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现已连和突厥、李密,形势对我军极为有利。”刘文静注视着李渊,很自信地说,“倘若大将军此时下令发兵,必将很快拿下长安城。”
“是啊,大将军,机不可失,请三思!”紧跟着,裴寂也站出来催促李渊发兵入关。
随后,李建成、长孙顺德、刘政会、殷开山、段志玄等人也纷纷恳请李渊下令举兵起事。
李渊瞧着众人态度如此恳切,求战欲望如此强烈,甚为欢欣。考虑了好大会儿后,李渊终于点头同意了大家的请求,决定发兵入关。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之后,李渊请夏侯端占卦择吉日,并于该日上午召集所有将士于军营前誓师。大将军李渊身披金甲,威风凛凛地立在点将台上。面对着台下黑压压一片操戈的将士,他情绪激扬,慷慨陈辞,以鼓舞士气。将士们听着大将军极具鼓动的激越言辞,一个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敞开大嗓门高呼,一时间声如雷鸣,响彻云霄。
誓师仪式完毕,李渊一声令下,全军开拔。于是,千军万马顶着盛夏炎炎烈日,沿着官道快速前行。一时间马蹄山响,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三天后,李渊率领大部队进入西河。郡丞亲自出门相迎,言语十分谦恭卑屈。接着,他又设宴款待众将领。
由于不久前发生过战事,所到之处皆是残垣断壁,破屋废墟,情景相当凋败。作为此役的统军李世民眼看此情此景,心中不免有些黯然神伤,长吁短叹。然而他清楚天下纷乱之际,唯有通过战争才能获取安定与和平。战争是残酷的,却又是不可或缺的。他站在夕阳映照着城墙上,环顾四周,一边思想着。他明白战争对他来说才刚刚开始,更残酷的现实还在后面等着自己。
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嗜血的好战者,但他内心深处很渴望战斗,因为它能为他实现心中伟大的抱负和理想。他希望通过战争,夺取政权,建立一个和平、繁荣和富强的国家,让天下苍生安居乐业,富足幸福。对于如此宏伟的蓝图,他才刚刚拿起笔来描绘,前景无疑是个未知数。不过,这个意志坚定、满怀信心的年轻人相信,只要努力奋斗,一切都会实现。他激动地伸出拳头,对着落日使劲挥动了一下。
这时,李建成悄没声息地走到李世民身旁。李世民见了大哥,赶忙施礼。李建成没说什么,那张有点阴沉的瘦长脸上挤出丝笑容。沉默地眺望了好大会儿暮色渐浓的原野和青山,李建成方回过头低声问李世民义军能否顺利攻占长安。李世民目光坚毅地注视着大哥,沉吟片刻后,非常自信地回答他一定能攻入长安,平定天下。李建成听二弟这么一说,心中的疑虑释去不少,面色也明朗了许多。随后,兄弟俩便迎着夹着股热气的风,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内心涌动着豪情壮志。
李渊深知民心向背对自己事业的成败有多么重要。因此,他一进西河郡,就四处奔走,慰劳官吏和百姓,并且开仓放粮,赈济贫民。紧接着,他又大封官职,凡年纪七十以上者均授予散官职务,对那些豪强俊杰更是大加赏识,委以重任,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李渊可谓视乌纱帽如粗布,一天竟然任命官员达一千余人,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这一举措自然令满城人欣喜万分,高度赞扬了唐国公的美德与慷慨大度。为此李渊也非常欣慰,因为他仅用几担麦粟和随口而出的乌纱帽,就换来了现在自己最需要的民心。真是太高明了!李渊暗自为自己的才智而得意洋洋。
然而,李世民那张丰满英俊的面庞上布满了愁云。因为他遇事能冷静思考,且高瞻远瞩。他清楚父亲这样大批量地生产乌纱帽会使官员队伍迅速膨胀,增加府库支出,为将来治理国家埋下隐患。当然,他心里也很明白父亲这样做,是为了收买人心,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让天下人归顺他。
得民心者,得天下。李世民从圣贤之书中明白这个道理,也从父亲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其中三昧,并尽量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因此,面对父亲无所顾忌地拿帽子换取民心时,他一时茫然不知所措。他想告诉父亲这样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劝他适可而止,可心里又清楚父亲肯定不会听自己的,到时反倒会受父亲的训斥,骂他不懂民心是何等重要。因此他只能闷在心里,不敢吭声,心情自然不畅。
就在李世民为父亲有欠考虑的举措而烦恼之时,李渊下令部队日夜兼程,开往霍邑。因为他们已经刺探到了敌情,隋将宋老生已率部队屯守霍邑,屈突通也领兵数万驻扎河东。所以,李渊想倍道前进,赶在宋老生尚未完成部署之前打他个措手不及。
然而,天公不作美,阴沉沉的空中不断地飘洒着秋雨,时大时小。气温倒是因阴雨骤然降低了不少,令人感受到了初秋的凉意。可道路泥泞,给行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进入山村地带之后,路面越发崎岖陡峭,泥泞不堪,故而常有马匹陷入泥潭,或滑落峭崖之下。李渊心里虽焦急不已,却也无奈,为了保证兵马的安全,只好令部队减速行军。
比预期延误了两天,大部队才翻过雀鼠谷,抵达距离霍邑五十余里的贾胡堡,并在周围的空旷地带安营扎寨,连夜修筑防御工事。
李渊很想立马与宋老生决战,然天不相助,雨水连绵,且雨势不断加大,因而只好按兵不动。李渊仰天长叹了一阵,然后便安下心召集手下文武官员商议军政大事。众人畅所欲言,各执一词。李世民、刘文静等人主张借雨强行进军霍邑,而李渊裴寂则认为雨水过后再全力攻打宋老生,现今正好趁下雨之际休整兵马,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