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虫之患(下)

bookmark

萧如薰对血吸虫病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于书籍,在他的记忆中,血吸虫病属于寄生虫病,很多学者推测早在纪元前十五十六世纪就已经有这种病了。

不过当时的史料记载相对模糊,人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不确切,将所有寄生虫病都认定为一种,所以也无法断定血吸虫病是否也存在于其中。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西汉,血吸虫病已经可以确定是存在的,因为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辛追夫人体内就发现了血吸虫虫卵,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所以血吸虫肆虐华夏大地起码有两千一百多年。

其余的寄生虫病也并非是没有,但是如同血吸虫病这般大规模的蔓延长久的存在的寄生虫病,的确非常罕见,时至今日,血吸虫病依然没有完全被消灭,依然还在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但是相对于古人来说,血吸虫病已经不是难以治疗的顽症甚至是绝症了。

比较长一段时期,血吸虫病都属于『人病分离』的状态,即血吸虫病广泛存在于长江以南地区,但是隋唐以前,汉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长江以北地区,江北地区不属于血吸虫的肆虐地区。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血吸虫病虽然存在,但是因为长江以南人口稀少,所以虽然有病,但是不成规模,不成祸患,不为地处北方的统治者重视。

因此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和治疗方法都很少,甚至不为医家所重视,而有限的一些研究寄生虫的医疗著作的作者都生长于南方。

随着时代发展,江南渐渐被开发,大量北方人口迁居江南,给江南带来大发展的同时,也给血吸虫病大规模的爆发带来了完善的条件,唐宋元以来,血吸虫病偶有爆发,而集中爆发期则存在于明清两朝。

明清两朝虽然处在历史上的寒冷期,但是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地方开发太过剧烈,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导致水患频繁,进而使得血吸虫病有了大规模传染波及的先决条件。

这一时期,血吸虫病还是在南方肆虐,所有关于研究这一病例的医家的籍贯都是来自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一带,显示出这些地区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血吸虫重灾区。

血吸虫的危害自然不必多少,感染者身体瘦弱,肚子巨大,失去劳动力,却又不会死的那么快,导致家庭负担极其沉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是王朝经济建设的大敌,也是萧如薰经济版图中的大敌。

南直隶浙江福建三省是他经济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偏偏在这三省,蝗灾和血吸虫灾害都不少,甚至尤为剧烈,成为了他的生死大敌。

他现在唯一感到庆幸的就是在没有意识到血吸虫病的情况之下,他想到了历史上很多爆发在江南的瘟疫的事情,所以在军队中硬性规定任何军人不允许随便喝生水。

就算是溪流活水也要有专门人确定安全之后才能饮用,同时给军队里大量配备青茅竹碳和明矾等净水用具,设立专门负责军人喝水的职责部门,反正千言万语一句话——不准乱喝水。

这样的做法从朝鲜带兵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到现在,已经在秦军中形成惯例,军人绝对不会随便喝生水,再渴再想喝水也不会看到一条溪流河流之类的就去喝水。

尽管古代没有工业污染,但是自然污染一点都不比工业污染要轻,很多重要的疫病都是通过水源传播的,所以古人通过数千年的经验总结,对于净水这件事情也有相当的认知。

萧如薰不过是利用国家执行力将之规范化规模化,同时开始思考更加便捷经济的净水方法以及自来水的概念等等,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化学基础和工业基础,这些都太过于好高骛远了。

尽管如此,却也不绝对安全。

萧如薰想到了血吸虫甚至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人只要接触到有血吸虫存在的水,只要几秒钟,血吸虫就能进入人体就会形成感染。

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钉螺,而钉螺喜欢呆在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浅滩甚至是水稻田里生活,这让他感到非常的紧张。

他立刻从中央派出了一大批官员赶赴江南驻军区域,向军中将领传达最新指示,告诫他们不能喝生水,一定要净化甚至是煮沸之后再饮,不能随便下水戏水,发现有钉螺存在的水域绝对不要随便接近。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必须要首先保住军队,军队安全稳定则他的指令就能迅速贯彻。

如果军队染病丧失战斗力,情况就会非常严重,江西四川等地刚刚结束了征讨杨应龙的战争,还在战争恢复期,之后在这里驻扎的西南兵团还有维持稳定和推行大规模土改的任务,绝对不能让军队染病。

但是比较郁闷的是他记不起来钉螺长什么样子了。

他看过的书里介绍过钉螺的样子,但是他记不住了。

关键是螺类大多长得比较相似,却只有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他就记得钉螺个头小,不到一厘米,而且很硬,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印象了。

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派出去的官员去江南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类似于血吸虫病患病者的地方就记录下来,然后去附近的水体内打捞螺类,带回来让他直接辨认,说不定还能找到钉螺。

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来。

事实上在隆武二年初,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他在中央专门成立了自然灾害应对方略司,治蝗总署只是由徐光启提点,为了配合徐光启的级别而建立的临时官署,治蝗总署下辖的一切官员都隶属于自然灾害应对方略司。

而眼下,除了治蝗,更为艰难的一项任务——治理血吸虫病也落在了自然灾害应对方略司身上。

就萧如薰统计,眼下大秦所面对的三大自然威胁就是小冰河、蝗虫和血吸虫,小冰河是无法靠人力来挽回的,只能随机应变,但是蝗灾和吸血虫病是可以依靠人力进行治理的。

以前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做法,萧如薰不能视若无物。

一百七十一 热闹的釜山与风平浪静的对马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六百八十六 废人(下)一千三百五十五 万事俱备八百八十三 再无声息的徐有庆五百四十二 萧如薰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理念产生了怀疑九百五十四 重新开始吧!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来援八十七 战争财八百零三 进抵昆明六百一十一 一将难求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虏(上)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五百四十九 焦头烂额的王世扬三百二十六 利玛窦的见面礼四百一十九 事办成了一百四十八 水师要出动三十二 炸城墙?!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零六十六 被遗忘的柳成龙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们毕竟也不是什么哲学家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军入京都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头唱征服吧!九百八十八 夜色渐浓九百一十九 一切开始的地方六百一十三 进兵计划三百零二 燧发枪(上)九百五十五 麻贵做出了选择六百五十一 让汉人退让,让汉人服软四十四 一切都将见分晓五百五十七 太原骚乱(上)二百四十五 他们都在厉兵秣马的准备着一百九十三 压倒性的优势四百八十 拜访徐光启(下)一千三百零八 赵士祯的担忧五百八十二 背叛一千一百五十六 齐大勇的忠诚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三百零三 燧发枪(下)九百四十 反派与正派八十 君王帐中犹歌舞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择(上)七百零七 孙承宗还没有体会到那种无奈和委屈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将军之路三百九十七 陈龙正西行记(三)一百六十 倭寇来使七百六十九 这是清君侧!二百 秀才遇到兵七百七十八 最后一步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战诏书二百九十二 特务国家六百二十二 敢战的李如松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尔哈赤五百六十一 死有余辜(上)三百六十九 袁黄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陈龙正九百二十 临界点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三百八十五 凯旋(中)五百七十九 仇敌(上)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为营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钧九百二十四 你们是要造反吗?!一千二百五十一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一千一百九十一 丰臣秀次的危机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一千一百六十二 画饼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军覆没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八百四十二 两个人的行动六百八十三 好男儿(上)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三百六十 双雄争锋(上)三十四 准!三十 背锅头号种子选手朱翊钧十九 著力兔来援八百六十九 寒风瑟瑟一千零三十 生存战争一千二百五十 最后的港湾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六百 悲哀的抉择四百七十 部落的联合一千三百七十六 群臣始终没有看穿过皇帝哪怕一次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罢了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一千二百二十四 凄惨的一行人四 进入角色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六百九十八 孙承宗的报国志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战诏书九百六十五 命运线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后努力六百八十五 废人(上)六百七十二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一百七十八 水师的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