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边镇廉颇真老矣

李成梁竟然还要考李秘,后者也有些疑惑不解,不过到底是不敢轻慢,当即也是肃立静听。

李成梁看了看李秘和李如松,而后平静地说道。

“早先万历初年,老夫与张首辅也是春风得意,当时除了继续修筑辽东边墙之外,老夫还建言修筑宽甸六堡,得了首辅的支持,便创下了一番功劳。”

“照着老夫的意思,朝廷移建环山堡于张其哈制佃,又建险山堡于宽甸,沿江新安四堡则置于长佃、长岭诸处,这便是宽甸六堡的雏形。”

“这宽甸六堡地势要紧,毗连建州女真部,又在鸭绿江以西,战略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当时老夫的一双眼珠子可是毒了的。”

“六堡既成,老夫又以此开了边市,与那些个土著做交易,不少酋长也都因此而承了老夫的情,几十年来服服帖帖,必要的时候还帮着老夫去打仗。”

“至于诸军将士,也是自不用说,除了屯田之外,这些边贸生意就有足够的油水可捞,我李家军与戚家军相比,打仗优劣且不去说,但绝对比戚家军有钱。”

李成梁说到此处,也是稍稍昂起头来,显得颇为得意,这其中意味,李秘也是知道的。

李成梁和戚继光是同时代的人,张居正当政之时,用李成梁镇辽东,用戚继光镇蓟门,那是为人所称道的。

只是因为戚继光抗击倭寇,早已声名鹊起,而后又在蓟镇修整边墙,发明敌台等等,许多人都将戚继光与他李成梁来比较。

不过戚继光早已作古十几年,而他李成梁却仍旧活得好好的,起初很多人也以为李成梁要与戚继光一般,被罢免养老,郁郁而终。

可七十多岁的李成梁又起复了,而且还是官复原职,再度掌控辽东,可比戚继光要风光太多了!

有句话说得是不假,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人生在世,活得长久就已经是赢了。

李秘自然也知道宽甸六堡是何等重大的意义,明朝虽然对外战争极其强悍,但开疆拓土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李成梁能够开拓边境,便是天大的功绩。

更何况修筑这宽甸六堡,除了战略意义之外,还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六堡周遭开始屯田,百姓开始安定,这二三十年的发展,宽甸六宝生聚日繁,已至六万四千余家!

要占领一个地方并不难,将那块地方真正变成自己的领地,才是最困难的。

人毕竟不是野兽,不是说像狮子老虎一般,在周围撒一圈尿,拉几块屎,那地方就是你的领地,更不是随便插一杆旗子,就说是你的了。

宣示主权是一回事,实际控制才是关键,所以李成梁修筑了堡垒之后,还在那里生出数万户的人口来,那便是大大十几万的人口了!

这些人会得到辽东铁骑的保护,可以在那里屯田和做生意,可以生活得很好,对李成梁感恩戴德,对大明朝更是忠心归附。

经历了这二三十年的努力,宽甸六堡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明朝的领土了。

李秘早就做足了功课,这等渊源还是比较清楚的,只是并不知道李成梁突然提起这个,到底是何意。

李成梁想来也真是精神不济,到点就要打瞌睡,生怕自己脑子会糊涂,也并不啰嗦,朝李秘继续说道。

“老夫也不瞒你,奴儿哈赤越发不听话,在部族里四处拉拢酋长,谁不听话就打谁屁股,也不再听老夫的话了……”

“奴儿哈赤?”李秘自是知道此人是谁了,那可是大清的开国太祖,后世认为努尔哈赤是野猪皮的意思,有人说其实是野猪的意思,源于西亚之类的地方,野猪与狮子老虎一般,都是凶猛之物,给孩子当名字,也是希望孩子能够英勇无畏。

也有人认为,当时建州女真用的是蒙古语,而蒙古语来自于回鹘语,努尔哈赤其实是“光明的后裔”。

李秘对此也不想去深入研究,横竖之时个名字,大明人通常叫他奴儿哈赤,那便是奴儿哈赤,野猪皮甚么的也不去管他。

“宽甸六堡和清河乃是建州女真与我辽东的中间地界,奴儿哈赤一直虎视眈眈,垂涎已久,尤其最近这两年,大大小小的冲突,已经到了不可坐视的境地……”

“所以……所以老夫想着,放弃宽甸六堡……”

“甚么?!!!”

听得此言,李秘和李如梅都惊呆了,李如梅率先跳起来道。

“父亲万万不可如此!这是您建立的不世功勋,若放弃了六堡,便是晚节不保,这史书上还不定如何写呢!”

李成梁冷冷地扫了李如梅一眼:“老夫这还没死呢,眼前的麻烦还没解决,如何去理会死后的评议之事!”

“正因为这是老夫一手建立的基业,决不能毁在奴儿哈赤的手中!”

“我只说放弃六堡,却没说要拱手让人,我会让六堡的百姓全都内迁辽东,人口全都迁回来了,只留个空壳子给他,却能换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安定,又有何不可?”

李秘终于明白,李成梁所谓的考试是甚么了。

李秘没读过这段历史,对这个事件也没有多少研究,他更不是军事专家,无法做出最好的评估。

诚如李成梁所言,放弃六堡,将六堡的百姓全都迁到内地来,只用一个空壳子,换取十年安稳,这也是值得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李成梁确实有高大的地方,因为放弃六堡,他会背负千夫所指的骂名,但能够换来和平,对边民和军队而言,都是无私的功德。

然而李秘却很清楚,奴儿哈赤绝不是一个宽甸六堡就能够满足胃口的,今日你可以让出宽甸六堡来换取和平,下次他们就更加得寸进尺!

后世有些历史学者,将后金入关归咎于吴三桂等人对大明的反叛,还有人说,若不是大明逼迫太急,奴儿哈赤也不会以“七大恨”告天下,征伐大明,他们的人口太少,只能偏安一隅之类的。

这简直就是放屁!

女真部族就跟蒙古部族一样,他们的野心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因为这就是本性,是如何都泯灭不了,不管用如何冠冕堂皇的言语,都遮掩不掉的!

有人说李成梁浪得虚名,正是因为李成梁,才养大了后金这条狼。

李成梁对女真部一直在打压,杀掉了奴儿哈赤的族人,但却将塔克世所遗留的土地和人马都派给了奴儿哈赤,并给了他都督敕书,让他世袭了都指挥使的头衔。

然而奴儿哈赤凭借父辈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渐渐壮大起来,统一了女真各部,后来又建立后金,报父祖之仇便是“七大恨”之一,这一切都是拜李成梁所赐!

若李成梁当时没有把土地人马都派给奴儿哈赤,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后金?

所以很多人认为,李成梁在边事上只会敷衍应付,只为谋求私利,只要努尔哈赤表了忠心,李成梁就给他保奏给官,建州女真能够在辽东崛起,必须归咎到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包庇。

也有人说李成梁晚年与奴儿哈赤往来过密,甚至想借助努尔哈赤的兵力,侵占朝鲜以自立等等。

李成梁眼下都已经八十岁了,即便努尔哈赤愿意给他卖命,打下朝鲜让李成梁当王,他还能当几年?

更何况李成梁是大明将军,自然很清楚朝鲜对大明有多依赖,即便自己当了朝鲜国王,不也一样要对大明朝俯首称臣么?那又何必这么做?

所以说后世的史学研究者一个两个看起来都很是高大上,又是挖掘史料,又是分析数据,又是研究古物,如何如何,却忽略了最普通的东西,那就是人心。

从古至今,最善变的是人心,但最亘古永恒的,也是人心的道理。

无论如何,用常理来想一想,就不可能会生出这些事情来,又何必研究这个研究那个。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李成梁想要放弃宽甸六堡,内迁百姓,无疑会给自己招来遗臭万年的骂名。

李如松当即表示了反对,却又被李成梁压了下来,后者看着沉默不语的李秘,而后问道。

“你觉得此策如何?”

李秘也看得出来,李成梁确实老了,忧虑太多,他不想再打仗了,生怕因为宽甸六堡,打起仗来,自己没有足够的寿命来打完这场仗。

但李秘同样清楚,李成梁之所以生出这样的忧虑来,是因为大明朝的军界后继无人,如果真有可造之材,能够顶替他的位置,这场仗就可以打,又何必以土地来换取和平?

若是以前的大明,李秘或许觉得李成梁也是用心良苦,但如今的大明却不同了,李如松等人暂且不说,单是熊廷弼和赵广陵等人,再加上神机新营等等,李秘在军事上的诸多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形成了足够的战斗力!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如果再对奴儿哈赤让步,会让满人更加的得寸进尺,难道李秘想要进入女真部,不就是为了防止这个事情发生么!

李秘抬起头来,看着李成梁,而后说道:“老帅,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人心是永远满足不了的,土地也绝对换不来和平,如宋时那般,也只能是逐渐凋零……”

“老帅当年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如今后辈我倒是要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李秘说得隐晦,但却戳中了李成梁最担忧的关键,听得李秘之言,李成梁也是沉默良久,心里许是也在拷问,难道自己真的老了,不敢再打仗了么?

第五百九十九章 为保大义陷绝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五百三十六章 严冬未暖春未至第五百三十二章 无遮无掩晓以利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乱阴阳有怪疾第八十九章 卑小捕快大威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带路探王氏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彩绝伦的对比第三十八章 按院意会帮演戏第一百八十二章 戚胤旧部归来去第五百八十四章 瓮中捉鳖不战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醉酒士子濒暴毙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归县衙接摊子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庙稍整饬第六十五章 与君对饮一碗气第二百零一章 半路出家巡检司第五百六十九章 放弃分坛回村里第五十六章 商议定策军报急第二百五十章 抠门王爷发赏赐第一百九十二章 针锋相对争大气第十一章 义庄失火惨烧尸第三百八十四章 冷宫神堂访妃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将酒女斗心计第二百一十三章 窝囊秀才生骨气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后查案无的矢第五百五十六章 为救贵妃踢场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势异第一百六十七章 吕坤哭灵道辛秘第二百零三章 乌篷船上有旧识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同揭面引争议第五百八十四章 瓮中捉鳖不战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任务过半心迟疑第五百零零零章 景辙和尚来献字第四百零零八章 诡异房间散孢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户籍册上怪名字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献计第五百三十二章 无遮无掩晓以利第六百零零零章 辗转萨摩谈交易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搅风云谁获利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异种子藏心底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楼坍塌魂飞兮第五百七十八章 为求震慑不姑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衙大狱贼啸集第六十五章 与君对饮一碗气第二百八十一章 长生提点也无意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问俘虏备战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隐瞒非惊喜第五百二十三章 千里寻夫感天地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复至极之朝仪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别重逢君可知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细述武林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悬在船头有大义第五十七章 情报确定大军机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大宗师谈新戏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辽东冰雪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领路小胖心机智第四百二十五章 牡丹亭梦后宫迷第八十章 近水楼台得君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凭恃见识释病体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装待发准备齐第六百五十四章 水下宫殿极壮丽第一百二十三章 女倭贼奋力拼死第五百零零六章 质疑鬼怪查隐秘第四百四十二章 冤家携手齐解谜第五十五章 情报送达紧聚议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卺之夜干着急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道送了新消息第十三章 见微知著巧辨尸第四百七十五章 帮会大枭起争议第一百八十五章 锦衣千总来压欺第六百零零六章 为求万全互透底第一百一十八章 线索中断得启示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愈又争执第六十八章 深夜造访黑漆漆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伤风义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丘剑池真狂士第三百二十四章 主仆情深终坚毅第一章 庄周晓梦迷蝶衣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将酒女斗心计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还阳气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长齐戮力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检验老教士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三百六十八章 黑白分明固心志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亲又有来谢仪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闻新世第一百九十九章 对饮闲谈晓真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大宗师谈新戏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钉子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机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伤风义第五十八章 临行会面预结义第一百七十八章 与君践行别五里第四百七十六章 无名之辈千秋义第一百七十八章 与君践行别五里第三百三十六章 头场新雪为新诗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乱阴阳有怪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