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诸葛紫毫

“这肯定得看啊。不过,你确实得小心点儿。”佟人堂解释了两句,“这支毛笔和这方砚台,我祖父很珍视,一共只用过两次,一次是我父亲成婚时,他亲自写了喜帖;另一次,是我小时候刚入学时,给我写了一首劝学诗小条幅。”

“我明白了!”余耀应道,“除了龙袍,这支毛笔和这方砚台,您也不想流出国门,那些翡翠,其实无所谓。”

“唉,要不是我那女婿是个外国人,我或许也会带出去。不过,既然龙袍是件戏服,那就无所谓了。”

佟人堂叹了口气,转而正色道:“我出手也不是乱出手,我觉得老濮人不错,他儿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小濮保证说就算自己不留,也会找靠谱的收藏家,绝对不会流出国门!”

“这个您放心。”余耀应声。

佟人堂又轻轻摇头,“让你们见笑了,其实真想留住,应该捐到文博单位才对。不过,也亏得小余你来了,不然拿件戏服去,闹个大笑话!”

“文博单位固然可靠,但民间私人珍藏也是留在了华夏,而且您还能有一笔收入,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呵呵,小余你不仅眼力好,还会说话。”佟人堂看着余耀的眼睛,“小余,虽然初次见面,但我确实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我对古玩是外行,这笔你看完了,能给我撂个实底儿吗?”

“老爷子都这么说了,我哪能出诓?”

佟人堂郑重道,“你放心,哪怕真的很值钱,只要你想收,我也尽量便宜让给你。”

“我先看。”余耀笑着点点头,拿下了笔毫上的竹制保护套。

这一看:

紫毫!

笔毫和紫竹笔管色调相近,但更紫一些,不黑。

笔毫保存得比较完整,看得出很少使用,而且用后必然经过小心细致的清洗。

工艺精湛,用料高端,年份久远。

余耀脑中划过一道亮光,这支,不会是南唐时期的诸葛紫毫笔吧?

诸葛制笔,天下无双,鼠须紫毫,黄金十两。

唐宋年间,最出名的毛笔,不是湖笔,而是宣笔。元代以后,宣笔虽然仍在制作,但老大地位逐渐被湖笔取代。宣笔、宣纸,都因产地而得名。

就在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笔墨方面,南唐出了两大高手。

一个是制墨的奚廷珪,后被南唐国主赐姓为李,故而世称李墨;另一个,就是制笔高手诸葛高,他做的毛笔,被称为诸葛笔。

诸葛高制笔,以笔毫技法为最。鼠须笔,紫毫笔,在当时,一支就能卖到十两黄金!

如今的笔毫,一般都是狼毫或者羊毫,材料相对普通。鼠须和紫毫,光是材料就不简单。

鼠须,松鼠的胡须,做一支笔也不知道得让多少松鼠没了胡须。

鼠须笔汉代就有了,据说,王羲之写兰亭序,用的就是鼠须笔。收集松鼠胡须难点儿也能做到,可并不是直接就能制笔的,技法很重要,而鼠须制笔技法早已失传。

紫毫,紫色的野兔脊毛,这种毫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今且不说技法,找这种野生兔毫怕是也找不到了。

白居易有一首诗就叫《紫毫笔》,他写诗比较直白,一看就明白:“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材料和工艺,余耀基本上能确定,但到底是不是南唐时期的,余耀虽然想到了,但归根到底,还是不能断代。

毛笔不同于别的古玩,可以依据断代的要点太少了。

同时,如果是五代时期南唐的产物,距今一千多年了,如此完整的可能性很小。

但可能很小,不代表不可能,如果只是欣赏把玩,极少用来写字,又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养,还是可以的。甚至,因为年代久远,整个笔毫部分或许从笔管脱落过,但也能重新固定,这个从外观上也看不出来。

从笔管的包浆来看,怎么也得几百年了,而且必然是被经常盘玩的。因为如果只用来写字,手指的握点包浆就会更重,但这支紫竹笔管很均匀。

同时,若不是经常盘玩,这么多年下来,竹子早就裂了。

“怎么样?”见余耀看的差不多了,佟人堂和濮杰几乎是异口同声。

佟人堂和濮杰问的一样,但是意思不一样,佟人堂是想问东西怎么样,濮杰的是问能不能收。

按说来收货,是不能对货主说实话的,即便之前佟人堂说希望他能撂个实底儿,他也没有正面答应,只说“先看”。

但此时余耀想了想,“老爷子,这一笔一墨,确实不能流出国门。”

濮杰一愣,随后看了余耀一眼。

余耀深吸一口气,“初次见面,但我还就冲您了!这砚台,是明代歙砚,而且非同寻常;这紫竹紫毫笔是宣笔,起码也有个几百年的年份,甚至有可能来头更大······”

余耀接着便干脆介绍了一番。

听完之后,濮杰呆住了,转而眉头紧皱,你还真撂实底儿啊!

但是佟人堂却很奇怪,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太大吃惊,“市场价值如何?”

余耀实底儿都撂了,也不差这个尾巴,接着便分析了一下。

这两样东西,市面儿上都没出现过,估价只能参考着来。

曾经有一方吴昌硕刻铭的歙砚,应该是拍到了百万高价。吴昌硕是清末民初的书画大家,又擅长篆刻,自己刻铭,确实很独到。而这方歙砚,虽然是汤显祖写铭,找工匠刻的,但毕竟是明代的,历史更古;而且汤显祖的名声比吴昌硕更广。所以这方砚台不会低于一百万。

而这支紫毫宣笔,虽然不能完全断代,但光是这紫毫,就很珍贵,而且几百年的年份是没问题的。参照明代的竹雕御笔,不是紫毫的,也拍出过百万的高价。这件笔管没有雕工,但是紫毫占了极大优势,怎么算也不该低于百万。

也就是说,这一砚一笔,保守估价,总价也该在两百万以上。

濮杰暗道,完了!不光没得赚了,两百万现在也凑不出来!

佟人堂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第402章 三棵野生黄花梨第728章 测字第232章 最后的水字口第710章 鞭辟入里第586章 谢礼第564章 黑色戒面第618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416章 我并没有答应要帮你第559章 来龙去脉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炉第494章 收货后的奇遇第129章 康熙通宝,大五帝第193章 麻烦第97章 小偷第688章 一亿以下都是漏儿第303章 抢先的男人婆第278章 最难仿的古玉第650章 顾二娘第589章 魂瓶,提点第531章 一个陌生男子的来访第696章 三江并流第721章 脉络和原点第149章 清远道人汤显祖第87章 四方葫芦第535章 故宫五线第111章 后错金,洞察入微第75章 荆轲刺秦王第769章 接盘第590章 黄猫脖挂白玉坠第757章 东南第673章 火字口补遗第497章 八棱梅瓶,看着稀松第356章 一层窗户纸第333章 鉴画第322章 识古不穷,迷古必穷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传人!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327章 鸡血长命锁第198章 从天而降小玉人第43章 超级保镖闯瓷都第119章 国宝金匮直万第715章 阵符第246章 货卖与识家第607章 左右羽林卫第744章 八卦湖,太极岛第79章 靖康耻,犹未雪第663章 欧阳主任第586章 谢礼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捡第430章 玉斧和玉韘第131章 黄衣大士第680章 志在必得第280章 挂屏上的宝塔第333章 鉴画第386章 宋画谜团第736章 月牙江滩第16章 窜货场我的古玩之路(代上感)第74章 乃字还是这么正第699章 重启格古斋第459章 真鼎现身第384章 你不了解许太炎第549章 双龙寿字币第417章 真假参半第93章 赌格第126章 谢流斋第312章 我有灯架(为长老影子没有梦加更)第296章 气氛第541章 青花瑞兽盘第624章 拓片识杯第746章 转战木乌岗第140章 鸠首第280章 挂屏上的宝塔第141章 无双谱第718章 偏差第416章 我并没有答应要帮你第607章 左右羽林卫第710章 鞭辟入里第286章 上官雨还挺积极第470章 江州第一眼第497章 八棱梅瓶,看着稀松第174章 朱三松不够,再加吴昌硕第633章 谭心定上门第320章 永历金钱第160章 黑驴蹄子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第762章 他乡遇故知第270章 我想起来了第322章 识古不穷,迷古必穷第651章 朱子常第434章 顺藤摸瓜第280章 挂屏上的宝塔第378章 我哪是什么行家第763章 嘉禾壹圆第28章 又有买卖来了第43章 超级保镖闯瓷都第153章 蚀花肉红石髓珠(求首订)第533章 身份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许第166章 这种把戏,我不想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