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节 天下之大

张肯堂默然无言,道理他都明白,也知道秦浩明所言皆是实情,奈何此事委实过于重大,他没有螳臂挡车的勇气。

“算了,张巡抚既然为难,此事就由总督府独自为之。”

秦浩明见此情况,心灰意冷,懒得多言,端起茶杯,把茶一口喝光。讲了半天,口也渴了。

张肯堂以为秦浩明这是端茶送客,心有愧色告辞离去。

秦浩明并未挽留,道不同不相为谋。

征收商税的事情,触动的利益团体委实太大,便是他自己,也要筹谋布置一番,方能进行。

秋意渐浓,黄叶卷地,庭院中的芙蓉树翠色尽凋,一片残枝。

三日后,福建卫所士卒整顿完毕,将近八千人只挑选出两千青壮,编入浙兵队伍中一同受训,其他五千多人,一律变为工程兵。

如今,福州全城都在建设,兵营、军官房、兵仗局、被服厂等等,正是需要大量人手的时候。

这时,就体现出侍从室的作用和效率。

国子监的士子和招募的师爷,在阎应元、洪迪新、李守业的领导指挥下,撑起了一个不小的局面。

否则,所有事情都要秦浩明亲力亲为,那还不累死他。

现在,他只要坐在总督府办公室内,想起什么需要着手建设,吩咐侍从室安排人手跟进负责就行。

江南的初冬,夜清冷如霜。

总督府东南角庭院内,征辟出一栋独门独院的房子,屋檐下挂着一块讲武堂的牌匾。

屋内,大约有几十人,正是由秦浩明亲卫将领和国子监士子组成的第一期讲武堂学员。

“诸位,昨天本督向大家介绍了大明的山川地理,今晚便向大家介绍整个天下的情形,以免大家坐井观天,不知天下之大。

来人,撤去帷幕!”

几个亲兵上前,将堪舆旁一个巨大的帷幕扯下,竟是一个长宽四方的平台,上面蓝绿黄白诸色掺杂,高低起伏奇形怪状,居然是一副全景堪舆。

吴锋立即站起来说道:“此图学生见过,乃是礼部右侍郎徐光启,得自西方教士利玛窦的《堪舆万国全图》。”

秦浩明并不说破原因,而是笑笑着道:“正是借重了此图,并结合了葡萄牙、西班牙人的补充。

如今且让你们瞧瞧,我朝到底是不是中央之国,天下是不是遍地蛮荒?

等你们看了此图,不妨问问自己,身上还有多少汉唐余风?

都过来!”

见大家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秦浩明拿着教鞭指着堪舆说道:“此为大明,此为台湾,此为吕宋,此为交趾。

这里就是巴达维亚和马六甲,加上南面的一片大陆,便是整个南洋。

出马六甲向西,便是沃土万里的非洲大陆,北上便是天竺、回回直至西夷所在的欧洲。

从倭国向东,横越无边汪洋,便是美洲大陆,那里盛产粮食和金银,如今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殖民地。”

看着一个个好奇的目光,秦浩明摇头苦笑道:“永乐年间,三保太监的水师舰队横行西南大洋的时候,西夷的破船还在打鱼劫掠。

可是百年之后,人家的力量已经遍及四海,将我大明远远甩在后面。

可叹我朝无敌的远洋舰队,即便想要复制,连个图纸都没留下来,都让朝堂那些没有见识的文人诸公给毁了。”

偷眼瞧着苦笑的秦浩明,张云摩拳擦掌笑道:“秦督,咱们既然看上了大海,哪里还有西夷的好日子过?

您下命令,这几个啥洲啥国的,全包给啸龙了。”

瞧着不知高低的张云,秦浩明教鞭指着他的头说道:“才打掉一窝海盗,你便狂妄无知、坐井观天了吗?

别说整个西夷,便是在澎湖的荷兰人,都不是你能对付的。你可知道,荷兰人的水师如何?”

见张云摇头,秦浩明长叹道:“荷兰百余家规模宏大的船厂,可同时建造三百艘商船战舰,荷兰全部战船加起来不下数千艘。

现在大明即使全力制造一年,也不及人家的一半,而且即便如此,大明目前也没有那么多操船操炮的水军。”

见众人目瞪口呆,秦浩明又鼓励道:“当然,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西夷现在虽然强大,但并非不可战胜!

他们船是多,但本督还是有应对之策。”

徐鸿轩呼吸急促,半晌才缓过来问道:“秦督,西夷如此强大,怎么吕宋才几千人。

侵犯我南海霸占我澎湖的红毛番,怎么也才十几艘战船千余步卒?”

秦浩明冷声道:“西夷横行无敌,自大惯了,低估了我大明的力量。

可即便是如此不足的力量,也依旧横行整个大海,连郑芝龙都忌惮他们。”

李想欣然说道:“西夷再强,却非近患,而建奴才是心腹大患。”

秦浩明摇头道:“其实在本督心中,建奴虽强,却远非大明大敌,他们占不了大明的江山。

我大明的内忧外患不在辽东,近在民生,长远在于西夷,本督正在迎头紧追。至于眼前在于民生,本督也正在设法弥补。”

吴锋露出思索的神色,困惑的问道:“西夷短时不可图,那我们的海军剑指何处?”

秦浩明也不看吴锋,指着堪舆上的南洋喝道:“问得好,本督要剑指南洋,本督要整个南洋。”

张云瞧着兄长最后落指之处,不由噗嗤笑道:“那是倭国好不好。”

秦浩明低头一看,连忙坏笑道:“不好意思,指错了。不过堂堂的两省总督,岂能说话不算数?

错了也得认,倭国上下,本督也要笑纳。”

首次听说秦督如此远大志向,屋内众人呼吸急促,面面相觑。

秦浩明却不理会这些,笑嘻嘻地说道:“中南的粮食桑麻,倭国的银子人力,吕宋的黄铜港口,南洋的木料铁矿。

非洲、欧洲的航线,通往美洲的商路,一边和西夷打打谈谈联络感情,一边施舍中原发展军力。

这便是本督的意图,用三年时间来实现,不算太贪吧?”12

第一节 再回首恍然如梦第一百零一节 三饷祸明第一百三十八节 形势突变第一百五十三节 抽丝剥茧第二百三十七节 雏形初成第一百二十节 趁势出击,舍我其谁第三十一节 行军路上第五百四十五节 海军大都督第四百七十一节 男人最怕有心无力第六百一十三节 决战关头第四百五十三节 各执一词第三百四十节 送礼第四百七十节 视察慰问第五百二十六节 鳌拜的郁闷第五百二十节 无病呻吟第五百九十八节 十五弟,糊涂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第二百八十二节 振聋发聩第五百三十节 冲突第七十五节 交心第一百七十六节 别有他用第六百六十五节 兵发吕松第一百四十一节 计将安出第五百九十节 大战开幕第五十八节 善后第二百七十七节 敲打第五十四节 借我三千骑第六百一十节 立体打击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第五百七十三节 奴才无能第六百二十四节 秦爱卿坏着呢第四节 悔不当初第一百零四节 文成武就第二百八十一节 难道血已冷第二百二十一节 骑兵训练第三百六十三节 多尔衮的才能第十五节 前期准备第二百四十三节 快刀斩乱麻第一百一十一节 将士归心第三百五十二节 血色草原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四百三十五节 大明之危,万历之始?谬矣!第一百七十二节 病入膏肓第二百零一节 崇祯的手段第二百零五节 歪理邪说第四百五十二节 贼寇初现第五百一十四节 这一切都值得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五百一十三节 皇太极的忧虑第五百七十七节 鳌拜惨死第二百零九节 挖墙脚第五百一十七节 要开打了第五百三十七节 浑水摸鱼第四百三十六节 崇祯也分赃第四百三十五节 大明之危,万历之始?谬矣!第二百七十八节 琉球事件第五百六十二节 想要逃跑的鳌拜第四百零八节 这钱来得堂堂正正第七十六节 崇祯心思第四百四十六节 一家哭总好过万家哭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第四百六十四节 银币的作用第六百一十七节 奸猾吴三桂第三百四十一节 下套第一百九十节 乐极生悲第九十八节 帝王心术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一百六十七节 大才第十二节 性格大变第三百四十节 送礼第二百六十九节 自力更生第六百四十三节 点化孙传庭第二百四十六节 对比第三百四十一节 下套第四百三十节 吴锋的家书第三十九节 如是动心第四百零二节 端的好手段第四百六十六节 利益均沾第三百三十九节 郑家第四百九十一节 背水一战第三百三十五节 接风洗尘第一百四十七节 血腥暗卫第四百零五节 要狠第三百四十节 送礼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二百三十一节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四百八十四节 请秦督见谅第一百四十二节 蓄势待发第二十六节 墙倒众人推第六百四十三节 点化孙传庭第六百节 少跟本督来这一套第三百二十七节 抢手的流民第四百七十一节 男人最怕有心无力第三百一十五节 归家第三百三十二节 众志成城第一百七十一节 明魂第三百五十五节 自投罗网第五百零八节 深入虎穴第一百四十九节 亡羊补牢第三十八节 复社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