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节 东厂和锦衣卫

夜色蔼蔼,几道身影尾随刘锦峰三人身后出没,寸步不离,为首之人正是程度和他领导下的内情司暗探。

前面很热闹,没有人注意他们的行动。

щшш▪TTKдN▪C○

其实这也是事先规划好线路,尽量避开闲杂人员。

内情局和董长青领导的暗卫不同,一个对内一个对外。

暗卫虽然也会涉及自己人的情报,但一般情况转给内情司处理,他们只对外收集情报和展开行动,而内情司则是以调查自己人为主。

不管是贪污舞弊徇私枉法,还是与敌对势力勾结,皆在内情司的调查范围之内。

应该说,由于组建时间不长,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开张,这也是内情司直接负责人程度要彻底侦查刘锦峰,为的就是打开名声。

对此,秦浩明的态度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以免矫枉过正。

从内心来说,他不希望跟着自己打拼的兄弟出事,但他知道,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很残酷。

人皆有私欲,若是不用制度规矩加以控制约束,而是一味宽松仁慈,那他建立起来的队伍垮掉也是很快的事情。

别的不说,今后驻守地方的将领如何把控,难道全凭忠诚二字,那不是扯淡吗?

当然,目前定南军初创伊始,正是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当中,众人从中看到希望,所以手下将领尚能勤奋守法一门心思往上爬。

这也是一个新兴政治团体的规律。

可长久以后呢?

他们逐渐会成长为一个个利益集团,有自己的小圈子,都有自己的门生故旧要照顾,少不了阿谀奉承之徒进谗言。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为了自己人的利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若继续发展下去,投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团体逐渐壮大。

于是乎,新的军阀也就形成,变得骄傲不逊甚至呈尾大不掉之势,但有一点利益分配不均或有人蛊惑,新的混战又将开始。

这是秦浩明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秦浩明觉得,不妨先小人后君子,先把计较利益得失的话说在前头,然后再讲情谊为好。

像目前卢欣荣和颜蛰领导的海军,今后徐鸿轩和吴锋领导的南洋局,可以说都是地方实力派,无疑都是重点防范的对象。

出于这样的目的,秦浩明在组建侍从室时,优先把内情司列入最先组建的部门,归阎应元的侍从一室管辖。

目的是震慑手下诸位将领引起重视,千万不要做非分之事,行不轨之举。

后来陈明遇加入总督府任阎应元的副司长,考虑到他干过江阴典吏,有问案审查的经验,而阎应元实在忙不过来,遂移交他作为主管负责人。

鉴于目前情况,内情司前期事务不可能太多,秦浩明又把管制舆论这一块事务交给他们管理。

相对而言,董长青领导的暗卫都是秦浩明身手最好的亲卫和军中好手组成,除了布局敌对势力,还替他做一些隐秘勾当。

而隶属于军情局的内情司,由于只对内不对外,人数和规模相比暗卫要小很多,所属人员也不一定要武力高。

多由心思缜密,头脑灵活的士子或者积年陈吏组成。

因为组建不久,加上程度的资历也比董长青要差的多,这两个特务机构的风气也截然不同。

暗卫显得神出鬼没,让人感到非常神秘。

董长青又是不苟言笑强势至极的风格,极尽所能强化和稳固自己的权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幅强人模样。

程度在总督府内部并不让人觉得可怕,内情部门上下都显得很宽松。

甚至不少和内情司打交道的人,比如政务处,就感觉他们都是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和他们的司官程度一样,天天脸上笑眯眯不求上进混日子的模样。

然而实情果真如此?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样也没有组建的必要。

只有被内情司盯上并针对的人,才会知道在满面笑容的面具下,究竟隐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内情司和暗卫原本就是同一类的性质,当发觉目标就是敌人的时候,那么翻脸之后的他们会让人知道,内情司也精通暗卫的一切手段,绝对会叫人生不如死。

“大人。”一个汉子突然指着前方说道:“前方好像是董将军。”

“他来做什么?”程度有些踟蹰,停住了脚步。

董长青对外的身份是德州府守备,大部分的低级将领并不知晓他就是暗卫的负责人和缔造者。

这次攻入旅顺口能如此顺利,兵不血刃拿下金州并抵近瓦房店,踏上失去多年的辽东半岛土地上,董长青和暗卫组织可谓居功至伟。

这些,只有总督府侍从室具有一定官职的人员才能知晓。

无疑,程度也是其中一员。

另外,从内情司的角度来说,暗卫也是自己人。

是自己人,那就是他们监视的目标和对象,任何人都不例外。

“大人,怎样?”刚刚发现董长青的汉子说道:“咱们是露面,还是等等看他做什么?”

“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程度轻骂一句,接着就大步走出去。

内情司负有监督自己人是没有错,可那也得分对象不是,以董长青目前在总督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没有秦督发话,谁敢暗自窥探?

若被他察觉,今后怎么开展合作?

毕竟,内情司借重暗卫的地方还很多。

董长青看到程度先是一征,接着就笑着走过来,没有拱手作揖,只是点点头。

“见过董大人。”反倒是程度军阶低,率先向董长青行军礼。

如此一来,董长青不得不还了个军礼,斜着眼笑问他有何事。

“只是四处闲逛,看看军中士气如何,却是无意中碰见董大人。大人估计是有什么要紧事,如此步履匆匆。”

程度脸上笑眯眯,话说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一点也没泄露自己的意图,同时又打探董长青的信息。

“本将过来来看一个稻草人。”董长青心里冷笑,程度的那点心思在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文人的心思总是复杂一些。

但他不屑于伪装,因此语气有点生硬道:“这事你不必知道。”

“那是,那是。”

程度没有再问,一副我知道我知道心照不宣的情报人员固有的表情。

稻草人是暗卫对埋在军中的暗桩的代号,暗卫对外不对内,但在军中肯定也要有自己的暗桩。

把有可能的情报得到的外部情报收集起来,然后汇总归纳后上报。

董长青随意的点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彼此都很忙。”

程度微有感慨道:“董大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喝两杯,也好传授点经验。”

“会有空的,再联络。”

“董将军慢走。”

两个情报高官就象两个普通的老友,打了招呼后,彼此按照既定的路线离开。

程度没有回头,但他可以感受到董长青脚步从容而镇定,并没有丝毫慌乱的痕迹。

与此同时,已经走远了的他猛然呼出一口气来。

别看他在刚刚的会面中,一直控制着说话的语气,舒缓着说话的节奏,同时还控制着肌肉从紧绷到放松。

力图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轻松和惬意,再有一点点的警惕……

其实,是对方的气场太强大,一直压迫着他。

远方,离去的董长青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表情有些古怪。

是个搞情报工作的好手,只是现在还不成熟,太过表现自我,做作了。假以时日,必是一大杀器。

可想到内情司的作用,董长青接连摇头苦笑。秦督这样做,算不算是另类版的锦衣卫和东厂呢?

陈明遇是厂公,程度是东厂大档头,他则是锦衣卫指挥使,东厂一般压锦衣卫一头,再加上秦督有意让老余建立监察系统,怎么感觉暗卫好像被压了一头。

ps:感谢书友残剑破奴打赏,有心了,故土难离敬上!

第二百零七节 吾心甚慰第二百一十七节 官商勾结第四百九十七节 郑森第一百八十三节 进退两难第六百二十节 撤退事宜第九十一节 汉家文化第四百五十八节 华夏一式第一百三十七节 你不一样第五百九十节 大战开幕第一百二十八节 后宫第一百六十八节 能力第二百五十节 悔之晚矣第三百六十三节 多尔衮的才能第三百九十一节 高手在民间第二百一十四节 谋夺牧场第三百二十节 负荆请罪第二百一十九节 班底心思第八十七节 告捷塘报第三百零三节 无耻之尤(再次感谢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明日加更回报!)第五百四十五节 海军大都督第五百八十四节 各有打算第二百七十节 德州府的变化第五百三十二节 得意门生第一百五十七节 耐心不好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八十三节 缘浅情深第十八节 变废为宝第五百四十四节 鸟枪换大炮第四百二十九节 部队变革第二百四十三节 快刀斩乱麻第二百一十九节 班底心思第五百零三节 棒子的安排第四百三十五节 大明之危,万历之始?谬矣!第四百五十节 心思各异第三百九十六节 宁德府第三百零七节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二百四十三节 快刀斩乱麻第四百零七节 私盐泛滥第四百二十五节 胆大妄为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四百二十七节 血腥洗牌第五百五十三节 还有什么依靠第四百八十三节 汉人要变成虎第七十七节 阿巴泰的渴望第二百二十二节 汉蒙一家亲第五百三十五节 不禁折腾第四百六十二节 处理汉奸的方法第六百三十六节 成事必在人,人定则胜天第四百六十一节 令出一人第五百八十一节 血染辽东(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第六十六节 疏忽第八十八节 进京献俘第一百一十一节 将士归心第五百五十四节 炮兵第七十四节 焉能不亡第五十三节 对策第四十五节 临行之际第九十节 枭雄泪第一百五十三节 抽丝剥茧第六节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六百一十五节 谁是英雄好汉第二百一十九节 班底心思第三十节 唯有源头活水来第三百五十二节 速战速决第二百四十一节 王朴伏罪第三百五十六节 绞杀建奴第二百七十八节 琉球事件第三百八十三节 回报、人心、规划第五百七十五节 擒拿鳌拜第三百五十三节 修罗地狱第五百六十八节 军魂第二百二十五节 天灾将至新书《崇 祯 大 帝 国》前三章请诸君赏鉴一番,欢迎点评第六百一十八节 终成军第一百六十七节 大才第一百八十三节 进退两难第九十七节 重塑汉魂第二百一十三节 另类连蒙第四百九十五节 山雨欲来第二百六十五节 野心第一百三十四节 愤懑第二百二十五节 天灾将至第二百六十六节 靠海吃海第三节 文武双全第一百节 君臣奏对第三百五十五节 自投罗网第三百六十五节 敌迹初现第四百九十六节 以退为进第九十一节 汉家文化第二百九十九节 两手准备第二百一十一节 史上第一利器第六百五十三节 辽东渐定第四百七十八节 扬名立万第五十二节 事有可为第三百三十节 志存高远第一百八十七节 逃之夭夭第五百八十五节 军心士气第四百五十七节 构建精锐(二合一)第二百零八节 术业有专攻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