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节 海军战略

据郑芝龙的汇报,红毛夷,也就是荷兰人,除了已经占据澎湖,修炮台,立寨外,又驱使岛民替他们在台南修寨炮台。

前后杀戮一千二百多人,剩下的几千人也叫他们带到南洋一带为奴。

这或许是最早一批的华侨了。

只是,岂有起理?

大明的子民怎么允许白毛鬼践踏。

这是秦浩明决定兵发台湾的原因之一。

若是依福建巡抚张肯堂的意见,他想做的两手准备,一手准备是先海禁,集结水师准备打仗。

另一手准备就是谈判。

荷兰人的态度是要占有澎湖,另外给通商权,换好听点的说法就是允许他们朝贡。

张肯堂的还价就是必须让出澎湖,不允通商,但可以坐视红夷至台湾立寨造堡,大明不加干涉。

谈判的事,秦浩明根本不赞同。武人都比较直接,他们更相信自己手中的刀枪。

另外他对红毛夷也比较了解,嘴里说着文明与秩序,其实狠毒起来比任何种族都狠毒。

他们的杀戮更高效和有秩序,这帮人建立公司和舰队,虽然有法律和文明,但他们屠杀起外族人来无比的残酷。

不管是屠杀南洋一带的土人还是台湾岛上的高山族人,或是澎湖岛上的岛民,或是挑动吕宋岛上的土人杀戮汉人,这些屠杀都是冷血而残酷。

吕宋汉人曾经死过几千人,可想而知并不光是男子,也有大量的妇人。

当然也不可能全是成年人,定然有很多老人与孩童。

为了殖民地的安全,这些自诩为文明国度的红毛夷,就可以坐视一个个家庭毁灭。

无数耄耋老人,无数襁褓中的幼儿被杀死,无数妇人在死前受到难以名状的痛苦,被侮辱。

虽然下手的是那些生番土人,哪怕几百年后他们也没有什么文明可言。

但最少了解此事的人都认为真正下手的就是这些红毛夷人。

尽管西班牙人与荷兰人并不是一国人,但他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表面文明,实际上肮脏无比。

这些,都让秦浩明无法容忍。

此时的台湾被称为东番,视为化外之地,撑死了一个大县的规模,又在厦门外海,距离遥远,瘴痢横行,为人视为畏途。

在早年间只有迷途的渔民会偶然到台湾岛,后来渐渐有走私的海商到岛上补充淡水和食物,然后就是有少数的移民。

到目前为止,台湾岛上最多的移民是从颜思齐经营台湾垦荒开始,后来大规模的移民潮出现在熊文灿抚招郑芝龙之后。

数万移民在短时间内移民至台,然后在郑成功时又有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台湾汉人最终达到数十万人的规模,开始设立府县。

台湾的重要地理位置,秦浩明自然清楚,怎容得红毛夷觊觎?

现在,他征调殷雨昂的骑兵部队入台,不过是为了将来打下一个伏笔。

——————————————————

殷雨昂等人所乘的福船每小时是六节的航速,厦门到笨港的距离是不到二百海里。

船行不到两天,陈奇贵便指着不远处的陆地,说道:“前头就是笨港所在了。”

前方确实是大片的陆地,台湾在殷雨昂等人的心里原本就是一个极大的岛屿,到此时他们才知道自己错的厉害。

眼前的陆地根本是一眼看不到边,几乎就是一个大陆的模样。

距离更近些时,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大山绵延成片,岸边的白色沙滩反射着刺眼的光芒,在陈奇贵所指的地方就是港口。

有大量的船只停泊靠岸,蚂蚁一般的人群来来往往,显示出十分繁忙的景像。

在入港时,几艘小船过来拉动大船靠岸,殷雨昂等人看到了定南军的旗帜,心头一阵激动。

李想却指着一艘大船道:“那是荷兰红夷的战船!”

笨港又名北港,在当时是一个开放的港口。

不仅有郑芝龙等海上势力,也有海上豪强的商船队停泊进港,更有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等红夷的船队进出。

在当时来说,荷兰人的地盘主要在大员附近,也就是台南,在北港只是一般的停靠和经过。

“好大的战船!”

殷雨昂和身后将士一起发出了惊叹声!

陈奇贵神色有些不安,如数家珍说道:“这是克鲁宁辛之屋号,是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主力战舰之一。

长五十六点五米,宽十一米,载重六百五十吨,排水一千二百吨,二十四门火炮,火炮都是大口径。

最小二十四磅炮,主炮是三十六磅炮,船员一百多人,船上有兵中队,可以接舷近战……”

“好家伙……”殷雨昂有些失态,毕竟和眼前这艘大船相比,自己所乘的这艘船实在是太小了。

“咱们这船排水四十二吨,载重三十吨,排水四十二吨。”陈奇贵有些苦涩继续说道:

“长三十米,宽六米,船深三点三米,主桅高约三十米,长短大小只有人家一半,船深则是只有三分之一。

咱们在商船里也算是大船,和这战舰比就相差太远了,靠近些,还不到人家一半高。

又正对着炮口,每次和这些战舰相遇,心里就老不是滋味。

所强者,就是咱们的船不是福船,是广东商船,用的木料是楠木,钉子是铜钉,帆是篾帆,四面受风。

所以咱这船远洋比福船经得住风浪,行军司就是用咱们这样的船去南洋试航。”

陈奇贵又指着拉动商船的小船道:“这是八浆船,不能击贼,但能哨探,督战,也可载数十人接舷交战。”

李想看看那小船,再看看荷兰人的巨舰,顿时便是摇头。

“这不算最小的,还有小哨船,四浆,也是用来哨探和接战的。

还有乌艚船,两截相接,前截有铁钉,钉入敌船纵火,后截放官兵回大船。水艍船,双蓬船,算是中型战舰……”

李想等人看着越来越清楚的港口,各式各样的帆船有大有小,陈奇贵则介绍着这些小船的功能。

随着他的介绍,这些船只的功能也越来越清晰起来。

李想感慨道:“今日始知天下之大,长了不少的见识。”

殷雨昂也道:“怪不得所谓的北人骑马,南人行船,我等在北方只见过寥寥的小船,这一下才知道行船之难。”

“也没你们想的那样难。”陈奇贵道:“关键是要时间。水手,战士,船长,造船,操炮……”

“大家可以准备下船了。”陈奇贵一直在注意间距和操舵,这时候人们感觉船身轻轻一震,接着船便靠到了栈桥之上。

将士们从跳板上下船,好在都是身强力壮的棒小伙,虽然一路舟车劳顿,又头一次在大海上航行。

所幸没有遇到大风大浪,船行较为平稳,待下船时,只有少数人感觉不适,多半人在地上走了几步后,顿时就恢复了正常。

“还不过关。”陈奇贵他们取笑道:“真正的老水手下了船上了岸,要适应好一阵子才能健步如常。”

“噤声……”李想提醒道:“卢都督就在前头。”

卢总督就是卢欣荣,说起来众人并不陌生。

过去也曾一起喝酒打趣,可近年来海军发展迅速,秦浩明身为侯爷后,把卢欣荣提拔海军大都督。

这彼此的身份,顿时有了差距。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a

第四百一十四节 家事第二百五十四节 硕果第六百五十三节 辽东渐定第四百八十三节 汉人要变成虎第四百四十三节 突发事件第六节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六百二十一节 怎地一个了得第八十节 不妥协不留情第二百二十二节 汉蒙一家亲第二百二十七节 伤残纪要第六百三十八节 有他们在,就无大清(新年快乐!)第五百八十一节 血染辽东(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第四十五节 临行之际第四百五十六节 重操旧业第六百二十一节 怎地一个了得第一百零三节 尘埃落定第五百一十九节 干翻他第六百六十六节 有仇报仇第六百一十一节 大战前奏第四百零一节 军令如山第五百六十九节 太子朱慈烺(感谢书友阿杰阿轩阿心六万大赏!)第四百三十节 吴锋的家书第三十五节 秦淮河畔第九十九节 浅议和谈第三百三十四节 全套班子第三百九十节 检阅第三节 文武双全第九十二节 君前拔刀第一百八十二节 战刀所向,皆为汉土第一百五十七节 耐心不好第五百三十六节 风起云涌第五百三十八节 蛇鼠一窝第四百九十七节 郑森第一百四十一节 计将安出第五十五节 改变第三百八十九节 也就那样第五百七十一节 父子对谈第六百四十四节 国战无英雄第五十八节 善后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七十二节 风波起第六百零九节 狂妄的警告第五百四十八节 人比人气死人第十节 自取其辱第六百四十八节 心思变化第六百零八节 下辈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一百一十节 狼行千里第三百八十九节 也就那样第六百一十七节 奸猾吴三桂第六百六十节 困难第六十六节 疏忽第三百七十一节 围三阙一第一百五十一节 刮目相看第三百五十节 练兵练将第三百八十二节 好人没好报第二百五十六节 水师革新第八十三节 缘浅情深第三百零一节 朝堂闹剧第二百零七节 吾心甚慰第九十二节 君前拔刀第五百一十节 突袭第八十六节 一皂难求第一百二十一节 较量第三百九十九节 好戏开场第十八节 变废为宝第六百五十一节 调教太子第一百一十八节 杀鞑灭虏,唯我汉人!第一百八十二节 战刀所向,皆为汉土第一百零三节 尘埃落定第四百二十六节 功败垂成第三百一十四节 有罪当罚第三百三十二节 众志成城第四百二十六节 功败垂成第二百二十三节 一箭三雕第四百二十九节 部队变革第六十七节 杨嗣昌三计第四百六十五节 大明银行第五百一十一节 夺取旅顺第二百二十三节 一箭三雕第三百七十八节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六百四十八节 心思变化第十四节 叶家的惦记第五百七十二节 豫亲王多铎第四百五十八节 华夏一式第六百二十八节 不管有主无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五百四十四节 鸟枪换大炮第二百四十五节 鸡飞狗跳第六百节 少跟本督来这一套第五百八十六节 人心向背定成败第一百五十五节 无妄之灾第一百六十九节入彀第五百六十节 人心第四百九十八节 出兵济州岛第五百二十节 无病呻吟第四百三十六节 崇祯也分赃第五百零七节 抵近侦查第六百六十六节 有仇报仇第一百八十二节 战刀所向,皆为汉土第一百四十二节 蓄势待发第六百六十一节 流民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