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气氛

犹疑并不是要不要出手,这个价儿余耀没兴趣。犹疑的是到底是不是真品。

此时,余耀身边的杨锐似乎也对这件青花釉里红起了兴趣,拨了拨余耀的胳膊,同时看向余耀。

余耀还在沉吟。

若说清代的青花釉里红,以雍正为最,特别是釉里红的发色,呈现鲜红,又被称为“宝烧红”。而康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红的颜色有些发黑。至于乾隆朝的青花釉里红,比康熙强,比雍正差。所以虽然水准不低,但是特点也不那么鲜明。

杨锐一看余耀也拿不定注意,便耳语道,“气氛有点儿紧,价儿又太贵,算了!”

杨锐说气氛,是因为他观察到有两三个人已经对这件青花釉里红梅瓶跃跃欲试了!

余耀一听,眉头忽而舒展,扭头耳语道,“说得好!放弃就对了!”

“啊?”杨锐一愣,但此时不宜多说,既然余耀说了放弃就对了,那就回头再说吧。

余耀这是从杨锐说的现场气氛,一下子想到了瓷器烧造的气氛,结合之前的判断,彻底看明白了!

在瓷器烧造的过程中,气氛是个专业名词,指的是瓷器所处的烧造环境。

简单来说,在瓷器烧造的过程中,其实就两种气氛,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

烧窑的时候,如果要开着火门,氧气就能进去,瓷器就处在氧化气氛之中;要是关着火门,没有氧气进入,那窑炉里就是一个还原气氛。

釉里红,就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而且铜作为着色剂,不太稳定,温度高了,那就“还原”没了,见不着红色,彻底报废。温度低了,那就会发黑,黑得轻一点儿勉强可以,要是黑得厉害,那也得报废。

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这个温度的控制范围是多少呢?

10摄氏度以内!

要知道,瓷窑中可是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在这个基础上控制10摄氏度的误差,难度可想而知。

这个难度,说的是古代窑工面临的。因为现在不存在了,科技发达,瓷窑里设有温控表,烧的又是燃气,可以快速精准地调节温度。

所以,釉里红这个品种,在历史上成品率很低,也不能长期维持。笼统归纳一下,也就是元代到明代初期、清三代康雍乾时期,这两个大阶段充分烧造过。

这其中,以雍正的釉里红最为鲜红,同时没有晕散。但是,即便是雍正釉里红,一块红色之中也不会这么均匀,这是当时的柴木烧窑这个基础决定的,温控误差可以做到10摄氏度以内,但要保持精准的稳定是不可能的。

而这一件青花釉里红,虽然颜色不如雍正釉里红鲜亮,有乾隆朝的发色特征,但是红得过于均匀了,虽然也不是完全均匀,但已经超出了应有的范畴。

这必定是现代瓷窑利用温控表精细掌控窑温的结果!

虽然解释起来比较复杂,但其实在余耀脑中只是一小会儿的工夫。

对于这种顶级高仿,以余耀的眼力,尚且是在波折中才看明白,所以其他有人跃跃欲试一点儿都不奇怪。

老头儿说了“开席”之后,便有个高瘦的男子左臂挡拆、右手急探,将带着编号和价签的塑料牌抢在手中。他的左侧和对面,各有一人出手也比较果决,但都没有他快。另外,还有两三个人略有迟疑,更是赶不上趟儿了。

最后,这三件瓷器,都被买走了。

两轮过后,中间停了一段。老头儿居然谈了谈关于青花和釉里红的一些事情。

其实,青花和釉里红都是釉下彩,就是先在瓷胚上绘彩,之后上釉,入窑一次烧成,差别只在于用料的不同。但两者的名字却不统一,如果按照青花统一,那釉里红应该叫“红花”;如果按照釉里红统一,青花应该叫“釉里青”。

老头儿谈的,就是类似这样的趣味性的东西,他自不会谈什么鉴定要诀。

这算是流水席上的一个小插曲。实际上,第一轮结束后也间隔了一段时间,不过老头儿没说话就是了。

余耀和杨锐没听他说,两人低语交流了一会儿。

后面第三轮上来的东西,没有瓷器,都是小玉件。

和田玉的玉牌,玛瑙环,翡翠的翎管。玉器是相对比较容易鉴定的,余耀看得更快。

和田玉的玉牌是明代的东西,但是雕工比较粗,而且缺了一角。

玛瑙环是清代的,比袈裟环小一点儿,工艺不错,但质地是普通的玛瑙。

这里面最好的,就是那件翡翠的翎管,虽然是清晚期的,但种水不错,色是苹果绿。

翎管是清朝特有的东西,因为清朝的官帽,一改前朝高冠帽翅的形制,弄成了礼帽的样子。翎管,就在礼帽的顶珠下面,用来安插翎羽的。一般来说,和旱烟管差不多粗细,有个两寸来长。

用什么样的翎羽是有讲究的,单眼、两眼、三眼花翎,都有对应的等级。

而翎管,用什么材质,也是有讲究的。一品文官,一品镇国公、辅国公才能用翡翠翎管;而一品武官,一品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用白玉翎管。

这根翡翠翎管,是开门的真品。

但价格也高,比行价还要高上那么一点点。这样的东西,不好找,以后只可能升不可能跌,这是算准了肯定会有人心动。单就这翎管的钱来说,是赚在明处了。

这三样东西,余耀和杨锐也都没打算出手。

这一轮过后,老头儿说了句“上茶上点心”,便从后门出去了。

所谓流水席,也得掌握个节奏,不可能不停地上,这样买家未必舒服,而他们也未必有这么多东西。

坐到小圆桌边喝茶吃点心的时候,杨锐告诉余耀,这个鹿鸣山庄,夏秋两季是一处农家乐饭店,也可以住宿。冬春季节便不开了,这个期间,一般会开两次古玩流水席,但听说今年只开这一次。

鹿鸣山庄的老板,听说以前是附近村里铲地皮的,后来还在潘家园练过摊儿,干了几年之后,回来建了这么个鹿鸣山庄,许是天儿冷的时候生意不好做,他居然结合老本行,想出了这么个主意,开起了古玩流水席。

第288章 潦倒的天才第671章 来历第131章 黄衣大士第331章 新的开始第602章 水月镜天第238章 面熟翻出老照片第394章 小摊上的“美人醉”第150章 诸葛紫毫第702章 狗血第367章 隔壁老王的玉佩第309章 兔毫盏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141章 无双谱第583章 入谷,蹊跷地球仪第257章 你想要你就说嘛第706章 天子三剑,有二合一第27章 管杀又管埋第169章 玉猪龙第560章 伙着拿下第391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58章 又见鬼脸花钱第79章 靖康耻,犹未雪第298章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第212章 解玉砂第5章 剃头挂袍将军罐第5章 剃头挂袍将军罐第592章 这货烫手第417章 真假参半第213章 大宅门第176章 土字口掌眼第427章 重合的鸟篆第157章 四方神兽汉镜(第五更)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偿命第20章 龙马相会第388章 五花八门第626章 坐地起价晚了点儿第717章 说穿了还是一笔交易第602章 水月镜天第649章 底托落款第89章 虬角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546章 将行汝都第372章 北齐佛头第12章 被退货的玉舞人第628章 卖画还是买酒第692章 谁拍走了赵无极的画第206章 冤家路窄第269章 大明隆庆年造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764章 局中局第126章 谢流斋第642章 封侯挂印琵琶尊第89章 虬角第457章 江底探陵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炉第558章 农家院里有大佛第184章 自作主张第713章 免死玉牌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偿命第309章 兔毫盏第338章 这买卖太圆满了第405章 墙外开花墙里香第155章 一纸乾坤(第三更)第771章 难道是有了?第180章 这个传人不知情第415章 天工第523章 心机深沉的老头儿第657章 画中玄机第358章 捕兽夹子第118章 玄鸟生商第784章 费尽思量,狡兔三窟第89章 虬角第439章 一箱过十亿第52章 港胖第5章 剃头挂袍将军罐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783章 还账第434章 顺藤摸瓜第120章 上中下策第231章 鬼眼穿木第378章 我哪是什么行家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斗壶第663章 欧阳主任第297章 瓜形壶,无肉亦欢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许第638章 又遇谭心定第166章 这种把戏,我不想再玩了第51章 大运琢器第22章 赵公明第39章 杀猪第438章 密码错误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担心第475章 三个议题第322章 识古不穷,迷古必穷第22章 赵公明第581章 云青花第15章 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