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揭破丑闻引锋机

范荣宽提起李秘与吴惟忠的师徒关系,本想着利用避嫌原则,将李秘排除在外,如此一来,即便宋知微有着官府公文,李秘也无法参与案件的调查。

然而没想到的是,李秘竟然牵扯出这么一桩丑闻来!

范荣宽虽然怒不可遏,反驳李秘,但知子莫若父,他又岂会不知自家儿子斤两,吴白芷女扮男装一路跟随,早已做好了死心塌地的打算,他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按说他本不该与吴惟忠交恶,然则吴惟忠在今次的剿匪之中表现实在太过抢眼,周瑜虽然是主要策谋者,但他并没有官场上的身份,到头来所有功劳,必定要落在吴惟忠的头上。

早先吴惟忠只是个指挥使,认真计较起来是无法与他这个布政使平起平坐,可戚继光死后,大明朝便再没有像样一点的军事大捷,吴惟忠又继承着戚家军的荣光,今番必定要青云直上,压他范荣宽一头!

而且他也并非针对吴惟忠,这桩案子也确确实实是无可厚非,并非他有意要陷害吴惟忠,或许打从心里,他也不相信吴惟忠会派人毒杀卢武泰。

若真要找个嫌疑人,他甚至认为周瑜大都督的嫌疑比吴惟忠还要大!

因为这一路走来,他们见识了周瑜大都督的强大谋算能力,但同时也被这个周瑜死死捏在手中,他又如何察觉不到?

无论如何,若有机会拉扯吴惟忠一把,看在儿女的婚约上,他或许也乐意伸出援手,但同样,如果有机会能够将吴惟忠一棍打死,便是毁掉这桩婚约,他也一定要趁机打死吴惟忠,这就是官场上的生存之道!

至于儿女之间的婚约,本来就是政治游戏,说联合便联合,说拆散也就拆散作罢,即便不会拆散,将吴白芷娶回家门,她也翻不起甚么浪花来,还不是任人宰割?

可李秘这桩丑闻实在太恶毒,许多人都低估了声誉对于一名官员,尤其是文官的重要性。

许多人身处官场,报效朝廷那一套,不过是幌子,说穿了也无非名利二字,对于文官而言,名比利更具吸引力。

岂不见那些个言官们宁可冒着被打死的风险,也要叩庭死谏,甚至以遭遇廷杖为荣,谁因为耿直敢言而被廷杖,便能够获得巨大的声望,甚至能够名垂千史!

廷杖制度古来有之,但明朝最甚,成化、嘉靖乃至于国朝的万历皇帝,都是非常喜欢廷杖的,因为与大臣的关系非常的不和谐,大臣们反对皇帝的决策,皇帝气不过,就要打这些倔驴文官。

这廷杖也不是说笑的,打人的杖子由栗木支撑,一头包了铁皮,上面是有倒刺的,行刑者通常由厂卫来充当,若有心结实打,一棍子打下去,顺势一拖,皮肉都会撕扯下一大块来。

这也是为何廷杖最高数目只有一百,因为打到七八十下,人就没气儿了,认真结实下狠手的话,三十下就要命。

万历皇帝为了国储的问题,也就是国本之争的过程当中,与朝臣争执不下,因受廷杖而死的官员那是四只脚都数不过来的!

然而即便如此恐怖的一种刑罚,却总有文官趋之若鹜,想要借此来青史留名,便是海瑞,不也抬着棺材来做事么?

之所以罗嗦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名声对于文官而言,是多么要紧的一个东西,由此可以想象,当李秘揭破范重贤与吴白芷丑事之时,范荣宽是何等样的不安与愤怒了!

“你胡说八道血口喷人!你说撞见便是撞见?秋冬那使女是个卑贱之人,生性淫邪而无信,对东主不忠,跟你这个卑贱的捕快不干不净地搅和在一处,尔等的话又岂是可信的!”

李秘闻言,也不气恼,反而笑道:“范大人,你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布政使,出口如此粗鄙,实在有辱斯文,不过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似我等卑贱之人的话,又岂是可信的。”

李秘说范荣宽有辱斯文,后者还有些气恼,可听得李秘后半句,却又有些疑惑不解,这听起来倒像是李秘要认输啊。

不过周瑜却皱起眉头来,因为他已经知道李秘的策略,正想要开口打断李秘,然则终究不够李秘快。

李秘看似示弱,紧接着却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了,我再卑贱,好歹也是个捕快,秋冬再卑贱,也是吴将军府上的奴婢,总比一个甚么厨娘要高贵吧?”

李秘如此一说,范荣宽也陡然意识到自己钻进了李秘的圈套!

果不其然,李秘接着道:“既是如此,连我和秋冬的话都不可信了,区区一个蝼蚁样的厨娘之言,又如何能信得?又如何能作为呈堂供词!”

李秘这是将范荣宽带入了两难的境地,若他坚持厨娘的话可信,那么李秘的话也同样可信,也就意味着他的家丑算是落实了。

而如果他反驳李秘所揭破的丑闻,坚持认为李秘和秋冬身份卑贱而不可信,那么厨娘的供词就更是不可信,无论如何,李秘都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口舌之争,本也无关紧要,但已经涉及到范家声誉,又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激烈争辩,众人便是想充耳不闻也是做不到的。

辩论这种东西虚头巴脑,很难想象能够成为呈堂证词,但古时断案是口供为王,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严刑逼供而屈打成招的冤案了。

只要嫌犯亲口认罪,便能够定案的年代,口舌之争也就不再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了,更何况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场之人可都是见证!

范荣宽环视了一圈,发现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盯着自己,盯着自己身后的儿子范重贤,以及儿子身边的吴白芷,脸色顿时难看到了极点!

因为这些人似乎都已经相信了李秘,即便不相信,可这个事情被揭发出来,他已经有些丢人现眼了!

可别小看了舆论的力量,在古时,有多少人是被绯闻害死的,一些个寡妇因为受不了别人的风言风语就投河悬梁,这种事情也是层出不穷,更何况是范荣宽这样的官员!

吴惟忠的案子或许真的只是被污蔑,但同样会给吴惟忠带来不好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范荣宽自然也是有效的,甚至于对范荣宽的伤害要更大一些,因为吴惟忠是文官,他更注重自己的清白!

范荣宽此时也是无地自容,却偏偏高居首席之上,想走便是认输,可又无台阶可下,想要辩驳,却又无言以对,真真是窘迫到了极点!

可以说从他踏入仕途至今,这位布政使大人就从未受过如此巨大的羞辱!

而此时周瑜终于站了起来,走到李秘的跟前,朝李秘道。

“李总捕果真是厉害,竟然连这种事都能撞见,据我说知,李总捕当时可不是吴惟忠的弟子,又未正式拜见,私闯指挥使衙门,这个罪名么……本都督也不熟悉大明律法,范大人久在地方,想必是清楚的,不知该处于何罪?”

范荣宽没想到周瑜只是短短三两句话,竟然就扭转局势,化被动为主动,甚至完全可以据此将李秘锁拿起来!

李秘心头一紧,没想到周瑜竟然会知道这一层!

他当时确实是潜入指挥使衙门,才撞破了范重贤与吴白芷的奸情,可问题是,当时李秘是孤身一人,周瑜又怎么会知道!

李秘细细想来,不由将眸光转向了青雀儿!

是的,当时青雀儿便跟着自己前往嘉兴府,本以为青雀儿自己措置私事去了,也不见踪影,如今看来,青雀儿是跟踪自己了!

起初李秘也不清楚青雀儿到嘉兴府的目的,知晓青雀儿的真实身份之后,李秘也能够猜得出来,他必定是要去寻吴惟忠的麻烦了。

如此一联想,青雀儿极有可能跟着自己进入了吴惟忠的府邸,李秘见到的,青雀儿自然也就见到了!

只是当时李秘还未遇到周瑜,周瑜却连这件事都知道,要么是周瑜决定将李秘纳为己用,让青雀儿事无巨细都说了出来,要么就是周瑜其实早就设计好,青雀儿潜入吴府的目的根本不是找吴惟忠麻烦,而是单纯跟踪李秘!

若是前者也就罢了,无独有偶的巧合,也没甚么奇怪,可若是后头那种可能的话,便更加确定周瑜早就盯上了李秘,这才让青雀儿监控自己的一举一动!

李秘倒是想反驳,可诚如他挖的陷阱一般,自己刚刚才让戚楚和青雀儿相认,虽然戚长空并不承认这份关系,但所有人都已经知道,戚长空就是戚胤的孙子,更是周瑜大都督的剑侍,李秘又如何能说戚长空的话不可信?

范荣宽自然是熟知大明律的,当下也是欣喜若狂,因为大明对私闯民宅毁坏他物的处罚是极重的,更何况李秘身为捕快,却私闯官署,更是了不得的大罪!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穷苦人出身,当了皇帝之后为了普法,便用“以案说法”的方式,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将法律条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编纂出来,编成了一部《大诰》,这部律法书籍几乎是每家每户一本,甚至于家中没有《大诰》都是犯法!

所以在场所有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奴婢,都知道李秘今番是要遭殃了!

关注公众号:清香书城,领免费看书福利

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达京城宣召急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馆中遇旧识第四百零零五章 母子平安大欢喜第五十七章 情报确定大军机第三百八十四章 冷宫神堂访妃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见识广博引诧异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照大神之奇迹第五百七十八章 为求震慑不姑息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辽东冰雪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道送了新消息第五百一十二章 推敲家纹探义士第三十二章 三人共参龙神机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搅风云谁获利第三百一十七章 制造意外之暴毙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夜无人被救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因功升授起步低第一百七十九章 狂风暴雨巨浪急第十三章 见微知著巧辨尸第四百七十九章 顺藤摸瓜查游击第五百九十五章 邂逅船尾满天姬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门拜访也坚毅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复至极之朝仪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妪满身江湖气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灯瞎火荒唐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头安能辨雄雌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势异第四百二十一章 恭妃偷见密商议第四百一十四章 附属国度有来使第四百九十九章 宴会舞刀别有意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型对比鉴亲子第一百零七章 长途跋涉探养济第一百一十八章 线索中断得启示第四百六十四章 听取详情与仔细第二百六十三章 当年旧事遗秘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识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里爆发大变异第六章 吕家娘子身是谜第五百三十一章 领议政的大寻思第六百三十四章 危难时刻同母弟第五百四十三章 通政太常来牵制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营边军矛盾起第六百五十四章 水下宫殿极壮丽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一百零五章 惊艳好事变坏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隐瞒非惊喜第四百零零五章 母子平安大欢喜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五百零零二章 阴阳神道传宗嫡第三百八十二章 启祥宫中见万历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功救人皆欢喜第五百三十二章 无遮无掩晓以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伤风义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县都督叙旧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灭追踪迟第四十五章 运用地图巧分析第三百四十九章 蜀营徐庶提协议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飞骑第四百四十四章 生死决斗共戮力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大宗师谈新戏第五百零零零章 景辙和尚来献字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庙山坡冷月低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军又宣旨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真高手发突袭第五百七十三章 驱散黑暗光复拾第四百一十四章 附属国度有来使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搅风云谁获利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来要托遗第二百三十一章 资深郎中讲蛊事第一百零四章 搜索船舷查标记第五十二章 漏液报信出差池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元观里找探子第三十三章 八字衙门需送礼第五百七十八章 为求震慑不姑息第四百七十二章 年幼细作妄行刺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飞骑第四十五章 运用地图巧分析第三百二十五章 对坐浅尝古彩戏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诚意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琐事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入宅子第三百三十章 半路反遭敌伏击第二百三十章 魔女开刀救士子第六百四十章 驾临诏狱救兄弟第六百三十二章 紧随敌军暗虎视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卺之夜干着急第四百六十三章 问询裨将恩威施第二十章 红锦匣中黄金丝第四十章 马王爷庙玄青子第三百七十章 通州驿馆听消息第五百八十九章 无奈大计舍生义第三百零零八章 年节繁复无新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营地合围尽箭矢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识第四百二十七章 献计皇子掴外使第二百二十七章 寻找故旧失交臂第二十一章 结交耆老东主谊第五百三十一章 领议政的大寻思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三十一章 劝说司吏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