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节 坦诚相待

“不用,你留着当私房钱。”

秦浩明洒然一笑,推开估计是装着金银细软的小木箱,宠溺的捏捏她圆润脸颊。

这时代的男人委实幸福,时下女子一旦从夫,大多数立马一心一意,恪守妇道。

连大明的公主碰到渣男,都得隐忍,不敢四处声张。

毕竟,在这时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绝不仅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没有家里的支持,便如无水之木,终究难以存活。如此,女子也便少了许多三心二意。

当然,前提是男人必须有能力为家里妻儿老小遮风挡雨,不被人所陷害。

“只是夫君,若是当私房钱的话,太多了。要是两位姐姐也跟芸娘一样,恐怕夫君真难一碗水端平?”

芸娘眼睛弯成一个月牙儿,先前泪眼婆娑的俏脸带着一丝狡黠,笑意盎然。

“很多吗,小富婆?”

秦浩明挥挥手毫不在意,嘴角一扬,显得有些自负。

说实话,通过查抄晋商、高起潜、王朴等人,不仅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便是钱财方面现在也堪称富足。

手下将士的粮饷朝廷供应大部分,多出的部分由自己加以补充。武器军备等都是现成的,故而开支不算太大。

当然,今后扩军跟改进装备后,那才是花钱如流水的时候。

“嗯!”

哪知芸娘毫不客气点点头,模样很是娇憨。夫君略带调笑而温馨的语气,让她心里甚是甜蜜。

“纹银四百二十万,于山酒楼一处,米铺三间,脚行一个,郑家的安平钱庄有参股,每年的分红约莫二十万两左右。”

芸娘打开木箱,里面没有金银首饰,全部是一张张银票和契约,码得整整齐齐。

“什么?”

随着芸娘略带得意的数完家资,饶是秦浩明自诩见过大世面,也知晓大明朝廷和民间的实际情况,但还是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四百二十万,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大明朝廷一年的国库总收入啊!

眼前这位哪里是小富婆,简直是大明女首富!

“夫君,先父临死前留有一百多万交给家仆忠叔,还有这些年郑家也待芸娘不薄,每年都给五六万银两之多。

十七岁那年,许配的男子溺亡后,芸娘来福州开了于山酒楼,同时训练歌伎帮忙郑家打探消息,并结好福州官员。

次年,郑家安平钱庄在福州府开分店,芸娘投入五十万,并参与日常事务管理。”

趁此机会,芸娘把这些钱的来龙去脉一一解释清楚。

她是聪慧的女子,明白他的夫君位高权重,自己坦诚说出来和他今后查探才知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么有钱,为何还要如此委屈自己?”

想到佳人之前宁愿为妾为婢的举动,秦浩明有些感动,这要搁在后世,根本不可能的事,那还不拽到天上去。

至于说钱的来历,经过芸娘的解释,秦浩明已经不感到奇怪。

颜思齐纵横海上几十年,郑芝龙只是他小弟之一,留个一百多万给自己唯一的女儿,那是很简单的事情。

而郑芝龙得位于颜思齐,善待他的女儿更是理所当然。

毕竟海盗不是朝廷的军队,平常管理讲的是义气,芸娘又对他没有任何威胁,自然要做给别人看。

更何况,芸娘对他还有用处。

同时,通过芸娘的身家情况,秦浩明对郑芝龙的实力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海贸利润巨大,是郑家的根本。但钱庄、酒楼、矿山等一切暴利的行业,估计也都活跃着郑家的身影。

“夫君,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

芸娘虽有郑家庇护,但终究是寄人篱下,毕竟没有自己的家来得踏实。

至于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尤其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还是选择一个有实力的夫君会更有安全感。”

芸娘眼眶微红,手搂着秦浩明的熊腰,小脑袋紧紧的贴着他的胸膛,不做丝毫隐瞒。

“天下有实力之人何其多也,那你怎么就选择为夫呢?”

秦浩明嗅着佳人秀发的芳香,打趣着问道。

“实不相瞒,去岁到今年,在于山酒楼,南来北往的士子、福建的官场油子到处都在谈论夫君。

尤其是坊间传闻关于夫君的种种的往事,长长令芸娘诧异,那时芸娘就有特意留意夫君。

前日福建官场招待夫君履新,芸娘就想趁机了解。后来虽被赶走,但芸娘……芸娘其实一直在关注留意夫君的一举一动。

这些年,因为时常要分析情报的缘故,芸娘有学习观人之术。那时就觉得夫君是芸娘的天命天子,就是芸娘苦苦追寻之人。

其实那些大人芸娘都认识,都是福建官场的老油子,平常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却都围绕着夫君阿谀奉承。

那日夫君真英俊,大人们都四五十岁了,唯独夫君……所以芸娘……”

说到后面,声音几不可闻,只有小脑袋不停的往秦浩明怀里钻。

哈哈哈……

秦浩明爽朗的笑声在总督府中骤然响起,芸娘的坦诚直白让他倍感欣慰。

无疑这是一个聪慧伶俐至极的女子,也是诚心想跟他过一辈子的女人。她明白二人的感情基础薄弱,故而选择坦诚相待,让自己了解她。

“大富婆,跟为夫讲讲这钱庄运营情况?”

在芸娘的娇呼声中,秦浩明大笑着抱起芸娘,把她放在自己腿上,笑嘻嘻的问道。

秋风萧瑟,转眼变天。

秋雨挂上屋檐,滴滴嗒嗒如窜线的珍珠般往下落。

即使是清晨时分,房中的光线依旧不好。透着昏黄的烛光,几案后面一道身影唰唰唰在书写什么,到思考处,不由皱眉悬笔。

门外响起脚步声,身影抬了抬头,门扇被推开,湿冷的空气挤进来,烛火摇曳时,门再次关上。

李想大步靠近,低头躬身低声禀告:“秦督,陈都司已经把洪塘卫所腾空,用于暂时安置南下的两千兄弟。

宣大兵仗局的工匠和他们一起抵达,现还有三天路程。”

笔轻轻搁下,挥笔之人正是秦浩明,他拿起纸张吹了吹,让上面的笔墨快点干透,好一阵方才收起来。

“宣大骑兵准备得如何?董守备那里有什么安排?林虎那里跟蒙古人谈得怎么样?”

第三百六十七节 一触即发第六百一十一节 大战前奏第八十八节 进京献俘第四百九十六节 以退为进第八十五节 二美初见第一百八十二节 战刀所向,皆为汉土第一百一十八节 杀鞑灭虏,唯我汉人!第四百四十二节 朕还有脸面吗第四百九十一节 背水一战第四百七十八节 扬名立万第五百三十节 冲突第五百零九节 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第三百九十九节 好戏开场第二百四十五节 鸡飞狗跳第二百三十二节 敲打多尔衮第一百零六节 争锋第二百零五节 歪理邪说第四百八十二节 难道去给别人赚第六百五十一节 调教太子第五百二十三节 巧了第五百零七节 抵近侦查第五百二十六节 鳌拜的郁闷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第一百二十节 趁势出击,舍我其谁第六百五十五节 海上形势第五百零五节 本督管不了第三百六十五节 敌迹初现第二十三节 风波第四百六十二节 处理汉奸的方法第六百三十六节 成事必在人,人定则胜天第四百四十八节 取舍之间第四十五节 临行之际第一百八十七节 逃之夭夭第三百五十四节 难忘今宵第九十四节 君臣相宜第二百九十七节 重启锦衣卫第一百四十节 不负此生第三百六十七节 一触即发第五百五十七节 杀人了第一百一十五节 预备礼物第三百一十八节 秦家族人第四百一十五节 沧海桑田第二百四十九节 收网第一百八十七节 逃之夭夭第七十六节 崇祯心思第三百九十五节 第一步第五十节 天雄军第五百七十三节 奴才无能第五百四十九节 无奈第三百八十九节 也就那样第六百五十九节 初临台湾第五百二十节 无病呻吟第一节 再回首恍然如梦第五百六十三节 军中计策第二百三十五节 乱世来临第九十二节 君前拔刀第五百六十八节 军魂第五百零三节 棒子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二节 战法第九十二节 君前拔刀第四百节 不堪用第四百三十八节 去去火第三百零四节 试点第四百八十七节 开花结果第四百二十二节 都不是什么善茬第六百四十八节 心思变化第三百二十四节 招募浙兵第三百八十二节 好人没好报第三百三十节 志存高远第一百三十二节 威望第十四节 叶家的惦记第一百九十五节 给郑家下套第一百节 君臣奏对第三百三十节 志存高远第五百五十三节 还有什么依靠第一百三十三节 谍影第一百六十九节入彀第一百八十一节 壮哉,天雄军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五百二十一节 进击第五百六十七节 入城第四百二十一节 嚣张第二百二十二节 汉蒙一家亲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第三百四十八节 三份密疏第六百三十八节 有他们在,就无大清(新年快乐!)第四百六十一节 令出一人第五十九节 斥候遭遇战第三十四节 初抵应天府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说点什么第四百八十九节 三件大事第一百二十四节 汉奸悲哀第九十四节 君臣相宜第五百五十二节 不必了第三百五十节 练兵练将第二百九十八节 杀猴骇鸡第一百八十六节 曹家的罪恶第三百一十四节 有罪当罚第六百三十四节 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