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六 奏请选秀

萧如薰没说错。

徐光启也承认,器具式制作很明显是提高产量的破局所在,就和织布机一样,现在的鸟铳所用弹丸都是模具式制作,制作起来非常容易,但是相比于圆形的鸟铳弹丸,光启铅弹显然要求更高。

还有膛线这个重要难点。

徐光启实在不敢打什么包票。

况且他心中对萧如薰也还是有些芥蒂,此时此刻,他的确不知道除了工作之外还应该说一些什么。

倒是萧如薰先开口了。

“我知道你心里对我还有些怨言,我并不在意,只要你能认真努力的把心思放在火器制造总局上,你就算怨我恨我,也无所谓,我并不在意。”

徐光启惊讶地看着萧如薰。

“你这里需要的一应物资我都会给你安排好,你也把这里的相关人员安排好,这段时间就老老实实呆在石景山,京师里面,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等我处理完了,会来通知你的。”

说完这些,萧如薰便起身离开了。

留下徐光启满脸的惊疑不定。

萧如薰的确是有不少事情需要处理。

地方上现在还是处在传檄的阶段,就目前传来的消息来看,情况很好,整个北方都没什么反抗的迹象,檄文一到开城献降,然后继续过之前的日子。

为大明殉难的事情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

随着传檄队伍前进的是负责对朱明藩王进行劝降和逮捕的军队还有黑鸩探子,负责将地方上的朱明宗室一网打尽。

队伍从京师出发,江北各地传檄而定,九边传檄而定,最快的一支队伍已经进入四川去宣旨了。

随之而去的还有萧如薰委任的各地有缺额的地方官员,进军途中被干掉了地方官员的地方,有些没来得及补充的现在派人去补充,还有一些大员需要安排,比如四川巡抚,萧如薰的人选是放弃抵抗投降的原宣府巡抚王象乾。

他们无一不是在重兵护卫下前去的,为了保护自己震慑地方,在萧如薰腾出手来收拾他们之前,帮助萧如薰稳住地方局面。

未雨绸缪总是对的,中央势力的进入和渗透也是必要的,等地方上和中央方面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和平局面之后,再把该做的事情做掉,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

为了让所有人都更快地进入和平状态,萧如薰派人去缅甸把彩云和一双儿女还有老父萧文奎接来了。

时间是隆武元年三月初六,江大海亲自率领水师精锐南下缅甸去接回大秦朝的皇后和太子,还有太上皇。

出于稳定局面和人心的考虑,萧如薰登基之后就下令封远在缅甸的发妻杨彩云为皇后,长子萧振邦为皇太子,并且尊生父萧文奎为太上皇。

萧氏皇族眼下就那么些人,长年累月的征战,使得萧如薰没时间和爱妻造小人,原先倒也没有坐天下的想法,但是事到临头才意识到孩子的数量似乎并不太多,幸好还有一个儿子,不然局面会更加尴尬。

皇权的传承方面,子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皇帝得到儿子那是大喜事,那是要欢庆的,更何况古人都说多子多福,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萧如薰只有一个儿子的事实不免让人担忧。

所以萧如薰干脆赐封还不到六岁的长子萧振邦为皇太子,安抚住一帮人的心,但是这显然还不够,这年代孩子的夭折率很高,皇家虽然有最好的医疗条件也不例外。

朱翊钧的八个儿子有三个出生不久就夭折,十个女儿只有两个活到成年,可见那个年代养育一个孩子的危险性有多大。

所以说皇帝要求子孙满堂不仅是出于多子多福的习俗,也有着如果儿子数量少,全死光了谁来继承皇位这样一个现实的考虑。

所以实在不是皇帝本人多么贪恋女色,而是皇权传承和幼儿夭折率的居高不下所产生的现实要求。

甚至你不多纳后妃不多生孩子在臣子们看来就和犯罪没什么两样。

你还要不要你的帝国稳定传承?

萧如薰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种事实在群臣看来毫无疑问是相当失职的,是对皇帝这个职责的不负责,女儿不能继承皇位,也就是说萧如薰只有一个儿子能继承皇位,如果这个儿子有什么不测,他选择谁来继承皇位?

萧氏家族至今孩子的数量也不多,萧如兰有两个儿子,萧如蕙有三个儿子,萧如芷有两个儿子,萧如薰才一个儿子,加在一起才八个孩子,而当初朱元璋一个人就生了二十五个。

所以从三月份政局逐渐稳定下来,萧如薰下令从缅甸接回皇后皇太子和太上皇开始,就不断有臣子们上表请萧如薰下令进行选秀,充实内宫,增加皇家子嗣传承,让臣子们安心。

对,让臣子们安心。

萧如薰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大事的时候,以前明旧臣为主力的臣子们居然纷纷上表让萧如薰下令选秀来令臣子们安心,这还真是出乎他的预料。

赵世卿带头上表,说皇帝春秋正盛,正是应该多纳妃子充实内宫多生子嗣的时候,此时此刻皇家血脉并不繁茂,对于大秦来说并不是好事,请皇帝为了大秦天下传承考虑,开始选秀。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下令选秀其实也是一个政治信号,寓意着国家进入承平治理期,可以开始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稍微轻松轻松了。

立国三个月,群臣一天假期都没有,实在是累得够呛。

那些在前明只需要吵吵架混混日子的官员们现在陡然间需要做那么多事情,做不好分分钟罚俸贬职,也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他们也想轻松一下,所以希望皇帝稍微沉迷在女色当中一段时间,让他们放松放松。

萧如薰只觉得好笑。

他注意了一下上表的群臣。

基本上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都没有跟着胡闹,而是主要以前明旧臣为主力提出这样那样的建议和请求,似乎朝堂已经在不经意间发生了他希望看到的对立局面。

这是应该的,一面是跟着皇帝起家的臣子,一面是后来投靠的旧臣,能混到一起才有怪,至于那些夹在中间两头不讨好的以王锡爵和李廷机为首的一派到时颇有些埋头做事哪儿都不参合的架势。

很好,这样很好。

萧如薰算了算时间。

也差不多了,差不多可以动手了,调动部队进驻全国各大重要地区的行动也差不多了从中央到地方,是时候把前明旧臣当中那些在黑名单上的家伙们给收拾掉,然后将土改国策公布的时候了。

为了照顾这些家伙的想法,江南半壁都在轰轰烈烈的土改,江北还是一片祥和,这总让萧如薰想起满清庚子年的东南互保。

信息闭塞也是有点好处的,不是吗?

六百五十九 无法预料的未来四百六十五 吕宋国王一百零九 强势否决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会一百三十二 血战碧蹄馆(一)一千二百五十五 简单易懂的指令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三十七 叛逆者梅国桢四百七十八 徐光启一百九十九 据理力争八百三十八 他们还在叫喊着一千零三十七 还有转机一千零四十四 他们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千零五十一 撤!十一 何乐而不为三百零三 燧发枪(下)六百六十 男人的欲望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三百八十五 还政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马碑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于毛文龙的褚英六百一十三 进兵计划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五百三十四 李如松的疑惑三百五十三 剧烈的碰撞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团的逆袭(下)五百三十九 粮食的疑云(上)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决定九百六十二 为难的老臣六百一十七 试探(上)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为什么要流泪?六百三十九 愿你永远不要适应三十 背锅头号种子选手朱翊钧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国式的生活六百八十八 抄家进行时(下)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龙用计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萧如薰一百七十二 强袭对马港(上)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从哲入京觐见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七十九 宝刀未老袁了凡七百九十一 再遇陈龙正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九百五十一 袁黄不是圣人一百二十六 利益驱动的猛兽八百九十九 满分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内爆炸了四十三 地道挖成一百一十二 红线九百六十四 为你们准备的赏赐一百八十九 带路党玄苏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热那亚总督(上)四百八十三 梅国桢借粮(上)一千零八十二 战争结束了(下)六百零二 去去就来一千零九十 悯农四百九十八 他终于等到了他渴望的战争了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虫之患(上)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尽相同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择(上)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败的谈判(下)七百六十三 献俘仪式三百二十二 未战先乱六百八十四 好男儿(下)五百一十六 萧镇南到京城了!七百六十 有弟兄们在,此事就有希望二百九十二 特务国家五百六十四 诡异的动向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进献传国玺(下)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决定一千一百八十 武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语的傻子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布丰臣内外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八十八 心安乐,才能身安乐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来信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热那亚总督(上)一千二百五十九 这是圣君啊八百七十五 心脏(上)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养料(下)八百七十五 心脏(上)五百六十三 幕后黑手五百七十八 赵志皋最后的努力六百七十三 讨伐洞武遗民(上)一千一百三十四 后关失守二百二十九 决战(上)五百四十九 焦头烂额的王世扬五百五十四 残酷的命运一百二十七 稳渡临津江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线膛枪九百六十 斗富战争七百五十四 李如松做了一个决定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八百八十七 恨八百三十八 他们还在叫喊着一千三百六十二 终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对这些豺狼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