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梁山对苏苏寄来的那封信的内容只字未提,但梁雪娟还是从儿子的言行举止中猜到了一些。不过,对于梁雪娟来说苏苏即便是和儿子分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小梅不是回来了吗?
这两天,梁雪娟对梅幻表现地尤为热情,更是让司南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虽然她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有所期待的。
而梁山也并没有发现梁雪娟的举动有什么异常,在他看来母亲待人热情是一贯的优良品质,至于对隔壁那三姐妹,更是像亲女儿一样,所以也根本不会想到母亲已经替他物色好了“替代”苏苏的人选。
至于说,梁雪娟热情的对待司南,对于梁山来说倒是一件好事,这更能让司南对他归心忠诚……如此一来一个和谐友善的氛围倒是因为这误会而固化了下来。
梁山默然地接受了“苏苏”的绝情信后,倒是少了不少的顾忌,除了南都医大神经外科的第二学位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丹医之道的修炼和学习上了。
凌昭阳传承的丹医之道,炼丹虽然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但更多的是集中在中医理论上的。这方面是梁山的短板,一直以来也都只是他通过玉瞳内储存的那些医经典籍还有梁家祖上传承下来的医书医案自学的。
“这份医案虽然是治疗伤寒患者的一个经典案例,但却不能作为普遍经验来学习,否则就会出现认知上的偏差……你看,这个病人除了伤寒自幼有阴虚之症……所以你曾祖父才会开出这样的药方来!”
当凌昭阳知道梁山一直都在学习祖传医书医案的时候,他就要求梁山把他的自学材料拿来,在凌昭阳的指点和讲解之下,梁山解决了很多一直都困扰他的问题,而且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机会。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春秋战国至秦
汉,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
而那时的古代医家,从探究人体自身奥秘开始向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延伸,力图将医学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最终,在吸收了诸子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后,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又将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方法论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可以说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形成的。
但是由于历代医家以经验论为主导,虽然提倡百家争鸣,但又困于门户之见,很多民间的秘方秘技都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承,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杂乱无张,纷繁多样的现状。
相对于西医的科学体系的建立,中医的发展在近代以来陷入了内外交困的一个局面。渐渐地就开始出现了“中医无用论”“废医存药”等等乱像了。
但事实上,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碎片化的中医学系统之中,是有一条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的正确体系的。只是没有人将这些碎片化的经验系统的总结出来而已。
“教授……您的这部手稿,能让我带回去好好研读吗?”
梁山这天在上小课时,他带来的一份医案让凌昭阳有些意外发现,随后就拿出了一部手稿进行比对论证。
手稿的书名叫做《华夏中医正典》,如此大气磅礴的书名一上来就引起了梁山极大的兴趣。
他看的只是这部手稿的总纲,越看越让梁山感到一种正本清源的畅快。可以说,凌昭阳的这部手稿,几乎是将华夏中医理论进行了一遍梳理,从中总结出了一条以阴阳、五行、经络、脏腑为主体的按照人体各种疾病来源的总纲。
而且,梁山在这篇总纲之中,还看到了一些蒙医、藏医、巫医等各民族土医体系的影子。敢情凌教授这是准备把整个汉文化圈受到中医影响而发展出来的那些旁支都收纳进入他这部鸿篇巨著呢!
梁山不由得为凌昭阳的气势所折服,或许也只有他这种性格狂傲不驯的人才有这么大的胆魄,动笔撰写这样的作品吧!
至少梁山现在是不敢想象自己将来会做这样的事情的……他现在想的只是先睹为快。
而就在梁山提出这个要求之后,凌昭阳转头瞪了他一眼,将那部书稿拿了回去,冷声说道:“你不用看这个,你就只要好好听课,按照我布置的完成作业就可以了!再说,你看这书稿,和听我讲课相比,还不如听我讲课效果更好呢!这书是给那些喜欢啃书本的人看的……”
凌昭阳的性格比较古怪,但事实上和他接触久了,梁山也基本摸到了他的脾气。他说话比较直接,从不顾忌对方的感受,有时候可能说得难听一点,但那都是他真实的意思表达。
这种性格也就是俗话说的不会拐弯抹角的“直炮筒子”。其实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并不难,有时候要顺着点,有时候也可以用抬扛和激将法来对付……
梁山转念一想,笑着说道:“教授,您这书稿是手写的,现在都流行用电子稿了。您写这书将来是要发表的吧,那给编辑发过去肯定也是要电子稿的……我可以帮您做这个工作啊!而且我还能帮您校对校对,看看有没有什么错误之类的……”
凌昭阳听到梁山的话,呵呵冷笑了一声道:“小兔崽子,跟我玩心理战是吧!行啊……那我就让你帮我把这些稿子都输入电脑,做成电子稿,顺便也让你找找看,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错误的地方。”
虽说凌昭阳实际上是看出了梁山的激将法,但被梁山这么一说,他还真就答应了梁山的要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