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战后

萧如薰的话虽然有些地方比较夸张,但是长得帅和写字写得好那是真的,萧如薰的一手正楷让叶梦熊和梅国桢相当推崇,认为这笔正楷有“凛然正气”、“绝类颜真卿”什么的,对萧如薰的书法很是赞赏,叶梦熊还把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书籍推荐给萧如薰,让他有时间的时候读一读这些书籍,增加学识,对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了,萧如薰也不会只是和他们聊天,在这段时间里,萧如薰以宁夏总兵的身份将整个宁夏可以找到并且投入运用的五千八百三十九支鸟铳全部集合在了一起,然后又在整个宁夏的五万明军当中挑选了三千受过训练枪法较好的,最不济也会开枪的士卒。

就这三千人,萧如薰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鸟铳队,然后又组建了一支拥有各种车炮三百余门的一千余人的炮队,合二为一成为辖兵三千余人的火器营,成为宁夏总兵的直属部队,交给王辉去统帅,把王辉提拔为参将。

这个举措得到了三边总督叶梦熊的支持,叶梦熊以自己的职权支持萧如薰的火器营建设计划,监军梅国桢则表示要亲自观看萧如薰练火器营的方式,然后详细记录,将这个方法上报兵部,进而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驻军那里。

经过这一场战役,叶梦熊和梅国桢亲眼目睹了火器的巨大杀伤力以及火药的巨大威力,开始相当重视火器的运用和战术,而萧如薰是现今当之无愧的第一火器使用专家,所以萧如薰的意见在他们的心里有很大的分量,看着萧如薰在校场上让三千铳卒摆出相当标准的三列阵型操练火器,那种阵势的确相当慑人。

而且让魏学曾很头疼的战后抚恤问题和民众安顿问题还有城池整修问题,萧如薰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就是让宁夏城内的老弱妇孺为这些铳卒制作弹药包。

一边对青壮年劝耕,加紧耕种的脚步,一边让老幼妇孺有事情做,还能领到一些小钱和管一顿饭补贴家用,不至于让朝廷白白花钱去做赈灾的活计,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做,民众就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

同理也是如此,为了不让士卒安逸久了闹事情,萧如薰除了下令大练兵之外,还让没有训练任务的士卒一起去整修城墙,修理军械物资,甚至分出一部分士卒去帮着开垦田地耕种。

这就是加深一下所谓的“军民鱼水情”的手段了,告诉士卒他们来自于民间,也要爱护民间,你爱护别的士卒的家人,别的士卒也会爱护你的家人,你欺负别人的家眷,别人也会欺负你的家眷等等。

这样不仅让宁夏居民没时间闹事,士卒也有事情做,无法闹事,整个秩序一下子就安稳起来,叶梦熊惊喜的发现萧如薰居然有治理民政的能耐,于是也就轻松的放下了一些权力,还是做起了自己擅长的后勤工作。

而梅国桢就天天蹲在练兵校场观看萧如薰是如何操练火器营,然后让火器营逐步的具备战斗力,逐步的和刀盾手结合战斗,摆出火器大阵,演练如何用火器大阵在平原对抗骑兵。

梅国桢还和萧如薰讨论骑兵的作战特点,然后如何利用这种特点,让火器发挥最大的功效去对付骑兵等等,当然,逃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火器不防水的问题。

萧如薰表示这个问题他暂时还没有工夫去解决,等到有了功夫,他会着人一起去研究如何改进点火方式,不用这种麻烦的火绳,而是采取更加便捷的可以防水的点火方式去点火,就算下雨也不用担心火器不能用。

萧如薰还同时派出哨骑去探听草原上蒙古人的动向,害怕蒙古人会趁着大明刚刚平定叛乱来袭击,所以也要事先做好准备,不能让胜利果实被蒙古人给抢走了,麻贵和萧如蕙所部步骑被他下令时刻保持战备状态,一旦有消息传来,可以立刻出战。

宁夏总兵的工作,萧如薰是做的非常的出色的,这一点得到了大家所有人的认同,所以一时之间宁夏镇的防御工作被全面抓起,防御能力大大提高。

半个月以后,叶梦熊的军报和梅国桢的奏折抵达京城,被下令直接送往宫中给皇帝预览,就连内阁和通政司也无法事先得知战报的内容,但是消息还是传出了,一时之间代首辅赵志皋、次辅张位以及兵部尚书石星等人心急如焚,纷纷入宫打算求见皇帝,询问战况。

他们不知道的是,万历皇帝抢先一步得知了军报的内容之后,已经开怀大笑了许久了,憋屈了那么久,第一次觉得那么痛快,真的,万历皇帝觉得前所未有的痛快,因为这一次的最大功臣,不是几个文人统帅,而是他执意提拔的宁夏总兵官萧如薰。

声势浩大全陕震动的哱拜之乱,居然仅仅用时两个月就彻底平定,所有造反人等自哱拜一下全部被杀,没有一个逃走,数万叛军只有三百多人被生擒,其余的全部都被斩杀,明军歼敌五万有余,创下嘉靖以来最大胜绩!这是他执意提拔的总兵官萧如薰打的漂亮仗!

等到笑累了,朱翊钧才开始关注整个战况过程,这个战况过程他会根据叶梦熊的军报、梅国桢的奏折还有锦衣卫的密折来一起判断,其中,锦衣卫的密折毫无疑问含金量最高,最受到他的重视。

张居正死后,朱翊钧亲掌锦衣卫,大肆裁撤张居正和冯保的势力,把自己的亲信放在锦衣卫里面,同时注意保护锦衣卫的外部情报网,从内库直接拨银给到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数年之间,已经打造出了一个超越嘉靖和隆庆时代的锦衣卫情报网。

世人皆以为锦衣卫的情报网都是对内,监视大臣诬陷大臣,所以恐惧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锦衣卫不仅仅将自己的情报网遍布大明国之内,也将情报网撒向了大明周边的敌国和藩属国之内。

两百年之功,将大明周边的无数个藩属国和敌国全部渗透,这些地方有任何异动,最先知道的是锦衣卫密探,第二个知道的是指挥使,第三个知道的就是皇帝。

然而当锦衣卫指挥使不能干或者被卷入政治斗争或者干脆就是他人棋子的时代,锦衣卫的对外威慑力就要小很多,而集中力量应对内部,但是当锦衣卫完全掌握在皇帝手里,而锦衣卫指挥使又相当能干的时候,锦衣卫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现任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就是一个相当能干而且忠诚于皇帝的人,朱翊钧之所以可以看透那些朝臣的招数,并且在不上朝的数十年间依然以某种方式控制朝政,若是没有骆思恭的付出,是难以想象的。

就好像哱拜之乱,锦衣卫的密报比八百里加急文书还要早一天送到,朱翊钧接到边关急报的时候已经打好了腹稿,做好了安排,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事安排下去。

而后魏学曾的私自劝降,萧如薰的种种功劳,还有叛军的动向等等,全部都被锦衣卫记录在案,发回原地,魏学曾自己都受到过锦衣卫的情报相助,但是魏学曾现在已经垮了,没来得及把这个消息交付给叶梦熊,当然,这并不需要了。

九百五十五 麻贵做出了选择一百二十 克复开城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报李八百八十七 恨九百六十九 当仁不让的选择九百六十六 后路九十一 外臣预祝提督首战大捷十三 魏学曾的担忧四百九十六 朱翊钧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虏复来九百一十九 一切开始的地方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难题一千零一十 来我这儿吧一百四十八 水师要出动五百二十五 李成梁的呼唤二百六十九 王锡爵的最后努力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么可能?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国威五百零八 王世扬的决心三百零九 龙凤胎(下)五百三十二 另有图谋五 视察军营五百九十七 甜枣二百七十二 我儿,多吃些三百五十 瘟疫爆发四十六 宁夏乱平九十三 金忠善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讽刺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国式的生活六百二十一 开始吧八百六十九 寒风瑟瑟五百七十二 大胜!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乱六百三十五 考场如战场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没得罪您吧?五百四十一 为皇帝亲信者勿忘晁错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九百零八 狗急跳墙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五百二十六 旁观者眼中所见之物四百五十五 焕然一新的水师八百六十四 刘邓之争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压力四百二十九 兴师问罪(二)一百零六 天兵大胜!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百六十九 袁黄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四百六十二 海战结束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百九十三 压倒性的优势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陈龙正与热切的欧洲八百六十四 刘邓之争六百七十九 历史变局八百三十八 他们还在叫喊着五百四十一 为皇帝亲信者勿忘晁错一百零三 伏击九百零六 极乐之乐一千零九十四 生机勃勃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来!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四百八十 拜访徐光启(下)一千二百六十六 还他一个清清白白六十六 意见统一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动手六百零二 去去就来五百八十八 沈一贯的邀请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八百八十四 安禄山与郭子仪八百二十二 阳谋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龙进军开城七十三 历史发生了剧变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百二十七 稳渡临津江九百七十一 贰臣石星八十四 谈判专家一千零七十 朝鲜又要做一次猪队友了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虏(上)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报一千三百一十九 赢了帝国首辅,输了回家入土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五百八十二 背叛一百七十一 热闹的釜山与风平浪静的对马一千三百七十三 愿我大秦繁荣昌盛,永世不衰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军侯八百八十一 我现在信了七百七十八 最后一步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千二百零七 售卖军火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缅甸镇(下)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机会四百六十四 菲律宾改姓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九百三十八 玄武门之下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觉得有些委屈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于隐忍一千一百五十六 齐大勇的忠诚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谁了?五百七十九 仇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