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百数倭寇死聚义

青雀儿或许有可能是戚后人,戚沫锋也极有可能与戚家有渊源,从这位胤营都管看着那柄刀的眼神,李秘就能看得出来。

不过李秘也没有闲工夫去推敲这些,一个秋冬小丫头已经让李秘够烦心,无论青雀儿有些甚么图谋,这其中又有些甚么内幕,李秘也都懒得去管。

因为他们终于来到了苏州府吴江县内的同里镇,下了船便稍作休整,而后大部队便浩浩荡荡来到了婆龙砦。

这婆龙砦其实是典型的水门山寨,山寨前有着大河护卫,难怪易守难攻。

婆龙砦看起来像一条横卧的猪婆龙,是以得名婆龙山,山上便是婆龙砦。

范荣宽与吴惟忠是今次的首脑,李秘虽然跟着吴惟忠,但到底是个无名小卒,也只有背着的那只刀匣比较惹眼罢了。

不过这样一看,他倒像是给吴惟忠背着兵刃的小卒,倒也没有太过突兀。

此时婆龙砦周遭全都是官兵在警戒,这才刚刚进入山门,便嗅闻到一股浓郁而闷热的血腥气和腐臭气味。

许是经历了船舱里的那件事,秋冬与李秘也保持着距离,亦步亦趋地跟在吴惟忠身后,虽然唤作男装打扮,但面容体态都看得出是个身子骨架丰满的大姑娘。

李秘已经嗅出了血腥气,还未抵达现场,就已经被案子勾起了工作激情,也就懒得理会秋冬。

那些个官兵见得布政使和指挥使亲自前来,按说该诚惶诚恐才是,可如今他们却表情麻木,热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进入山寨之后,李秘才明白了原因。

此时山寨之中满是官兵和捕快以及衙役仵作等等,而且各个衙门都有人,除了苏州府和吴县长洲县吴江县等的支援,还有理刑馆以及按察使司乃至于指挥使司的人!

这山寨里头几乎是三步一人,五步一岗,穿着灰布衣或者黑衣的仵作们,几乎从整个苏州府调集了过来,人人用白布包住口鼻。

也有不少人脸色苍白,时不时从聚义堂里头跑出来,大口大口呕吐,鼻子里避秽的生姜片都给喷了出来。

这其中也有不少上过战场的卫所精兵,可此时这些军士都脸色发黄,喉头耸动,仿佛随时会吐出来一般。

范荣宽虽身居高位,却世袭官荫,并非从基层做起,想来是从未见过如此恶劣的凶案,此时也有些迟疑。

倒是吴惟忠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将,当即领着李秘等人,先行一步,踏入了聚义堂。

这聚义堂也是非常宽敞,门槛很高,可一只脚踏进去,鞋子竟然当场湿透,脚底竟全是鲜血凝结成的泥泞!

李秘放眼望去,整个大堂里头横七竖八全是惨死的尸体,兵刃丢得到处都是,墙上柱子上横梁上扎满了各种箭矢和暗器,里头甚至还有无尾的纯铁弩箭!

更让人吃惊的是,墙壁被实心炮弹轰出一个个破洞,桌椅的碎屑漂浮在血泊之中,残肢段足随处可见,一些个仵作手里拿着这些“零部件”,正在寻找原主人,也有在拼拼凑凑的!

这修罗场一般的场景,让刚刚进门的范家父子当即就逃也似地跑了出去!

陈和光与苏州府方面的官员们,也是面面相觑,这都还未来得及迎接,这位从嘉兴府来的布政使,已经落荒而逃了!

陈和光和宋知微,乃至于同治黄仕渊都在场,里头甚至还有应天府的六扇门神探!

李秘也是目瞪口呆,早先听到这起案子,就已经足够震惊,此时亲眼所见,才知道一百多号尸体到底是怎样一种惨状!

他虽然心理素质过硬,可见到这样的场景,到底还是难免胃部发寒,手脚发凉!

陈和光与宋知微等人纷纷过来,朝吴惟忠道:“吴大人有礼了...”

虽然吴惟忠是海宁卫的指挥使,管不到苏州府这边来,但吴惟忠是戚家军硕果仅存的老将,威望和名声远播天下,他们自是尊敬有加。

吴惟忠朝众人点头回礼,而后摆手道:“案子要紧,繁文缛节就不要顾及了。”

众人点头称是,陈和光和宋知微见得李秘跟着吴惟忠后头,便瞪了他一眼道。

“愣着干甚么,还不快过来帮忙!”

李秘也是被这场面给吓住了,一时半会儿也不知从何着手,此时听得提醒,才回过神来,将背后刀匣解了下来,想要递给秋冬,却发现秋冬远远躲在门外,早已不见人影。

李秘正要往外走,却听得吴惟忠道:“糊涂,师父帮你背着,你且去做事。”

李秘嘿嘿一笑,也不客气,将刀匣交给吴惟忠,便走到了宋知微这边来。

虽然二人举止自然而然,好像日常小事,可在陈和光和宋知微等人看来,可就是让人瞠目结舌的了!

因为李秘早几日还只是个捕快,宋知微和陈和光有心要将他从吴县调到理刑馆来。

在他们看来,将李秘调到理刑馆,已经是对李秘最大的提拔,这么一个刚刚当上捕快的下作人,能够凭借一个案子,进入理刑馆,放在任何一个捕快身上,都堪称传奇的经历。

可李秘似乎并不太感兴趣,他们本以为李秘不识好歹,可如今才几天不见,李秘跟着海宁卫指挥使吴惟忠过来也就罢了,竟然还成了吴惟忠的徒弟,让吴惟忠给他背刀?

这世道是怎么了?难道他们错过了几年的岁月不成?

李秘也没在这方面牵扯,稳了稳心绪,整理了一下思路,便轻轻吸了一口气,从口袋里取出一双手套戴上,开始了调查。

聚义堂里头全是仵作,尸体也一目了然,李秘也不必细看,只是随意翻看,便看得出这些死者都是利器所伤,当场死亡或失血过多休克而死。

李秘询问了仵作,将信息都归结整理起来,致死原因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古时检验尸体的大多是仵作,官员是极少自己碰触尸体的,因为这并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

也因着这案子太过惊世骇俗,这些大官人们才捂住鼻子进来看看,此时陈和光等人便请吴惟忠走了出去。

一来是罪案现场也看了,出去也方便谈话,二来则是顾及范荣宽的颜面,若他们一直在大堂里头逗留,外头不敢进来的范大人可就尴尬极了。

宋知微毕竟是理刑馆的主官,需要坐镇中枢,所以一直在现场待着,此时便走到李秘这边来,朝李秘问道。

“可看出甚么来了?”

李秘蹲在地上,手里拎着一柄牛角短刀,也不回答,朝宋知微反问道。

“宋推官可有个大概的想法?”

宋知微轻叹一声,揉了揉太阳穴道:“宋某为官多年,见过的案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却从未见过如此诡异如此凶残的场面...”

李秘点了点头,而后朝宋知微道:“起码这些人的身份需要确认,若果真是倭寇先锋,倒也不是甚么坏事...”

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尊重生命,但这些倭寇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东西,对沿海百姓烧杀抢夺,奸淫掳掠,那是无恶不作,这些人是死有余辜罪不容诛的。

宋知微努了努嘴,指着李秘手里的刀道:“从他们的随身物品,不难确认他们的身份,这些人手上全是老茧,应该是船上过活的水手,常年拉帆绳才会把手磨成这样...”

“而且倭寇并非一家独大,海盗王各占孤岛,称王称霸,一旦上了船,便在这些倭寇身上打上烙印,这些烙印也都五花八门,想要确认身份并非难事。”

“虽然还没有分门别类,但这些人确认是倭寇先锋军无疑了,只是...你该知道,知府大人今番联合王太监等诸多衙门,为的就是剿灭这些倭寇,防止他们入侵内陆,眼下先锋军被杀,却不是我等的功劳,难免有些可惜了...”

李秘也早考虑过这个问题,当下也宽慰道:“这些倭寇本就是要过来屠杀百姓的,死了也就死了,只要死在我苏州府境内,可不都是我苏州府的功劳么。”

李秘对政治并没有太大的觉悟,这话也是随口一说,宋知微却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而是朝李秘问道。

“好了,不说这些,你倒是说说,都发现了些什么?”

李秘好整以暇,而后才开口道:“从尸体的刀口等痕迹来看,并不难判断,这些倭寇该是发生了内斗,大人且看,这个黄脸山羊须的,胸口插着的刀,刀柄有绳系,而绳的另一头,则绑在了这个绿豆眼年轻人的手腕上...”

“还有靠近帅台的那几个,都是一般无二的状况,这些倭寇常年在海上漂泊,刀剑是保命吃饭的家伙,若掉进海里,就很难寻回来,因为他们才将刀剑都系上绳子,绑在身上手上,避免丢失...”

“再者,这些人都是穷凶极恶的匪徒,厮杀起来那是不死不休,所谓刀在人在,刀断则人亡,种种迹象都足以证明,这伙人是死于内斗...”

宋知微似乎早就看出这些了,点头朝李秘道:“仵作们也是这般说话,你且说说其中疑点。”

李秘想了想,而后朝宋知微道:“这疑点嘛,也是有的,一百多号人内斗起来,场面自是惨烈,可两虎相争,最不济也是一死一伤,玉石俱焚同归于尽也不是没有,但问题就在于,一百多号人全部死绝,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再者,一百多号人打起来,刀枪箭矢甚至火炮火枪都用上了,必定热闹非凡,可所有人竟然都死在大堂里头,难道就没有一两个逃出去的?或者打斗的时候撞出门外的?”

李秘如此一说,宋知微面色变得更加凝重,今番将李秘从嘉兴府召回来,看来是对了。

第八十八章 大都督无所不知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宫救难无前例第五百四十三章 通政太常来牵制第五百三十九章 静修山中无月日第五百九十六章 飞出樊笼名右离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五百八十九章 无奈大计舍生义第二百九十九章 京城百户生血气第三百八十六章 深宫大内老狐狸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气或可是意志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睐隐深意第十八章 缨络不甘厌到底第五百一十六章 往日袍泽重来此第五十章 对峙奸宦比气势第五百一十三章 赠礼虽轻有情意第三百三十三章 旧友驰援也及时第二百零四章 巡检衙门快杀鸡第一百一十四章 调查女贼尽全力第二百二十七章 寻找故旧失交臂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堂遭遇黑暗祭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有二老也足矣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监讨问锦囊计第三百三十六章 头场新雪为新诗第一百三十章 逼迫圣裁添败绩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试探指挥使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参领不识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锅里有猫腻第一百四十七章 爆发恶念之种子第九十六章 溯本求源问及笄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连绵谈客氏第六百零零三章 国本之争两皆是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胆求证见转机第四百五十三章 劝降不成也和气第二百零六章 伪装潜藏到墓地第二十一章 结交耆老东主谊第二百九十四章 启程前夜盗书急第三十八章 按院意会帮演戏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三百二十六章 设伏需得苦肉计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慑铁匠终缴器第二百三十九章 将门礼待案情始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却反义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道中人之剖析第八十章 近水楼台得君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严冬未暖春未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别重逢君可知第二百七十五章 吴帝六剑各玄奇第二百三十六章 草鬼婆子出人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惊天宫变勿慌急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愈又争执第一百四十六章 邪恶震慑世家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放弃分坛回村里第四百四十八章 皇子之间的拼比第五百九十六章 飞出樊笼名右离第一百零五章 惊艳好事变坏事第三十二章 三人共参龙神机第二百三十四章 归宁郡主与世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吕坤哭灵道辛秘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见新太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宽甸六堡风雪疾第三十八章 按院意会帮演戏第五十九章 牙行青雀飞天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针锋相对争大气第六百二十二章 拜见老帅无多礼第一百零六章 女侠救命也及时第四百三十章 新娘逃婚误吉时第三百一十八章 开春府试又在即第一百七十四章 成长之痛苦意义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还阳气第二百六十一章 闹鬼别院在旧时第一百零一章 倒霉里正猝然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五十章 对峙奸宦比气势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游故地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功救人皆欢喜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型对比鉴亲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顺藤摸瓜查游击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监国功臣徙第二百七十四章 顺藤摸瓜寻密室第四百四十四章 生死决斗共戮力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面总督之包庇第十九章 细作搞怪谣言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衙大狱贼啸集第二百五十六章 阵前斩马威震敌第六十五章 与君对饮一碗气第四十九章 镇守太监来斗气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细述武林事第四十二章 隐匿墙外听消息第五百五十一章 惊天宫变勿慌急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来突袭第四十五章 运用地图巧分析第三百一十章 尝闻虎丘夫妇奇第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侍郎又扯皮第二百九十四章 启程前夜盗书急第二百七十五章 吴帝六剑各玄奇第四百九十五章 豪气干云险竞技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传牌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