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帐内上空响起了一片嗡嗡声,大家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一边频频点头表示支持唐国公的征兵主张。李渊见此情形,大喜,那张一直紧绷的脸庞上禁不住掠过一丝令人难以觉察的笑意。当他的眼光落到一言不发的副留守高君雅面部时,面色一变,神情冷峻地问道:
“高将军,你对募兵一事有何高见,请说说吧!”
高君雅与王威同为隋炀帝的亲信,肩负着监视李渊的一举一动,对李渊自是心存戒备,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这募兵扩军可是件大事,尤其是这种非常时期,显得格外敏感。高君雅虽长得五大三粗,貌似鲁莽,可心却细着呢。因此,他对李渊突然提出的征兵之事,心有疑虑。再加上他的盟友王威坚持反对,他自然不会同意此事。不过,他为人圆滑,不似王威那般率直,因而当李渊直问他,高君雅便面带微笑,含糊其辞地回答句:
“在下以为唐公所言甚是有理,只是……这事不急,过段时间再作商议也不迟。”
“谁说不急!”刘文静怒视着高君雅,大声反驳道,“现今刘武周已占据汾阳宫,若不立即募兵反攻,用不了几天,刘武周定将长驱直入,攻占晋阳,乃至整个太原。到时,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何面目去见皇上?所以,募兵是必需的,而且刻不容缓。”
这时候,裴寂领着刘政会、王长谐、窦琮等一班人和着刘文静一道反击高君雅的搁置再议,力陈即时征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庭议中绝大多数人都站在唐国公一边,王威和高君雅见自己身陷孤立之中,也就不好多发异议了。
李渊见形势大好,心中自是欢快。他捋了捋长及胸襟的髯须,微微一笑,接着又目光犀利地射向一旁的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声音迟缓而凝重地说道:
“贼将刘武周占据了汾阳宫,而汾阳宫乃皇上的离宫,倘若我们不能把刘武周从汾阳宫赶出去,在座各位都得受到皇上严惩,定当诛灭九族!本公死不足惜,只是不忍害了诸位将军哪。”说到后面不由动情了。
“唐公一向厚爱我等,实乃情深义重。”裴寂深情地说,“现今唐公身处危难之际,我等岂能袖手旁观,不为唐公排忧解难?这不是有负唐公厚爱吗?再者,这也关系到在座各位大人的身家性命。在这生死存亡之时,唐公处心积虑想办法救我等,让我等免受灭门之灾,我等有何理由不按唐公说的去做呢?请诸位仔细想想吧!”
在座的将佐们听李渊和裴寂这么一说,感到事态严重,深为自家性命担忧。就连高君雅内心也不由感到一阵害怕,他猛地抬起眼,凝视着李渊,迟迟疑疑地低声问句:
“那……唐公,我们该如何才能将刘武周赶出汾阳宫呢?请唐公明示!”
“刚才唐公不是已经说了募兵,你没听见!”刘文静睁眼瞪了下高君雅,没好气地说了句,接着又高声强调道,“为今之计,就是立马募兵,以增强我军实力。这样,我们就能打败刘武周,解汾阳宫之急。”
“可这募兵是大事,得向皇上禀报……”高君雅瞟了眼身边的王威,支吾着说。
“不错,朝庭用兵行止进退皆需向皇上禀报,受皇上节制。然今贼人在数百里之内,江都在三千里之外,加以道路险要,还有其它盗贼盘踞。如果派人去江都禀报皇上,会不会给盗贼杀掉暂且不说,就算能平安到达江都,来回也需半月。如此,岂不延误了军机?到时谁来担待此罪责,你们说!”李渊脸一沉,一字一顿地回答道。
说罢,李渊微微侧过脸庞,目光冷冷地逼视着一旁的王威和高君雅,在他俩面部停留了好长一段时间。高君雅不由自主地垂下了眼睑,似乎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王威并无惧色,拿眼迅速扫了下正襟危坐于首位的留守,嘴角边露出丝冷笑。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李世民忽然高声说句,“况且如今事情紧急,来不及向皇上禀报,一切就由唐公作主吧!”
“是,一切由唐公作主!”段志玄、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纷纷表态,声如洪钟,响彻营帐之内。
对此,李渊十分满意,神情肃穆的面庞上竟掠过一丝笑容。他瞅着忠于自己的将佐们好一会儿,然后把眼光转向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沉声问:
“王将军,高将军,你俩可是皇上钦点的副留守呀,我不敢不听你们的意见哪。对方才各位所言,你们以为如何?”
高君雅斜了眼身旁的王威,见他板着张脸不吭声,思忖了下,才回答李渊道:
“唐公是这儿的最高统率,又是宗亲贤士。倘若真能平定盗贼,为皇上解忧,那专权独断也没什么不可以,嘿嘿!”
听了高君雅这话,李渊的面部肌肉又松弛了些。接着,他又侧目盯着王威问:
“王将军,你也该表表态,请说吧!”
王威素来与李渊不和,自然不会赞同他的主张。然而当他环视四周,发觉所有的人对李渊的提毫无异议,连高君雅也不反对。王威明显感到自己孤立无援,独木难支。他在心里沉重地叹了口气,然后无奈地答句:
“既然在座诸位都同意唐公的主张,在下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一切就照唐公所说的办好了!”
说完,王威转身悻悻地离开。紧接着,高君雅也迈开大步跟着王威向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营帐外走去。
李渊眼瞅着王威离去的背影,冷冷一笑。沉默片刻,他郑重其事地向文武官员们宣布自己的决定,敞开喉咙说:
“好,既然在座诸位都无异议,那就马上募兵吧!”
随后,李渊命令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段志玄、殷开山等人奔赴太原、西河、雁门等地征兵。凡年龄在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皆为征兵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