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节 无耻之尤

洪迪新话音刚落,阎应元沉着脸如数家珍般,把大明的农税情况一一说明。

他性子烈,洪迪新性格是绵里藏针,所以二人经常抬杠,但私交却不错,只是因事论事。

“元亨,我并没有认为不该征收商税,只是说难度太大,要好生权谋而已。

要知道,当初万历皇帝要求征收商税,江南一个知州,不理他的旨意,居然为了清名,弄个商税箱子放在府衙外,任人自交,一年只收了十二两白银。

皇帝亲自下旨尚且如此,可想秦督之艰辛?

大家都知道,那些开矿的、卖茶的、卖酒的、尤其是扬州的盐商,和朝中勋贵、文官大员勾结,自己富得流油,却给朝廷上交区区十二万两白银。

当初万历皇帝派宦官督办,也才收到五十万两,可上下骂声一片。

前段时间,秦督跟张巡抚提及此事,他连接话都不敢,你便可知此事何等棘手。”

洪迪新苦笑着,再次说明事情的难度。

阎应元面色肃然,对着众人狠狠说道:“赋税被他们拿走了大头,他们却一个个道貌岸然、为民请命。

今天免税,明天赈济,后天逼着朝廷收回矿监,打着与民争利的口号,逼朝廷免收或少收商税。

而同时,却将税赋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大明朝如何能安?”

“可不是,天启年间,还有人认为建奴乃小患,天子派内官与万民争利,导致民力衰竭,才是大明的头等大事。

他们认为不仅不应加辽饷,还应再次减免赋税,尤其是渔船税和海商税。并说小民冒死打鱼交易挣扎活命,再强逼交税如何能活?

还说请天子召回内官,减免盐铁茶税,让百姓用得起铁器种地,吃得起盐活命,茶农得些好处以求生存。

真是无耻之尤!”

吴锋嘴边掠过一丝讥笑,把当初这些朝堂大佬的奏章复述一遍,不胜感慨。

原来在国子监的时候,他也是被与民争利这句口号蛊惑的一员,哪知真像却如此不堪?

“秦督,这江南的商税、九地边关的边税、海商的贸易税、全国盐铁茶矿税,历来是最复杂最难以解决。

依下官之见,与其使用铁腕手段强行征收,不若和处理晋商的办法一样,收集几个大户的不法证据,予以铲除。

如此一来,所得银两未必比征收的商税少,但打击面却少了许多,也免受非议之苦,秦督以为如何?”

许杰在宣大的时候,就见识过秦浩明铲除八大晋商的手段,他想依瓢画葫芦,来得简单有效。

侍从室有些人纷纷点头,认为这个方法不错。

上首的秦浩明摇摇头,“此一时彼一时。老实说,本督原来在宣大,知道自己呆不长久,故而用乱刀斩快麻的方法。

再者,也没打算认真经营宣大的心思。

可福建广州不同,这是我们的根据地,必须细细耕耘,考虑长久。

更何况,本督曾经允诺天子,把这两地当做试点,再推广至江南,继而大明全境。

还有,

你们不要以为区区几户人家就能和征收的商税相比,小巫见大巫矣。

不说别的,海关,哦,应该叫市舶司,每年的收入就不知有多少?”

在场的都是心腹,秦浩明说话少了几分顾虑,实话实说。

不过,说到市舶司,他原本有些模糊的想法渐渐成型。

“你们必须谨记,在好的世道上,文人心里有一把尺,用之丈量世事人心,厘定规矩。

而武人心里,要有一把刀,这刀太利了不行,但是没有也不行。

当那些规矩老了,不合用了,世道走岔了,武人要用刀把它斩断,如此方有新的规矩出来。

因为习武之人,心性才是最敏感的,匹夫一怒血溅十步。人心里的刀,就是良知血性,对便对,错便错。

文人厘定了规矩,可他们只会修修补补,做错了事他们一堆理由。可良知血性最为直接,错了肯定是出了问题,就该打破他出更好的规矩!”

侍从室文武都有,秦浩明对许杰这种文人的做法有些不认可,有些掩耳盗铃的感觉,故而有此一说。

至于说如何征收商税,他现在心里渐渐有底。

在众人的轰然应诺中,这次的会议便算结束。

其实,与其说是会议,不如说是一场碰头会更恰当。

翌日凌晨,秦浩明带着洪迪新再次前往冶造局破破烂烂的官署。

“提升匠工的俸禄?”陈美春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的。”秦浩明点头肯定道。

他已了解了目前冶造局内匠工们的月俸情况,实在难以想象,作为冶造局内中坚力量的匠工们,每年的俸禄折合银两,竟然只有区区六十两左右,而经验丰富的匠师们在此基础上提升二十两。

对此,秦浩明简直无语,要知道从匠工熬到匠师,所消耗的岁月何止七八年,可月俸却如此不堪。

至于冶造局内的文官,月俸普遍也不高,就拿身为冶造局局丞的陈美春来说,他每年的俸禄也只有一百八十两。

其余王琳三位郎官,其俸禄按资历在八十两到一百二十两左右,至于一般公吏,其俸禄也是按照资历,从三十两到五十两不等。

以大明现在日益高涨的物价,五两一个月的月俸能干嘛?

虽然足够一家五口吃喝穿戴,但相信绝对留不下什么积蓄,因此,一旦得病,那就只能硬抗,连看病抓药的钱都没有。

“从即日起,冶造局内所有人的月俸翻倍!

另外,本督有言在先,这只是初步提升月俸,只要日后冶造局的发展合乎本督的意愿,哪怕月俸再翻个几倍,亦不成问题。”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秦浩明不禁有些感慨。

这些人可是相当于科学院院士啊,他们能够发挥的生产力,有时会令人诧异。

“总而言之,干得出色,自然月俸增涨就越快。”

在秦浩明的金钱攻势下,暂且不说冶造局内的工匠们在听说此事后会如何,至少屋内四位文官,他们的积极性便已被调动起来。

“秦督要我们做什么?”

第五百九十七节 活捉多铎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四百七十五节 行动第三百五十六节 绞杀建奴第三十节 唯有源头活水来第一百四十三节 识人不明第二百八十四节 空话、套话、屁话!第四百七十三节 何等之难第三百五十节 练兵练将第六百二十六节 国之根本,大明长城!第一百五十节 机关算尽第三百三十九节 郑家第三百七十九节 寒碜天子第二百五十六节 水师革新第一百七十节 丰收第四百九十七节 郑森第四百八十八节 不服就干第三百七十五节 今夜无眠第四百九十节 斩草除根第一百五十一节 刮目相看第四百八十六节 船厂第五十九节 斥候遭遇战第一百五十六节 两面三刀第三百零五节 只身许国第五百三十节 冲突第三百五十二节 速战速决第三百九十九节 好戏开场第九十节 枭雄泪第十五节 前期准备第三百六十四节 水军出击第六节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六百一十九节 说出去谁信呢第一百四十六节 组建队伍第三百五十六节 绞杀建奴第四十三节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四百一十六节 本末倒置第三十七节 诗词歌赋的表演第二十四节 男儿行,当暴戾第五百八十九节 闻之心酸第六百零六节 来了,就别走第四百三十三节 规矩第二百五十八节 无敌水师第九十七节 重塑汉魂第五十七节 大捷第四百七十五节 行动第一百二十七节 天意第二百二十三节 一箭三雕第六百三十节 王师何在第四百九十八节 出兵济州岛第三百七十三节 战略蓝图第三百零九节 杀是为了不杀第三百九十三节 组建侍从室第三百六十三节 多尔衮的才能第三百一十五节 归家第四十八节 忠义卢象升第四百零六节 妾身不在乎第五百七十八节 似曾相识第一百四十九节 亡羊补牢第二百一十四节 谋夺牧场第四百六十七节 公司和军功第一百三十九节 自此而始第二百六十节 男大当婚第四百八十五节 事情做在明处第五百一十三节 皇太极的忧虑第一百零一节 三饷祸明第六百六十节 困难第二百三十节 莫欺少年穷第二百一十三节 另类连蒙第二百八十一节 难道血已冷第三百二十九节 有容乃大第五百八十节 勇武第六百四十一节 搞臭东林,提高军人地位第六百四十七节 离京之际第五百六十节 人心第二百五十八节 无敌水师第四百三十三节 规矩第八十一节 官职在身第四百四十九节 嚣张第六十一节 震撼第五十八节 善后第五百八十一节 血染辽东(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第一百三十四节 愤懑第五百一十三节 皇太极的忧虑第八十八节 进京献俘第三百七十五节 今夜无眠第一百七十五节 祸水东引第四百四十七节 筵无好筵第二百六十五节 野心第五百三十三节 丢脸第五百六十七节 入城第五百零一节 首重军功第二百九十一节 阴招第五百九十五节 国之利器第四十三节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六百零五节 这是辅兵吗第一百四十四节 萌生去意第四百四十八节 取舍之间第三百一十六节 佳人风情第六百三十六节 成事必在人,人定则胜天第五百四十节 关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