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节 心怀不轨

“唉!”

艳阳高照,春风和煦,正午阳光令人最是心醉。

可久候在德王府外的韩承宣却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德王骄横,作为济南府的知县更是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仰人鼻息。

德王朱由枢不仅享有济南城税赋的一半,济南府及周围各县的良田湖泊也均在其名下。

在永乐朝之后严厉的削藩下,明朝的藩王们,政治上没了出路,生活上,却总算还有追求。

因为明朝的藩王制度,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历代分封不断。

只要是皇室子弟,就要分封给爵,就要用国家的财政,把王爷们养起来。日久天长,越养越多,财政负担也就越大。

明初的皇帝,愁藩王们造反,明中期以后的皇帝,愁怎么养活这群人吃饭。

而作为地方政府领导的韩县令,总是和德王处在不断的妥协和斗争中。

若不是秦浩明强烈要求代为引见,情面难却之下,韩承宣绝不会自讨没趣。

便如此刻,三人在外足足等了有半个时辰,可王府下人却道王爷正在午间小憩,请稍安勿躁。

与韩承宣脸色铁青相比,秦浩明却是笑意盈盈风轻云淡,丝毫不见烦躁,让韩承宣好生佩服他的养气功夫。

可实情并非如此,在秦浩明心中,早已把德王宣判死刑,跟一个将死之人,有何好置气?

而今天之所以光临德王府,用黑话来讲叫做踩点。

德王府的巨额财富深深的吸引他,便如嫖客遇见花魁,己虽粗鄙不堪,却总要千方百计施手段把美人采摘。

秦浩明和韩承宣百无聊赖,董长青却不得闲,目光不停的绕视着德王府四周地理环境和位置。

王府周围有两丈多高的宫墙,府前立有高大的牌坊,坊额题字“钦承上命”,“世守齐邦”。

宫院四面各辟宫门:南门(正门)称作“端礼”,东门称作“体仁”,西门称作“遵义”,北门称作“广智”。

各门前均有牌坊。正门外有一座砖砌的影壁,影壁后有半圆形围墙,东、西各开一门,即东辕门和西辕门,以供人出入。

德王府内的珍珠泉和濯缨湖为西苑,濯缨湖,汇聚珍珠、散水、溪亭诸泉而成,占地数十亩,极为广阔。

“民脂民膏,死有余辜!”

此情此景,董长青嘴里忍不住嘟噜着,眼里的寒芒愈发凌厉。

足有大半时辰,德王府的典薄方才请他们入室相见。

“德藩有濯缨泉、灰泉、珍珠泉、珠砂泉共汇为一泓,其广数亩。

名花匝岸,澄澈见底;亭台错落,倒影入波;金鳞竟跃,以潜以咏;龙舟轻泛,箫鼓动天。

堪称人间福地、天上蓬莱不是过矣。

且当雪霁、白云缭绕,下接水光、上浮天际,宫殿隐隐在烟雾中宛然如画,真宇内未有之奇也。”

王府典薄倒是没有怠慢他们,一路前行一路讲解,语态殷切不乏热情。

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德王相比,典薄无疑更通晓人情世故,明白乱世中兵权的重要性。

“美则美矣,然过于奢靡。”

知县韩承宣摇摇头不咸不淡一句,多有鄙夷。

按照明制,德王府虽然只是安抚尊容,不得参与和干预当地的行政管理,但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生活仍有极大影响。

它不仅像一个个肿瘤毒化着所在地区的风气,而且使所在地区的经济受到巨大损害。

可以说,当地官员如不能与他们沆瀣一气相互勾结,便是天生死对头。

这森森王府,除了平日里供显贵们乘龙舟荡于湖内,赏景看戏,饮酒作乐外,一般人士很难进入观赏。

即使韩承宣这样的本地父母官,也要待一定的机会才得进府观光。

“这韩知县倒无愧于他的铮铮铁骨,大赞!”

听其言,观其行。韩承宣的言论令秦浩明心里暗赞,默默的回忆起他在历史上济南府的表现。

在战役最激烈的关头,韩承宣在城墙上坚守十昼夜,亲自架炮向清军轰击,直至矢尽石穷。

城陷后,他仍执劲弓射杀清兵多人,负伤后誓死不降,被建奴绑在城门楼上纵火烧死,场面英勇悲壮。

大明的文人不缺谄媚之徒,但也有铮铮君子。

“到了,请三位在此濯脚,王爷闻之秦将军率强军来援济南府,不甚欢喜,特地在寝室接见尊客。”

韩承宣的讥讽,典薄当做没听到,只是洒然一笑而过。

德王府和当地县衙的关系,他知之甚深,不关他事,徒逞口舌,多说无益。

只是态度间愈发殷勤有加,丝毫不受韩承宣言论的影响。

人才,他妈的都是人才!

德王府典薄接人待物如沐春风进退有度,让秦浩明忍不住仰天长叹,大有明珠暗投之意。

同时不由自悲自苦,想自己一堆事情,件件重要,件件紧急,俱是刻不容缓亲力亲为,头大啊!

最重要的别人穿越,什么都不懂,自称纨绔子弟,喝喝酒,泡泡妞,收收小弟,谈笑间百万雄师顿成,樯橹灰飞烟灭,意气风发,何等壮观?

想他自诩为华夏精英,出生入死,南征北战,赫赫武功,心胸宽广,竟陷入无人可用之境,时也命也!

不过眼角间扫过董长青宽大的身躯,又不由有些欣慰,起步之际,还是自己培养的人才更加忠诚。

“请!王爷在前面恭候多时。”

典薄见他们擦拭完,抬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他却守候在门口未进。

转过屏风,映入眼帘的情景令三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操!

纵使两世为人,见多识广,秦浩明也忍不住目瞪口呆。

寝殿内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

六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

榻上设着青玉抱香枕,铺着软纨蚕冰簟,叠着玉带叠罗衾。殿中宝顶上悬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圆月一般。

地铺白玉,内嵌金珠,凿地为莲,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可辨。

赤足踏上也只觉温润,竟是以蓝田暖玉凿成,直如步步生玉莲一般。

正中间,德王朱由枢肥胖的身躯仿似一座肉山,颤巍巍的坐在特制的太师椅上,两腿还有貌美如花的侍女轻轻捶腿。

“欢迎秦将军和两位大驾光临,鄙王喜之,请上座,上茶!”

话说得很漂亮,可语气见却无丝毫诚意,连站起来装装样子都没有。

“末将参见王爷,祝王爷安好。”

秦浩明并无丝毫不忿,笑眯眯的依足大明礼数,语态多有恭谦。

肥猪,超级肥猪啊!

这就是大明王朝花费两百多年才养成,堪称肥硕无比。

多尔衮一人吃不下,必须分一杯羹才可。

不过,此项计划若是想成功,却是需要多尔衮的配合,好在二者对财富的需求一致,应该有默契。

“临佳节,渐落日西山,火树零星四起。难得故旧皆闲,相约聚饮,既而狂欢,本王未免多喝几杯,劳三位久等,惭愧!”

秦浩明的言行举止让朱由枢相当满意,特殊时期,特殊时刻,他也略晓需要拉拢秦浩明他们。

故而等他们坐定之后,开口解释两句,以他平日的性情,颇为难得。

“该死的建奴,逢此佳节,既然叨扰王爷的雅兴,罪无可赦!

区区几万人马,既然胆敢骚扰济南府,末将必率天雄军将士,将他们阻与城外,不让一个建奴进城惊扰王爷。”

秦浩明豪情满怀,义薄云天,舍我其谁。

“什么?几万?可否真实,秦将军切莫蒙骗本王?”

朱由枢悚然而惊,肥胖的眼角急促抽动,一脸的惶急之色。

“王爷应当知道此次寇边有八万之多啊?

虽说死在末将手里有万余人,但五六万人还是有的。建奴得骑兵之利,来去如风,瞬间即至,不可不慎啊!”

秦浩明语气淡然,露出人畜无害的笑意,环着头,四处打量王府寝殿。

还真不信吓不死你这条蠢猪!

第五百四十九节 无奈第五百五十九节 对比第三百七十五节 今夜无眠第四百九十四节 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第三百二十九节 有容乃大第六百三十七节 皇太极的忧虑第四百九十一节 背水一战第三百零一节 朝堂闹剧第六百五十一节 调教太子第六百三十八节 有他们在,就无大清(新年快乐!)第三百一十七节 不负婉如不负卿第六百四十二节 咸鱼翻身第七十七节 阿巴泰的渴望第一百二十四节 汉奸悲哀第四十一节 泄密第七十节 筹备第三百二十二节 护卫队第四百一十八节 南洋局第一百二十六节 岳托授首第三百三十九节 郑家第二百七十三节 狗都不如第五百七十一节 父子对谈第五百三十四节 内外有别第一百四十九节 亡羊补牢第五百七十七节 鳌拜惨死第一百三十七节 你不一样第六百节 少跟本督来这一套说点什么第六百零四节 人比人气死人第三百四十三节 阳谋第五百零六节 翻云覆雨第六百一十六节 铸京观第二百六十八节 逃脱第二百三十六节 醉翁之意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第六百二十四节 秦爱卿坏着呢第二百五十七节 举贤不避亲第三百三十一节 大明无敌第三百一十五节 归家第三节 文武双全第五百四十三节 辽东猫腻第一百二十六节 岳托授首第三百零五节 只身许国第一百二十六节 岳托授首第一百三十一节 挑衅第二百五十九节 集思广益第三百五十三节 修罗地狱第一百零八节 黑暗第六百四十节 还没杀够(诸君元宵节快乐!)第一百五十六节 两面三刀第四百零四节 天下之大第三百一十五节 归家第六百二十一节 怎地一个了得第三百六十节 谁的孩子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六百五十一节 调教太子第三百三十七节 来了,就不走了第五百七十节 他们是畜生第五十六节 伏击第五百二十二节 兵不血刃第二百九十四节 与民争利第五百三十二节 得意门生第八十节 不妥协不留情第六百二十九节 汉人至上第二百八十八节 首辅之言第三百七十五节 今夜无眠第一百九十三节 奏对崇祯第四百七十五节 行动第二百八十二节 振聋发聩第五百六十九节 太子朱慈烺(感谢书友阿杰阿轩阿心六万大赏!)第七十二节 风波起第二百二十四节 国无界,界无疆第六十九节 防御部署第一百六十七节 大才第三百二十七节 抢手的流民第三百七十七节 崇祯召见第四十节 别样推销第二百三十四节 借刀杀人第三百三十三节 赴任第四十一节 泄密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一百九十六节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一百八十八节 这钱必须给第五百六十五节 鳌拜怎么逃的第一百零五节 秦家村第三百九十四节 战争,和女人无关!第一百七十七节 夺权用人第三百二十五节 红袖添香第二百零三节 宣府防卫第一百二十七节 天意第一百三十六节 辽东汉人第七十二节 风波起第三百五十五节 自投罗网第四百三十二节 大明说和复报第二百零六节 何处捞钱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二百四十五节 鸡飞狗跳第二百六十八节 逃脱第四百八十七节 开花结果第一百八十节 速度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