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深谋远虑赠官子

经历了聚义厅差点爆发大乱斗的事情之后,无论是卢武泰还是王沐德,亦或是吴惟忠和戚沫锋,此时都已经冷静了下来。

诚如李秘所想那般,李秘给了他们冷静和缓冲的时间,他们也都在想着如何化解这样的局面,毕竟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底细,确切来说应该是丑事,或者污点。

这些污点虽然都是真事,周瑜虽然也只是片面之词,没有任何的证据,他也不会到官府去首告,但问题却仍旧存在。

古代文人极其注重颜面与声誉,当初北宋名臣和文豪欧阳修,就是因为外甥女供称与其有染,才搞得声名狼藉,甚至因此而退出官场,而朱熹也被传不孝母亲,与尼姑胡来,勾搭儿媳妇等等。

有些事情并不是说没有证据,对你就没有任何影响,要知道,舆论的力量,是古代文人所追求也是最为忌惮的一种。

古时言官无罪,甚至可以风闻奏事,所谓风闻奏事,意思就是没有实质证据,只是道听途说,却仍旧能够以此为由来弹劾官员!

而被弹劾的官员,往往都会引咎辞职以证清白,所以这种舆论战,时常会用在政治斗争之中,而且屡试不爽!

之所以提这些,是想说明古时官场这么一个环境下,周瑜爆出这些丑闻来,每一条都足以对他们的仕途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所以范荣宽和卢武泰等人如今都只是躲在自己的房中,希望借此机会来寻找对策,同时也是为了等待其他人的表态,以及试探其他人是否有大家不计前嫌的可能性。

然而他们还未来得及想出对策,却又收到了周瑜的邀请!

如今的周瑜对他们这些人来是,是既讨厌又不得不敬畏的存在,若不是此人曝光了他们那点见不得光的事情,局势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可周瑜竟然连这样的陈年往事都知道,而且并非个例,好像每个人的秘密,他都一清二楚一般。

要知道,吴惟忠和戚沫锋的事情还好说,也就十几年前的事情,可卢武泰家世的事情,可就久远了。

甚至他们认为,周瑜肯定还知道其他人的秘密,因为似乎卢武泰这样的人,是黄仕渊和王沐德临时请来助阵的,他不可能事先得知,更不可能提前去探听这些秘密。

当然了,也不可能这般凑巧,他刚好就知道这些人的秘密,而这些人又恰巧在同一天聚集到了这里。

所以只能说明,周瑜知道的秘密太多,不管今日来的是卢武泰还是陆武泰亦或是李武泰张武泰,都躲不过!

虽然受到邀请之时,他们感到非常的惊讶,也有些迟疑,不敢应邀前去,但几乎每个受邀者都很快醒悟过来,解铃还须系铃人,是周瑜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那么他必定有法子解开这个困局!

于是他们都欣然而往,也都因为周瑜只邀请了他们而有些沾沾自喜,直到他们来到周瑜住处这里,发现李秘在场,其他人也在场,这房间之中仿佛又回到了当日的情景一般!

这种重演式的见面,将他们的羞耻心再度彻底击碎,他们一个个也都是无地自容。

好在周瑜并没有在提起这桩事,反而开口道:“本都督受李秘拜托,今夜便解开这海图,指出倭寇本部的位置来,希望诸位大人不计前嫌,齐心协力,只要将这些倭寇尽数剿灭,这份功劳足以抵过任何的行差踏错,诸位以为如何?”

周瑜此言一出,仿佛先前他所惹下的所有麻烦都被瞬间解决了,仿佛他的所有都可以被原谅!

因为这是一个契机,将这些人全都联合起来,只要大家一起做下这桩是,平分这个功劳,就好像大家是盟友,起码在同一件事上能够达成一致,给了所有人一个台阶,将先前那些丑事都掩盖过去,大家只要默契地绝口不提,即便是自欺欺人,往后也就心安理得了!

李秘见得此状,心中也不由摇头,他本以为周瑜答应帮忙,是对他另有所求,但他却只要了他的鞋子,而周瑜却利用这件事,将他与这些官员们的芥蒂全都消除了!

他一句话便为所有人惹下大麻烦,同样一句话,为所有人解除了这些大问题!

然而这一句话,却是李秘与宋知微经过了长久调查,数个日夜不眠不休才换来的,是李秘和宋知微在厚积薄发,最终却让周瑜来了临门一脚,可以说周瑜只是借花献佛,或者说他李秘,给周瑜做了嫁衣裳!

范荣宽此时便出头,朝周瑜道:“大都督此议甚好,诸位群策群力,保境安民,乃沿海数十万百姓之福,只是那倭寇漂泊海上,踪迹全无,实在无从追索,不知大都督可有明示?”

周瑜此时也微微点头,将众人聚集过来,而后朝戚长空道:“棋盘呢?”

黄仕渊当即挥了挥手,外头便进来一个长随,将漆盘上的红布掀开,里头赫然躺着一坪黑曜石棋盘,镶嵌的是金线,看着便是价值连城之物!

“不错,竟然是北宋邵雍的烂柯坪,国朝果是财力鼎盛,本都督倒是没想到,区区一个同知,竟然这么能捞钱...”

周瑜此言一出,黄仕渊也是脸色大变,一来觉着自己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二来则是因为周瑜再度验证了自己的无所不知,一眼便看出了这棋盘的来历!

“大都督说笑了,不过是故友馈赠,不敢推辞罢了,若非大都督提起,鄙人这样的睁眼瞎,又哪里晓得这棋盘这般金贵,也是因为鄙人对博弈手谈一窍不通,这才将棋盘送给大都督,横竖鄙人既不识货,也不懂棋道,留着也无用,何必暴殄天物呢。”

周瑜闻言,也呵呵一笑,点着黄仕渊道:“同知大人倒是个妙人,若能将这些心思都用在正道,又何必在乎一个知府的帽子,黄大人若早些放开了格局,只怕今时今日的成就,绝不会仅限于此,本都督的话,你可明白?”

黄仕渊被周瑜点破了自己的心思,本以为会很难堪,可此时他却满怀热血,仿佛忆起初入官场之时的雄心壮志,如今却只龟缩在苏州府,老想着知府这个位置,颇有些鼠目寸光。

以自己的才能和心计,区区知府又何必放在眼里,也是自己格局不够,若真有大野望,只怕现在早就荣升腾达了!

“大都督教导得是,鄙人受教了!”黄仕渊郑重其事地给周瑜拱手为礼,他一个堂堂同知,竟然对这么一个真假难辨的男人如此恭敬,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说出去都显儿戏,可更诡异的是,在场之人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周瑜也没再 理会,摆了摆手,便将棋盘摆下来,而后将那黑石海图取出来,指着那黑石海图上的白色星辰,在黑石上比划了一番,而后将四颗黑白子分别放在了棋盘四维。

李秘是看过围棋比赛的,此时不由有些疑惑,因为周瑜落了四子之后,又捻起一颗白子来,竟是执白先行。

其实这也是李秘对历史不够了解的原因。

现代围棋是黑先白后,也就是执黑先行,若是让子,便白子先行。

可在古代,棋手们采用的是座子制,也就是黑白子占据四角,而且只能对角,因为古代棋手主要讲究中盘搏杀和收官。

到了明朝,古代围棋便是执白先行的规矩了,围棋是传到岛国之后,才有了执黑先行的规矩,后世竞技也就采用了执黑先行的规则。

周瑜这一手,那是正统的古典法子,他不断在海图上指点出星辰的位置与路线,口中快速念着一些口诀,而后随口说道:“这里便是婆龙砦,小尖方位的空,则是吴江河道,再往后便延伸到金山卫...”

此时他们也终于知道,周瑜为何要让他们准备笔墨纸砚,在场都是文武官员,并没有几个不识字,不过还是陈和光醒目,在周瑜开口之时,便已经在纸上记录了起来!

随着周瑜不断念着口诀,不断落子,棋盘上也渐渐出现了诡异的格局,而陈和光不断将落子的点都给标记出来,竟然渐渐形成了一方路线图!

所有人都在震惊于周瑜的解读之法,然而李秘心中却涌出不安来,因为他逾发觉得,这海图与其说是渡鸦纯的,不如说是周瑜制定的!

当然了,这只是李秘的个人感觉,他也不好笃定,但李秘可以确定的是,周瑜早先声称对海图之事并不清楚,根本就是说谎!

当周瑜下到中盘之时,纸上几乎密密麻麻全是点位,根本就看不出是地图了。

然而当周瑜开始屠龙收官,大量的棋子被吃掉,陈和光也就将地图上相应的点给抹去,此时却又惊讶地发现,一切都清晰明朗起来!

当他落下最后一子之时,在场所有人几乎都已经对周边的地形有了十足的了解,每一个地点都被标了出来,却并没有指出倭寇本部的具体位置!

当所有人都用诧异的眸光看着周瑜之时,周瑜才朝李秘道:“把那颗收官的白子给我。”

李秘闻言,不由心头一震!

因为这白子落下之后,终于是收官得胜,陈和光又抹去了一条大龙,周瑜点了点李秘那颗官子,而后朝陈和光道:“这里便是倭寇的老巢了。”

李秘又如何能不震惊,因为与周瑜第一次交谈之后,他便将这颗棋子交给了李秘,李秘随后的调查,都得益于这颗棋子,无论是聚义厅上的棋盘,还是寻找海图等等,可以说,李秘的调查,完全被这颗棋子所主导!

然而此时他才发现,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周瑜的算计之中,从见到李秘开始,从他交出这颗官子开始,这个周瑜其实就等同于将倭寇老巢的位置,交给了李秘,只是李秘无法发现罢了!

当李秘还在震惊之时,周瑜却又朝吴惟忠道:“这些倭寇人多势众,某希望能够随军出征,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不由热血沸腾!

这还能如何啊,眼前这位可是孙吴大都督,遥想当年,麾下十万水师,艨艟巨舰无数,火烧赤壁,千古留名,若说水战海战,还有谁比他这个孙吴大都督更厉害!

再者,海图是他解读出来的,他比所有人都要清楚,有他带路,大明水师已经赢了一半了!

众人都在狂喜之时,李秘却非常的忧虑,因为这一切全都落在周瑜的算计之中,谁知道他会不会将大明水师引入圈套之中?

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闹激进是好计第六百零零三章 国本之争两皆是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搅风云谁获利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功救人皆欢喜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甫驱邪之辩议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照大神之奇迹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鲜国王有暗示第一百三十二章 令官好心或恶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虽小却硬气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耻第七十章 老儿小辈共争执第一百零零章 挑拨离间得生机第三百九十五章 言语拉扯争端起第二百四十章 装疯卖傻无道理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见如故赵氏裔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处无隐匿第四百九十九章 宴会舞刀别有意第六百五十一章 乱民寻衅好转移第二百七十四章 顺藤摸瓜寻密室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卺之夜干着急第二十七章 司吏尽诉心中疑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营来护庇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夜无人被救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说当年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元观里找探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魏营往事与身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性情古怪小师弟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鹤楼顶搜贼子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战将军死第七十一章 情势突变回程急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征践行临前夕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势异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慑铁匠终缴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胆英雄急大义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献谋计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飞骑第二十二章 再临县衙扯虎皮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献计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锅里有猫腻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来贵客实无礼第六百四十章 驾临诏狱救兄弟第六十八章 深夜造访黑漆漆第九十二章 县狱遭劫断蛛丝第一百二十三章 女倭贼奋力拼死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战激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一百零五章 惊艳好事变坏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时第四百一十章 遁入魔花逃生地第三百零零六章 寻访闺蜜红巷里第六百二十七章 难民进堡乱象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命悬一线有挡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为保大义陷绝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去留一念或行刺第五百九十章 洞玄识微风之秘第四十章 马王爷庙玄青子第九十章 心烦意乱恼奴婢第三百九十三章 举世欢庆我独寂第二十五章 倭寇细作短刀遗第七十章 老儿小辈共争执第三百五十八章 翘首以待放榜时第三十一章 劝说司吏好为之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平邪道再降世第一百四十三章 数十尸身难确实第六百五十章 太监急皇帝也急第二百三十四章 归宁郡主与世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长生提点也无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争锋起第四百八十二章 秋高围猎壮胆气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疯狂意第二十七章 司吏尽诉心中疑第四章 不畏强硬戏司吏第二十一章 结交耆老东主谊第三百三十一章 濒死逼出大潜质第一百二十四章 神堂库房意外喜第九十八章 双双被困废墟底第五百六十九章 放弃分坛回村里第八十二章 河滩草庐有神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灯瞎火荒唐事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变遂成疑第五百八十八章 无敌舰队引惊奇第一百四十六章 邪恶震慑世家子第一百零五章 惊艳好事变坏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长生提点也无意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书割舌有所指第五百二十二章 黄粱梦中无战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安东世子道猜忌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元观里找探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齐备水下计第二百九十九章 京城百户生血气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风夜雨黄绫驿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楼关卡遭讽刺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却反义第一百五十章 苦旅儒士唤泰西第四百三十五章 且拿宫刑换名字第五百六十六章 乡学先生有见地第五百四十八章 简在帝心折龙旗第五十二章 漏液报信出差池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贵妃何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