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节 这是辅兵吗

现在这个将领如此说法,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已,借以藉慰心中的酸涩。

同是大明朝的天空,都一样当兵吃粮,可连人家最低等的辅兵都远远不如,更何况正规的战斗部队。

虽说这将领的话里略带酸味,不过也引了很多人的赞同,一时嗡嗡声大起。

眼前的一切已经足以说明定南军的财力和务实的做事风格,有这样的一群部下,秦浩明绝对不是那种好高骛远,只知一味屠杀的莽夫。

洪承畴一言不发,他已然明白秦浩明为什么能如此迅猛崛起的原因。

查抄晋商之利,肯定是全部被他用来养军,颇有当年戚少保的行事风格。

可行事手段又比戚少保更加大胆狠辣,发展自然更加顺畅。

此时,在他的心中,又有一种大胆想法。

若是结交好这位大明新贵,凭他们强强联手,组建一个闽党,定然让其他党派,例如东林党、楚党、浙党等黯然失色。

一直等和定南军的人让开了道路之后,心情激荡的洪承畴才在众人的簇拥下过桥。

新补好的桥面上,杂七杂八颜色不同的补丁一样的木块,钉的很好很牢固,所有骑兵放心的策骑在上面。

蓟辽军的脸色都有些怪异,刚刚大家还在说人家的怪话,现在却是享受着他们的劳动成果,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此举,顿时令那些刚刚还满嘴怪话的人,都紧紧闭上了嘴巴。

天黑之前,前队的哨骑归来一部份,禀报平安无事的消息,在方圆近百里之内都没有发现鞑虏的哨骑。

这和数月之前完全不同,那时建奴较为强势,哨骑有时候甚至深处到宁远卫城不远的地方。

在各军堡之中,也有建奴骑兵穿插其中,他们看准了明军不敢也不愿野战的心理,几乎是横行无忌。

广宁之战后,宁远到山海关几乎没有打过仗的老兵,只有祖大寿等少数将领拥有完好的家丁队伍,实力太弱。

不要说主动出击,就连守关,也存在被强攻攻破的可能性。

估计是秦浩明深入辽东半岛,鞑虏前线战力吃紧,留下来的只有少数精锐,多半是旗丁和汉军。

这使得关宁防线的鞑虏主事者只能主动收缩防御,从今天哨骑撒开侦察的情形来看,验证了这个情况。

“又是一个堡垒,好象还更大些。”

“真是暴户的作派啊。”

“好象多半车马和人手都在这里了。”

……

祖大寿派人和连山驿的人一起去通知前方,过了半刻钟光景,过百人手持火铳站在大门两侧,然后就是一阵排枪放炮的声响。

在铳手们对天鸣枪时,不少马儿受惊,引起洪承畴的极大不满。

这说明蓟辽将领很少在演练时训练火器内容,或是压根没训练,战马在战场上听到铳声、炮响必然受惊。

只是受惊程度可以用训练来叫战马慢慢适应,而不是现在这样。

感受到洪承畴严厉的眼神之后,在场将领们脸上的神色都很不自在。

鞑虏多只用弓箭,很少有火铳和大炮,不过明军方面肯定是要用的。

战马训练不好,打仗时一炮打过去,鞑虏没死几个,自家的马队反而惊了,那便是天大的笑话。

“回去之后,诸将要加强战马的训练。”洪承畴没有火,当着定南军的面,不愿叫外人看了笑话。

“末将叩见洪总督。”

在赫赫有名的洪承畴面前,负责此地的负责人有几分紧张。他挺立双胸,行了一个很郑重的军礼。

不过在洪承畴的随员和诸将看来,这个辎兵军官,实在是有些倨傲狂悖了,至少要单膝下跪才是。

洪承畴本人倒是没有介意,只淡淡的看了这个军官一眼,然后策马直入堡垒。

众将看到洪承畴一骑绝尘飞驰而入,都是忙不迭的跟进去。

进入堡垒后,洪承畴召手叫来一个拿火铳的辎兵,将对方手中的火铳拿来看看。

不管是枪管还是扳机、龙头、做工,都叫洪承畴挑不出一点错来。

火铳拿在手中,重约七斤八两。从枪管的质量看,让洪承畴倒吸一口凉气,居然是上等钢,而不是精铁。

另外铳身上有很多铜制的零件,包括扳机龙头和卡簧都是铜制。

“你们全部都用这种火铳?”洪承畴没有问铸价,这铳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

他在辽镇虽然建了好几个火器营,每营都有大小不一的火器好几千件。

可大明的火器十分芜杂,什么样的都有,包括什么神机箭在内,光是火炮就是五六种之多。

太杂了,火铳也是,有鸟枪、抬枪、鲁密铳、合机铳、三眼铳等等,大小不一,装药量不等,训练起来十分麻烦。

洪承畴每次去火器营视察,将校会率部打放火器,乒乒乓乓的倒也热闹,可若长时间打放,总有炸膛的枪支发生。

而现在看这把枪,质量上让洪承畴无比放心。

“听说有两种,军中大部分将士用这种,另外一种我没见过。”

军汉实诚,又是对洪承畴这样的大官员,未有丝毫隐瞒。

两种?连同一军中的汉子都未曾一见,究竟是什么利器,需要如此谨慎?

这时他看到铳口还有些机巧,不禁用询问的眼光看向那个铳手。

“总督大人,这里是留着套管上刺刀用的。”

被洪承畴叫过来的铳手,并没有多少紧张的表情,他从腰侧拔出一柄尖利有些怪异的尖刀出来。

“大胆!”洪承畴身边的护兵们露出紧张之色,上前要把这铳手按住。

“不要紧张。洪承畴止住自己的亲卫,笑着道:“他只是不懂规矩,而且也是本督要看的。”

铳手嘀咕着道:“还是总督大人度量大,跟秦督一样。”

四周的人脸都黑了下来,在当朝蓟辽督师面前随便抽出长刀,居然还不当回事?

“怎么套上?”

“小人来吧。”

铳手把火铳接回去,然后把看起来无比锋锐和狭长的长刀底部对准铳口,一按一扭,洪承畴听到了轻微的咔嗒声响。

接着那个铳手大咧咧的把火铳递过来,咧着嘴道:“总督大人,装好了。”

洪承畴接过火铳,用力拔了拔尖端的尖刀,他虽然年纪大了,可寻常的后生没练过武,未必比他力气大。

使劲拔了几下后,觉这尖刀根本拔不下来。洪承畴心念一动,叫人取了一柄长枪过来。

两相对比后,觉装了尖刀的火铳已经不比长枪短什么了。

“你们这是怎么用?”

铳手满脸自豪的道:“这是刺刀,我们秦督说,我辈铳手虽然是以打放火铳伤敌,但身为军人,就需要有白刃格斗的精神和勇气。

列装刺刀后,打放火铳后敌人近前时就可以用刺刀来肉搏。”

洪承畴深吸口气,半响没有出声。他得先消化一下,四周的将领们也是面色怪异。

半响过后,洪承畴才问道:“你不是辎兵吗?”

“小人是战斗工兵!”这个铳手把“战斗”两个字,咬的特别重,脸上自豪无比。

见洪承畴不太明白,又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在我们定南军,战斗工兵不仅要负责修桥补路,最要紧的就是学爆破,防御工程建筑。

同时也负担战斗任务。我们的训练是和战兵一样的,不差丝毫。”

“喂,小子,我们辎兵也不差吧。”

шωш▪ TтkΛ n▪ C 〇

“就是啊,小样,战斗工兵了不起?”

“不是我们骑兵掩护,你们敢在野外作业?

……

洪承畴等人还在继续消化时,一旁列队的辎兵们不干了,他们和这个战斗工兵七嘴八舌的争吵起来。

他们虽然着装统一,可胸标各不相同,红红绿绿什么颜色都有。

一吵起来之后,连洪承畴这个外人都分清楚了,眼前这伙人虽然都穿着利落的短蓝袍,但肯定不是一个兵种。

胸前有马车图案的,应该是运输辎兵的标识,战斗工兵胸前是一柄铁铲,而一把火铳交叉的图案,估计是铳手……

兵种之间的争斗,甚至是暗中下绊子,这在明军中也是常有的事,在场的将领都能理解。

可大明什么时候有一支军队,竟然为了战斗的荣誉和本兵种是否胆大敢战,敢于勇往敌前悍不畏死争执过?

恐怕其他大明的兵种争的更多的是军械军粮等各种物资吧?

而且其实争也没有什么可争的,大明军中的天之骄子只有一个兵种,那就是各将领的家丁家将。

除此之外,别的兵种屁都不算!

最多是骑兵和炮兵之间有些别苗头,而且主要也是在军官之间进行,争的也是待遇,什么时候争过谁更敢拼刺刀?

洪承畴半天才回过神来,他脑海中还是回荡着那个工兵的话:身为军人,要敢于和敌人白刃格斗的精神和勇气!

洪承畴忍不住仰天长叹,爆了一句粗口:“这他娘可还是辅兵吗?”

ps:感谢书友元宝妈妈111打赏,铭感盛情,感谢诸君投票支持,故土难离敬上!

第一百二十五节 又是这套第一百八十五节 初露锋芒第一百一十三节 有女婉如第五百七十五节 擒拿鳌拜第二百零五节 歪理邪说第四百零三节 又是与民争利第六百二十四节 秦爱卿坏着呢第五百零九节 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第六百五十四节 葡萄牙人第十七节 大明的悲哀第一百二十四节 汉奸悲哀第八十六节 一皂难求第三百三十四节 全套班子第一百二十七节 天意第三百五十三节 修罗地狱第二十七节 我的地盘听我的第六百六十五节 兵发吕松第三百九十一节 高手在民间第五百七十节 他们是畜生第六百五十节 其乐融融(新书《崇祯大帝国》已发,求诸君支持!)第四百零八节 这钱来得堂堂正正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五百七十九节 小试牛刀(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第一百零一节 三饷祸明第三百五十七节 实战演习第五百三十节 冲突第三百二十七节 抢手的流民第一百七十二节 病入膏肓第二百五十一节 所获颇丰第一百九十三节 奏对崇祯第三百八十七节 他们算个屁第五百八十三节 建奴诡计第八十三节 缘浅情深第六百三十八节 有他们在,就无大清(新年快乐!)第一百二十四节 汉奸悲哀第一节 再回首恍然如梦第二十节 劫富济贫第六十六节 疏忽第六百二十八节 不管有主无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六十三节 形势第五百一十六节 屁都不是第一百四十三节 识人不明第二百三十八节 视察兵仗局第六百零九节 狂妄的警告第五百一十四节 这一切都值得第六百五十二节 将士退役第五百四十八节 人比人气死人第五百零四节 亲如兄弟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三十八节 复社巨子第五百一十九节 干翻他第三百四十六节 坦诚相待第二百一十三节 另类连蒙第五百八十七节 华夏英烈第四百九十二节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一百九十六节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三百二十八节 军事会议第五百一十六节 屁都不是第五百六十六节 受降第三十六节 义女柳如是第一百四十八节 伤残将士第一百四十五节 拳拳维护第二百六十三节 私盐之利第三百六十八节 利剑出鞘第二百七十六节 风暴第四百三十节 吴锋的家书第二百七十节 德州府的变化第三百八十九节 也就那样第六十六节 疏忽第五百三十一节 军中派系第五百八十一节 血染辽东(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第二百四十八节 一举两得第二百二十四节 国无界,界无疆第一百七十四节 豺狼饿虎第四百一十五节 沧海桑田第二百一十六节 生产建设第一百一十三节 有女婉如第四百四十四节 到时灭了他第二百一十四节 谋夺牧场第五百一十三节 皇太极的忧虑第一百四十二节 蓄势待发第六百五十节 其乐融融(新书《崇祯大帝国》已发,求诸君支持!)第二百三十九节 招揽工匠第四百一十六节 本末倒置第二百二十节 以弱胜强第六百六十九节 攻陷马尼拉第二百一十七节 官商勾结第一百六十节 成人之美第四百一十二节 天谴计划第五百零二节 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二节 病入膏肓第六百零九节 狂妄的警告第六百五十六节 徐徐图谋第一百四十节 不负此生第五百五十七节 杀人了第六百四十三节 点化孙传庭第一百四十五节 拳拳维护第四百三十四节 形势大好第一百三十四节 愤懑第一百九十三节 奏对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