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八十二 陆海之争(上)

自从萧如薰公布自己的生日要搞承天门前的大阅兵仪式之后,京师周围的军队就一直处在亢奋状态之中。

不得不说,在皇帝和各大藩属国庆贺使者的面前展现一把自己的威风,这极大的满足了各军将领们的虚荣心。

在皇帝面前,在各大藩属国庆贺使者的面前,把自己的威风传扬到五湖四海,那是何等的威风凛凛?

每一名将官都想要参加到这场活动当中。

本次活动主要是四个方面军队负责完成,原青龙营,原狂狮营,水师陆战队和皇帝直属禁卫军。

四个方面本身就有各自的矛盾和争端,在皇帝宣布参加阅兵的人数只有一万人的情况之下,还是要在各军进行统一选拔的情况之下,各军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没有停过。

早在秦军还处于镇南军状态的时期,镇南军的步军和水军之间就有很大的矛盾。

如果说步军中多少还是跟着萧如薰一路走南闯北的人执掌话语权,那水军就完全是抵达缅甸之后重新组建的。

水师领头人江大海就是个难民出身,也不是职业军人,但是却因为得到萧如薰的赏识,短短三年间成为了水师总帅,麾下一群泥腿子出身的水师将领,进入军队之后才开始识字。

所以他们自然没办法得到赵虎等元从老将的重视,可等级却和赵虎等元从老将一样高,还有仗打有赏赐拿,也别提多让老将们怄气了。

这其实不算什么,传统意义上中国古代军队就没谁看得起水师,水师根本也没办法和步军相提并论争权夺利,作为内陆帝国的典型,基本上中原王朝的水师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只是做为步军的辅助。

只有在宋朝和明朝的某个特殊时期内水师才会因为特殊的情况而变得比较重要,这段时期一过,水师立马被打回原形,留在军港里面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腐烂,再无往日风范。

但是在萧如薰手下,水师的意义就不同了,萧如薰对水师的重视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征讨海盗,征伐吕宋,北上攻取南京切断京杭大运河,征伐倭国毁灭其案防设施,如此种种全都是水师完成的。

当初步军没仗可打,水师天天干仗,很多优秀兵源因此都进入了水师,水师的人数和战斗力急剧膨胀,水师将领的地位也逐步提高。

现在水师的作用不仅没有变小,反而越来越大,已经完全可以和步军将领分庭抗礼了。

江大海那混蛋本身就是个胆大包天的狂徒,刚刚打到南京就敢从南京皇宫搜刮出黄袍来,并且策动了不少将领一起给萧如薰披上黄袍。

可以说卢沟桥兵变是在江大海的策动下完成的,这家伙算是总设计师了,那一次他居功至伟,所以后来得以封侯也不奇怪。

现在水师将领和步军将领分庭抗礼,双方还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面,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这边有仗打有东西拿,我这边什么都没有,换作是谁都要觉得不爽。

江大海这帮人还一副忠犬的样子,天南地北的给萧如薰弄一些珍奇玩意儿,有什么都要给萧如薰送来,让萧如薰龙颜大悦,经常给江大海等水师将领一点好处,政策上也屡屡向水师倾斜。

你就说立国以后,萧如薰宣布开海,整个南洋,东海和渤海、黄海等海面上全都是商船,商船一多就容易出海盗,于是大秦水师的战舰就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护卫选择。

很多大型商队都会出钱请水师出动船只保护他们,这就算作水师的外快,萧如薰都不从中抽成,但是要走审计司的账目走一遍,然后还给水师改善水师官兵的生活。

所以就算没仗打,水师战舰也是天南海北的到处漂到处跑到处打海盗到处赚钱,没一天安分的,窝在内陆上天天训练吃灰的步军大将们能看得过去?

换作萧如薰自己都看不过去。

双方从一开始就尿不到一个壶里面,彼此之间矛盾重重,现在又要共同争抢参加阅兵式的一万人名额,可想而知这矛盾得有多大。

反正萧如薰不止一次听说赵虎带着手下人去天津卫港口找江大海的晦气,两人不止一次拍桌子砸板凳的吵架了。

据说最开始是赵虎联合狂狮营主将姜越一起去找江大海的晦气,表明步军的团结一致,一起给江大海施压。

其实说白了就是仗着人多欺负人少。

两支军队加在一起十好几万,水师才多少万人?

摆明了欺负人。

当然赵虎也曾经找过禁卫军的将领试图联合禁卫军一起收拾江大海,但是被禁卫军副帅韩得功给拒绝了。

禁卫军是秦军改组过程中最早完成的编制,计划里是要继承原镇南军四大步军营的营号。

即青龙营白虎营朱雀营玄武营,再加上一个全新的绝对精锐的有护卫紫禁城保护皇帝之职责的黄龙营,共同组成禁卫军五大营。

禁卫军五大营是大秦军队里绝对的精锐,而黄龙营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个个人高马大强悍善战,能当将军的自然也不是易与之辈。

禁卫军总帅是皇帝亲自担任,皇帝亲自执掌禁卫军的军权,不假他人之手。

但是你皇帝也不能天天管理禁卫军,自然要选择副手来负责日常管理,所以禁卫军副帅韩得功的地位就比较重要了。

韩得功不是宁夏元从,也不是缅甸难民,而是军中少有的辽东人出身的高层武将。

当年萧如薰率军入朝鲜收拾日本人的时候,曾有过几次扩充亲卫营的时候,韩得功就是在第一次扩充亲卫营的时候加入的。

他本来是辽东兵,跟着李如松南下的,萧如薰扩充亲卫营的时候问李如松要了一批骑兵,他就是其中之一。

从那之后他就跟着萧如薰转战南北,从朝鲜打到缅甸,又从缅甸打到北京,在镇南军改组的时候从亲卫营里脱颖而出进入军队带兵,一路立功甚多。

当萧如薰找寻禁卫军副帅人选的时候,韩得功从七个备用人选当中被萧如薰选中了。

辽东人在大秦军中属于绝对的弱势群体,即使在现在,在李如松立下功劳、李家再起的这个档口,依然是绝对的弱势群体。

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二百六十六 群臣的反击极其猛烈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觉得有些委屈一百五十五 对马攻略计划(一更)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觉得头疼不已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零二 战争已经开始四百六十六 阿门!一千二百零三 丰臣秀次决定玩一把大的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请求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无敌舰队一千三百零一 秦军独步全球七十六 隐藏于历史之中的细节一千零五 愚蠢的热那亚人一千零八十九 节俭的御膳一千二百零二 丰臣军全线出击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严寒七百五十四 李如松做了一个决定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三百一十九 赢了帝国首辅,输了回家入土二百零一 袁黄是个合格的赞画五百七十七 那阁老你会怎么回答呢九百四十八 萧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觉得头疼不已二十一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马(下)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准备(上)六百三十五 考场如战场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议案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八百零二 陈用宾做出了决定三百八十五 凯旋(中)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为你感到高兴一千零九十 悯农五百五十六 王世扬求活(下)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零一十二 一个人在战斗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龙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九 训练鸟铳队四百二十七 不愿离开的大户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八百八十九 批评与期许九百七十八 混乱的朝鲜五百九十三 不听命令的军队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励原则五十一 萧如薰的对策三 蕙质兰心六百零八 萧如薰的目的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这样一个果决的人二百五十一 三王并封二百二十八 明军集结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百八十七 丰臣秀吉的疑心九百六十二 为难的老臣番外——大明罪将萧如薰死于此(上)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九百九十七 赵世卿死了四百五十一 讨个公道回来六十一 我们要个孩子吧二百三十二 明军血战德川军(中)二百一十三 丰臣秀吉追上了织田信长的步伐九百六十八 没有为何五百四十二 萧如薰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理念产生了怀疑三百二十八 利玛窦传教二百四十五 他们都在厉兵秣马的准备着五百零三 我虽文弱,却不怕死三百六十八 进击的明军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八百七十五 心脏(上)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终团聚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俨被捕八百零九 拖出去,斩了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继续打一千三百六十 一战功成九百七十七 辽东巡抚八百六十八 难怪那么能打九十八 进击的李如松四百六十五 吕宋国王八百五十四 京师大乱(下)二百三十三 明军血战德川军(下)四百二十六 豪情四百五十五 焕然一新的水师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贼共存于世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语四百九十 大帆船贸易一千三百零四 阅兵式(下)七百二十七 勋贵的担忧(上)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纸片八百八十六 刘黄裳的庆幸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国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