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

一向自认为是中华第一藩属国的李昖在各种意义上都是大秦的绝对忠臣,尤其是在女真之乱以后,朝鲜的行政基本上被破坏殆尽,各地官府被破坏的七七八八的,根本无法建立有效统治。

有女真人破坏的,还有自己人破坏的,一些山贼和别有用心之人借着大乱的时机组织起来在地方称王称霸。

有些地方直接被他们占据,有些地方则在有名望的士绅的领头下开始自保,居然形成了割据之势。

眼看着中央政府就要崩溃,君臣仓皇出逃,身边军队基本瓦解没有战斗意志,李朝的统治就要完蛋了。

结果大秦军队及时赶到,消灭了所有入侵的女真人,还留下了一支军队帮助朝鲜军队重建训练,还担负起了平叛的工作。

隆武元年到隆武二年,秦军在朝鲜平定大小三十七个土匪山贼和别有用心之人的叛乱,帮助朝鲜官员重回地方建立统治,稳固李朝的统治。

这次秦军支援被朝鲜君臣评价为和明军入朝支援一样的再造之恩,因为大秦的支援使得李朝统治得以延续,朝鲜君臣上下都对大秦皇帝萧如薰感恩戴德,还要为大秦皇帝设立生祠以祈福。

很多朝鲜士人到这个时候为止才终于承认大秦取代了大明成为了朝鲜的爸爸,成为了朝鲜可靠的保护伞,老老实实的称臣纳贡,再也没有因为大秦还是大明的问题提出过争吵。

本来率军进入朝鲜打败日本的也就是萧如薰,至此,大秦作为朝鲜宗主国的地位算是彻底被朝鲜人承认了。

后来朝鲜在大秦的帮助下开关通商,设立市舶司等增加财政收入,大秦商人大量进入朝鲜做生意购买物资,同时缴纳赋税给朝鲜政府使用。

还有一些官方皇商在萧如薰的授意下和朝鲜签订了大量购买物资的协议,让朝鲜用物资更换钱财和兵器。

还有济州岛的事情,萧如薰强行从朝鲜手里抢走了济州岛作为流放看管明皇室的监狱,为了多少照顾一下朝鲜君臣的心理,给了一笔银子作为赔偿。

以这样的方式,大秦为朝鲜政府提供了战后重建的资本,朝鲜政府依靠这些银两度过了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渐渐地从战乱之中恢复过来。

各地官员劝课农桑,召集民众重建地方,慢慢恢复了秩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大秦的驻军依然停留在朝鲜三京作为震慑,让宵小之辈不敢乱动。

朝鲜的巨济岛被大秦海军租借,每年给予一些银两,作为大秦海军的停靠地。

大秦陆海军一直驻扎在朝鲜国内,朝鲜人才觉得非常安全,不会再受到倭寇或者是山贼的袭击。

而随着倭国的覆灭,萧如薰计划从朝鲜撤军,仅仅保留巨济岛的海军基地,陆军三万全部撤回。

这个消息传到朝鲜国内,朝鲜还有大臣向李昖建议挽留大秦驻军,哪怕少一点,几千人的象征驻军也好。

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萧如薰对朝鲜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都了若指掌,不仅在政治上拥有了远超前明的影响力,经济渗透方面也做得尤为突出。

借着朝鲜战后的重建,他所直接控制的皇商和间接控制的民间商人基本上掌握了朝鲜的重要物资买卖渠道。

萧如薰还参考了自由灯塔国的做法,和朝鲜政府商议,让他们种植一些大秦非常缺乏的作物,大秦会负责全部收购。

比如花生,比如大豆,这是大秦紧缺的油料作物,萧如薰还建议朝鲜组织民众饲养禽类,大秦也会负责大量收购。

然后他们可以用这些钱和大秦购买粮食,大秦会以比较低的价格向朝鲜出口大量粮食,保证朝鲜的粮食供应。

萧如薰派人和朝鲜政府签订了相关的收购协议,得知有这样的好事,见钱眼开的李昖政府毫不犹豫的下令全国主要农业区纷纷改为种植花生和大豆,顺便饲养禽类,告诉农民们会有专人前来收购。

一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直到大秦的商人们真的来高价收购花生大豆和禽类的时候,他们才终于相信,并且追悔莫及没有尽快种植。

于是朝鲜国内主要的农业区开始兴起了种植花生和大豆的任务,从大秦国内被派来指导的花生大豆种植专家们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人,而最传统的粮食种植则没有太多的人在意了。

朝鲜正在大跨步朝着成为大秦专属经济殖民地的道路上前进。

对此,朝鲜王族和两班大臣之中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异议,说大家都去种植大豆和花生,没人种植粮食,那么当大秦国内也出现粮食危机的时候,咱们怎么办?把大豆和花生当饭吃?

对此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很多,提出异议的人是西人党的,于是敌对者们就抓住这个机会以『诽谤君父之国』『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罪名对这个家伙上纲上线。

结果针对这件事情本身的争论没有了,演变成党争了,朝鲜君臣新一轮的党争愉快的开始了。

李昖对此一点都不在意,在他看来,大秦帮他夺回王位坐稳江山,如果大秦想要朝鲜,直接坐视朝鲜灭亡然后打过来不就好了?

何须如此费尽周折?

纯属无稽之谈。

国家富庶无所不有的中华怎么会看上朝鲜这小小的一亩三分之地呢?

本次李昖作为第一个抵达的外藩君主,也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因为不敢坐船,所以在陆地上奔驰了许久,为了赶在尚宁之前赶到成为第一名,李昖也是拼了老命,终于赶在琉球王尚宁抵达之前三天进入了京师。

抵达京师之后,李昖派人送上了朝鲜特产的人参等珍贵药材和一些珍奇古玩,而由于他第一个赶到,大秦皇帝龙颜大悦,亲自下旨表扬了李昖。

萧如薰称赞了李昖的忠义之心,盛赞他为『小中华之主』,赏赐钱赏赐物,还赐给了自己亲笔书写的『忠义之邦』的书法送给李昖。

三十九 你们不仁,我便不义!七百九十四 动摇的邓子龙二百三十九 萧如薰召开三方会谈一千三百零一 秦军独步全球八百一十二 国家安泰,繁荣昌盛一千一百四十九 强弩之末(上)一千二百四十九 绝对的忠诚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千二百二十四 凄惨的一行人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来了一千 朱应槐图谋造反二百五十四 封赏的难题一千一百零四 孙时泰的觉悟(下)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为了第一个觉悟的人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六百五十一 让汉人退让,让汉人服软一百五十九 灯火阑珊处(五更)七百零八 我在缅甸可还有好几万精兵啊!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这里吧!一千三百零三 阅兵式(上)九百四十 反派与正派一千零一十五 嫡长子七百一十八 辉煌的胜利一千 朱应槐图谋造反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没得罪您吧?一千零二十八 有军事天赋的蛮夷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龙用计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决心三百八十八 缅甸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七百零七 孙承宗还没有体会到那种无奈和委屈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九百零六 极乐之乐五百六十八 北虏来了一千二百零九 情报三百零七 要生了三百二十八 利玛窦传教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难题三百六十 双雄争锋(上)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军队一百零九 强势否决二百五十一 三王并封七百二十 十年之内,北虏不复为患矣五十三 朝鲜来使一千二百五十九 这是圣君啊五百一十一 刘西投敌九百五十四 重新开始吧!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松现在很得瑟一千三百三十五 医部五十八 惶惶不可终日的朝鲜君臣八百二十三 无路可退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为营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三百五十 瘟疫爆发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从哲入京觐见九百零八 狗急跳墙一千三百三十五 医部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没得罪您吧?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与你们的遮羞布五百一十二 该来的还是来了四十九 封爵三百 翁婿夜话(上)三百六十八 进击的明军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六百 悲哀的抉择一千零一十九 军队的忠诚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一千三百二十五 群体灭螺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问题了吧?九百六十三 慢慢来五百四十九 焦头烂额的王世扬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为强一百一十七 强袭开城(下)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五百三十 为何不去挑战?不去超越?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驾到四百四十六 赵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没有耐心了九百七十三 兴亡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类的坚壁清野七百一十七 小心与嚣张一百四十 碧蹄馆终焉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庄系统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个疯子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准备六百五十五 一个都不会放过六百四十一 难以回首八百七十五 心脏(上)七百六十九 这是清君侧!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这里吧!一百四十八 水师要出动二十八 脑洞大开的萧如薰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为了第一个觉悟的人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门关一百四十一 战后二百二十 定鼎胜局六百九十 袁黄最大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