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节 西山大营

冬至俗称数九,也就是九九的开始。

从周朝开始,人们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因此,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大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全面恢复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

大明历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百官要向崇祯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共庆冬至。

往常要是太平年景,大明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

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祥和的节日。

可惜鞑虏寇边,别说放假,军队甚至要严加防备,防止鞑虏趁机劫掠。

负责西山大营管理的是分守参将王正源,世袭千户职,隶属兵部。

崇祯九年因功升职,才不到三十岁的年龄,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此时,他正和几个亲兵游弋在城头,眺望远方。

兵部有令:天雄军此次进京献俘,由西山大营负责接洽,不得有误!

“什么时间不好,非要这时,连一个节日也不让人安生,吃饱了没事干!”

王正源满腹牢骚,不停抱怨。

至于什么斩首过万,他压根就不信。大明有此战力,还会被鞑虏欺负成这个样子吗?

远处依稀响起密集的马蹄声,声音速度很快,宛如缠绕在肩颈边,瞬间响彻眼前。

“嗷呜!”秦浩明仰天狼嚎,酣畅淋漓,仿佛头狼撕嚎。

来到这个年代,总有太多的东西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经过长时间的纵马奔驰,久违的激情重新散发,男儿天生追求的就是速度和热血。

“嗷呜!”接到头狼的命令,天雄军将士学着秦浩明的狼嚎,突然勒紧缰绳,飞奔的战马唏聿聿的嘶鸣,前蹄腾空,轰然停在原地。

五百人的骑兵,从狂奔到停止瞬间完成,更难得的是动作整齐划一,宛若一人。

全队伍寂静无声,充满了百战老兵的萧杀之气。

ωwш▲ ttкan▲ ¢O

只剩下留着汗水的战马,不停的打着响鼻。

秦浩明微微颔首,要的就是先声夺人的效果,两天的训练,总算卓有成效。

当然,这也得益于天雄军将士的底子好。

“好!好……”

西山大营城头上不停的响起大明将士的高声喝彩。

“壮哉!大明好男儿!真真是强军本色,怪不得能消灭上万鞑虏。”

站在城头的王正源亲眼目睹天雄军将士的英伟雄姿,忍不住双手砸拳,激动得大声赞道。

原先的些许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强者,总是让世人敬佩!

秦浩明挽着缰绳催马前进几步,对着西山大营的城门大声叫道:“天雄军指挥佥事秦浩明,奉命献俘,请贵军接洽验证关防等一应手续。”

“打开城门,你们注意警戒,本将军亲自迎接这位少年英雄。”

王正源朝城头守卫吩咐,转身下楼。

西山军营是拱卫大明京城的边军,属于常设军营,占地极广。

有兵将五千人,防御设施严密。没有几万人的部队,根本攻不下来。

王正源自然无惧秦浩明的几百人,更何况他们身着献俘的大明军服,鞑虏哪里知道大明的礼仪,想要冒充都冒充不了。

但因为战时的缘故,为了保险起见,王正源还是让秦浩明他们到城南交接。

西山军营城楼南设有箭楼,占地2147平方米,砖砌壁垒式建筑。

顶部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山顶。

箭楼上下共有四层,南边为楼北边为塔;南侧面宽七间,宽32米,进深12米。

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西山军营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楼设四层箭孔,东西各设4层箭孔,每层4孔。

秦浩明没有不快,反而欣然前往。大敌当前,要的就是这种稳妥的态度。

“今晚要叨扰王将军,切莫见怪。”

秦浩明举手行平级礼,笑呵呵的说道。

王正源品轶虽然高于他,但他属于京军,王正源是边军。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崇祯,五军都督府调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故而,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说什么话,能认识你这位少年英雄,高兴还来不及,岂有打搅。

让将士们赶紧进来,营房已经烧好开水,长途奔跑,估计将士都累坏了。”

验过关防,王正源哈哈大笑,热情有加,与接到军令之时相比,判若两人。

“多谢!整个人都快散架了。”秦浩明闻言大喜,活动着身体高兴的说道。

高速驾驭骏马奔驰,爽是爽,可是大腿的火辣辣一片,双腿都有些站不稳。

“秦将军,鞑虏又死了三个。”天雄军小旗刘三走上前来,向秦浩明汇报。

“让董千户处理,对了,留下108人即可,其他的都交给他。”

秦浩明洒然一笑,毫不在意的说道。

虽然是后世的军人,不过秦浩明可没有丝毫善待俘虏的念头。

善以善待,恶以恶之!

鞑虏杀我汉人何止千千万,你叫他如何优待?

特别是他作为后来者,更是明白历史缘由,可以说,他比这时代的人都更恨鞑虏。

所以,120人鞑虏,只要留心108人参加献俘仪式即可。

其它,秦浩明只是把他们当成损耗品而已。

“诺!”

刘三应声转身离去。

只是脑海里盘旋着,秦将军可真心狠,把鞑虏交给那个董疯子,还不如直接一刀杀之。

天雄军将士称董长青为董疯子是最近几天的事情。

赵县大捷,秦浩明提审鞑虏,顺便利用空隙时间,传授董长青和余佑汉等人,关于一些刑讯拷问的技巧。

例如人身上哪个部位比较敏感,哪里是疼痛点,通过观察表情、眼神反应俘虏的不同思想等等。

余佑汉有点排斥,总报着折磨俘虏算什么英雄好汉的故有思维。

秦浩明也不勉强,毕竟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喜好都不一样,不必强求。

而董长青却非常热衷,只要有机会,乐此不疲。

第五百六十六节 受降第三百八十五节 还是不是男人第五十三节 对策第六百二十四节 秦爱卿坏着呢第三百六十六节 亦商亦盗第一百三十节 知音第二百二十八节 有妻婉儿第二百四十九节 收网第一百五十三节 抽丝剥茧第二十八节 改变第二百三十节 莫欺少年穷第三百九十七节 措手不及第五百七十八节 似曾相识第一百一十四节 战云密布第六百六十五节 兵发吕松第三百五十三节 修罗地狱第二百九十八节 杀猴骇鸡第三十六节 义女柳如是第三百零四节 试点第七节 败家少爷第一百七十四节 豺狼饿虎第九十九节 浅议和谈第二百三十四节 借刀杀人第六节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三百六十节 谁的孩子第八十节 不妥协不留情第三百七十一节 围三阙一第三百五十节 练兵练将第二百一十一节 史上第一利器第六百五十八节 海军战略第三百七十六节 什么夫人?第五百七十节 他们是畜生第一百八十节 速度制敌第四百七十八节 扬名立万第四百七十六节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六百零五节 这是辅兵吗第一百二十三节 战败第九十三节 汉家雄风第四百三十五节 大明之危,万历之始?谬矣!第四百二十四节 忍一时风平浪静第三百一十七节 不负婉如不负卿第三百一十六节 佳人风情第三百四十四节 醉夜迷情第九十九节 浅议和谈第二百九十六节 总督不好当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第四十二节 合则两利第五百五十五节 炮仗第四百三十二节 大明说和复报第三百五十七节 实战演习第五百五十九节 对比第四百三十四节 形势大好第四百五十节 心思各异第五百节 真的很酸爽第四百六十二节 处理汉奸的方法第四百八十三节 汉人要变成虎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第四百九十四节 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第一百一十六节 乱战第一百七十三节 事预则立第二百零九节 挖墙脚第六十二节 考察第三百七十八节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十二节 合则两利第五百零九节 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第五百三十六节 风起云涌第六十三节 形势第五百四十九节 无奈第七十三节 碰撞第三百五十八节 还施彼身第一百五十八节 柳暗花明第二百五十二节 佳人风情第四百二十节 军工民用第六十八节 秘议第三百七十五节 今夜无眠第二百五十二节 佳人风情第三十二节 客栈偶遇第二百零三节 宣府防卫第四节 悔不当初第二百三十九节 招揽工匠第一百五十九节 汉家血脉第一百一十二节 第二誓第一百五十七节 耐心不好第五百零六节 翻云覆雨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第一百七十九节 万事俱备第七十三节 碰撞第四百三十六节 崇祯也分赃第四百四十八节 取舍之间第十一节 各有算计第五百五十一节 雄军风采第二十四节 男儿行,当暴戾第二百九十七节 重启锦衣卫第五百三十四节 内外有别第二百五十二节 佳人风情第四百九十六节 以退为进第五百三十节 冲突第六百六十四节 动员大会第二百八十一节 难道血已冷第二百六十四节 大明海军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