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见

萧如薰从缅甸到北京城来了?

不是说他镇守缅甸从此就不来北京城了吗?

这是什么情况?

他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北京城?而且一点消息都没有?

难不成是插着翅膀飞过来的不成?!

李如松的心里满是疑惑。

不只是李如松,石星也愣住了,然后急匆匆的赶往皇宫,李如松紧随其后赶了过去,与此同时,内阁里面,三名辅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无一不是惊讶莫名,迅速向皇宫赶去。

萧如薰正在朱翊钧面前接受朱翊钧的亲切召见,朱翊钧走下御座,走到萧如薰面前,亲自扶起了萧如薰,拉着萧如薰的手,一副泪眼汪汪的样子。

“自三年前最后一次相见,与爱卿分别已久,朕甚是想念,爱卿在南边过得可好?”

朱翊钧一上来不谈国事,就和萧如薰唠家常,倒也让萧如薰觉得心中温暖。

“蒙陛下关心,臣在缅甸过得尚可,无一日不在关注国事,无一日不在谨守职责,为大明戍守南疆如今南疆安定,小国纷纷北上朝觐大明,更有佛朗机夷俯首称臣,臣不负陛下所托。”

萧如薰征讨吕宋战胜的消息之前传回了朝廷,朝廷得知多了一个藩属国的消息本来是应该大肆宣扬并且感到高兴的,但是正值战况紧急且战局不利的情况,所以也未曾多加关注。

倒是朱翊钧关注了,得知萧如薰又给自己打了一场胜仗,斩了佛朗机夷两千余,土著万余,得了一个藩属国,没有辜负那十万两军费,不由得十分欣慰。

“天下文臣武将,真正能为朕分忧的人不多,爱卿一直都在为朕,为大明打胜仗,朕一直都记在心里,这一次,击退北虏光复河山,还是要靠爱卿才能行啊!李卿到底是年纪大了,朕怕他有个什么闪失,实在是对不住他。”

萧如薰连忙谦虚。

“承蒙陛下错爱,李公乃大明元老宿将,历经三朝,奋战不止,实为吾辈楷模,臣不敢妄言。”

朱翊钧笑着拍了拍萧如薰的肩膀。

“朕虽足不出皇宫,但是朕知道,他们都有私心,只有你是真正的为朕分忧,为大明而战,其余将军打仗,无论胜负,都要问朕要钱,只有你,不仅不浪费朕辛苦积攒下来的内帑,还能给朕打回一笔银子,只有你啊!”

朱翊钧紧紧握着萧如薰的手,一脸苦哈哈的模样,看来也是给那些文臣武将坑惨了。

说实话,这一次北方出事,萧如薰原先是完全不知道的,甚至对朱翊钧通过锦衣卫的暗线给自己下达北上密令的事情也相当的惊讶。

十二月七日,萧如薰把整个吕宋岛的土著打服了,刚从缅甸调来了三千军队和一批武器给养准备南下开拓其他岛屿的时候,朱翊钧的锦衣卫就乘船抵达了马尼拉,求见自己,并且送上了朱翊钧亲笔所书的密令。

上面说,北虏寇边,十万铁骑南下,山西危机,京城告急,要求萧如薰多少带一些军队火速赶赴京师勤王,如果不方便调集军队,自己直接乘船到京师也可以,朱翊钧要用萧如薰为帅,驱逐北虏。

萧如薰顿时震惊,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当下决定取消开拓南方岛屿的计划,将此计划暂时冻结,然后就把刚刚抵达吕宋的三千军队重新弄上船。

他把吕宋岛交给了袁俨,留下陈龙正帮助他,留三千军队压阵,然后把缅甸交给了袁黄,暂时代替自己行政,向家人告个罪,抱歉今年不能一起吃年夜饭,而后自己火速乘船北上。

朱翊钧也是突然想到,虽然情况紧急,但是人马需要休息,可是乘船不用啊。

船可以日夜不停行驶,至少可以争取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若是来得及,为何不用萧如薰这个可靠的帅才,而要靠垂垂老矣的李成梁和冲动的李如松呢?

当时战况非常不好,朱翊钧自己也是心急如焚,他觉得这些人都不怎么靠得住,所以动用自己花费很多金钱,用三年时间打造的锦衣卫暗线,直接越过了群臣的耳目,从天津卫乘船一路南下到南洋找萧如薰,直接传达皇帝的旨意。

自从上一次图谋搞事被皇太后终结之后,朱翊钧意识到自己的身边人都不怎么可靠,于是下定决心要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绝对可靠的情报部队,以便自己随时可以暗中搞事,走在所有人的前面,让他们猝不及防。

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这个疯狂的念头,尽管被他的母亲打击了,可是三十岁的皇帝是没有那么容易就此沉沦的,群臣依然在不断的刺激他的神经,他越来越觉得无法忍受,他要搞一次大的事情!

借此机遇召回萧如薰,把想法变成事实,让群臣吃一次哑巴亏,让萧如薰再次树立威望,然后再从长计议。

总而言之,这一次,朱翊钧是打算尝试着找个借口把萧如薰给留下来,图谋大事,自然他也知道有个很重要的阻碍,那就是自己的母亲李太后。

这些年,他可没少对李太后身边的人动心思,总而言之,现在李太后的任何举动他都能提前知道,而李太后安插在他身边的那些眼线,都被他关注到了,人没动,但是总是刻意的隐瞒一些事情。

眼下,朱翊钧不能说的太多。

“陛下,眼下是什么状况?能否告知于臣?”

既然皇帝如此信任自己,萧如薰话不多说,先开干,朱翊钧极其欣赏这种什么话不说先干事的作风,立刻把萧如薰带到宫殿左侧的墙壁上。

他一拉一根丝线,顿时就有一幅地图落下,上面标记着一些圈圈点点线线的,一看就是军事战略地图。

“如今,北虏十万已经基本将大同击破,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大同只有大同镇城还有阳和城没有落入北虏手中,目前此二城正在苦守待援,大同巡抚梅国桢和大同总兵麻贵都在大同镇城中。

之后,北虏兵分两路攻打雁门关和平型关,目前雁门关尚未告破,但是平型关已经告破,平型关失陷之后,这一支北虏兵分两路。

一路南下到了五台的位置,击败了原先要北上支援平型关的援军,大肆烧杀抢掠之后,继续南下,目标大概是太原,人数大约是一万。

另外一路直接朝着紫荆关而来,已经攻破了灵丘,进抵紫荆关开始攻打关城,情况岌岌可危,李卿两次求援,我军似乎损失惨重。

如今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雁门关还没有告破,一支数万人的蒙古骑兵被拖在关下,也没有改道的迹象,目前最大的危险,就是紫荆关的这四万蒙古兵。”

八 难行之路二百五十一 三王并封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诚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三百八十一 萧如薰的捷报五百三十九 粮食的疑云(上)一百七十一 热闹的釜山与风平浪静的对马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试验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五百五十 太原急报一千一百六十二 画饼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会面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风宴一百三十一 黑田长政的最后一搏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机六百八十六 废人(下)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国家一千一百零七 做个参谋吧一百二十八 碧蹄馆遭遇战(上)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没得罪您吧?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千二百零九 情报二百七十三 决然的母子(上)四百三十七 搞个大新闻六十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七十三 历史发生了剧变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气蓬勃沐五郎四百七十七 局势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个疯子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四百四十六 赵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六百九十六 耳目一千一百六十五 凶虎与恶狼三百四十八 关键的棋子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与留一千零一 顾大理的名单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个疯子一百七十六 崩溃的宗氏一千一百二十四 这是妖术吧?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纺织机三百五十 瘟疫爆发五百五十五 王世扬求活(上)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为什么要流泪?六百一十七 试探(上)五十一 萧如薰的对策四百九十六 朱翊钧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九百六十六 后路六百二十八 猪一样的对手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萧如薰六百四十三 为敌(上)三十七 叛逆者梅国桢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三十八 许朝欲降五百零三 我虽文弱,却不怕死九百零二 第一份见面礼七十八 苦涩的努尔哈赤八百二十九 柴国柱的心情很糟糕七百二十五 蠢货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么可能?七百四十三 这就是真相?二百三十四 王对王六百六十 男人的欲望六百三十一 煽动二百七十四 决然的母子(下)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报二百六十二 王荆石误国误君啊!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七百三十八 老首辅,你过时了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准备(上)一千零六十五 权栗很崩溃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二百零九 被惊醒的人们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四百六十二 海战结束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机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灾难三百一十六 纳瑞宣王的决议八 难行之路四百五十六 战斗开始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九百三十 身体冰冷的骆思恭六百七十三 讨伐洞武遗民(上)一千一百九十 永远怀疑五百五十八 太原骚乱(下)三百一十 重新开始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松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从哲的对策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准备(上)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四 进入角色一千零四十 儿媳自会为您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