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节 煞费苦心

七月金秋,正是酷暑难耐之际。

大清早,整个金州城已经已经沸腾起来。秦浩明带着侍从室一班文官武将,开始巡视布防金州,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眼前是一个简陋的官道,似乎还垫过沙石,用石碾子夯实过,金州地不大,遍布着几个大的街道,各处由小道组成。

这是一座遍布汉人农耕式生活轨迹的城池,从长满杂草的官道向前,城门洞有一个中队的士兵在把守。

马儿穿过城洞时,士兵们和带班的军官齐涮涮的行礼,战马毫无触动,还是低头小步向前,这个场面,它经历的太多了。

城门两侧还很杂乱,有一些靴子和破衣服丢在地上,也有一些简陋粗制的武器被丢在地下。

有一些蒙古鞑子还被羁押在城门两边,他们身份特别,没有被如同普通汉商和汉人一样下令回家等候处置,而是继续躺在这里。

“让董将军把商人审一审,有愿意为我们效力的,留家人做人质,好好款待他们。不愿意的,一律查没其家产充公。”

秦浩明瞟了这些垂头丧气或跪或躺在路边的鞑子,他们的神色可怜兮兮的,有老人和孩子,估计是战死鞑子的家属。

天气太热,他们都除掉了帽子,露出光秃秃的脑勺和辫发,老人们的辫发都是灰白色的,看起来脏兮兮油腻腻的十分难看。

那些孩子,脏的也是不成模样。蒙古鞑子实在脏的可以,就算是富贵人家也是一样,都是些小脏孩。

Www •ttкan •¢ Ο

在这些蒙古人身边是被抛在地上的手本和拜帖,被凌乱的扔在地上,一阵风刮过来,拜帖被吹的啪啪直响。

“那其他人呢?”冯厚敦指着老人还孩子问道。

“其他的无论男女老少,全部充当劳力,大明可没有多余的粮食养闲人。表现好的,酌情照顾。”

秦浩明掩着鼻子,目无表情回答。

像金州城这样的咽喉战略要地,是大明进攻辽东的桥头堡,从海路上可和登州、威海、皮岛、獐子岛连在一起,骚扰建奴。

而陆地则可支援宁锦关防线,让建奴疲于奔命,或者让他们大肆扩充兵力,穷兵黩武,拖垮狗日的经济。

所以,金州城既然已经纳入他的囊中,将来也绝不可能吐出来。

金州城里大明百姓并不多,约莫有好几千人,其他人不是为奴就是被杀了。反倒是草原鞑子人数更多,多数是随军的家属。

在此之前,秦浩明是有意纵容进行屠杀,他觉得不行杀戮无以震慑人心,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可怕。

他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诉漠南鞑子,跟随建奴有风险,入伙需谨慎。当汉人举起屠刀迸发血性的时候,那就是由羊变成狼。

现在又有骑兵趁着建奴大军抵达之际,被派往北方,在那里应该是更有他们广阔的用武之地。

可惜他现在有些后悔,多好的劳力啊,修葺金州正需要他们,原来白白浪费了。

“这些蒙古商人倒是好命,肯定有识趣的家伙,能在秦督手里活下来,不容易!”

阎应元是一直追随秦浩明的老人,当初如何对付八大晋商,他可是历历在目,现在见秦浩明如此说,不由得摇摇头感慨。

“元亨啊,你们要知晓两件事情。首先,本督对商人并无任何偏见。相反,商人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看看本督所做的就知道,又是搞国资委,又是商业司,还有各种作坊等等,才有了将士们的粮饷军费。

毕竟,靠劫掠只是一时之计,终非长久。

但是,盗亦有道,做人必须有底线,有些钱不能挣。”

阎应元这句话对商人有误解,秦浩明不得不重视起来,这些人今后都是国家的柱石,必须解释清楚。

他转过身,对着一众文武继续说道:“其实你们应该知道,本督和范永斗等八大晋商并无私人恩怨,但为什么要行如此霹雳手段除之?

你们也知晓,如今这年月,大明连年天灾**,老百姓活不下去,纷纷是举旗造反,到处是烽烟四起,搅得大明朝廷是没一日安宁,国事日愈衰落!

可是反观鞑虏,却是兵强马壮,国事一日胜过一日,兵锋也是几次三番搅得大明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难道你们就不奇怪,大明有天灾,他鞑虏就没天灾吗?

本督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有,当然有!不但是有,而且比起大明来,那也是好不了多少!

可都是面对天灾,这国事怎么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大明出了一批卖国贼!而且最要命是这批卖国贼还很有本事!

这些卖国贼是什么人呢?有很多,有官员、将军、平民、也有士兵,可是他们都没有这些卖国的商人的危害大!

那这些商人怎么卖国呢?

以范永斗这些卖国商人为例,他们用自己庞大的商业络,在大明采购大批量的物资,说粮食、铁器、火器、布匹、药材等等,然后转卖给鞑虏。

得到这些物资以后,大大的缓解了天灾**带来的危害这自然也是带来了鞑奴实力的大涨!”

“实力大涨之后怎么办呢?

抢!

鞑虏不会生产,偏偏又穷得可怜,他们那些山参鹿茸能养得起八旗大爷吗?

不去抢,这银子哪里来,没银子,范永斗他们也不会卖东西过来啊!

那到哪里抢呢,当然是到大明抢啊,大明有银子啊!

于是鞑虏只要有机会,那必定来找大明的麻烦,抢到了银子,那就用来买范永斗他们手里的物资。

抢到了值钱货,说文玩古董,珠宝之类的东西,那就委托范永斗他们再带到大明来卖!

卖完,得了银子,又可以买范永斗他们手里的物资,得了物资,实力又强了,又来大明抢,就这样,陷入了一个循环!

不但如此,这些商人为了给鞑虏军事行动提供方便,还在大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络!

这个络覆盖大明的各级官员,不管文官武将,那都能把手伸过去,特别是边关,那都被他们搞的烂透了!

还有各个地方,只要发生点什么事情,都能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到鞑虏那里去!

要不然,为什么每次叛贼即将要被朝廷覆灭之际,鞑虏就入关呢?没人通风报信,这时间能配合如此默契?”

这些话,秦浩明讲得非常仔细,一问一答,把问题剖析清清楚楚。又怕武将听不懂,语言也非常直白。

他说这番有两个目的,一,自然是强调商业的重要性。二,是给众人警告。

他不希望打倒了一批,跟他浴血奋战的班底也栽在这里,陷入无休止的恶行循环中。

当然,他知道只靠说想要杜绝这类现象,那无异于痴人说梦,但他表明了态度,真有人还想走这条路,那也怪不了他心狠手辣。

当然,有些话他还是挑着说,至少,今后发生的事情他就没办法说。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李自成一路打到京城,可远在千里之外的多尔衮却是对李自成了如指掌,

不但知道李自成的行军路线,还能知道他每次打下城池的实际情况,手里实际上有多少可战之兵,他都知道!

最后多尔衮看到有机会,立即是动员全族之人,跑来和李自成争天下!

这里面谁对鞑虏的功劳最大,当然是那些商人了!

后来鞑虏得了天下,为了感谢那些为他们做出巨大贡献的商人们,顺治小儿特地在皇宫召见了他们,给他们封官赐爵。

后来就整出个“八大皇商”,没有大功劳,一个封建王朝的商人,肥猪一般的存在,凭什么得到这个待遇!

不过,话说到这里,也已经足够了!

“秦督煞费苦心,吾等受教!”

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阎应元代表众人躬身俯首表达谢意。

“哈哈”该说的的都说了,秦浩明也是一副很得意的样子,马鞭指指前方,说道:“叫人安排,本督今晚要入住王府。”

“诺,大人!”

一群侍从官也都是感觉精神振奋,他们年纪都不是很大,还没有沾染上官场老油子的恶习,更加上秦督对他们推心置腹,众人更加感觉前途光明。

“吩咐前方,少些杀戮,尽量多抓些劳力到金州构筑公事。对了,让城里将士们不要太凶,注意效率。”

先前杀得太狠,秦浩明急忙补充性的命令。

善待城中民,共实也是为了日后的大局考虑。毕竟,辽东的人口不如大明境内,全都杀了,哪来的劳工?

“诺,卑职立马去办理!”

阎应元知道这事特别要紧,立刻带着侍从司文宣局的人,找了一个地方就开始写印涮晓谕和军令,然后由侍从文官官和侍从武官分别交给相关的部门去颁布施行。

秦浩明没有理会过多的细节,他成立侍从司原本就是要帮自己的手,再过问细节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了。

第六百一十一节 大战前奏第二百三十五节 乱世来临第三百三十二节 众志成城第二百三十五节 乱世来临第一百三十四节 愤懑第三百四十九节 与狼共舞第一百七十三节 事预则立第二百五十节 悔之晚矣第八十三节 缘浅情深第六百四十四节 国战无英雄第五十九节 斥候遭遇战第五百二十五节 煞费苦心第十五节 前期准备第四百八十二节 难道去给别人赚第三百五十节 练兵练将第二百二十三节 一箭三雕第四百四十五节 聪慧之女第四百八十五节 事情做在明处第十四节 叶家的惦记第五百七十节 他们是畜生第六百五十九节 初临台湾第四百七十一节 男人最怕有心无力第五百八十三节 建奴诡计第三百三十八节 他乡遇故知第一百八十八节 这钱必须给第五百一十节 突袭第一百八十三节 进退两难第一百九十四节 被激将的崇祯第四百七十二节 冲突开始第二百二十八节 有妻婉儿第三百五十四节 难忘今宵第四百零七节 私盐泛滥第四百零三节 又是与民争利第五百一十一节 夺取旅顺第五百四十七节 先利其器第三百七十二节 首战告捷第二百六十九节 自力更生第一百四十五节 拳拳维护第三百四十一节 下套第三百四十二节 入彀矣第四百三十八节 去去火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四百九十一节 背水一战第一百二十六节 岳托授首第四百八十七节 开花结果第三百零三节 无耻之尤(再次感谢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明日加更回报!)第一百零六节 争锋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第一百六十节 成人之美第五百九十五节 国之利器第三百三十九节 郑家第三百零一节 朝堂闹剧第六百二十四节 秦爱卿坏着呢第二节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五百一十八节 磅礴如海第一百八十六节 曹家的罪恶第一百零三节 尘埃落定第二百六十八节 逃脱第四百三十三节 规矩第三十八节 复社巨子第三百七十九节 寒碜天子第二百三十四节 借刀杀人第四十八节 忠义卢象升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第四百三十六节 崇祯也分赃第三百五十四节 难忘今宵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五百零七节 抵近侦查第六百四十五节 齐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一百八十三节 进退两难第三百五十二节 速战速决第五百七十八节 似曾相识第二十三节 风波第五百二十六节 鳌拜的郁闷第七十二节 风波起第二百一十六节 生产建设第四百五十节 心思各异第七十三节 碰撞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第五百六十二节 想要逃跑的鳌拜第四百三十三节 规矩第四百七十五节 行动第三百九十二节 让他们全部趴下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二十一节 卫所军制崩坏第十四节 叶家的惦记第五百零九节 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第五百二十六节 鳌拜的郁闷第四百九十三节 就看你们愿不愿意第四百零一节 军令如山第一百九十四节 被激将的崇祯第一百二十三节 战败第四百三十四节 形势大好第五百八十八节 衮衮诸公第四百零一节 军令如山第二十九节 好友来投第九十三节 汉家雄风第五百零四节 亲如兄弟第五百九十七节 活捉多铎第二百一十二节 所图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