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泸水米擒

这时候,余耀和萧影在门外也大致看清了门内的情景。

里面应该是一个四方形结构,像是一个大殿,大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居中有一座径约五米、高约两米的圆形石台,从门口看去,有一道石阶,不知石台背面还有没有。

“进吧。”萧影感受气息并无异常,开口之后便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余耀这才看到,大殿四角,各有一个高约一米半的粗大石柱,柱顶做碗形,内有灯芯,此时已经点燃,光亮就是这么发出的。

这大殿层高得有五米以上,不过顶部参差不齐,并没有细致修凿。

圆形石台后面,似乎有一处凹陷的区域,下面看不太清楚。

两人先凑近一角的“石灯”看了看,里面放着不知是什么油脂,乳白之中略泛血红,而灯芯则是半透明的筋状物,凑近之后,微微能闻到一股异香,入鼻之后有舒泰之感。

“这灯油和灯芯,必不是寻常之物。”萧影说道,“而且应该经过了特殊处理,开门之后,空气流通,便能自动点燃。”

余耀点点头,指了指圆形石台,“先上去看看。”

两人走上石阶,到了石台顶部,先行在内侧边缘向下探看。

石台背面并没有阶梯,是垂直的。而在石台后方的凹陷区域,是带有斜坡的;居中,则是一个圆形水池。确切地说,更像一口水井,因为直径只有两米左右。

井中有水,不过在井壁下数米才是水面,并无明显的异味。

“应该是活水。”萧影开口。

“我看,这口井,有可能连通澜沧江。”余耀应道。

“看看那个。”萧影指了指水井后方的石壁。

这石壁上,有一部分被打磨得很是光滑平整,这个区域内,有一幅壁画。这幅壁画他们上了石台就看到了,不过先行看了水井,没有详加观察。

这幅壁画的上半部分,是一条蛇形动物。

头部和蛇有六七分像,最明显的差别在嘴巴,有两颗粗大的獠牙从嘴里斜着向前伸出。同时,嘴巴比蛇要厚,嘴巴两侧,还有两个类似肉瘤的凸起。

身体中部比较宽大,不过无足。尾部逐渐变细,最后一部分变得细而均匀,很长,而且末端像是锐刺的样子。

这蛇形动物的头微微侧歪,仿佛在向下顾望。

而壁画的下半部分,则是一群人跪在江边,冲着蛇形动物行礼。人前是一段江面,其中一半狂风巨浪,另一半风平浪静。

“这想必就是细封氏一族供奉的江神了。”余耀说道,“这水井如果连通澜沧江,那这所谓的江神,想是能从江中来到此地!”

“怕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了。”萧影站在石台上打量了一下四周,“这个地方,应该是隋文帝杨坚调用之前细封氏就建好了,也就是说,之前要进来祭祀江神,并不需要阵符;甚至,可能没有设置阵法,而是采用派人看守之类的办法。”

“嗯。有可能是被杨坚调遣征讨之后,控水之术为更多人所知,安全起见,才做了阵法。而这块玉牌,恰好可用作阵符。本来‘免死’靠的就是控水之术,而控水之术,在他们看来,得益于江神的庇护。”余耀应道。

“分头看看墙角的那两块石碑。”萧影一边说,一边转身走下了石阶。

这大殿石门那一边的两处墙角,就在“石灯”之旁,各有一块石碑,大小并不一样,冲门左手侧的那块,高约一米半、宽约半米;而右手侧的那块,高约两米,宽约一米。

余耀去看了小的,萧影去看了大的。

小的这块石碑,并没有文字,而是浅浮雕了一个弯角羊头。

当时的党项族,又叫党项羌,羊应该是他们的图腾,从“羌”和“羊”的字形上也能窥豹一斑。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特殊之处。余耀随即便走向萧影看的那块大石碑,此时萧影正好冲余耀喊道,“这上面有汉字!”

“小石碑上没字,雕了一个羊头图腾。”余耀一边走一边说道。

走到大石碑跟前,余耀发现,这上面的刻字,歪歪扭扭,有点儿隶书的结构,但是笔画却又很平直,有的地方还有缺笔,显得不伦不类。

不过,这倒不影响余耀辨识。

这碑文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一道谕旨的内容,只是并无格式。

这口吻就是皇帝的口吻,大致意思是:细封氏数千族众,在族长粟棉的带领下,为大隋立下大功,赏赐粟棉免死玉牌,封爵“开国县男”,赏赐族人金银、粮食、布帛、盐、牛羊、毛皮等等物资,同时,将粟棉的一个儿子调入京城当了一个六品武官。

细封粟棉的“开国县男”爵位是五品,儿子当的是实职六品武官,高低且不说,但将细封粟棉的儿子调入京城,明显有点儿人质的意思。其实细封氏不过几千人,就算有控水之术,想造反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想来杨坚还是不放心。

主要内容是这些,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句话:细封、米擒两部,同功皆赏,再委重任,分驻浪沧、泸水,报圣恩而西拒,上禀则两相助。

“这么说,因为控水之术、助力隋文帝征讨南国的,除了一个细封氏部落,还有一个米擒氏部落!”余耀一边掏出手机,将碑文拍了下来,一边说道。

“而且米擒氏的大本营,守着的是金沙江!”萧影立即接口。

浪沧,就是澜沧江;泸水,则是金沙江。

不过,金沙江这个称呼,是宋代才有,而且宋人也并不认为金沙江就是长江的上游,而是以《禹贡》的说法“岷山导江”为准;直到明代徐霞客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才算是终于认定。

金沙江在宋代以前的叫法有很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叫得最多的是“泸水”和“丽水”。比如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比如,千字文中“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从这句话来看,杨坚如何封赏的米擒氏不知道,但除了封赏两氏族,还又委派了任务,那就是抵挡西边不安分的势力。同时,杨坚还让细封、米擒两氏族相互帮助。

当然,杨坚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让他们相互监视,因为前头有个“上禀”。

这块带有碑文的石碑,显然是细封氏受到封赏之后立的,基本就是照搬了谕旨的内容,不过他们可能找不到像样的石匠,刻字虽然是对旨照葫芦画瓢,但依然很难看。

余耀和萧影此时哪会在意这个?两人眼中都冒出了兴奋的光。这细封氏,在澜沧江边有一处祭祀江神的大殿,那么活动在金沙江边的米擒氏,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处类似的地方?

第761章 猛料第318章 峰回路转第772章 祖传之物第183章 复仇者联盟第282章 踢碎了一件元青花第404章 狮子大开口第30章 真赛假第311章 月影贴片第114章 撞器第147章 龙袍第705章 子母剑第702章 狗血第144章 因为他是我孙子第260章 秦陵地宫第26章 臭流氓第387章 他不是一个人第624章 拓片识杯第181章 天球瓶第210章 嘉尔德第626章 坐地起价晚了点儿第285章 圣旨玉牌第275章 海水龙纹高足碗第577章 下三滥的后账第170章 竞拍青铜敦第733章 熊大熊二第404章 狮子大开口第484章 法花釉,后门造第354章 及时雨沈歌第420章 库货,百宝箱第704章 非同凡响第523章 心机深沉的老头儿第358章 捕兽夹子第451章 青铜病第322章 识古不穷,迷古必穷第583章 入谷,蹊跷第707章 物归原主第129章 康熙通宝,大五帝第230章 鸣鹤二十八宿第679章 通话第23章 王玉兰第100章 天青云破第567章 呼之欲出的大漏儿第363章 一出好戏第600章 大罐子,小罐子第213章 大宅门第723章 龙门第704章 非同凡响第89章 虬角第569章 老蜜蜡第303章 抢先的男人婆第13章 老窑第293章 高手若是在谭家第225章 林丰草的外公第741章 法印第222章 线轱辘,无挡尊第15章 次品第577章 下三滥的后账第45章 暗战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107章 斗宝第791章 传国玉玺,残缺的完美第585章 大论辩第377章 陪我过年第215章 节外生枝第434章 顺藤摸瓜第230章 鸣鹤二十八宿第172章 一个人竞拍第286章 上官雨还挺积极第764章 局中局第141章 无双谱第200章 不速之客第195章 突发奇想第175章 玉镯本是男人戴第188章 阔叔和二小姐第450章 镇帮之宝第236章 来了搅局的第549章 双龙寿字币第174章 朱三松不够,再加吴昌硕第18章 这不是作死么?第399章 翡翠店里买瓷器第590章 黄猫脖挂白玉坠第103章 跟我一起见馆长第400章 永乐甜白第354章 及时雨沈歌第124章 老邻居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24章 自作聪明的发挥第439章 一箱过十亿第802章 太爷爷第37章 一封家书(求收藏)第187章 一句话坏了买卖第380章 唐人写经第781章 我说真的,它就是真的!第659章 纷至沓来第437章 两个保险箱第61章 御制鼻烟壶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67章 赃物第371章 康定情歌又得发单章,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