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唬敌妙计

凌云从书架上取下了吴国千年的发展史,这发展史上吴国的兴衰。从千年前吴太公姬太伯建立的勾吴古国起,一直到阖闾称霸,夫差称雄,灭国以至姬凌云重新建国等,这些都有记载。

当然这只是历史过程,并不是姬凌云想要察看的东西。他翻阅这吴国发展史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吴国长久以来的治国方针,对敌策略。看看有哪些值得参考,借鉴,又有哪些必须改进,遗弃。

没错,姬凌云治理吴国的第一步打算就是改革,彻底的改革。

如今吴国以非已往傲视群雄。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二流国家而已。在大周领地上比吴国强大的国家比比皆是。要想称雄天下,必须经过有效而实在的改革。只有如此,日后才有希望再现惜日辉煌。

此刻改革,也是正是机会。

凡是重大改革,无论是那个朝代,那个诸侯国都会受到不小的压力。挺过压力就是成功,若不能挺过,则将一事无成。

这一点在吴国却不存在,重大改革之所以会受到压力。那是因为威胁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世家大族纷纷阻挠所致。可吴国现在却是破后而立,世家早已消散,而大族也只是仅存几户。改革所受到的压力将会减少许多。

因此,制度改革,越快则越有利处。

刚翻阅没有一刻钟,“大王。”西施敲开书房的门,姬凌云才跟她分开一会儿。觉得有些奇怪。

“夷光。有事吗?”

西施端了一碗参汤,轻轻放到姬凌云面前,“先垫垫肚子在看吧!”

姬凌云展颜一笑。接过参汤尝了两口,入喉滑润,朴实清爽,滋味鲜甜,有股淡淡的参味,美味无比。

姬凌云三两下就将一碗参汤下肚赞道:“甜而不腻。味道鲜美,想不到你竟有如此手艺。”

西施娇笑道:“大王喜欢就好!”收起勺碗,欲言又止,道“大王,我可不可以同你一起在这儿阅览书札?”

姬凌云怜爱地看了西施一眼,暗笑:“一早在叫我起来不够,还打算亲自监督?”姬凌云明白西施在用她地实际行动来激励自己,点头道:“无妨。这里你随时都可以近来。不过,你每天都得为我煮上一碗类似的参汤。”

西施开心的笑了起来,撤下勺碗。

西施随手拿了本古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见她如此,姬凌云也不好意思在想其他。继续开始了他的工作。

一直到辰时,姬凌云才歇停下来。用过早餐,在诸卫兵的簇拥下行至吴国大厅处理各类政务。

大厅内,只有相国伍子胥、太宰姜良以及姬凌云三人。

伍子胥道:“大王,吴国百姓对大王期望甚高,募兵令颁布下去不过六日,就以有了三千壮士前来投军。孙上将军正在营地着手训练,只须三月,这些人都可以上得战场。”

姬凌云点了点头道:“战马购买的怎么样?”骑兵,这是姬凌云目前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以后骑兵将是吴国的一大优势。

尤其是他们掌握了马鞍、马镫、马蹄铁这三样能让骑兵实力上升好几个等次地先进技术。

伍子胥答道:“老夫已经派人去与楚国与楚王商议,大约半个月后,一千五百匹战马就可以到位。加上我们以有的八百多匹战马大概可以组成一队二千人的骑兵队,或则是一百五十乘战车。”

姬凌云断然否决组建战车的想法道:“战车队一定要组建,但不是现在。吴越一地,多河渠沼泽山林,战车远不如骑兵实用。另外,从我军上下两万将士中选出会骑马射箭的士兵,将他们编入骑兵队交由项鹰将军训练。”

姬凌云就是姬凌云,决定是事情也不容他人随便更改,哪怕这个人是伍子胥也不行。

南喜船,北善马,但姬凌云却不信在两万人中会找不出两千个会骑马的。

伍子胥赞许的点头应诺,姬凌云如此有主见,对吴国来说实为一大好事。

军事处理完毕,姬凌云看向了姜良,问起了政务上的大小事情,尤其是关系吴国兴亡关键地春耕的情况。

姜良回答道:“秧苗已派送了出去,六千头耕牛也已经借出去了五千多头。各地

几乎都忙碌了起来。在管、默子溪的规划下,春顺利。招募流民地计划也在长江南岸展开,如今我们已经招募了一万左右的流民,并将他们安置了下来。给予秧苗、田地,只要成功,一但传开,相信日后流民将会更多。”

这时,外面进来通禀,士大夫韩庆求见。

韩庆大步走进厅堂,开始韩庆并未真心臣服,但此刻他已经发觉到吴国地潜力,毫无怨言的在这里呆了下来。

韩庆神秘道:“大王,属下在路上遇到了齐国使者,看他们的样子应该不是只为祝贺而来。”

姬凌云沉吟道:“齐国现在分裂成了两个。一个以姜骜、田恒为首;另一个以姜萌、止为首。他们一个占据齐国西方、一个位于齐国东方,相互间势不两立,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不过,田氏一族在齐地根深地固,实力要胜于姜萌、止。此次使者想必是姜萌、止一方的人物吧,他们对付不了姜骜、田恒就想向我们求援。不必理会他们,齐国越乱对我们就越有好处。”

韩庆道:“大王,我们不能这么想。臣下觉得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要回齐国侵占我吴国的所有领土才对?”

当年齐越联军,齐国占据长江以北的吴国土地,越国占据长江以南的吴国土地。长江以南的吴国土地以被姬凌云收复,但长江以北却还在齐国手中。

姬凌云大喜,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姜萌、止一系,实力比不上姜骜、田恒他们,但差距不是很大。如果在加上我们,姜骜、田恒一定比不了。如果大王让伍相国,孙上将军领上一万五千军马在长江南岸扎营,那么姜骜、田恒他们会有什么反应?”韩庆胸有成竹,面露奸笑,活脱脱的老狐狸模样。

姬凌云拍案叫绝,“好计!好一个唬敌妙计。”

伍子胥也赞同道:“如此,我军确实可以不废一兵一卒,便可收复失地。”

商议至此,姬凌云等人就闻齐国使者求见。

殿中四人对视“哈哈”大笑。

姬凌云道:“送上门的好处,难道要拒绝不成?快快有请。”

不一刻,一个眉清目秀,身材硕长,颌下三绺长髯,皂帽布襦的文士大步走了进来,对姬凌云礼拜道:“齐国使臣止拜见吴国大王。”

姬凌云面露冷色,不理不采的说道:“齐国?就是那个战败投降,却又不守信义的国家?”

+:求与人,不得不低声下气道:“那一切皆是田恒狗贼的主意,若不是他极力劝说,大王是不会同意发兵的。”他见姬凌云如此在意前事,索性将罪过全部推在田恒身上。

姬凌云面色一整道:“果真如此?”

+:为了一己之失,无视天子,无视君王,竟然放下杀君之罪。如此恶人还有何事干不出来?此贼当杀,当诛。”

哭喊中,止偷偷的看了见姬凌云一眼,见他面露冷笑急道:“我主说了,只要大王愿意出兵相助,我主愿意归还前吴国所有土地。”

姬凌云双眼一亮,装做意动道:“如此让我考虑一下,这样吧,我派使者去见你们齐王,商议一些细节。成于不成,那时在说。”

+.子,一点也没有夫差的那种霸气,老到。”

同时,姬凌云心中也得意的想道:“你们那个老不死的大王正是被我让人砸成肉饼的。”也不知止知道姬凌云此刻所想,会不会呕上三升血。

姬凌云立刻招来姬子吴,将计策详细的说了遍,然后嘱咐道:“你此行一定要大张旗鼓,让齐国上下臣民都知道止入吴与吴结盟一事。”

姬子吴冷静的点了点头道:“大王放心,微臣一定完成任务。”

姬凌云大笑:“如此吴国全境又将重新投入我大吴的怀抱。”

第20章 计策成矣第2章 决战定策第10章 战马靠的是训练第24章 卸磨杀驴第32章 终定秦国第41章 巧用连坐法第6章 一个条件第33章 血战孤城第12章 时机成熟第20章 神秘老朋友第43章 好事喜成第8章 作秀第24章 夫差之难(上)第3章 犒赏第22章 赵鞅的打算第2章 矩子墨翟第32章 担任联合军盟主第28章 民心尽失第23章 好事成双第8章 良将公孙纵第20章 端科与韩庆(上)第11章 决定结盟 范蠡使计第46章 援兵抵达第26章 挑衅、斗宝第43章 刚果决绝的西施第2章 绕梁第16章 用剑之道第24章 吴起的自白第45章 扭转局势的妙计第12章 秦国音训第49章 大战淄川口(下)第21章 周天子归天第34章 哀兵必胜第10章 战马靠的是训练第36章 项鹰求见第27章 神秘的信函第27章 目的一致第25章 水上称雄 方城内乱第16章 用剑之道第8章 一炮双响第21章 最强的敌人赵毋恤、姬斯第13章 神力王倒拔大樟树第2章 结交四邻第49章 大战淄川口(下)第50章 秘密武器第40章 杀手锏第23章 两步棋第32章 终定秦国第3章 你的胸软软的第44章 激辩智宣子(上)第51章 临淄定策第29章 不屈的斗志第25章 兵圣出山第22章 战前会议第25章 水上称雄 方城内乱第6章 小人谗言第30章 父子谈心第45章 巧舌战叶公第39章 刺杀齐王第21章 最强的敌人赵毋恤、姬斯第1章 黄河逸事第23章 孤注一掷第12章 时机成熟第15章 毒计陷害第3章 夫差的信心第8章 作秀第7章 冶炼生铁第17章 医馆惊变第22章 攻山第28章 千斤神力王第34章 哀兵必胜第2章 强抢西施第25章 渡河激战第29章 声东击西第33章 藤甲兵即将诞生第20章 争斗第18章 连取四城第9章 包办婚姻第3章 夫差的信心第8章 阿青到来第17章 街头遇刺第38章 立赌约,克山寨第33章 血战孤城第9章 包办婚姻第23章 回吴,小妮子郑旦第18章 决定出兵第5章 风胡子(上)第30章 项鹰第17章 得利第39章 软香扑怀第20章 天下将因你而颤抖第19章 马场内部第11章 互惠互利第23章 效仿先人第19章 我饿了……第34章 哀兵必胜第22章 智取函谷关第18章 毁周之计第11章 鬼神战术第7章 险要的骆稽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