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黄色警报

(感谢督骑校尉的打赏,)

新兵从二月开始,就陆续的被分送往秦藩诸省各州县的军营驻地。四月的时候,已经开始有老兵从各地军营退伍返乡了,马路上,江河上,到处都可见年青的退伍兵们一车车一船船的被军队军官们送返回乡。

刚经历了送年青子弟去入伍当兵分离之痛,马上就又有许多军属开始高兴的经历着重逢的喜悦。大多数的退伍士兵们,脸上都带着喜悦,返回家乡,但也有些士兵已经习惯了军营的生活,万分不舍的离开军营。不过虽然已经退伍了,可许多士兵都不愁未来的生活。各州县早在他们回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为他们安排好了以后的工作。

对于各地州县来说,退伍兵是一群十分吃香的家伙,惹人喜欢。他们都是身强体壮的小伙,身体不行也入不了伍。而且在军中几年,就算是普通兵也经历了三年煅造,一个个都学了不少的本事。起码三年两千个字是会认会写了,而且还都会些算术,甚至是其它的一些文书工作基本也会。并且,这些退伍兵基本上都在军中学会了两三门手艺,赶车、修理等等。

对于地方官府来说,用退伍兵,既是响应秦王的号召,同时也确实很合适。不管是乡公所里,还是县上的衙门里做胥吏,乃至乡兵、民团、团结兵、城管队、治安队、税吏等等工作,他们都是最合适的人。甚至各级学校里的体育教员等,都是个合适的人选。以致于到现在。每年退伍的这段时期。行省到州县乡上。从官府到学校、甚至是那些私人的商队、工坊等,都纷纷盯着这些退伍的年青小伙子们,准备争抢这些“人才们”。

而每年退伍兵中少数的退伍军士、退伍士官,退伍军官等少数人,更是争抢的十分激烈。

四月的太阳已经开始逐渐有了势力,中午的时候晒的人有些怀念冬日里的暖阳。

红狐狸村的男女老少这个时候都在赶着在四月中旬前将春小麦种下,长城以南的地方天气暖和,一般秋天九十月就种冬小麦了。但在长城外的北方,天气寒冷,却只能在三四月天气暖和之后,才种春小麦。到七月的时候,收割。

红狐狸村以前并不种小麦,或者说他们只种植少量的麦子,主要以放牧为主。但如今,这里大部份的村民却是以汉人为主,他们更习惯种植,而非放牧。加上官府早把地给分了。大家的牧场草场也都分了,因此放牧的牛羊要少了起来。如阿固郎他们家也开始跟着种麦子。

他们分的地有很多,热河的长城外地广人稀,每个人都能分到很大一块地。好在他们都有不少的牛马,不需要太多人力。不过对于刚开始耕作的阿固郎他们这些奚人来说,这依然是件很辛苦和很难的事情。好在,县里的农技站有专人来地里指导他们,又有他们指导打造的那些很先进的农具,一切倒又好了许多。

阿固郎不停的取下腰上的水袋喝水,从清早起,他已经把水袋喝空了两次。喝了一肚子的水,现在一走动,都能听到肚子咣当咣当的水摇晃的声响。可没过一会,他嘴里又干了,衣服都湿透了,满脸上汗,耳朵里嗡嗡直叫,喉咙粘糊糊的,话都说不出来。家里的三个女人,也都用头巾包着脸,正在帮忙,阿丽亚那饱满的乳房中间的乳沟里,滚着一粒粒大颗的汗珠。

阿固郎的大儿媳的脸颊晒的通红,汗水湿透了衣衫。

他的大儿子则在前面赶着双牛,扶着犁走在长长的地头,浑身大汗淋漓,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混漉漉的,总也干不了的衣衫粘在身上,弄的他十分烦燥。

“我们为什么要种地啊,咱们可不是农夫,是牧民,咱们放牛放羊养马,咱们是战士!”大儿子有些恼怒的对着给他送水来的父亲,不满的喊道。

“算了吧,如今咱们不再是奚人了,咱们是秦人,咱们以后都得习惯这种生活。你看看旁边的那些汉人,他们都是这样生活的,既然秦王分了土地给我们,那我们就种地吧,养牛牧马,如今也没那么方便了。定点放牧圈养,也一样的需要种牧草啊,不如,也养不活这些牛羊的。”

“就算要种,咱们也不需要种这么多啊,几百亩地呢,种一季,咱们全家都能吃上好些年了。随便种个几十亩,完全就够了。更何况,咱们家还养了牛羊呢,而且我们在县上当差,不也有薪水嘛,完全可以少种一点。”

“别那么多废话,快点干!”老百夫长不满的瞪了儿子一眼,转身回去了。

大儿媳等丈夫犁到身边时,大声喊道:“哎呀,不干啦。”

“等等,耕完这一垅。”

“咱们等午后凉快点再来耕吧,太热了,我可不干啦了!”

她站在那里,薄薄的衣裙被汗水打湿,胸前那两团肉越发的显得丰满挺翘起来,她大喘着气,好像丈夫耕地不是赶着那两头牛,而是赶着她在拉犁一样。

“要不咱们先去那边水塘里洗洗。”

“那里还有好远呢,起码有两地里。”

“咱们骑马去就是了,一会就来回了。”妻子道。

丈夫有些担心的望了一眼后面的父亲,不过看着妻子一脸期待的样子,最后还是擦了把脸,道,“走吧,骑马去。”

他们骑马走了,阿丽亚在后面也连忙丢下手里的工具,跑到前头,她解下一匹马,就如同年青的丈夫一样熟练的骑在马上,追着去了。

老阿固郎在后面看着三人一溜烟的跑了,不由的摇了摇头。

三人骑着马在田间的那条道路上跑着,远处。有一团烟尘。正顺着泥土路迅速的冲来。

“那人骑马跑的好快!”大儿媳叫道。

乡兵上士眯起眼睛。盯着那团烟尘,透过尘雾,骑马人的轮廓隐约可见。又过了一会,看的越发清楚了。

“这样的速度狂奔,这马可吃不消,一会就得跑坏了。”

他皱起眉头,把右手搭在笠帽上,仔细的看着。他已经清楚的看见了那个骑马的人。他弯着腰骑着马飞速奔驰,背上还插着三面小红旗子。

“驿骑信使!”乡兵上士很快就认出来了,连忙招呼着妻子和弟媳让出路来,这些插三把小红旗的驿站信使可挡不得,就算被撞死了,不但白撞,还有可能反要吃官司,这都是他在乡兵中学到的。

驿站信使飞驰而过,并大喊了一声:“黄色警报,黄色警报!”

一团驿马扬起的尘土扑在他的脸上。他目送着远去的信使,脑子里一时有些乱。

在乡兵中。他学习了许多秦军中的军事命令,比如说驿站的加急驿骑不能阻拦,要不然被撞了受伤白受还要追究责任。此外,如黄色警报,红色警报这些。红色警报,就是全民动员,所有的青壮都要武装起来,赶到县里集结,那一般意味着敌兵入侵,需要百姓协助防御。甚至有可能是秦藩遭遇重大危机,需要全民动员作战。

而黄色警报,则只是要动员团结兵、乡兵以及民团,还有新退下来的退伍兵。

他愣愣的站在那里好一会,看着那太阳下的广阔田地。然后,那些田地里正在忙着耕种的团结兵和乡兵们,甚至那些刚刚退伍的青年们,从四面八方开始骑上马向村子里跑去。

田野里,道路上,这些乡兵民团们策马扬起一团团的尘雾,他们奔上大路之后,就成群结队的飞驰而去,拖着一条黄黄的尘埃大尾巴,奔向村子。

凡是在役的乡兵、团结兵、民团,以及刚刚退伍回来的那些青年都丢下里手里的活,奔回村子里去了。

他看见父亲阿固郎翻身上马,向村子里跑去,一路上还不停的向他招手。

“怎么了?”阿丽亚和嫂子惊叫一声,充满惊恐的望着他。

他猛然清醒了过来,大喊了一句,“黄色警报,紧急集结令,我得走了。”他拔转马头,跑回田边停车的地方,从马上跳下来,穿上干活时脱下的外衣,然后再次上马,紧随着父亲的身影,也和那些人一样,消逝在尘雾之中。

村里的乡公所门前的晒场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灰色的人群。

一排排的马匹,士兵们的装备,以及佩带着乡兵、团结兵、民团、甚至是没有了肩章胸章的制服,戴着幞头或者笠帽的辅兵们,一个个面色有些沉重肃穆。

做为辅兵,他们一般只在农闲的时候集训,而且是轮流集训。在这两年不打仗的时候,他们一年也就是受训三个月,两年了,他们都没再出征过,以致于大家都有些习惯了这种生活了。现在突然又响起黄色警报,紧急集结令,顿时让他们忧心不已。

村集里的商铺都关了门,乡公所的几个不入流的流外小乡官们满面愁容,心事重重。沿街的路边,站满了已经换装过的妇女们。

所有人的嘴上,都挂着五个字,紧急动员令。

旁边有个大胡子的团结兵上士正和一个乡兵的三等兵争吵:“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估计就是一次演习,演习知道吧,我们去几天就又回来了。”

“演习哪需要这么大的阵仗,我觉得是要打仗了。”

“瞎扯,两年前不就有一次演习嘛,那次不比这次弄的动静小,可后来不是没事。”

“谁说没事,那次不是打了成德,然后秦王亲自率军去渤海嘛。也许成德想趁秦王不在的时候炸刺呢,或者渤海那边部族军很凶?”

“呸,闭上你的乌鸦嘴吧,你也不用脑子想想,如今,成德镇的节帅都被扣在燕京城了,渤海那边有秦王亲自前去,自然就更不用说了,有哪个能是秦王他老人家的对手呢。”

他们两人的争吵引来一群人在那里东拉西扯,一个老头子在一边激动的说:“打仗就打仗吧,跟咱们也没啥相干的,他们打他们的,咱们的庄稼还没有种完呢。”

“是啊,你看,全村的人都给喊到这里来了。要知道,现在可是赶着耕种呢,要是错过了节气,那今年一年的收成可就全没了。”

“乡长说,这是上面的命令,发了黄色警报,所以把大家集合起来。‘

乡公所的那些吃官家饭的已经开始叫名,叫到名字的辅兵立即站到指定的位置,在乡公所的一侧,按照团结兵和乡兵、民兵还有新退伍兵的不同,划了四块地,不同的人自动站到归属的那一块去。

很快,所有名册上的人都点齐了,乡公所的几个官吏开始骑上马,带着村集里的这些兵前往县里。虽然还不知道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可这些辅兵和退伍兵们却毫无畏惧恐慌,反而一路上跟着旁边的人开着各种玩笑,轻松无比。(未完待续……)

第399章 血不流干战不休第402章 李存孝死而复生,镇东军虽胜实亏!第70章 截杀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159章 整顿商户 七尺剑杀猪刀第581章 再起第770章 劫第940章第483章 十二路诸侯共讨草贼第625章 服软第860章 英雄立马第436章 高奏凯歌第178章 最危险的就是最安全的第723章 紧迫第73章 波诡云谲第165章 军伙被劫第322章 少帅(二)第770章 劫174章 大收获第570章 颠覆契丹第425章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第381章 枪打出头鸟第960章 忠义第284章 大杀四方第715章 不对称作战第533章 一路向东第499章 入局第759章 态度第835章 天子难封秦王赏第583章 横行天下第646章 底气第23章 镇东海第751章 颦鼓第453章 留下第713章 天下都招讨第564章 镔铁之国 耶律阿保机第77章 交换第426章 千钧一发 六胡血战第105章 敲诈勒索、巧取豪夺第297章 只问一句,事成之后拿什么来酬谢?第468章 放虎归山第759章 态度第79章 终于有了第一块地盘第874章 天梯第661章 灭国第590章 十八万北伐第150章 迟迟赶到的联合增援官兵第907章 军备竞赛第750章 插入第131章 水兵和骑兵第408章 背水一战第246章 钞票第146章 盘点 一场惊喜一场忧第829章 胜却十分雄兵第446章 死掉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第675章 大齐开国皇帝第103章 招募工匠第1019章 暗箭难防第76章 夜宴第351章 平辽第698章 非常规战第572章 艳 遇第8章 君子易处 小人难防第773章 成都第330章 谋朝篡位第202章 一口吃掉第874章 天梯第142章 绝地反击第32章 猪腰子银 封家叔侄第322章 少帅(一)第842章 十步杀一人第730章 碰撞第105章 敲诈勒索、巧取豪夺第747 章 人质第86章 巫山云雨第145章 地下军械工坊每542章长安天子第200章 奇兵破贼寨第65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第113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第773章 成都第94章 组建左右家丁队 意外得悍将两员第851章 战争的呼唤第770章 劫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875章 功败垂成第1011章 倒戈相向第343章 以文驭武第371章 窟头刘仁恭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师第21章 胜第1020章 变生肘腋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东郡王!第746章 沦陷第577章 幽州乱第727章 刘云娘第753章 将遇良才第49章 晋升第679章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第258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