及。然此人阴险诡诈,心怀野心,留之必为后患。”
“在下知秦王之意,秦王是怨单雄信昔日杀了我军几员大将。”李世勣直言道,“然两军对垒,各为其主,单雄信并无过错。今若秦王能用单雄信,远胜那几位将军。秦王,你又何必为此而失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呢?请秦王三思!”
“单雄信虽勇,然难为本王所用!昔日投靠瓦岗,后见李密势穷力薄又率军归降王世充。”李世民摇着头说,“如此反复小人,怎能死心塌地效忠我大唐?到时说不定因故又降于他人,给我大唐引来祸患。懋功,说心里话。此人本王实在不敢留下重用!”
“雄信实乃忠义之人,前番降郑之举实出无奈!”李世勣替单雄信辩解道,“昔日在下曾相邀雄信一起投秦王,然雄信深念王世充之恩,不敢背弃他前来投奔秦王您。由此可知,雄信为人忠义,非他人所诬不讲信义的小人哪。请秦王明察!”
“若真如你所说,那本王就更不敢留他性命了!”李世民脱口而出,“单雄信既然如此忠心于王世充,到时必将伺机谋反,替昔日之主报仇雪恨!”
“这……”李世勣没想到秦王会这么反将自己,一时间竟语塞。沉思片刻,他信誓旦旦地作保道,“秦王,在下敢以人头担保!若有朝一日单雄信真做出大逆不道之事,请秦王取我颈上之头!”
“懋功乃本王之肱股,我怎能杀你呢?”李世民动容地说道,“本王知道你为何要以颈上之头担保单雄信,那是因为你与有他结义之情。是呀,世勣你是个重情重义之人,面对自己的结义兄弟,怎能不出手相救呢?按理本王应当成全你,然事关社稷之安危,我实不敢徇私,请理解我的难处!”
“既然秦王已把话说到这个分上,在下也就不敢再为难您了!”默然半晌,李世勣满脸失望地答了句,一边起身说道,“夜已深了,请秦王歇息,在下就此告退了!”
说完,李世勣一转身,走出了雅致的书房。李世民望着李世勣离去的背影出神,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两天后,单雄信、段达、杨汪、孟孝义、杨公卿等郑将被囚禁牢车押送至洛水岸边。李世勣骑着马,紧跟随着行刑车队来到了刑场,他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为自己的结义兄弟送行。他是个坚强的人,然而此时面对单雄信,也忍不住落泪。单雄信倒是视死如归,面无惧色,哈哈大笑道:
“懋功贤弟,你何故作女子状耶!大丈夫当慷慨赴义,视死如归,何惧刀斧?贤弟快把眼泪擦干,含笑送愚兄最后一程!”
“愚弟非为死,实为不能救兄长而愧疚呀!”李世勣擦了把湿漉漉的面颊,惭愧地说道,“弟曾以颈上之头保兄长,然秦王不许,奈何奈何!”
“贤弟不必内疚,你有这份心,愚兄十分感激!”说罢,单雄信又冷笑一声道,“李世民乃有仇必报之小人,他岂肯放过我?愚兄临死之时,赠贤弟一句话,以贤弟之才必当为李世民所重用,然此人心狠手辣,贤弟当小心事之,以免引火烧身哪,切记切记!”
“仁兄之言,愚弟当铭刻于心!”说完,李世勣感叹句,“弟与仁兄结义之情景历历在目,犹如昨日,然今兄长却要离我而去,实乃心痛如刀割呀!弟未曾忘记当初你我结义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故而,今日弟当与兄共赴黄泉,以履行当初的誓言。然弟已以身许国,实难两全。况且我死之后,兄长的妻儿将由谁来抚养?”
“贤弟所言甚是!”单雄信理解道,“愚兄知贤弟之心,不会责怪贤弟负盟之事。且贤弟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当建不世之功,取荣华富贵也!”稍顿,又恳切地说,“雄信上有高堂,下有妻儿,皆需人抚养。今雄信不幸而亡,恳请贤弟能念及往昔之情谊,代我照看妻儿老少,愚兄将不胜感激!”
“兄之父母即弟之父母,兄之妻儿即弟之嫂侄,弟当尽心供奉与抚养,兄尽可放心!”李世勣诚恳地答道,言词切切,不容置疑。
“有贤弟这句话,愚兄便可安心上路了!”单雄信坚毅的脸庞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接着他又拱手拜谢道,“贤弟,愚兄谢谢你了!”
“你我兄弟,何言谢,此非羞煞我也!”李世勣回了个礼,随即又取刀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塞进单雄信的嘴巴里,动情地说道,“请仁兄吞下这块肉,让它随兄一起入土,以表达弟不负盟誓之心!”
“何言负盟,有贤弟这份心就够了!”单雄信一边咀嚼着那块带血的肉,一边感动万分地说,“贤弟待愚兄情深义重,实令愚兄感激涕零。贤弟,愚兄先走一步,来世你我再作兄弟吧!”
说着,他就轻轻地合上了眼睛,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兄长,请一路走好!”李世勣心如刀绞地诀别道。说完,他翻身上马,朝洛阳城跑去,几行清泪随风飘洒在衣襟之上。
斩了单雄信、段达、杨公卿等人之后,李世民又将韦节、杨续、苏威、桓法嗣等郑国旧臣拘押起来,准备同王世充、窦建德一道押送长安,由父皇处治。这事处理完毕之后,李世民便开始赏赐功臣,犒劳三军,同时又好生安抚城中百姓,招降王世充的残部。由于李世民的招安政策深得人心,城中百姓皆诚心归附于大唐,那些拥兵据守城池的郑将也纷纷前来请降。最后,随着王世辩、王弘烈以徐、襄等三十九州之地归降大唐,原属王世充的地盘就全部平定了,郑国也就彻底被大唐灭亡了。
接着,先前逃往洺州的齐善行、裴矩、曹旦等夏臣率领百官奉窦建德的妻子及传国八玺和珍宝前往长安请降。如此一来,夏国也随之灭亡了。
待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后,秦王李世民命李道宗、郭孝恪等领兵镇守洛阳,自己率大军班师回朝。十余天后,唐将达到了长安城。李世民身披金甲,头戴金盔,腿跨马骏,威风凛凛,意气扬扬。他身后紧跟着齐王李元吉、谋士杜如晦,以及秦叔宝、李世勣、屈突通、尉迟敬德等二十五员大将,有铁骑万匹,甲士三万,前后吹奏凯乐。伴随着激越的军乐,将士一个个雄纠纠气昂昂地进入长安街道。两旁百姓夹道观看,人人喝彩,个个山呼,皆赞大唐将士威武雄壮,实为天下无敌之师。众将士听了,脸上都洋溢着得意之色,欣慰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