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监国功臣徙

这事情也着实让李秘感到惊诧万分,以郑贵妃的身份地位,想要隐瞒怀孕,给朱翊钧一个惊喜,也并非办不到,而她受了尚药奉御的蒙骗,吃了这么多的药,对胎儿有多大的影响,谁也说不清楚。

若李秘揭穿了郑贵妃,朱翊钧就该知道,郑贵妃私自偷吃借以装病的那些药,比李秘陆济救她所用的药物,伤害只怕更大,毕竟那些都是毒药!

然而这个节骨眼上,李秘若再揭穿郑贵妃,朱翊钧又怎会相信,那个尚药奉御已经死无对证,李秘和郑贵妃之间,朱翊钧会比较相信谁,也是秃子头上长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了。

眼见这等情形,李秘只能小心翼翼地辩解道:“臣对此确实一无所知,是夜,臣与陆老御医给娘娘看病之时,娘娘已经是垂垂之态,气息和脉搏都极其微弱,根本就无法探出喜脉来……”

“臣的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若真的有心要加害,又何必救娘娘,臣若心怀不轨,也不该救敬妃娘娘和七皇子,更不该救……”

李秘本想说,你们一家子我都救过,又怎会救了郑贵妃,反倒要害她肚里的孩子?

但正如李秘不想揭穿郑贵妃一样,有些话到底是咽回了肚子里。

朱翊钧也平息了一些,想必也是想通了,李秘并没有加害胎儿的必要,无论是李秘的人品,还是这件事对李秘的利益,都没这样的必要。

若说李秘生怕这孩子生出来会威胁到朱常洛的地位,也不可能,因为孩子刚刚怀上,根本不知道是男是女,即便是皇子,也不会对朱常洛造成任何影响,因为朱常洛比这个未出生的小皇子,更适合推翻朱常洛,李秘要害也是害朱常洵,何必去害一个腹中胎儿。

李秘见得朱翊钧平息了一些,便朝他问道:“娘娘她……情况如何了?”

朱翊钧抬头看了看李秘,抹掉脸上的泪痕,朝李秘道:“幸得老天眷顾,孩儿算是保住了,但你往后再不能插手后宫之事,你可以做你的武功伯,朕也可以放手让你出去追捕周瑜和太平道的人,只是你必须卸去少詹事的差事,绝不再插手东宫事务!”

眼下东宫也步入了正轨,李秘这个少詹事本来就是个甩手掌柜,由王弘诲、吕坤、黄辉和袁可立、姜壁这样的班底,即便朱常洛真是一滩烂泥也该糊得上墙了。

“是,臣遵旨,只是贵妃娘娘那边若用得上臣,或者用得上长生,臣必不敢推卸……”

朱翊钧摆了摆手:“这就不用你费心了。”

“是。”

李秘也不好再说些甚么,毕竟这样的处置已经是朱翊钧的底限了,李秘又如何再强求?

这后宫之地,本就充满了是非,若非迫不得已,李秘还不想掺和进来呢。

只是朱翊钧接下来的话,却是让李秘感到有些担忧了。

“还有,太子监国一事,我会让洵儿出阁,跟着沛儿学些东西,朕知道那些老东西必然要大放厥词,朕也不指望你能帮朕说服他们,只要你别再插手就成。”

“我不知道你为何对沛儿情有独钟,但他们都是朕的儿子,你给了沛儿机会,我也希望你能给洵儿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努力,能不能争得过沛儿,看他自己本事,你能做到么?”

李秘不是没有给朱常洵机会,当初驯服小蛟之时,朱常洵已经落败,李秘才选择了朱常洛。

可朱翊钧身为一国之君,能够如此诚恳,如此推心置腹,如此直白地与李秘说这个事情,李秘想了想,也就朝朱翊钧道。

“皇太子殿下能够走到今日,都是他自己的努力,臣只是个办差的,并非内阁辅臣,也不敢擅自言政议政,圣上让我追捕贼子,臣便全心全意追捕贼子。”

李秘可不会傻到承认自己扶了朱常洛上来,这份恩情只要朱常洛记住就成,剩下的事情李秘倒想彻底摘清出来。

朱翊钧听得李秘如此一说,也就安心了,朝李秘道:“好,既然你如此表态,朕也就放心了,那周瑜是个可恶的贼子,无论天涯海角,你必须亲手把他抓回来!”

朱翊钧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确不过,这是要把李秘赶出北京城了!

眼下正是李秘组建自己力量的最佳时机,内侦缉厂若办起来,李秘就拥有了自己的班底,而且足以与锦衣卫和东厂相抗衡,即便朱翊钧放心,李秘也不愿留在北京城。

因为若是留在北京城,那可是天子脚下,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控,哪里还能干甚么事。

借着这件事,李秘若离开北京城,就能够在各地招募探子,把情报网络撒出去,而且能够招募顺风社,甚至是张黄庭所在的张家!

把这些武林人士全都利用起来,李秘的情报网络,相信很快就能够架设成型,就不必在惧怕锦衣卫和东厂了!

念及此处,李秘也朝朱翊钧表态道:“是,臣定不辱命,便是天涯海角,臣也亲手抓他回来!”

朱翊钧见得李秘如此,也终于是放心,朝李秘道:“太子监国的事,朕还要跟那些老东西吵一阵,索长生也需要留在宫里一段时间,你先回去好好将养身子,待得事情都稳定下来,你再出发吧。”

李秘也应承下来,到底是退出了储秀宫。

郑贵妃说私下怀子只是为了给朱翊钧一个制造惊喜,但李秘却并不这么认为。

在李秘看来,郑贵妃只怕早就预了这么一着后手,甚至于她自己都知道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之所以仍旧这么做,其实是在打苦情牌,不惜用腹中胎儿来冒险,为的就是给朱常洵换取一个翻身的机会!

说她心机太深也好,说她阴狠毒辣也罢,郑贵妃为了自己的儿子,所付出的这一切,也着实让人感慨万千,以致于李秘对她也恨不起来。

李秘到底是累乏多日,早已到了极限,回到府邸也是好生修养了三五日。

到了这日,王安领衔诸多宦官,与礼部官员一道,完成了李秘受封武功伯的仪式,给李秘送来了相关的信物,朱翊钧甚至御笔亲书了一块“武功伯府”的匾额,送到了李秘的宅子来,又让人在前街修建牌坊,以彰李秘之尊荣。

李秘也等不及索长生出宫,因为索长生一出宫,估摸着他就必须要带队离开北京,四处搜捕周瑜和太平道的人。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李秘也开始了内厂的组建工作。

核心力量自然是身边这些人,不过赵广陵和熊廷弼等人,都是比较适合明面工作,李秘仍旧让他们留在了神机新营里头,毕竟这个火器营也需要牢牢掌控在手中。

周瑜败露之后,深受打击的吴营和魏营短时间之内很难再抗衡蜀营,李秘也需要防止化名孙志孺的徐庶,趁机把控神机新营的权柄。

所以将戚楚等一干适合明面官场的人留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决策,众人也是大局为重,对此并无异议。

也好在还有猿飞佐助和安倍玄海等人,李秘的班底也不算薄弱,李秘已经有心拉拢顺风社,有着刘知北李克夷等人,程北斗被李秘“招安”,也实在没有拒绝的道理。

至于张黄庭所在的张家就更不用说了,张戬费尽心力,也没能让张家彻底洗白,如今有了李秘,这个问题就不需要再担心,也算是李秘替他张戬完成了毕生的心愿。

倭奴既败,海上的倭寇也偃旗息鼓,张家这种抗倭大族,对外的威胁反倒不如内陆百姓对他们的忌惮。

朝廷必然要清剿张家,不过眼下正是大战刚刚落幕,朝廷还没有恢复完全,断然不可能发兵逼迫张家造反,所以张戬会很乐意接受李秘的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了。

除了组建班底,李秘也尽量做好善后事宜,朱常洛已经习惯了依赖,若没有李秘在身边,只怕他的表现要大打折扣,所以李秘也提前跟他透露了要离开北京的消息。

更主要的是,李秘将朱翊钧的想法都悄悄告诉了朱常洛。

自打入主东宫之后,朱常洛或多或少有些松懈,认为万事大吉,也开始有些放纵,这是人的本性,李秘也不会太过苛求。

之所以将这个事情告诉朱常洛,就是要让他有危机感,如今朱翊钧让朱常洵走到台前,也未尝不是好事。

朱常洛就像蝉蛹里的蝉一样,在地下蛰伏多年,只为了一朝的绽放,但在张开翅膀自由飞翔之前,必须拥有破土而出的勇气,必须敢于攀爬到高处,必须承受撕裂蝉蛹的痛苦。

这些都是朱常洛必须要去经历的,对他而言,或许也是一件好事,若连这些都无法做到,若果真的输给了朱常洵,只能说他不如朱常洵,这太子还不如不当,免得以后祸国殃民。

无论如何,李秘做了好几手的准备,除了心理建设,还给他配备了李秘这边几乎最能拿得出手的班底,甚至于放眼整个朝廷,再没有比这些人更适合辅佐朱常洛的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朱翊钧果真与文武百官拉扯争斗了大半个月,终于是将这个事情敲定下来,太子朱常洛监国,而朱翊钧则从旁协助。

朱翊钧如今也有十二三岁了,但到底是个孩子,又没有朱常洛那样的历练机会,从小在朱翊钧和郑贵妃的万般宠溺之中成长,那是半点苦都没吃过的。

或许也因此,文武百官对他都没抱太大希望,朱常洵的出现,反倒使得那些曾经反对朱常洛的人,悄悄转换到了朱常洛这边阵营来。

文武百官们的态度,或许也是他们同意朱翊钧这般做法的最主要原因吧。

无论如何,事态终究还是稳定了下来,李秘也做足了各种善后工作,索长生也终于从宫里回来,歇息了两天之后,王安从宫中带来了朱翊钧的口谕,说是让李秘抓紧追捕周瑜的事情。

李秘知道,这是朱翊钧在催促,离开北京城的日子终究是要到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听私密第六百二十三章 边镇廉颇真老矣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后失态记不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赠礼虽轻有情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论疑第六十三章 苟且男女逢场戏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异种子藏心底第九章 女贼出没巧推理第九十七章 调查草庐遇杀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子张扬又泄气第三十章 逼迫之下得枢机第四百六十六章 瞬杀六人反追击第五百六十六章 乡学先生有见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手揭面引惊奇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知所谓见面礼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别重逢君可知第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侍郎又扯皮第五百三十六章 严冬未暖春未至第二百四十五章 楚王宫府金光碧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妪满身江湖气第四百九十九章 宴会舞刀别有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门拜访也坚毅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晋侍读终授艺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三百二十三章 魏营往事与身世第二百五十章 抠门王爷发赏赐第三十一章 劝说司吏好为之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书阁中又生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神仙打架小蚂蚁第一百零二章 灵堂前头乱斗起第一百零五章 惊艳好事变坏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举士子来挑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县都督叙旧事第二十五章 倭寇细作短刀遗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真高手发突袭第二百七十章 冶炼房中瞧仔细第四百三十三章 诏狱深处审妖异第六百零零九章 守陵小庙救内侍第三百二十三章 魏营往事与身世第四百七十九章 顺藤摸瓜查游击第四章 不畏强硬戏司吏第四十六章 跟随县令见上级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钉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会散去且暂避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云忆今昔第五百零零六章 质疑鬼怪查隐秘第四百八十三章 振奋军心提士气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孙侄第六百零零七章 交关时刻有右离第四百一十四章 附属国度有来使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脱水道心欢喜第五十五章 情报送达紧聚议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晓原意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晓原意第一百零三章 辨别毒草复起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军又宣旨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付大儒不经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寻人之前找道士第二百三十三章 寒门士子大魄力第五百九十章 洞玄识微风之秘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夜无人被救起第五十九章 牙行青雀飞天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火枪围杀生死时第四百七十六章 无名之辈千秋义第四十三章 暗夜激斗女探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寻人之前找道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龃龉故人保万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牡丹亭梦后宫迷第五十二章 漏液报信出差池第一百零零章 挑拨离间得生机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九章 女贼出没巧推理第五十八章 临行会面预结义第四百二十一章 恭妃偷见密商议第一百一十二章 龃龉故人保万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鹤楼顶搜贼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夜无人被救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访张家也诧异第三百九十章 无耻阁臣返圣旨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却反义第十一章 义庄失火惨烧尸第六百二十三章 边镇廉颇真老矣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风起兮第五百零零八章 风雪夜里悄验尸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彩绝伦的对比第六十二章 无妄招灾清白日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华京城首善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长就位临别离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举士子来挑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愈又争执第七十五章 进入关庙见疯子第七十四章 百数倭寇死聚义第一百八十二章 戚胤旧部归来去第八十章 近水楼台得君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飞骑第三百零零一章 感念恩情结盟义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华京城首善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