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群英会之大来历

李秘自打决心要成为大明第一神探以来,零零碎碎的办案救人不算,真正的大案子也就张氏一案,由此而牵出倭寇的入侵计划来。

然则李秘对打仗一窍不通,所谓术业有专攻,打仗的事情还是得交给吴惟忠等人去干,剩下的便是这周瑜大都督来历的调查。

不过这过程也是充满了曲折和艰难,在蔡葛村之时还差点沉尸江底,好不容易抽丝剥茧,得了突破口,到了嘉定县,却发现自己一直就是周瑜的棋子。

也好在李秘并未轻言放弃,更没有让步妥协,追查到嘉定县前任知县姜壁这厢来,却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想到姜壁为了调查周瑜,竟成了入迷的疯子!

李秘起初见得这白发中年人之时,心头也是发寒,真怕自己也有这么一天,沉迷于跳脱周瑜的掌控,执着于调查他的来历,而变得如同早衰的疯子一般。

也亏得与姜壁交换了调查所得,这位前任嘉定知县,一开口便带来了新的希望!

因为他竟然能查到,此周瑜果真并非历史上的周瑜,而只是一个名唤王佐的年轻人!

诚如李秘所知,即便这王佐并非周瑜,如此学识与智谋,也是足以傲视群雄,横行天下了!

“难得姜大人能调查到这一步,这王佐是怎么一回事?”李秘也是压抑着心中激动,朝姜壁问起了详情来。

姜壁环视着满屋子的资料,也有些感慨,但又谨慎地朝李秘道。

“这些也不过是我的调查,却没能求证,有人评论周瑜,说他有王佐之才,以此人的脾性,难说这王佐不是他的化名...”

“我翻阅了诸多地方志,以及自唐宋以来的不少野史,又多方查访,这才发现了此人的出身来历!”

李秘也不敢打断姜壁,姜壁顿了顿,继续说道。

“说来也是长远,还得从群英会说起了...”

“群英会?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的群英会?”李秘也有些讶异,不过姜壁却摇了摇头,想来对三国演义这种乱七八糟的书并不太认可。

“非也,这群英会最早追溯到唐朝,当时安禄山暴乱,朝野上下人人愤慨,便有绿林好汉,假借三国之名,要除暴安良,非但要刺杀安禄山,甚至扬言称,李唐皇族有一半鲜卑人的血统,并非纯正汉人,要匡扶汉室,连李唐皇族都想着刺杀干净!”

“这群英会之中也有三国之分,其中头牌也有文武之分,大多化身三国时的谋臣虎将,文者称花魁,武者称武魁,大多托身诸葛赵云周瑜之流的名人,行走天下,暗中谋划...”

李秘也听得心惊,此时难免要问:“也就是说,这群英会是个庞大的帮派势力咯?”

姜壁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若这些野史传闻是真,那么这个帮派还真算得上庞大,照着这些说法,自打唐朝后期开始,但凡上得台面的起义之事,都离不开这个群英会的背后操持...”

“也有些书上写道,说是唐后期的黄巢和朱温、李克用乃至于朱全忠等人,都是群英会的人,他们几乎操控了当时的天下大势,但由于内讧,群英会分崩离析,花魁和武魁纷纷自立家门,才导致了五代十一国相互征伐的局面...”

“群英会的纷争一直到了柴荣手里,才算是结束,然而群英会的人又上演了黄袍加身的戏码,将赵匡胤推上的帝位,此后宋朝内部起义不断,诸如梁山和方腊以及后来的红袄军之流,大多也是群英会之中不愿服输的人...”

“也因着群英会内讧,蒙古蛮子才侵占了我大好河山,据说国朝太祖就是得了群英会的帮助,才建不世之功,开万代之国的...”

这姜壁的言论也实在太过荒诞,即便李秘是看多了小说的后世人,仍旧觉得有些脑洞开太大了,脸上也就掩饰不住怀疑,到了最后,便如同听说书人胡扯一般了。

姜壁自然看得出来,此时也朝李秘道:“若说这群英会,或许真有存在,可若说群英会一直左右着我华夏延续与国祚更替,我却是不信的,毕竟轮到谁做皇帝,可不是老天爷才能决定的事情么...”

对于姜壁的宿命论,李秘也没有讨论的意思,又将重点转了回来,继而问道。

“所以姜大人的意思是,这周瑜,或者说王佐,就是群英会的人?除了这个周瑜,可有其他三国名将在世间走动?”

姜壁一听,李秘也果真是个心思谨慎之人,想了想,却是摇头道:“若是往年,倒也有不少,有人说刘国师便是群英会的诸葛亮,只是没有表明身份,似唐朝的李淳风袁天罡等人,也都是群英会的人,便是宋时的邵雍等人,也都一样...”

“只是到了国朝万历年,也便只有这个王佐,以周瑜之名行走,其他人倒也未见过...”

“而且这些野史还说到,群英会也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够栽培起来的,他们有一个长老会,专门满天下搜罗,在那些名将谋臣的出身之地,守着名将出生的日子,搜刮有天赋的初生儿,因为这些初生儿极有可能便是名将的后人或者转世之身...”

“再经过层层遴选,从小灌输那名将的才识乃至人生经历,如同养蛊一般,渐渐淘汰,最终存活下来的孩儿,便是连他自己,也坚信自己便是转世的名将...”

这也可真是天下奇闻,若果这般说来,这王佐,便是周瑜出生之地让群英会给收养了,而后自打记事起,便将他塑造成周瑜,连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是周瑜大都督,否则也不可能养出这样的气度与手段来了。

姜壁紧接着又开口道:“只是这些都是野史传闻,也无人证实,我也是四方查访,得来的也都是些风言风语,当不得真,不过我是宁可相信他是王佐,也不愿相信他是穿越千年亦或是转世重生的周公瑾...”

李秘自然也知道,这种事情太过骇人听闻,真实性也非常的不靠谱,想要调查,也不知从何着手,只怕姜壁也是抱着怀疑态度的。

但无论如何,这个结果,总比王佐便是周瑜长生千年或者穿越而来,亦或是转世重生,要更现实一些。

无论他是周瑜还是王佐,起码都说明一个问题,此人即便不是真的周瑜,也有着周瑜一般的才华与能力。

而如果这些传言但凡有三四分真实,群英会便是个藏在地下的庞然大物,迟早有一天是要搅乱这世道的!

姜壁见李秘沉默,也问起李秘的经历来,李秘自不可能与他说起自己是穿越客的秘密,只是从进入公门当捕快开始说起,将这种种经历也都说了出来。

姜壁也没想到,李秘竟然与周瑜有过如此深切的交往,而李秘分明只是个小捕快,周瑜又如何盯上了李秘?

不过从李秘的言行谈吐之中,姜壁想怕也能看出来,李秘这小捕快有着不同常人之处,周瑜会不会是想将李秘也拉进群英会?

李秘言罢,姜壁又叹了口气道:“戚长空这孩子在嘉定县养济院之时,是我看着他长大的,这孩儿性格温顺,与人无争,是个逆来顺受的性子,可从你说来,跟了那王佐之后,他却是变了个人儿一般...”

姜壁这么一说,李秘不由看了看姜壁那一头白发,实在有些不忍,便多嘴了一句:“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姜壁身子一震,伸手想要摸一摸自己的头发,内心便是痛苦不堪,朝李秘道:“谁又说不是来着...此人惯会心术,必将遗害四方,姜某誓要揭穿他的把戏!”

李秘点了点头,又摇了摇道:“大人这般窝缩在家里,又岂能查实此事?单凭这野史手札上的只言片语,或道听途说,或捕风捉影,不是无中生有,便是添油加醋,以讹传讹之下,便是土狗也能变神仙了。”

姜壁闻言,也仿似幡然醒悟一般,朝李秘道:“捕头所言甚是,姜某几近自毁,如今有捕头同仇敌忾,又岂会继续沉沦,你我不若联袂携手,不查清楚,誓不罢休!”

李秘也是内心激荡,伸出手掌来,与姜壁击掌三下:“不查清楚,誓不罢休!”

两人又相视一眼,顿感畅快,心魔尽除,姜壁也是哈哈大笑起来,与李秘出了房间,便让奴婢准备香汤,沐浴更衣,洗去过往,扎起干爽的道髻来,虽然仍旧白头,却十足儒雅,精气神焕焕然,便如脱胎换骨一般!

姜太一见得自家儿子又恢复了往常的志气,不由眼眶湿润,可听说儿子要跟着李秘外出,又难免有些担忧起来。

想了想,姜太一仿佛做了很大的决心一般,朝李秘道。

“你们想要出去查访,也不是不行,只是老夫便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实在放心不过,小老弟你不若在此盘桓两日,待我给你们请个帮手也好。”

李秘也知这老头子爱子如命,否则以他这等色胚模样,竟然能忍住不纳妾又没祸害田庄的奴婢,更没有逛窑子。

这两日小住,李秘也将姜壁的调查结果全都梳理了一遍,虽然自己劝说姜壁要放开心结,但结果却是两人缩在书房里,不休不眠地翻阅资料,两日后身子发臭了才出门来歇息。

此时姜太一所请的帮手也到了,只是见得这帮手,李秘也都有些惊愕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有二老也足矣第四百八十四章 见得司马说秘事第八十九章 卑小捕快大威力第十八章 缨络不甘厌到底第三百六十五章 解惑终究需验尸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乱曲直第四十九章 镇守太监来斗气第五十九章 牙行青雀飞天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吕坤哭灵道辛秘第五百二十七章 遭遇打脸反唇讥第五十二章 漏液报信出差池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六百三十六章 诸事皆了回京师第五十七章 情报确定大军机第九十八章 双双被困废墟底第二百二十二章 因功升授起步低第四百六十八章 先生宣导又启迪第一百四十六章 邪恶震慑世家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君一夜老银丝第二百三十九章 将门礼待案情始第十章 深夜抓贼无收拾第九十六章 溯本求源问及笄第四百三十章 新娘逃婚误吉时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见新太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监国功臣徙第一百二十五章 尘埃落定风又起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君一夜老银丝第九十五章 坚持己见查到底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晋侍读终授艺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元观里找探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阴鸷兄长赠谢礼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一百零七章 长途跋涉探养济第五百八十章 岛府亲卫频巡视第二百零八章 宏大墓葬有惊奇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脯毒士手捧日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战过后勤勉励第四百六十四章 听取详情与仔细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举士子来挑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献计皇子掴外使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识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之间的对峙第四百二十八章 冷静巧析解争执第四十二章 隐匿墙外听消息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乱阴阳有怪疾第五百二十五章 凯旋且把风头避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随行红白衣第一百零二章 灵堂前头乱斗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官送来御赐衣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旧阁老提建议第三百八十二章 启祥宫中见万历第五百八十章 为着大局把图刺第一百八十章 永不磨灭的意志第五百四十二章 后宫召见举能吏第五百九十二章 港口爆炸惊天地第六百零零五章 两相权衡皆便宜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导翁主不迟疑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死一线尝药剂第四十二章 隐匿墙外听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族忧虑危且岌第三百一十八章 开春府试又在即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识第六百二十六章 宽甸六堡风雪疾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将酒女斗心计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挥大人引猜疑第一百三十三章 书吏强留四句诗第五百八十五章 得刀夺岛掀图纸第一百三十章 逼迫圣裁添败绩第四百二十一章 恭妃偷见密商议第六百一十七章 挣扎权衡生死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师徒同心迥供词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传牌艺第二百八十四章 凭恃见识释病体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子张扬又泄气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君入彀做假戏第一百一十一章 群英会之大来历第一百五十章 苦旅儒士唤泰西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宫里几失礼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气第一百七十三章 心病尽去人长辞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耸听争锋机第五百九十六章 飞出樊笼名右离第五百二十四章 信马由缰也无力第九十四章 深谋远虑赠官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及时抵达兵戈止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族忧虑危且岌第六百一十二章 同仇敌忾截逃逸第四百四十九章 场面混乱有勇气第三十章 逼迫之下得枢机第五百七十八章 为求震慑不姑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见识广博引诧异第三百零零六章 寻访闺蜜红巷里第八十五章 山重水复又生疑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道带路藏身地第四十五章 运用地图巧分析第六十三章 苟且男女逢场戏第四百五十章 谨慎收场无巨细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风宴上好对议第二十七章 司吏尽诉心中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