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对峙奸宦比气势

李秘总算是见到了传说中的太监,客观中肯而言,王沐德并非甚么怪胎,他的面相俊朗,也算好看,身量颀长挺拔,倒有几分书生气。

由于古人都蓄须,对比之下,没有胡子的王沐德才显得格格不入,仅此而已罢了。

不过王沐德一开口,便露了怯,开口闭口一个俺,要么就自称爷儿们,声线确实有些尖细,让人听了便皮痒。

这些也还都是次要,最根本的问题是他的性情着实乖张,阴晴不定,喜怒无常,给人一种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印象。

古时的太监其实都是不准读书的,因为他们说穿了就是一群伺候人的奴婢,连命根子都没权留下的人,又怎么可能读书?

只是到了明朝,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太祖朱元璋是穷苦草民当上皇帝,这种传奇经历是绝无仅有的,即便当了皇帝,他对官员 也没甚么好感,从他制定的各种政治制度就能够感受得到。

官员信不过,只能用威严来约束管教,那他又该信任谁?

自然就是他身边每日里伺候他的那些个宦官们了。

胡惟庸一案过后,朱元璋趁机取缔了延续千百年的宰相制度,使得中央集权达到了从所未有的高度,手里捏着的皇权才真真是生杀夺予。

可他毕竟也是一个人,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一个人处理这么多的国事与政务。

于是朱元璋就让身边的太监读书识字,让他们帮着整理皇宫里的书籍,但不得干政。

到了朱棣,情况也比较特殊,早先也已经说过,朱棣同样多疑,于是便请了临时教师,教宫中太监读书识字。

真正形成正式制度,是在明宣宗朱瞻基的宣德年间,他在宫中开了学校,专门传授太监,名为内书堂,甚至配备翰林院的官员来担任教师。

俗语有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些宦官因为没有了传宗接代的能力,无法生儿防老,都变得极其贪婪自私,如今有了文化,就更肆无忌惮了!

到了后来,宦官参政竟然成了见惯不怪之事,甚至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有着宦官的影子。

作为镇守太监,王沐德自然是读过书的,在宫中也曾风光得意过,眼高于顶,下到地方来,自然不会将七品小官放在眼里,即便宋知微这样的推官,又怎敢在他这位镇守太监面前叫嚣!

太监的心思其实最敏感,因为身子残缺,总是隐藏着内心之中的自卑,所以对别个的眸光也就最在意。

文人从来都看不起宦官,而宦官也酸溜溜地讨厌文人,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不消说的事情。

其实一些文人跟宦官实在没太大差别,其实都是阉人,只不过阉的地方不同,宦官被阉割了命根子,文人被阉割了思想罢了。

宋知微是正经进士出身,若是像陈和光这般与世无争左右逢源,或者像同知黄仕渊那般阿谀奉承奴颜媚骨,那么王沐德也不会为难他。

可此时此刻,宋知微却拿出了读书人的风骨来,让王沐德感受到了深深的鄙夷!

他最讨厌的就是文人这一套,搞得全天下唯有他们最正派,实则都是一些道貌岸然的家伙罢了!

王沐德猛拍桌面,走到宋知微面前来,阴着脸道:“宋知微,皇上派俺下来镇守这苏州,俺就要把事体办得漂漂亮亮,容不得半点闪失差池,任何人胆敢坏事,就是与俺作对,就是要坏皇上的事,你好歹也是个读书的,说话可要分清楚轻重!”

宋知微也被惹恼了,他最痛恨的就是这些阉宦,打着皇家旗号,狐假虎威,为祸一方!

“王公公,这桩事于情于理,理刑馆都有权经办,既然本官起了这个头,就一定彻办下去!”

“剿匪是何等大事,卫所和锦衣卫的百户所精兵强将遮天蔽日,如何轮到你这么个破落的推官衙门来坏事,你给我把人都撤回来,不准再胡闹,否则俺必定上告天子,让你连推官都做不成,你信是不信!”

两人针锋相对,算是彻底撕破了脸皮,原本宋知微还有些忌惮,如今也是豁了出去!

“别人怕你,我宋知微却不是,这件事本官是做铁定了!”

王沐德早已怒不可遏,此时指着宋知微,手指都颤抖起来,跳脚骂道:“好你个读傻的呆子!你这是妨碍镇守衙门的公务,来人,给我拘起来再说!”

王沐德此言一出,身边那些个卫兵便走上前来,将宋知微给围了起来!

宋知微也是气得脸色发白,反口骂道:“好你个奸宦,宋某乃是朝廷命官,接受天子印绶,朝廷公证,我倒要看看你凭什么拿我!”

宋知微高昂着头,浩然正气煌煌洋洋,李秘心中也不由敬佩起来!

他自己也算是个读书人,古时读书人被封建思想阉割,比较封闭和顽固,但杀身成仁的硬骨头也不少,今日总算也见了一个!

宋知微早先给李秘的感觉是个官场老油子,他也从未想到宋知微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所谓烈火见真金,也正因为有镇守太监王沐德这么一闹,李秘才见识了宋知微真正的气节!

不得不承认,宋知微或许在破案断案方面与袁可立还有着差距,但就凭着他这样的风骨和心性,往后想要达到袁可立的成就,也不是不可能!

李秘既然选择留下来,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王沐德坏了大事,宋知微表现得如此坚决,李秘就更要帮助他!

那些个卫兵围住宋知微之时,李秘便按住刀柄,走到了王沐德的身边,低声道。

“王公公也是读过书的,想该知道,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吧!”

李秘是捕快打扮,破落得紧,也没人注意到他,更不会有人将他视为威胁,按说这等场面,寻常捕快早就吓傻了,谁曾想到,这小捕快竟然有胆量威胁王沐德!

李秘口中所言,其实是个典故,说的是秦王跟唐雎的故事。

秦王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唐雎却问他,大王可曾听说过布衣之怒?

秦王不由嘲笑,说匹夫生气了不过丢帽子撕衣服,大吵大闹罢了,可唐雎却说,这是庸夫之怒。

真正的匹夫之怒,是专诸刺王僚,如同彗星袭月,是聂政刺韩傀,似白虹贯日,又是要离刺庆忌,如苍鹰击于殿上,这三个才是真正的匹夫之怒。

而你秦王继续这样的话,我唐雎就要做这第四人,如今我离你不过五步,我要是生气起来,没等你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我就先杀了你了!

王沐德是读过书的,宫中生活又是无聊寂寞,平日里就爱听书看戏,读书也尽是挑些典故来当故事书看,自然是知道这个故事的。

李秘说起这话之时,实在太过镇定,双眸微眯,嘴角挂笑,王沐德可不认为李秘只是在吓他!

因为谁敢吓唬他这个镇守太监?

真正敢在他面前说狠话的,要么是宋知微这样的傻子书呆子,要么就真的是动了杀心的了!

他乃是位高权重的一方镇守,而李秘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捕快,横竖贱命一条,谁更豁得出去,根本就不需要考虑!

“你...你...你敢!”

王沐德的声音都颤抖起来,却不敢往后退,因为李秘已经将那雁翎刀抽出半截来!

“俺...俺可是...你知道俺是甚么人么,俺能让你九族尽诛!”

李秘却咧嘴一笑道:“小人没有九族,小人无父无母,无上无下,无牵无挂,就贱命一条,便是这捕快,也才当了三天,那几分工食银都未曾领过,公公说我敢是不敢?”

宋知微这样的读书人,遇到王沐德这样的奸人,怕的是流氓有文化,但比流氓有文化更可怕的是,流氓他不要命!

王沐德不讲道理,强权压人,李秘却更加不讲道理!

那些个卫兵可不敢大意,纷纷大喝,将矛头转向了李秘,这次连宋知微也怕了!

他不怕王沐德欺压他,倒是怕李秘真的一刀杀了王沐德!

王沐德欺负他,大不了这个官就不做了,而且王沐德也不过吓唬他,目的只是要将功劳抢了过去。

没有正经名目,他又怎么可能奏罢宋知微?再者,他如此做法也不合规矩,只怕连他王沐德都没胆子上折子。

可李秘真要杀了王沐德,事情可就捅破天了!

“李捕头不可无礼,王公公并非...李秘,你可不要犯傻!”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适才正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宋知微,此时竟然吓成了这样子。

可他脸上却不能露出任何迟疑,否则即便王沐德看不出来,那些老江湖样的卫兵都要看出他不敢下手,到时候遭殃的可就是自己了!

眼下比较的就是这口气势,若气势松懈下去,自己也就任人宰割了!

宋知微这么一开口,王沐德也赶忙开口道:“你且把刀放下,万事有好说,虽然你对俺不敬,但俺也不是小心眼的人,只要你放下刀,俺万事不追究!”

正如李秘所想,这些太监无儿无女,往往孤老,而且得罪的人太多,通常没什么好下场,难得善终,所以在任之时是能捞就捞,他们可把自己的命看得比什么都金贵!

王沐德如此一说,李秘也就暗自松了一口气,然而就是这么一瞬间的放松,却让这些卫兵捕捉到了可乘之机!

“丢刀!”

一名卫兵大喝一声,如春雷炸响,手中长刀已经出鞘,朝李秘斩落下来!

第六百一十八章 及时抵达兵戈止第五百零零五章 阴阳宗子有嫌疑第五百三十六章 严冬未暖春未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劝降不成也和气第五百三十一章 领议政的大寻思第四百九十九章 宴会舞刀别有意第三十章 逼迫之下得枢机第五百九十三章 绚烂烟花夺命时第三百九十三章 举世欢庆我独寂第五百二十二章 黄粱梦中无战事第一百九十章 名色指挥称传奇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二百三十一章 资深郎中讲蛊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翁主姬女巧藏匿第五百五十二章 围杀逆贼又惊异第一百零零章 挑拨离间得生机第六百三十四章 危难时刻同母弟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风夜雨黄绫驿第五十二章 漏液报信出差池第二百二十四章 奸宦雏儿传密旨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扬镳各归梓第七十章 老儿小辈共争执第二百三十九章 将门礼待案情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云忆今昔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六百三十章 安置俘虏震来敌第二百三十六章 草鬼婆子出人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执迷不悟是崔氏第四百六十八章 先生宣导又启迪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伤风义第四百零零二章 难得清闲又来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围杀逆贼又惊异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龙蔓延幻术师第五百四十六章 宫中诅咒乱牵扯第四百四十七章 得食龙麝来救急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问俘虏备战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秋高围猎壮胆气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馆中遇旧识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君入彀做假戏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听私密第五百六十五章 提前出发设伏击第二百零二章 赋闲衙门又新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灭追踪迟第五百九十二章 港口爆炸惊天地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战激第二百零六章 伪装潜藏到墓地第三百零零零章 楚王驰援也及时第六百二十一章 辽东总兵骄纵气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馆中遇旧识第五百五十二章 围杀逆贼又惊异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讨出使见旧识第五百六十六章 乡学先生有见地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说当年事第六百一十一章 游魂野鬼桃李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胆求证见转机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云忆今昔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监讨问锦囊计第一百五十章 苦旅儒士唤泰西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访张家也诧异第四百三十八章 关联太监又逃逸第三百一十章 尝闻虎丘夫妇奇第三百零零一章 感念恩情结盟义第二百零七章 墓室内部空气稀第四百八十一章 落马装伤有药医第二十五章 倭寇细作短刀遗第一百九十二章 针锋相对争大气第四百九十三章 蛊师虫师或雪姬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乱曲直第五百一十章 细说案情谜中谜第二百一十一章 前往杭州踢场子第三百零零三章 回归姑苏年将至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会散去且暂避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来要托遗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大宗师谈新戏第一百零四章 搜索船舷查标记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战将军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言语拉扯争端起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见新太子第一百三十章 逼迫圣裁添败绩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纷献艺第三百二十六章 设伏需得苦肉计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往通州寻翁主第二百零六章 伪装潜藏到墓地第五百九十九章 为保大义陷绝地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官入队好摸底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甫驱邪之辩议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里爆发大变异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六百零零六章 为求万全互透底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愈又争执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围堵老狐狸第六十二章 无妄招灾清白日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处无隐匿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琐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搅风云谁获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还阳气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征践行临前夕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缠斗暗射击第四百二十七章 献计皇子掴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