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 留守

这是从石见银山运送到大明的第一批银子。

之后,萧如薰亲自制定了三十万两银子运一批、就地采矿就地冶炼、军队监管的实施办法、以倭人管理倭人的基本原则,然后,萧如薰找来了吴惟忠。

其实最早的时候,萧如薰选中的是麻贵,萧如薰和麻贵是在哱拜之乱中认识的,也在那次战役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是萧如薰除了自己的本家亲将之外最信任的人,信任度还在吴惟忠之上,这次战争结束之后,作为主将,萧如薰是必须要回去的,那么日本的局面交给谁来负责,萧如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麻贵,但是思来想去,萧如薰意识到麻贵是大同世家的将领,是麻家军的领头人,麻家的根基在大同当地,而不是在日本。

若要麻贵出镇日本,就等于逼着麻家不得不选出另外一个领头羊,而这个人未必就比麻贵更好,因此,萧如薰逐渐改变了这样的想法。

直到碧蹄馆血战之后,萧如薰找到了一个足以让他放心的人物——吴惟忠。

吴惟忠的踏实,吴惟忠的缜密,吴惟忠的任劳任怨让萧如薰非常欣赏,这样的将军在大明军中是很少见的,可以说吴惟忠是戚继光留给大明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吴惟忠和日本人作战多年,经验丰富,深谙日本人的战法,在碧蹄馆打出了赫赫威名,让日本人为之胆寒,同样是在碧蹄馆,吴惟忠知晓了日军全部的战法战术,对他们相当了解,而他麾下的南军就是专门为了对付日本人而练就的,不让这样的将军镇守日本,还让谁来镇守呢?

所以萧如薰决定在自己离开之前,跟吴惟忠谈一谈。

他亲手烤了一只羊宽款待吴惟忠。

“提督希望末将出镇石见?”

吴惟忠撕咬着羊肉,听着萧如薰说的话,他不由得愣了愣。

“对,本督上书朝廷在倭国设立石见军镇,希望让吴总兵出镇石见,担任石见镇总兵,总领石见镇的一万兵马,负责石见、隐岐岛和佐渡岛的防务,同时负责石见银山的开采和银子的运送,还有日本赔款的运送。”

吴惟忠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职责,惊讶地发现萧如薰把所有战果的保管权都放在了自己这里。

原来萧如薰如此信任自己?乃至于超过了宁夏本部和交情甚笃的麻贵?

吴惟忠以为自己是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的,最后一战打完之后,他还以为自己就此可以卸甲归田回归乡里颐养天年了,他觉得戚将军留给他的任务他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继续下去的话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而且他已经步入了暮年,不再适合冲锋陷阵了,但是萧如薰还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提督为何不选他人,而选了末将呢?”

吴惟忠放下了手里的羊肉,狠认真地看着萧如薰。

萧如薰笑了笑,开口道:“本督觉得,你是唯一一个不会辜负本督对你的期望的人,你不会贪墨,不会做违心的事,心思缜密,经验丰富,带兵有方,约束有道,你麾下军兵军纪甚至在本督的宁夏火器营之上,本督有些时候都不好约束麾下军兵不去祸害那些倭国娘们,你却能约束自己的部下,这一点,本督很是钦佩。

所以,将石见镇交给你,把每年将近三百万银子交给你,本督非常放心,除了你,本督也找不到那么值得信任的人了,更别说倭国的局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太平稳,本督需要一个经验老道的将军留下来监视倭国双方势力之间的相处,不让大规模战事爆发,这一点,只有你能做到。”

吴惟忠被夸的老脸一红,心中暖暖的,笑道:“末将还不知道提督对末将如此看重。”

“你是戚将军带出来的将军,本督仰慕戚将军,也相信你,吴总兵,等本督回去之后,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了,务必保住这里,另外,在驻守的同时,也可以着重培养一批合格的传人,戚将军培养了你,让本督受用不已,你也要接着培养合适的人,让戚将军的兵法和战术流传下去,不要断了传承。”

吴惟忠坚定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将军所言,吴惟忠谨记在心。”

萧如薰也点了点头,继而说道:“你且准备着,挑选一万名愿意跟着你的士兵留下,本督估计这几日朝廷的旨意就要来了,朝廷旨意一到,本督不日就要离开,这里的一切,就拜托你了!”

吴惟忠抱拳应诺:“末将必然不负提督期待!”

搞定了留守将军的事情,萧如薰才算是放松了一些,算算时日,距离爱妻临盆生育也没多少时间了,从她怀孕开始,再到如今快要生育,整个过程中,萧如薰都缺席了,他不由得对杨彩云充满了歉疚的情绪,想要补偿,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补偿,唯一期待的,就是能在彩云生育之前赶回去,陪她一起把孩子带到这个世间。

大抵是听到了萧如薰的期待,在满朝震惊的背景之下,三月十日,皇帝通过内阁首辅王锡爵下达旨意到六部,继而颁布天下,宣布了大明平倭之战的完全胜利。

在群臣惊掉了一地眼珠子还没捡起来的时候,朱翊钧再次下达圣旨,宣布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朱常洛,朱常洵和朱常浩并封为王,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是不愿封太子,而是皇子多年幼,需要更多的观察,并且皇后无子,他期待皇后有孕生子,那么便是嫡长子可以立为太子,如果说现在就立了太子,那么日后皇后若是生子,又将皇后和嫡子置于何地呢?

因此,朱翊钧宣布,三王并封,多几年的时间观察,多几年的时间给皇后。

再紧接着,皇后上表给朱翊钧,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内阁首辅王锡爵奉诏,起草了诏书,颁布下去,准备大军凯旋的礼仪和册封亲王的礼仪。

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六百八十三 好男儿(上)九百一十六 毒酒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九百一十九 一切开始的地方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溃一千零八十一 战争结束了(上)七百零八 我在缅甸可还有好几万精兵啊!十一 何乐而不为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一千零五十四 为大秦做事一千零四十 儿媳自会为您解暑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百八十七 丰臣秀吉的疑心九百零六 极乐之乐九十八 进击的李如松四百七十七 局势一百六十七 新战术的决策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贼共存于世四百七十三 战争一触即发五百四十七 为了活命(上)九百九十五 过犹不及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一千二百六十八 陈龙正已经活在当下了一千二百零六 暹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击九百九十四 吴惟忠归来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动九百九十七 赵世卿死了三百七十九 图穷匕见二百一十二 最后的会面二百三十一 明军血战德川军(上)九百五十五 麻贵做出了选择一百八十三 丰臣秀次统筹全局九百四十二 不过是交易罢了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将军之路六百零八 萧如薰的目的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进献传国玺(下)六百六十九 敢为众人先的石星八百六十三 马千乘做出了决定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业皆平等,无有高低贵贱之分楔子 秀吉的野望四百六十五 吕宋国王六百四十三 为敌(上)七百三十二 疯狗精神三百七十四 灯塔三百二十四 郑和的遗产七百六十 有弟兄们在,此事就有希望六百八十四 好男儿(下)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龙渡江六百六十六 拉拢二百四十九 烦恼的王锡爵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进献传国玺(上)一百二十八 碧蹄馆遭遇战(上)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恶的秦国!二百三十四 王对王二百二十五 换约之战(中)七十八 苦涩的努尔哈赤二百六十二 王荆石误国误君啊!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国不需要浪漫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战一千一百二十八 郑鹰的决断一千二百八十二 陆海之争(上)九百三十二 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六百七十五 袁黄阅兵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应很快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十六 逆贼安敢言生死大义!一千零八十四 传奇的毛文龙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庄系统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头唱征服吧!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龙的决定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一千二百六十八 陈龙正已经活在当下了八百六十九 寒风瑟瑟七百零七 孙承宗还没有体会到那种无奈和委屈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请求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劳八百三十六 这才刚刚开始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轮回,上天饶过谁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轮回,上天饶过谁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五百二十五 李成梁的呼唤五百五十四 残酷的命运七百九十九 季馨没死?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从哲入京觐见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风宴六百七十三 讨伐洞武遗民(上)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测七百一十四 乱臣贼子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六十二 哪见先生点笔时二百九十八 麻贵站队六百六十九 敢为众人先的石星七百二十九 强势首辅二百一十三 丰臣秀吉追上了织田信长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