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处听来解间隙

李秘今番总算是见识到甚么才叫大排场了。

在南京礼部的主持下,以应天府的力量为主,沿途各地官府也纷纷增派人手,就为了迎接凯旋班师这桩事,各种仪仗以及官吏等等,已经接近两千人!

两千人听起来或许不多,可行走在官道上,尘头飞扬,头上始终笼罩着一团尘云,那场面可就壮观了。

每日里安扎下来,无论朝廷大员还是小吏走卒,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李秘也终于明白何为风尘仆仆,为何古人喜欢举行接风洗尘宴了。

因为队伍里都是大官人,李秘偶有机会能够参与其中,也是以参谋幕僚的身份,而非吴县总捕,毕竟这捕快的身份实在拿不出手。

无论是张孙绳还是王弘诲,都刻意不去提李秘的捕快出身,甚至不让他穿捕快的公服,若是让其他人知晓李秘只是个捕快,估摸着他的话也就不可信了。

当然了,礼节上的事情,李秘是不清楚的,也不掺和,张孙绳和王弘诲等人之所以召见李秘,几乎都是为了探问那个传说中的周瑜周公瑾。

李秘不可能将周瑜是王佐,是群英会的秘密说出去,所以也只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说与众人知晓,反正苏州府已经传开,他们到了苏州府之后,必定有所耳闻,到时候若有出入,难免要责怪李秘。

而让李秘唯一感到有些不太畅快的,就是王世贞这个大鸿儒也跟着来了。

作为学者型的大官人,王世贞博古通今,在礼仪方面也颇有研究,毕竟是南京方面的官员,自然要出一份力。

再者,他也曾经担任过应天府尹,而且在任之时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声誉,在政务上有着丰富经验,足以给张孙绳一些颇具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他在文坛上的声望和地位实在太高,王弘诲和张孙绳也不敢冷落了这位兵部侍郎,因为朝廷方面已经放出风声,很快就会拔王世贞为刑部尚书了。

李秘也实在好奇,为何王世贞总是看他不顺眼,对他冷言冷语,甚至看都不看他一眼。

这日与王弘诲张孙绳说完事情之后,待得王世贞离开了,三人闲谈起来,李秘便小意地问起。

王弘诲也是苦笑着摇头,朝李秘道:“王元美不是看你不起,而是看你不见。”

李秘不由讶异:“甚么意思?”

“元美早两年生了重病,左眼已经看不见,如今已经六十几岁,右眼也只剩一丝目力,模糊不清,自是看你不见的……”

李秘不由恍然,难怪王世贞的身边甚么时候都陪伴着一个小女孩子。

他本以为王世贞是风流雅士的做派,走到哪里都要一个小丫头搀扶着,谁知道这小丫头竟是为了给他导盲!

李秘也算是心思细腻之人,可便是他李秘,都不曾看出这一点来,这王世贞也是掩盖得太好了!

“既然双目失明,为何不致仕养老?”李秘不由疑惑起来。

王弘诲却摇了摇头道:“你是有所不知,元美已经请乞骸骨三五次了,只是陛下不允,他也只能这么耗下去了。”

李秘心中也有些苍凉,想着这么衰弱的一个老人,竟然还在官场上不得归养,也难怪王世贞心中怨怼了。

“既是看我不见,为何又如此厌恶我?”李秘始终放不下这个心结来,毕竟他自认对王世贞还算是恭敬的。

王世贞想来也不是护短之人,王士肃是甚么样一个做派,他这个做父亲的是心知肚明的,不太可能因为王士肃而厌恶李秘。

王弘诲看了看李秘,想了想,到底还是朝李秘解惑道。

“元美虽然看不见你,却听说过你啊,他厌恶的不是你本人,而是你腰间那柄刀!”

“他与戚将军有过节?”李秘也不由讶异,没想到王世贞对自己的成见,竟然来自于这柄戚家刀!

要知道,这柄戚家刀每次总能给李秘带来意外之喜,无论朝野,无论文官还是武将,亦或是绿林豪侠,但凡见得这柄刀,对李秘总生出三五分好感与亲近来。

王弘诲显然也是准备彻底说开,此时朝李秘道。

“元美与戚继光将军非但无冤无仇,还有着一段交往的佳话,又何来过节,只怕是睹物思人,加上自己已经是风中残烛,故而不想看到你罢了。”

“一段佳话?”

“正是。”

王弘诲说到此处,便看向了张孙绳,朝后者问道:“彼时张府尹估摸着还在云南,不知可曾听闻?”

张孙绳呵呵一笑道:“自是听说过的。”

张孙绳笑着答应,而后朝李秘说道。

“传说戚将军逐贼寇至闽南海上,夜间见得红光满天,起于波际,便使善没者探之,却是得了一古铁锚,重达二百斤,纯绿透莹,将军素有中散之技,故合闽中铁丝炼之,凡百余火,以其半为刀八,又重炼其半百余火,得剑三,俱作青色,烂烂射眼,一以自佩,一则赠予了王元美。”

“元美以十首绝句为谢,挥笔便就,文不加点,酒间歌之,曰,此剑当铿然和我矣……”

李秘也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么样一个典故,一个是武将中的大英雄,一个是文官里的大文豪,竟还有这样的一段交情。

戚继光将军晚年凄凉,郁郁而终,王世贞想来也是心灰意冷,几次三番求辞不得,听说李秘带着戚家刀,又知晓这柄刀的来历,难免生出一些怀旧情绪来,自然也就不待见李秘了。

李秘这柄刀乃是戚胤的战刀,而戚继光将军炼就宝刀有八,这柄乃是其中牛首,与戚继光赠予王世贞那柄宝剑,是同根同源,也同样出自于戚继光之手,也就难怪王世贞生怕睹物思人,不愿接近李秘了。

许是李秘在门房抄了诗,让王世贞想起自己醉酒之后,挥洒十绝以赠英雄,往事如潮水般吞没,李秘便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吧。

李秘还在想着,张孙绳却已经将王世贞那十首绝句里头的经典,给吟了出来。

“暂脱将军铁裲裆,辘轳垂首匣无光。十年侠血沾犹暖,不试燕然顶上霜。”

王弘诲也发了骚,想了想,又接上了一首:“永夜清铅泪自流,不从飞将取封侯。由来龙蹻山人晓,踏上瑶京十二楼。”

张孙绳不甘示弱,又接着念道:“曾向沧海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芙蓉澁尽鱼鳞老,总为人间事渐平。”

两人是你来我往,竟然将王世贞当年的十首绝句,全都背诵了出来,由此可见,王世贞这大文豪乃是实至名归,便是王弘诲这样的大儒,对王世贞的作品也都是耳熟能详烂熟于心了!

李秘听不太懂这些诗句的意思,但总觉得听完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离了张孙绳与王弘诲之后,他到底还是来到了王世贞的住处,迟疑了一阵,还是轻轻敲了敲门。

给王世贞导盲的小丫头来开门,李秘便朝她说道:“小妹妹,劳烦通禀一声,就说小人儿李秘,来求见王司马。”

那丫头紧皱着眉头,想来并不希望有人打扰王世贞,朝李秘道:“我家老爷就要午睡了,你还是走吧。”

李秘也知道强求不来,便朝小丫头道:“既是如此,在下也不敢打扰了。”

李秘言毕,稍稍抱拳,就要离开,然而房间里却传来王世贞的声音。

“进来吧。”

那小丫头听得如此,难免要瞪李秘一眼,想来内心也在怪李秘多事,打搅了王世贞的小憩。

李秘朝小丫头歉意一笑,便走进了房中来。

这房间的窗户只是开了一半,毕竟外头秋风起,有些微凉,王世贞已经是老人家,受不得这寒气。

“你出去备茶,我跟李总捕坐一会儿。”王世贞如此吩咐,那小丫头也就老实退了出去。

李秘走到前头来,王世贞正坐在书桌边上,执笔写着甚么,若是往常,李秘是不敢去窥视的,可眼下知道王世贞其实早已失明,便大着胆子扫了一眼。

那纸上纷乱,也分辨不出字迹来,正如王世贞眼下的心态情绪一般吧。

李秘也难免感慨,似他这等大文豪,早该知命安乐,可他却心乱如麻,忧心匆匆,无法颐养天年。

李秘也不好开口,只是坐在对面,陪着这个老人家。

王世贞轻轻搁笔,看着李秘,此时李秘才发现,他的眼睛里头有一层淡淡的白翳,果真是失明了。

“你该知道规矩,来老夫这里,可带了诗词?”王世贞有些莫名其妙地如此说着。

李秘微微一愕,但也是笑了,因为他知道,这是王世贞在调侃他登门拜访的事情。

于是李秘便答道:“自是带了的。”

王世贞也微微一笑,李秘想了想,便吟道:“虎丘山头夜泊舟,青锋相为割离愁。吴王墓里三千剑,白虎于今不敢游!”

这首诗自然不是李秘自己作的,而是适才王弘诲与张孙绳背出来的,也是十首绝句里,李秘最喜欢的一首,豪气干云,印象极其深刻,李秘当场便背了下来。

王世贞听得此诗,只是摇头轻叹,仿佛想到了年轻时候做过的一件傻事一般,这一刻,他的笑容是那么的淡然和放松,仿佛卸下来所有的伪装与防备,这一刻,他终于是个老人,也只是个等死的老人,而不是求乞骸骨却不得的官员,更不是盛名所累的举世大文豪。

他笑得很自在,仿佛灵魂从未如此自由过,而后朝李秘道:“你写的?”

李秘哈哈一笑:“也是抄的。”

王世贞也笑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启程前夜盗书急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卺之夜干着急第六百二十三章 边镇廉颇真老矣第四十九章 镇守太监来斗气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入宅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投杖化龙引惊奇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还阳气第七十五章 进入关庙见疯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信马由缰也无力第九十五章 坚持己见查到底第二百九十章 红毛外援终来至第四百九十六章 雷火震天惊退敌第五百三十七章 少见出宫的皇帝第五百零零零章 景辙和尚来献字第六百三十二章 紧随敌军暗虎视第二百九十八章 火枪围杀生死时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发癔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闲人无所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突发诡案访工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围困急御敌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访张家也诧异第一百一十五章 蛛丝马迹不放弃第三百五十三章 投杖化龙引惊奇第六十七章 薄命奴婢犹传纸第六十三章 苟且男女逢场戏第二百五十章 抠门王爷发赏赐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六百四十二章 外号疯狗之御史第三百七十九章 长老献策偷天日第一百零三章 辨别毒草复起死第四百九十四章 倭奴战神多第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信马由缰也无力第三十三章 八字衙门需送礼第五百零零六章 质疑鬼怪查隐秘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琐事第二十六章 癔症暴发且救急第六百一十四章 是幻是真难辨比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仇得报终不迟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丘剑池真狂士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乱阴阳有怪疾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缠斗暗射击第一百零四章 搜索船舷查标记第二百零四章 巡检衙门快杀鸡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随行红白衣第四百三十五章 且拿宫刑换名字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战激第一百六十六章 办丧出殡演好戏第二百八十九章 骑驴找马灯下迷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官入队好摸底第四百九十三章 蛊师虫师或雪姬第二百九十一章 楚王演武夺第一第二百九十章 红毛外援终来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醉酒士子濒暴毙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君入彀做假戏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问俘虏备战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头场新雪为新诗第一百六十六章 办丧出殡演好戏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妪满身江湖气第四百一十七章 贞慎翁主冲动时第六百一十一章 游魂野鬼桃李蹊第三百八十六章 深宫大内老狐狸第二百四十九章 左右开弓灭傲气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入宅子第五百零零六章 质疑鬼怪查隐秘第一百二十章 小胖来报定大计第四百八十二章 秋高围猎壮胆气第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围困急御敌第四百三十五章 且拿宫刑换名字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却反义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斗命如丝第八章 雨夜追寻蛛马迹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游故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夜半穿宫查仔细第二百四十一章 难以接受的妾室第五百一十九章 遭遇围杀背龙旗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乱阴阳有怪疾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参领不识子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机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龙蔓延幻术师第一百一十章 一枚棋子震姜壁第五百六十八章 太平界里香迷迭第二百七十五章 吴帝六剑各玄奇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二百六十五章 后宅火场无底细第三百三十章 半路反遭敌伏击第三百九十九章 智谋军师测神机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之间的对峙第五百零零八章 风雪夜里悄验尸第一百零四章 搜索船舷查标记第二章 浅滩小蛟意崛起第二百三十章 魔女开刀救士子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暂安征程启第一百零七章 长途跋涉探养济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却反义第一百九十章 名色指挥称传奇第三百二十四章 主仆情深终坚毅第三百一十七章 制造意外之暴毙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献计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功救人皆欢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师徒同心迥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