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九 烦恼的王锡爵

最近些时日,王锡爵非常烦恼。

自从十五天前奉诏返回朝廷开始,他就一直未曾宽心过,回到朝廷担任内阁首辅本身就是大明文官最高的荣耀,然而此时此刻,这份荣耀却并未让王锡爵感到多么快乐,相反,王锡爵只感到强烈的忧虑,这种强烈的忧虑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强烈,几乎搅的他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明明是内阁首辅,却有着如此强烈的忧虑,怎么看都不正常。

没错,此时此刻的内阁首辅,此时此刻的大明朝内外都极其不正常。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王锡爵的在国本之争最激烈的时候退下去了,用母亲生病作为掩护,之后迟迟不归朝庭,说白了,这老家伙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官位,知道皇帝绝对不会轻易妥协,那个时候带头冲锋只会使得自己罢官回乡永不叙用,名声倒是有了,但是权力就没了,现实的利益动物们是不会鸟他的。

而作为一个政治动物,王锡爵早就有了宁可将自身的名誉舍弃一部分也要抓住权力的决心,这样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决然,当他眼睁睁地看着申时行、许国这些大佬们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断丢掉官位的现实状况之后,他更加明白,今上万历皇帝是把这次的国本之争视为当年嘉靖皇帝的大礼议,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嘉靖皇帝的手腕和智商在大明皇帝里都能算作上上之选,所以数十年间将朝臣玩弄在手掌之中,但是后期,他的手腕已经被看透了,群臣也升级了,万历皇帝也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不像他爷爷那样对大臣们那样的苛责对待,但是要让他妥协,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没有他爷爷的手腕和胆魄,但是他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他才三十岁,急什么?他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和大臣们耗着,耗不起的不是他朱翊钧,而是其余的那些七老八十的大臣们,当然了,大臣们也不是没有优势,人多势众前赴后继,就是他们的优势,内阁阁老们更是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一个倒下一个接着冲上去,带领群臣屡屡进攻,几近逼宫。

然而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政治动物之间也是千差万别,大明顶级的文官内有政治家的存在,也有政客的存在,政治家懂得解决问题,而政客只知道制造问题从中渔利,王锡爵不是政客,但也不算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合格的政治家敢于直面风风雨雨,而王锡爵虽然有解决问题的心,却没有直面风雨的胆气。

正应了那句老话——人在江湖,是越混越老,胆子呢,是越混越小,王锡爵显然是就是代表性人物,胆子是越混越小,临了了,看到了之前几位阁老的下场,他决定绝对不和皇帝正面硬刚,小虾米皇帝不好意思下手,但是他这种大鱼,皇帝一刀一个绝不含糊。

但是呢,这就触犯了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群臣和皇帝之间有一条共同的红线,就是国本之争的站位,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的政治斗争,是皇帝和群臣之间权力与威望的博弈,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当中,王锡爵这样的大佬,是没有蛇鼠两端的机会的,他必须站队,必须旗帜鲜明的站队,否则他会遭到两方面的联合打击。

所以,选择就十分明确了,不能和皇帝正面硬刚,不能蛇鼠两端,两个条件结合在一起,他就只能选择向皇帝妥协,不然的话还能怎么办?他必须要选择站队,选择和群臣站队在一起虽然有名声,但是结局就是成为群臣的替罪羊,而如果选择跟皇帝站在一起,至少可以保住职位,然后想方设法的调和皇帝和群臣之间的矛盾。

所以王锡爵很烦恼,很苦闷,他回京担任职位以后,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大量文官前来拜见他,询问他对国事的看法,询问他该如何应对目前的局势,有些干脆就鼓动他立刻上书皇帝请求立太子,这些家伙一个接一个,中心意义都是请他立刻扛起国本之争的大旗,和皇帝争锋相对。

他们说,赵志皋那个老家伙尸位素餐,什么也不做,要不是正值战事,他们真想把赵志皋赶走,现在听说战事快要结束了,皇帝也没有什么继续拖延时间的理由了,所以考虑到大家的斗争问题,他们期待着王锡爵站出来主持大局,为大家之首。

一个接一个,毫不停歇,像是连环炸弹一样把王锡爵的脑袋炸的一团浆糊。

作为官场老油条的王锡爵也渐渐察觉出了目前朝廷局势的问题,关键点所在就是朝鲜之役的结束,听说朝鲜之役情况很好,等到朝鲜之役真的胜利结束之后,被一时压制住的国本之争必然会重新开启,而且势头会更猛,这一次,估计就真的要分出个胜负了,到底是皇帝赢,还是群臣赢,一切都将见分晓。

不甘心成为一坨大炮灰的王锡爵也迈开了自救的步伐,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招数,就在萧如薰的战报抵达京城的当天晚上,王锡爵想出了这个绝佳的主意,他决定第二天就找机会密奏皇帝,向皇帝投诚,并且表达自己的诚意。

王锡爵很清楚,这是他唯一的机会,所以,他连李成梁的求见都拒绝了,专心致志的写好了这封奏折,第二天午后,王锡爵悄悄的一个人来到了皇城里,让人帮他向皇帝传达求见的意思。

朱翊钧还沉浸在朝鲜之役的巨大战果当中没有摆脱出来,但是听到王锡爵求见,他本能的感到厌恶,这些老大臣们和底下的言官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言辞更为温和,而言官们更为激烈,可是内核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可恶。

“不见!”

朱翊钧正在兴头上,不想让关乎于国本之争的事情打搅了他的兴致,在他看来,王锡爵求见自己的唯一理由就是国本之争,他刚回朝,站稳脚跟的方式就是站队,很明显,王锡爵已经选好了队列,现在是来表明态度的,而他朱翊钧那么多年了也没几件高兴的事情,现在要好好的高兴高兴,所以不见。

之前为了多少向臣子们表达一下自己想要和解的态度,所以破例宣见了大臣,可是这些大臣不仅不知道分寸,反而还得寸进尺,让朱翊钧大为恼火,一气之下又好多时日不宣见大臣,大臣求见也不见了,这次迫于形势把王锡爵找回来,没想到王锡爵不直接来拜见皇帝,倒是和自己的同僚相谈甚欢。

看来这又是一个申时行,又是一个许国!

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五百四十三 被扭转的战局二百四十二 三方会谈(下)七百五十六 朱翊钧最大的错误一百五十八 过年(四更)八十八 心安乐,才能身安乐一千一百四十九 强弩之末(上)八百零八 沈一贯是极其诧异的九百八十八 夜色渐浓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六百六十六 拉拢六百一十一 一将难求五百五十一 大乱骤起一千零五十四 为大秦做事五百八十三 皇权危机七百七十八 最后一步九十六 踏血而行六百八十九 镇南军大获全胜九十三 金忠善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九百三十 身体冰冷的骆思恭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们三十 背锅头号种子选手朱翊钧九百一十九 一切开始的地方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缅甸镇(上)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马(上)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四百五十六 战斗开始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养医者的学校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六百八十三 好男儿(上)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九百一十五 文官们的骚动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百五十 锦衣卫出动三十八 许朝欲降九百五十七 萧某人最厌恶沽名钓誉之辈七百一十三 先斩后奏二百一十六 太阁的头颅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经济危机一百一十六 强袭开城(上)三百四十九 大战在即九百五十六 嗅觉敏锐的孔尚贤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从哲的对策四百七十三 战争一触即发八百五十九 自信满满的将军们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零五十一 撤!一百二十七 稳渡临津江一百七十 大炮开兮轰他娘三百 翁婿夜话(上)四百零七 理想社会二百三十三 明军血战德川军(下)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国式的生活八百五十四 京师大乱(下)五百四十二 萧如薰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理念产生了怀疑七十二 痴儿啊!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一千零七十八 杨应龙的挑衅一百九十一 他们注定得不到答案八百四十五 动手!五百二十七 将军用兵要严刑峻法,也要恩义并行八十一 萧如薰的要求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带来九百零三 强干弱枝二百七十二 我儿,多吃些七百九十八 总动员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将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誉担保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机会一千零九十一 他们被皇帝打败了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七百三十三 进化的嘴炮们四百三十六 天诛(下)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军侯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还远远没有过上好日子二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威势三百八十八 缅甸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六百六十七 沈一贯的野心不断的膨胀着(上)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八十一 萧如薰的要求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四百四十七 小鬼开会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鲤三百八十三 归来一千一百五十三 飞凤关告急一百三十 吴惟忠出动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九百六十六 后路一千二百八十二 陆海之争(上)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报李三百零七 要生了二百七十九 门庭若市的萧府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萧如薰九百三十一 水德四十四 一切都将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