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

即便是酷暑时节,皇宫里的夜也总带着一股子冷清,李秘终于是安顿下来,正打算美美地休息一夜,却又被王安搀扶着来到了储秀宫。

朱翊钧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但并非对李秘有甚么不满,而是身体状况又开始恶化了。

他太过信任周瑜,以致于张宝等人有机可乘,借助从朝鲜战场掳掠回来的两个倭奴女子,差点将朱翊钧的身子彻底掏空了去。

到了储秀宫中,李秘发现沈鲤和赵志皋等内阁辅臣以及六科给事中都在场,也没有多大的惊讶,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召集内阁紧急应对也是理所当然。

沈鲤见得李秘由王安搀扶着,虽然年纪比李秘大很多,但这位内阁辅臣还是走过来虚扶了李秘一把,朝李秘感激道:“少詹事辛苦了……”

李秘也是心头温暖,点头示意,到了内室,要给朱翊钧行礼,后者却摆了摆手。

朱常洛就站在床边伺候着,见得朱翊钧要坐起来,便过去扶,却被朱翊钧抬手挡下了。

朱翊钧的精神状况很差,想来也知道自己精力有限,直奔主题道:“最近事多,朕抱恙在身,理不过来,所以想让太子监国一段日子,宣召众卿,就是为了这个事,诸卿家可有异议?”

朱翊钧很少会跟大臣直接商量事情,因为不上朝,批阅奏章的事情也交由內监来初步署理批红,而后才交由他最终拍板。

因为国本之争,与大臣们的矛盾其实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加上大臣们的误解,对朱翊钧的背后诋毁等诸多因素,朱翊钧根本就不屑于与这些大臣商议些甚么。

朱常洛已经入主东宫,眼下发生这样的大事,朱翊钧无法临朝理政,让朱常洛监国摄政也是理所当然。

监国制度在古代并不是很罕见,但也不常见,通常是皇帝出征、巡游或者重病,无法处理朝政的情况下,才会让皇储等亲信来监国理政。

比如英宗皇帝出征之时,便是让弟弟朱祁钰来监国摄政,不过弟弟后来在于谦于少保的力挺之下,接过了国玺,成了新一任的皇帝。

当然了,诚如早先所言,大明朝的皇帝很多都是被抹黑,并非那么脓包。

就说英宗皇帝,他确实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但到了瓦剌之后,并未受到虐待,蒙古人甚至好生礼待他,最后还把他送回了大明。

而英宗皇帝凭借着自己过人的个人魅力和交际能力,摆平了瓦剌贵族,临走之时,瓦剌贵族们一个个哭啼啼要挽留英宗皇帝,就像老朋友离开一般,还说不知何时才能见到这个皇帝了。

闲话也不提,只说朱常洛虽然成长了不少,但这一切尊贵毕竟来得太突然,他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消化,此时也愣住了。

王弘诲此时在一旁,竟是偷偷捏了朱常洛一把,朱常洛陡然醒悟过来,赶忙走到床前跪下,朝朱翊钧道。

“父皇陛下龙体康健,这国是体大,儿臣又岂敢受命!”

李秘见得此状,也非常满意,虽然只是明面上的功夫,但即便是父子,请辞甚么的都是必需的,否则就算朱翊钧知道朱常洛没有操之过急的心思,大臣们也会生出一些想法来。

这就是李秘将王弘诲拉进詹事府的价值所在,大事面前,关键时刻,还是这些老姜管用。

朱翊钧对儿子的表现也很是满意,不过他从来不会将笑容挂在脸上,故作严厉地训导:“快起来,这般谨慎,朕又如何放心让你监国!”

朱常洛赶忙站了起来,并无拖拖拉拉,朱翊钧才点头道:“这就对了,为父信得过你,才让你监国,你不必束手束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会有王安和诸位阁老帮你参谋,另外,你有自己的东宫属官……”

朱翊钧说到此处,也捂住了额头,想来是痛疼难忍,鼻尖都冒出了汗珠来。

不过众人也听得出,他到底是不放心,而且把王安放在了阁臣的前头,对詹事府却是一笔带过,说明他到底是想让身边的大太监掌控这一切,至于詹事府,他是不愿让东宫的人参政议政,这是不太可能的。

“爷要不要先歇歇?索长生就在外头,先召进来?”王安赶忙给朱翊钧递了一条温热的毛巾。

“不必了,也没几句话了。”朱翊钧摆了摆手,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舒服地靠在床上,这才继续说道。

“东宫少詹事李秘,上来听封。”

这可不是正常程序!

对朝廷官员的赐封之类的,其实很多时候都要通过各种程序,可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而且礼仪也很繁复,涉及到各种文书。

朱翊钧这么做,显然是个形式,往后还是要让有司补全剩余的礼仪和程序的。

都到了太子监国的地步,众人对李秘又都很支持,朱翊钧的决定只怕没人敢反对,也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反对。

李秘走到前面来,失去了搀扶,难免双腿颤抖,这倒不是装的,经历了这一日的厮杀,任谁都撑不住。

朱翊钧看着李秘,而后严肃说道:“少詹事李秘,沉重可托,朕慎思熟虑,决定授神机新营提督内臣之职,封武功伯,赐超品蟒服,开内侦缉厂,专司侦缉追捕,行事方便,各司不得阻断!”

朱翊钧的任命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却如同一个又一个平地惊雷一般,让在场之人脑子发毛,头发都要炸了!

首先让李秘接替周瑜,成为神机新营提督内臣,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李秘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但封武功伯却是让人震惊又嫉妒羡慕的!

因为这个伯爵可不是随便能封的,放眼整个朝廷,朱翊钧在位这二十几年中,就封过一个伯爵,那就是宁远伯李成梁!

李成梁是谁?

那是大明朝军界的中流砥柱,而且还是朱翊钧在万历七年的时候册封的,从此往后,就再没封过伯爵了。

因为大明朝的封爵实在太难得,皇族后裔封王这是理所当然,生前就异姓封王的是一个都没有,而大明朝的封爵只有公侯伯三个,子爵男爵是没有的。

能够得到封爵的人群也很明显,第一类是跟随太祖开创天下的开国功臣,第二批则是追随成祖朱棣开创新时代的那群人。

诸如徐达常遇春等人,生前册封的都是国公,也就是公爵,死了之后才追封中山王之类的王爵。

只消对比李成梁,便只知道,朱翊钧将李秘册封为武功伯,是多么的让人吃惊且羡慕了!

当然了,这也只是吃惊和羡慕,毕竟李秘出生入死,大家都看在眼里,伯爵封了也就封了,说不出个歹处来。

可最后一点,却是让诸多大臣感到害怕!

因为朱翊钧让李秘组建内侦缉厂,负责追捕侦缉之事,显然是为了追捕周瑜,但内侦缉厂的权柄实在太大,照着朱翊钧这样的用意,是要让李秘组建统领一个比东厂还要恐怖的怪物!

大明历史上有过东西两厂,还有一个短暂出现的内缉事厂,俗称内厂,这个内厂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掀起的腥风血雨却是极其可怕的!

眼下朱翊钧让李秘组建内厂,虽然内侦缉厂与内缉事厂差了一个字,可看着权力比内厂还要大!

再者,以往无论是东西厂还是内厂,都是由大太监来统领掌控,这些大太监受控于皇帝,也就相当于皇帝在操控东西厂和内厂。

可李秘不是太监,他说到底是个外臣,足见朱翊钧是真的信任李秘,甚至不惜破例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皇帝病重,却对外臣委以重任,让年幼的太子监国,这根本就是将江山拱手往外送啊!

当然了,前提是这个外臣有着不臣之心,若这外臣忠心耿耿,只能说这是在托孤了!

无论哪一种,都足以让在场的大臣惊惶不已,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朱翊钧也是趁热打铁,朝众人道:“若无异议,明日便着手去办吧,朕累了,你们都出去。”

话音一落,六科给事中和三名阁臣齐刷刷跪了下来!

“请皇上三思!决不能开了内厂之例外!”

朱翊钧似乎早有预料,本放心下来,临了竟然还是出现了这样的事,他顿时便雷霆大怒!

六科给事中这个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牵制内阁和六部的力量,可以说六科给事中虽然官职很低,但却是皇帝最得力的助手,属于典型的位低权重。

然而他们却率先起来反对皇帝,可见他们是真的被内厂给吓怕了,即便李秘的内厂只负责侦缉和追捕,与历史上的内厂大有区别,但权利性质是一样的,他们又如何能不怕!

即便他们信得过李秘,这衙门一旦膨胀起来,也不是李秘一手能够掌控的!

这就像后世的核武器,即便国家元首是个理智的人,不太可能动用核武器,但将这个核武器制造出来,本身就已经是对世界的一个巨大威胁了!

“你们大胆!朕就知道会这样!”朱翊钧也是愤怒,此时只剩下沈鲤和李秘站着,也颇为尴尬。

朱翊钧正要发威,此时却有一个宦官从外头匆忙撞了进来,大喊道:“爷,不好了!”

朱翊钧正在气头上,脱口便吼道:“把这奴婢拖出去杖毙!”

六科给事中和阁臣们听得此言,也是脸色苍白,然而那宦官却咚咚叩头道。

“爷饶命!贵妃娘娘和福王殿下……快不行了!”

朱翊钧闻言,再也忍不住,一口老血便喷了出来,挣扎着朝王安吼道:“快带我去!”

寝宫之中顿时乱了起来,朱翊钧坚持要去,口鼻却不断流血,双眼通红,脖颈青筋暴露,哪里走得动,惊怒攻心,竟是昏死了过去!

那些个阁臣和六科给事中一个个吓傻了,哪里还有甚么主意,此时纷纷朝李秘投来无助的眸光,毕竟适才朱翊钧有着托孤之意,内厂的事情另说,其他事情还是靠得住李秘的!

李秘此时也顾不得这些,朝王安道:“快让索长生进来伺候皇上,召御医陆济与我一道去看看郑贵妃和福王!”

田义白日里受了伤,此时还在修养,王安统顾全局,这样的状况,也只能靠李秘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临别事多乱心意第四十九章 镇守太监来斗气第五百三十三章 阴阳神道藏王裔第一百六十七章 吕坤哭灵道辛秘第二百零二章 赋闲衙门又新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得食龙麝来救急第五十七章 情报确定大军机第八章 雨夜追寻蛛马迹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有二老也足矣第五十九章 牙行青雀飞天起第三百八十二章 启祥宫中见万历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搅风云谁获利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传牌艺第四百二十七章 献计皇子掴外使第四百四十四章 生死决斗共戮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银白修罗战到底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检军姿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论疑第六百零零六章 为求万全互透底第六十八章 深夜造访黑漆漆第二百四十一章 难以接受的妾室第三十六章 震慑全场扬心气第一百一十九章 户籍册上怪名字第二百零零章 临行拜父大礼仪第五十七章 情报确定大军机第四百七十二章 年幼细作妄行刺第五百七十六章 蛇蝎美人沉水底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书割舌有所指第三百一十章 尝闻虎丘夫妇奇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知所谓见面礼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宫里几失礼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处听来解间隙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灭追踪迟第六百零零六章 为求万全互透底第三百五十二章 多方协调办典礼第二章 浅滩小蛟意崛起第十二章 悲恸茂才领妻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族忧虑危且岌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型对比鉴亲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蛇蝎美人沉水底第四百八十章 效仿故事做探试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后失态记不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灭追踪迟第六百三十章 安置俘虏震来敌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转局势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晋侍读终授艺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飞骑第二百五十六章 阵前斩马威震敌第八十一章 罪魁祸首一官子第四十二章 隐匿墙外听消息第三百四十七章 噬骨之痛最威利第六十三章 苟且男女逢场戏第三十二章 三人共参龙神机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细述武林事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达京城宣召急第一百零五章 惊艳好事变坏事第七十八章 岩洞库藏有珍稀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知所谓见面礼第五百九十二章 港口爆炸惊天地第四百七十七章 个中内情俱已知第四百五十章 谨慎收场无巨细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参领不识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楼关卡遭讽刺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围堵老狐狸第五百五十章 生死抉择君臣义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脱水道心欢喜第十章 深夜抓贼无收拾第五百零零零章 景辙和尚来献字第五百零零七章 细查案发之密室第一百一十二章 龃龉故人保万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后失态记不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太平界里香迷迭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传牌艺第四百八十六章 队伍雏形初凝集第五百八十章 为着大局把图刺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纷献艺第一百八十五章 锦衣千总来压欺第二百三十八章 仗义出手防暴毙第四百零零八章 诡异房间散孢子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伤汉子难放弃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书阁中又生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乱民寻衅好转移第三章 巧扮学徒探女尸第三十章 逼迫之下得枢机第二百零六章 伪装潜藏到墓地第一百五十章 苦旅儒士唤泰西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闻新世第二百九十七章 营地合围尽箭矢第六百一十一章 游魂野鬼桃李蹊第六章 吕家娘子身是谜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后仍是谜第四百五十九章 坠入深渊几近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草鬼婆子出人意第一百零零章 挑拨离间得生机第四百零零五章 母子平安大欢喜第九十二章 县狱遭劫断蛛丝第二十章 红锦匣中黄金丝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饮一碗英雄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武昌边境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