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寒帝政令

走子布局,谋略天下。

嬴朕自长庚村竹楼魂归,无时不刻不在谋划,所有谋略他都不知道考虑了多少遍。

“此乃少帝日夜所思之事,每一步都经过近百次的推演。”嬴朕很是镇定,嬴虔的话虽然问到他的心眼上了,他也有满腔的计划想要向老祖倾诉,但他归来的魂魄碎片带来的经验智慧告诉他,要淡然,要安之若素。

“哦,那你是如何构想的?”嬴虔很是期待,他虽然知晓嬴朕在修为上是妖孽,但是政治、手腕,少帝昏睡百年,又浑浑噩噩许久,他不能确定是否还有当年的见识谋略。趁此机会,他想考考嬴朕,毕竟手腕政治除了天赋,更看重实战、经验积累。

“瀛渊大陆,经历寒朝武帝的开拓,寒氏高、吕、惠、文、景五代所积累的一切财富、民力都处在疲惫不堪,风雨飘摇的状态。此刻民生凋敝,民不聊生,大有天下苦汉久矣的心态。武帝后期的文治武功不能说他错了,而是太过于着急,以至于耗尽国库民力,让原本固若金汤的强汉成为了破烂不堪的毛草破屋。”

“如今寒帝初立,尚很年幼,佐政的霍光、金日磾等臣子都是才干惊天的旷世之才,寒帝虽然有“亭”的暗中帮助,但是寒氏的“亭”不在迫不得已是不能干预朝政的。主弱臣强,够寒帝好好的吃上一大壶的。”

“寒帝如果平庸那么朝政就掌握在这些强臣的手中,必然处于长时间的互相倾轧中;如果寒帝才能不凡,但他要想扳倒、甚至慑服臣工,重新掌控帝权,也必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就是我嬴姓一族重新崛起的契机!”

“为此我之前和百里先生制定了三步策略。如果策略成功实施,届时我嬴姓进可虎视天下,退可回守咸池。”嬴朕详细的将三步策略和嬴虔阐述一番。

策略他很有信心,觉得是最成熟,也是最满意的,这是他长久的经验同百里先生的智慧碰撞出的最好结果。

嬴虔认真的听取嬴朕洋洋洒洒的讲述心中韬略,甚是开心,时不时的点头微笑:“好好,不错,你懂得沉下心来,让我很是满意,急功近利只会落得象氏霸王八百子弟兵出江东的下场。”

他点头赞赏,略微沉吟片刻,说道:“不过老祖有点要提醒你,你们制定的策略好是很好,不过三秦王候,相互依存,生生不息,昼夜蚕食着嬴族的香火、气运,如果你不好好处理,极有可能养虎为患,嬴族强大,他也跟着强盛。”

嬴朕很是赞同,象氏和寒氏先后分封雍、塞、翟王在嬴州之上。

以三秦互为犄角,锁定嬴姓龙脉,以三才阵慢慢蚕食香火气运。

嬴族想再次走出去,他们必将是首当其冲要攻克的天大难关。

不过得想办法,让嬴姓休整积蓄的时候不会让他们的势力再次攀升。

嬴朕说完,抿了一口秦酒,目光灼灼的盯着嬴虔。

嬴虔笑问道:“你小子说就说,盯着你老祖干什么?”

嬴朕给身旁的白妶斟上酒。

望着嬴虔笑道:“三秦王爵不过大秦故属,有我和老祖在,少帝相信他们翻不起风浪。”

“你呀你……你小子还是鬼精鬼精的!”嬴虔以手点指,开怀大笑。

“你什么时候起身寻找四大佐族?”嬴虔询问。

“暂时不会外出,等嬴族彻底走上正轨在启程,如今我们已经有白氏的武安军,其余的三族我也有了些许头绪。”嬴朕如是道。

嬴虔没有说话,又和嬴朕畅饮起来,一老一小从古至今,从年幼到如今天南海北的胡侃,不多时,十三就带着嬴罪回到厩苑。

嬴虔望到抱着白虎的嬴罪,不断的抚摸着胡须点头。

果然如嬴朕所说。

嬴虔很果断的将他定为厩苑培养的重要继承人之一。

嬴朕上前好好嘱托了一番,什么“劳逸结合,小心身体”等话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篇。

大寒王朝,戾园。

寒据、寒弗陵兄弟二人又聚在一起。两人端坐在石凳上,正在运气成丝,静心垂钓,戾园正好有一条小河穿过。

其中有诸多珍稀水族,寒据但凡有空就会在此垂纶。

寒弗陵一边垂钓,一边扭头查看寒据的反应,每次张嘴欲言,话到嘴边,又再次咽了回去。

寒弗陵比谁都清楚兄长的脾气,垂钓之时绝不能受到打扰!

大约过了一盏茶功夫,寒据兴致退却,收起垂线,起身回到河畔的小亭内。

亭内石桌上放着一些布帛。

寒据坐在石桌旁给自己倒上一杯热茶,润了润喉咙,方开始询问:“你不在上朝,又跑到我这里做什么?”

寒弗陵默不作声。

寒据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移步轻轻的拍了拍寒帝的肩膀:“你又在庭议上发脾气逃跑了,他们又封驳了你的政令?”

寒弗陵点头,很是苦恼:“他们根本就不将我这个少年天子放在眼里,但凡我所下达的政令,十条有十条被他们盖章,封驳回来,作为帝皇,政令不出长安城,到底我是皇帝,还是他们才是皇帝?””他声音由最初如蚊子般低语,然后一点点失控怒吼咆哮。

寒据将他拉着坐在自己身边,轻声劝解道:“皇帝政令被封驳,那不是耻辱,那是荣耀,父皇一生被封驳多少次,相信没有人清楚,就连他自己也不会知晓,还有秦皇那样伟大的帝皇,他难道不考虑自己的尊严,以他唯吾独尊的帝皇气度,焚书坑儒也不过挥笔而就,他为何在设置三公九卿的的时候没有废除此项制度,反而容许其存在,那时可没有君弱臣强?我们暂且不论你的臣工是否有错,你静下心来好好思索,你所下达的政令有错吗?符合时宜吗?能否行的通吗?”

“我的政令没有错,现如今大寒王朝风雨飘零,国库见底,民生倾颓,我施行的政策肯定可以缓解黔首的压力,逐渐消除父皇后期所造成的弊端。”寒帝说道。

他认为他的政策是切中要害的,他没有错?

寒据放下手中的史策,询问道:“秦皇修驰道,筑灵渠,建长城,惠泽千秋万代,可天下百姓却指责那是暴政?那时他的政策错了吗?先皇景帝同意晁错削藩集权,却终得七王之乱,险些颠覆皇权,那时他的政策错了吗?父皇任用卫霍,驱除匈奴,最终耗空国库,用尽民力,那时他老人家的政策错了吗?”

“何为君臣之道,何为政策之行,你好好想想吧?”

寒据说完,拿起桌上的一大批布帛转身离去,布帛随意卷起,具体内容不清。

布帛是亭卫所呈,内容是寒帝政令。

帛上隐约有“盐铁”二字。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八大兵王第两百八十五章 武经十三篇第两百八十章 故时秘辛第一百九十一章 焚稿第两百二十八章 苍梧赵光第一百一十四章 族长令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弓已有,箭在何处第一百五十六章 万姓哗然,安民诏下第九十八章 先祖之声第三百六十五章 十日约第三百零三章 厩苑之辱,第四出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暗生他心第三十七章 麒麟趴第两百九十一章 乘龙入咸阳第六十二章 龙冠第九十三章 龙巢卧第八十八章 焚香祭祖第三百四十六章 前线大捷第九十五章 乘凉第三百三十八章 密谋后方第三百七十二章 嬴朕驾到第六十章 铜壶铜炉第两百零五章 金口玉言第七十二章 白骨起乐第三百七十章 各方反应第两百七十四章 诸夏之殇第三百三十七章 屠龙局第两百零四章 桥名黄石第两百五十六章 启灵功成第两百九十六章 无耻寒贼第八十三章 魂飞魄散帖第二十五章 秦皇一脉第一百零七章 嬴来来意第十四章 养马磨刀,牧守四方!第三十六章 罪孽第三百七十三章 惊变第六十八章 姚訞第三百零五章 屋脊有兽。第三百一十七章 咸阳古都,灞桥伤别第二十四章 月满小楼第三十一章 淮阴韩氏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谷第八,毒牙冢虎第一百六十八章 藏星楼内,剑魄纵横第六十九章 取名第二十章 山上山下第两百八十三章 甲胄、大弩、背箭囊,腰间配着阔身剑第两百四十八章 麒麟海峡第三百四十六章 前线大捷第九十七章 皮猴儿第三百七十六章 苍天泣血第五十四章 守书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抓破美人脸第三百八十二章 师徒兄弟会章台第五十三章 修碑第两百四十七章 伏羲的姓第三百二十章 嬴姓家事,不容外人置喙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下将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云梦鬼谷第六十六章 黄金百两第两百零三章 七八个山头,两三处人家第三百三十章 少帝冕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石上学垂纶第九十六章 厩苑嬴虔第三百零九章 女娲守墓人第二十八章 五彩神雉第一百零九章 小病而已第三百二十六章 爱江山更爱美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洪武第一百三十三章 唯九公子不可琢磨!第三百零七章 万物生剑第两百六十五章 木盒有仨第两百五十八章 秦庭复立第三百零三章 厩苑之辱,第四出手第三百七十章 各方反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其中绰约有仙子第两百三十二章 抛砖引玉第四十八章 为虎作伥第三百四十四章 今上五年第六十章 铜壶铜炉第十一章 秦末旧事,司马老贼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眷地佑,先祖余荫第七十七章 闻道第两百零五章 金口玉言第两百六十八章 纸上谋士第三百三十六章 野心家第两百八十八章 兖州粮仓第一百一十五章 茶话会第三百五十九章 芒砀山内第一百零九章 小病而已第三百四十二章 印来第三百六十章 万民请愿第二十一章 尉武寨内第两百一十五章 火奴蛮子第六十章 铜壶铜炉第三章 血荐轩辕,其血玄黄第一百二十七章 辕门之下,阵法丛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芒砀山内第三百章 良夜如清昼第两百六十五章 木盒有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