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节 碰撞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差错,可需要重新统计一遍?”

原本不欲掺和的李侍郎再也看不下去,急忙出来打圆场。

心里却是暗自叫苦不迭,可千万不要里外不是人,两边不得好。

你这也太霸道了,开口就要人家一半的数量,谁受得了?

“断无错误,二十人足足一个时辰,倘若有些许,回到兵部自然一清二楚。”

李侍郎是兵部元老,又比他高半级,邓员外自然要好生答复。

可是李侍郎递过来的梯子,他却拒绝了。

不对劲,李侍郎神色一怔,料不到邓员外如此回答。

自己已经看在同僚的份上,把台阶递过去,他只要装模作样再过一遍数,降低首级数目即可。

“哈哈哈,真是笑话。

几千将士浴血奋战,伤亡将近一千人,给你一句轻飘飘的有疑义便抹杀掉。

现在居然诬陷天雄军杀良冒功,你到底是何居心,既然胆敢如此颠倒是非?

欺我等武将无人耶?”

张游击气急反笑悲愤莫名,独眼怒睁,脸上的刀疤不可抑制的颤动着,手指着邓郎中,满身的杀气泄放,活生生逼得邓郎中张口结舌,步步后退。

秦浩明冷眼旁观,感慨万千,大明不是没有忠勇善战之士,也不是没有热血壮义之士。可惜这曹尼玛的文官制度,活生生毁掉一个灿烂的的大明王朝。

就拿这件事情来说,相信邓郎中如果不是狮子大张口,只要两百首左右,估计张游击都有可能退让一步,不至于撕破脸。

毕竟兵部职方司掌握着前线将士的生死命脉,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检阅等等,都操之与他人。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

这些刀笔小吏,顶着兵部的头衔,对普通的大明将士来讲,无疑是需要仰视的存在。

邓郎中被张游击气势所摄,心里也是委屈得不行。

都是明白人,如何不知自己的要求过分。奈何身不由自,上头的意思必须传达到位。

“张游击,你有什么道理有什么苦楚可以向上头申诉,本郎中不过是按程序执行罢了!

这个兵部不是邓某一人,也不是由邓某一言而决,自有其他同僚监视督察。

况且邓某也只不过说有疑义,一切还未有定数,你缘何如此着急?”

邓郎中久在宦海沉浮,言辞犀利,口风一转,既然让自己站在道义的最高点,言语间反而是张游击无理取闹的意思。

“颠倒是非!颠倒是非!去请卢总督来评理。”

张游击有口难言,他只是一介武将,战场杀敌他不怕,可是斗嘴皮子如何是文人的对手?

情急之下,他吩咐亲兵去请卢象升过来主持公道。

不对!秦浩明反应过来,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这不像是要分功的样子,功劳是天雄军将士拼死拼活浴血厮杀出来。

作为上级主官部门,你要分一杯羹没有问题,但绝对不至于强势至此,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这七百首级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带走,如果真有阴谋,只要从中掉包,他们另外找其他良民首级递上去,那一切都说不清。

但同时也不能让卢象升过来,否则就正落入他们的奸计中。

邓郎中只要写上一句:卢总督横加插手干预,臣等不敢辩。

如此一来,黄泥巴落入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且慢!大敌当前,卢督日理万机分身无暇,岂有时间理会这等龌龊之事?”

秦浩明暗叹一声,不得不站出来斡旋。

“秦百户,你目前没有资格在此指手画脚,请自重!

如若不然,说不得本郎中要向圣上参你一个妄议军机。”

邓郎中面色阴沉,口里的言辞犀利。

说来也是,立马就要大功告成之际,被人横加搅合,换了谁也不舒服。

“请问此次检验鞑子首级,谁为主,谁为次?”

秦浩明对邓郎中的指责根本不做理会,而是径直走到李侍郎面前,沉声问道。

张游击和戚守备也反应过来,事情是明摆着的,兵部行文讲得很清楚,李侍郎带队,邓郎中从之。

李侍郎面带苦涩,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邓郎中,无奈的拱拱手,“是本侍郎!”

“事情陷入如此境地,李侍郎可否有什么要说的?还是说您认同邓郎中所言?”

秦浩明步步紧逼。

李侍郎长叹一声,这个少年不简单,一眼看穿上面布下的机关陷阱。

只是如今这般情形,难受的可是自己。

“你们把有疑义的七百首级搬出来,咱们共同检验一番,再做计较。”

事到临头,李侍郎甚有决断。

官场沉浮多年,在看不清谁输谁赢的情况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无疑是谁都不得罪的最好方式。

事情的结果很明显,七百首级无一作假,没有任何疑义。

事实胜于雄辩!

邓郎中和几个心腹面若死灰,谁也想不到此次首级居然无一作假,让他们想借机发作的理由都没有。

还有天雄军众位将士的决绝,竟然撕破脸皮跟兵部斗争。

更想不到平常唯唯诺诺的李侍郎,居然有此魄力公事公办,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得理不饶人!

秦浩明不是一个善茬,息事宁人更不是他的风格。

冷哼一声,秦浩明转身离开库房,径自往卢象升的帅营走去。

自始至终,都没有跟邓郎中讲过一句话,仿佛他不存在一般。

张松荣和戚纲面面相觑,想不到秦秀才在战场上杀伐果断,性子却也是如此激烈,不给任何人情面。

原本他们还想自作主张,送个一两百首,缓和双方的关系,现在看来,没这个必要。

“走,走,李侍郎,带您出去看看我们的防御,这里肮脏晦气,不是您这样的谦谦君子呆的地方。”

戚纲挽起李侍郎的手臂,当着邓郎中的面,大大咧咧的说道。

李侍郎虽说有些圆滑,但关键的时候不掉链子。这个情,他们是要领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虽然是武将,这些道理戚纲明白。

“同去,同去!”

张游击哈哈大笑,留下邓郎中和几个兵部小吏,脸上青一阵绿一阵,不知想些什么。

第二百八十二节 振聋发聩第三百六十三节 多尔衮的才能第八十三节 缘浅情深第三百四十二节 入彀矣第一百零二节 风雨飘零第一百二十三节 战败第五百二十五节 煞费苦心第三百九十三节 组建侍从室第三百四十六节 坦诚相待第四百三十六节 崇祯也分赃第一百二十六节 岳托授首第八十二节 杀俘第二百九十一节 阴招第七十四节 焉能不亡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第三百一十六节 佳人风情第十五节 前期准备第一百二十五节 又是这套第三百七十三节 战略蓝图第三百三十六节 郑芝龙的根基第六百三十五节 什么人带什么兵第一百零五节 秦家村第一百九十三节 奏对崇祯第五百五十节 忧心第二百九十二节 临别前夕第五百四十节 关宁之事第一百七十七节 夺权用人第三百五十九节 蛇蝎女人第十八节 变废为宝第六百二十三节 算计东林(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五节 基础第五十八节 善后第四十八节 忠义卢象升第四十一节 泄密第一百四十二节 蓄势待发第二百三十八节 视察兵仗局第五百七十六节 黑心战术第二百一十六节 生产建设第五十四节 借我三千骑第六百零四节 人比人气死人第四百九十八节 出兵济州岛第五百七十三节 奴才无能第二百五十七节 举贤不避亲第五百四十九节 无奈第三百五十六节 绞杀建奴第三百五十二节 血色草原第五百三十五节 不禁折腾第五十节 天雄军第六十六节 疏忽第五百九十三节 伏击圈第二百七十二节 事起德州府第八十七节 告捷塘报第五百二十一节 进击第十四节 叶家的惦记第一百二十七节 天意第二百零六节 何处捞钱第九十三节 汉家雄风第六百五十九节 初临台湾第四百二十六节 功败垂成第一百五十节 机关算尽第三百一十三节 邵武路第六百零九节 狂妄的警告第四百三十八节 去去火第四百六十三节 年底总结第四百三十七节 崇祯的感触第一百一十一节 将士归心第二百二十九节 家宴第六百六十二节 援兵抵达第十节 自取其辱第五百二十三节 巧了第一百六十五节 基础第三百九十六节 宁德府第六百六十四节 动员大会第二百六十八节 逃脱第十一节 各有算计第五百四十五节 海军大都督第三百三十八节 他乡遇故知第三百七十五节 今夜无眠第三百三十四节 全套班子第五百二十八节 诛心之言第四百四十七节 筵无好筵第十一节 各有算计第五百三十七节 浑水摸鱼第一百九十节 乐极生悲第一百一十九节 杀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百六十五节 鳌拜怎么逃的第五百九十四节 多铎危矣第六百一十三节 决战关头第六百四十五节 齐心戮力,共振大明第六百四十五节 齐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零一节 崇祯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五节 给郑家下套第一百六十七节 大才第二百零六节 何处捞钱第四百二十二节 都不是什么善茬第四十八节 忠义卢象升第二百六十二节 冲突来临第六百三十四节 不死不休第九十七节 重塑汉魂第一百六十八节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