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四 郑和的遗产

萧如薰的军令大家都明白,一清二楚,大明上国,自然要在藩属国面前撑撑门面,这是国之常情,而他们作为国家的代表人物,就更有必要威风凛凛的展现大明的强大,身上的盔甲要鲜明,披风要帅气,旗帜要多,要飘扬起来,手上的兵器都擦亮了,军服都穿好咯!

不过虽然如此,大家都很愿意在藩属国面前抖威风,只是这个实际情况却让大家多少有些为难,比如这个天气的确是很热。

“提督,这个天气真是闷呐!和咱们北方根本不能比啊!一到这儿就一股热浪,还湿的很,这却如何是好啊?”

赵虎把盔甲军盔都准备好了,穿在身上,没走几步路这汗就淌下来了,又过了一会儿,就感觉整个人都呆在火炉子里面一样闷热,身上的衣服早就湿透了,要不是罩着盔甲看不出来,还真以为是刚刚洗完澡出来。

他就这样跟萧如薰诉苦。

“忍忍吧,今天是登陆的日子,咱们大明天兵总不能叫暹罗人看扁了,光着膀子那是海盗,不是咱们大明军队,告诉大家,都忍忍,等晚上,还有冰镇绿豆汤下发,而且暹罗人应该也知道不少避暑的法子,待我去问问。”

萧如薰其实心里也苦,也无处可说。

近些年因为小冰河期的影响,北方的天气越来越冷,但是还没到影响农业的程度,只能说是凉爽宜人,就算是夏天也不会很热,宁夏那一块尤其如此,反正本来就是一年一熟的地方,大家只觉得凉爽,没觉得什么不好,舒服得很,身上也不黏糊糊,而这股冷潮显然还没有影响到大明的产粮重地——江南。

该说不说,冷天儿的确比热天儿舒服,尤其是在没有空调的时候,天一热,身上就汗渍渍的,又粘又湿,体味重的身上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军营里的大老爷们儿更是如此,难受的要紧,冬天虽然冷,但是身上是滑溜溜的,也没有什么难闻的味道,大家都还受得住,烤烤火也是非常舒服的。

可是一到了这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带,那温度气候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浙江福建的南兵和广西的狼兵还好,广东水师也还好,到底是江南人,但是在宁夏过惯了凉爽日子的宁夏火器营就难受了,天气闷热潮湿,让这些北地汉子十分不习惯不舒服,萧如薰甚至还听到他们有人说宁愿去朝鲜受冻也不想在这里挨热。

的确,就算是萧如薰自己,也觉得这天气热的有些受不住,虽然大明军队已经换上了夏季军装,但是依然闷热不已,汗是不断的往下滴,是吃也吃不好谁也睡不好,好些人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叫萧如薰看了也十分担忧。

虽然他对此早有准备,在船上准备了一些绿豆黑豆,还有不少硝石,天气非常热的时候,就用硝石和水制冰,给士兵煮绿豆汤,然后用冰镇了,再给士兵喝,以此来消暑,以免士兵大范围的中暑,从而失去战斗力,然后还配备了诸如草席和蒲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天气太热的话,晚上,宁夏兵就在甲板上集体打地铺入睡。

不过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宁夏兵不适应气候的问题已经凸显,身强体壮的将军尚且如此,一般的士兵就不用说了,所以萧如薰干脆命令他们脱掉上军装,赤膊光膀子呆在船上,时不时的用水冲身体,用以降温,然后多在外面待着,以期提早适应这里的气候。

到时候打起仗来只会更热更闷更难受,而且还没有冰镇的东西好喝。

不过今日情况特殊,面子还是需要的,衣服也要穿上,实在受不了了可以卷起袖子,看上去也颇有些气势,手上的武器一定要明亮,精神气一定要足,不能被人家看扁了。

萧如薰尤其详细的解释了军纪,派军法官到每一艘船上宣扬军纪,不得抢掠,不得骚扰,不得无故私自出营,不得大骂当地良民,有人送东西,没有长官的允许不能接受,看到想要的东西,必须要掏钱购买,如果有违反任何一条的,军法处置。

对于宁夏兵、南兵和广东水师,萧如薰有强大的约束力,对于广西狼兵,萧如薰的约束力则相对较低,不过以他的威名来震慑这些狼兵,还是能做到的,这些狼兵的军纪不如汉兵严明,但是他们尊敬强者,尊敬强大的将军,而萧如薰在他们眼里就是强大的将军,所以他们愿意服从命令,只要别缺了赏钱就可以。

一直到清朝之前,中华都是地地道道的礼仪之邦,国民精神面貌极其优秀,国民自信心强大,面对外夷非常自信,虽然有些高傲,但是因为礼数的周到,发自内心的谦恭,即使是高傲的举动,也不会被外国人认为是骄傲和瞧不起他们,这一点在很多流传至今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航海记述中都能看到,明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真的是非常的优秀。

这些在海外的中国人也是一样,除开那些每个国家都有的海盗之外,和平生活在东南亚藩属国之中的中国人都是当地的高素质群体,哪怕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失地农民,也都是谨守当地法度的,那些商人子弟也读过书,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华人群体和当地平民一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强大的军力,极富魅力的文化和国民的优秀素质,构筑了藩属国对大明的敬仰和向往,而这一点,绝对不能被某些不守军纪的兵油子给坏掉,相比之民间的人来说,军队更能代表大明,而萧如薰更能算得上是大明的象征。

所以萧如薰定下极其严苛的军法军纪,一旦有人不遵守立刻就处置,不能让大明的声望被毁掉,这是一笔无形的巨大的财富,郑和留下来的这笔遗产一直到现在还能为萧如薰所用,大军一出整个东南亚闻风而动,一边倒的支持大明,这就是郑和留下来的遗产之一,而萧如薰也要接下这笔遗产,并且将之发扬光大。

一千一百二十六 这本就是大秦的国土吧?二百四十五 他们都在厉兵秣马的准备着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复苏五百四十 粮食的疑云(下)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陈龙正与热切的欧洲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六百六十六 拉拢八百六十七 见鬼了吗?八百一十六 巾帼女将与白杆兵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虫之患(上)一千零五十 努尔哈赤的决定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六百六十一 定个小目标,先竖它五六座京观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虏(下)三百二十七 将军也懂数学?九百七十三 兴亡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贯!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战诏书八百五十一 叶公,李化龙完了三百九十八 陈龙正西行记(四)三百零九 龙凤胎(下)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这样一个果决的人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五百七十九 仇敌(上)八百八十七 恨四百九十八 他终于等到了他渴望的战争了六百一十四 想种田的努尔哈赤六百零七 分润一千三百七十八 从此以后,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谁了?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礼满脸的绝望之色二百一十 丰臣秀吉的最后时刻九百零二 第一份见面礼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七百三十八 老首辅,你过时了一百一十九 李如松血战开城(下)八百四十二 两个人的行动九百六十四 为你们准备的赏赐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计五百五十八 太原骚乱(下)八十七 战争财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九十二 帝国最后的荣耀二百一十六 太阁的头颅五百八十七 想要腾飞的心六百二十四 血债血偿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终团聚一千三百七十一 儿孙满堂二百三十四 王对王八百八十 不一样的铅弹八百七十八 先兵后礼?五百四十二 萧如薰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理念产生了怀疑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为什么要流泪?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么美好的剧本四百三十五 天诛(上)八百七十九 一起杀了!五百四十三 被扭转的战局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贼共存于世一百二十六 利益驱动的猛兽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贼共存于世一千三百六十二 终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对这些豺狼虎豹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两银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说说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谁了?一千一百零三 孙时泰的觉悟(上)四百二十七 不愿离开的大户五百零八 王世扬的决心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七百一十八 辉煌的胜利一千二百八十三 陆海之争(下)一千二百八十三 陆海之争(下)七百六十七 沈一贯!你想造反是不是?一千一百九十三 萧如薰也没有休假三百一十九 挖角计划五百九十八 权力七百二十五 蠢货九百三十四 为我而战吧,士兵们!九百五十七 萧某人最厌恶沽名钓誉之辈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长的决定三百四十八 关键的棋子五百五十三 往南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动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从哲入京觐见三百三十二 接风洗尘宴一千二百零二 丰臣军全线出击七百四十三 这就是真相?三百八十三 归来四百三十 兴师问罪(三)四百九十四 忠臣无错四百三十七 搞个大新闻六百八十 联合阿拉干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七十四 大明劫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这朝廷,尽是些魑魅魍魉!七百零四 北伐的决心(下)一千三百五十五 万事俱备四百四十 准备战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