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

普及教化,几千年前开创私学之风的孔夫子有教无类的理想到今日终于看见了实现的曙光。

可讽刺的是这不是在自称圣人门徒们的读书人大老爷们手中完成的,却是在武将出身的新皇帝的手中看到的曙光。

新皇帝陛下武将出身,第一件文治的诏令居然就是在东南三省和北直隶进行普及教化。

有人看不明白,只觉得皇帝是在瞎搞,有人却看明白了,知道皇帝这样做是在下一盘大棋。

联想到皇帝规定官员家中土地也要缴纳农税的政令,他们便很清楚,皇帝是要借着这股浪潮把优待士绅的传统给革除掉了。

不只是当下驯服了他们,还要从根子里把士绅给革除掉。

为此,两手准备,普及教化,不让教育成为一种垄断资源,还有建立军校,加强军方力量,对抗可能产生的文官力量坐大。

没人知道皇帝是怎么想出这样的招数,也没人知道皇帝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推动这样的政令,他们只知道他们做梦都不敢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而且还成功了。

风传皇帝准备推行先汉时期推行过的陵邑制度,对地方上冒头的富户大户进行割韭菜式的处理,杜绝地方势力坐大的可能,杜绝地方向中央要权的可能,保证中央集权的运转。

税赋政策上也明确了地方无权管理的原则,所有税吏都是中央官员,属于中央派驻地方,不隶属于地方,自成体系,自有转运政策,归中央派驻地方的地方调查司和审计司节制。

地方拨付给官员吏员俸禄和日常所需开支银两,各有定额,留存地方银库,其余全部上交中央,由中央统一调拨使用。

为了应急,中央也在地方设立了税银仓库和粮仓库,保存一定数量的税银和收上来的粮食,都是中央派人管理,地方若要应急使用也需要打报告上去,不允许私相拿取。

宁愿降低效率,也不允许地方插手税收,进一步限制地方权力,把地方限制在中央的严格控制之下。

两害相权取其轻,没有现代技术的加持,萧如薰从两难的决策之中选择了危害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的那个。

地方权力的扩张和中央权力的衰微是毁灭性的危害。

为此,大秦中央政府规模较前明大规模扩张,越来越多的官员是从中央领取俸禄而非地方拨付,属于中央编制而非地方编制。

进入中央做官是所有地方官员的向往,地方上也派驻了大量中央外派官员分割地方权力,黑鸩的官员们借由审计司和调查司的名义开始撒向地方,成为萧如薰在地方上的另外一只眼睛和耳朵。

大驰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由北京向四面八方扩展,这就宛如中央的手臂,由中央政府所在地向地方上全面扩展,抱住整个大秦国土。

大驰道主干道修缮完毕之后,还有支道向周围的重要城市扩散,由点及线,形成可靠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交流发展的同时,也增强对地方的掌控力度。

有了可靠的交通网络以后,讯息传递的速度就会提高至少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关键时刻,比敌人早一点知道消息,就能早一点安排,抢占先机,料敌于先。

在完成这些工作的过程中,萧如薰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什么叫做天高皇帝远。

他能感觉到中央政府在地方上的权威下降到了什么地步,地方上又是怎样的一种知道有国家但是不知道国家在什么地方的状态。

他们对整个国家的概念一无所知,有人觉得是天下,有人觉得是朝廷,有人觉得是皇帝,有人觉得是京师。

概念混乱,人心涣散,人力物力在需要的时候根本无法整合。

明朝的地方官员根本下不到真正的地方,对地方的管理极其有限,一旦出事,多要仰仗朝廷调兵和地方乡绅的帮助。

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维持下去,看似没事,但是一旦到了国战的关键时刻,就会摧毁国家,空有国力而无法使用,庞大的象被蛇吞了,看似荒诞,实则必然。

萧如薰不止一次的在内阁会议上对中央部门大佬们讲述这个道理,讲述他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性和正当性,要求中央官员和他步调一致,统筹地方,告诉中央官员他们手中的职权有多重。

“现在是没有地方势力的,你们说什么,地方上就做什么,没有掣肘,没有折扣,政令传达通常,所以任何一个政策都要小心谨慎的制定,考虑到方方面面,交给大朝会来议论,接受各方质询之后,选择地点进行试验,试验之后再行推广。”

萧如薰这样规定中央部门的新政令推行规则,他不说还好,说明白了之后,从前明走过来的官员们对此是怀抱着深刻的震撼的。

这场天下势力大洗牌之后,新的规则开始运行,一切都和从前不一样了,新朝立国之初,他们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

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得他们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够,虽然朝廷不断的在扩编在增加人手,越来越多精干的官员被调入中央做事,可他们还是感觉人手不够用。

可是皇帝一点都不体谅他们,不仅政务繁多,一天好几个政令,还要搞战争,这边打完那边打,忙的各部官员是头昏脑胀眼花缭乱,根本没有时间想别的,只能做事情。

明眼人也不是不明白皇帝这样做的用意何在,除了真的做事情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想让他们没有时间搞东搞西搞政治斗争,只能一门心思的做事情,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能做,也不应该做。

新朝立国一年,正是锐意进取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运,碰上了这个大变革的时代。

从中央到地方,官员都要做事,每个官员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做,睁眼做事闭眼睡觉。

地方上的官员搞建设搞人口统计管理民夫壮丁,中央官员统筹统计安排任务负责验收,整个大秦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般热火朝天之下,西南的战争无疑是温度最高的。

聚集了十六万大秦军队和四万仆从土兵,还有十数万运量运送物资的民夫和数百条运输船只,大量的骡马甚至是驴子和牛都被用来运送物资给前线打仗所用。

从东南到西南连成一线,大秦的新官员们接受了一次极其严苛的考试,刚刚下到地方的基层官员们要展现自己的能力,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被严厉问责。

所有人都在忙。

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内爆炸了一千三百二十四 无药可治的病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换防九百九十 给褚英的礼物一千零三十八 我错在哪里了?八百三十五 杀人了!一千零九十七 斥责毛文龙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计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九百零六 极乐之乐三百二十四 郑和的遗产八百三十六 这才刚刚开始二百二十九 决战(上)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三百零五 暹罗(上)一千零九十七 斥责毛文龙八百八十四 安禄山与郭子仪七百四十二 事关生死的大事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会一千二百五十 最后的港湾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五百五十五 王世扬求活(上)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启下乡(下)六百五十二 刘邦会不会在看着我们十四 武官的困境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三百七十八 拜见提督六百六十四 战前日常(下)三百五十六 夜袭(一)九百四十一 大明还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将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驾临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虫之患(下)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鲤七百九十二 十万火急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萧如薰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六 备敌一百七十四 强袭对马港(下)七百九十三 直达缅甸四百零八 条件(上)一千一百九十 永远怀疑七百零九 你们不给,我来抢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门关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五百七十七 那阁老你会怎么回答呢五百七十八 赵志皋最后的努力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头唱征服吧!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七百五十六 朱翊钧最大的错误二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威势六百二十九 鸠占鹊巢八 难行之路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八百七十五 心脏(上)五十 叶梦熊的忠告六百一十三 进兵计划七百零三 北伐的决心(上)一千三百七十三 愿我大秦繁荣昌盛,永世不衰五百八十四 摒弃前嫌五百三十八 纵马奔驰的李如松一百二十八 碧蹄馆遭遇战(上)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军事学院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么可能?三百三十七 佛朗机人的目的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别行动正式开始四百八十七 密谋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溃八百一十二 国家安泰,繁荣昌盛六百八十七 抄家进行时(上)八十一 萧如薰的要求三百七十七 旁观者眼中所见之物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国威八百三十五 杀人了!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终团聚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剑,剑指北海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一千零七十六 断尾求生五百五十六 王世扬求活(下)九百零三 强干弱枝五百五十五 王世扬求活(上)三百五十七 夜袭(二)七百二十一 皇帝与秦国公八百八十九 批评与期许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请他们去死了四百五十 诏书到三百七十三 心情复杂的纳瑞宣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俨杀了一千一百六十八 压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二百八十二 萧文奎所希望的享受四百九十七 选将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六十六 意见统一二百七十九 门庭若市的萧府五百零三 我虽文弱,却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