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第三个皇帝

(感谢第九号天空、车车达、天天好心情520、dxd的枫叶、梓莘、user1969、我只爱中国、毛荣龙、ag、五月花001、甜蜜的甘蔗等诸位同学们的支持!)

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郑畋在朝廷一直是比较倾向支持李璟的,这并非说他得了李璟什么好处,而是他认为李璟这些年在东方的所做所为,确实很不不起,做到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自当今天子即位以来,李璟的治下是少有的安宁之地,不但原本北方第一大港的登州,几十年没打过大仗本来就富裕,而且在李璟这近十年的治理下,更成为整个大唐最繁华富裕之地。就连当初那脱离大唐百余年的辽东之地,这些年也在李璟的治理下繁华起来,他听过许多到过辽东的商人,都说辽东如今甚至比河北还要繁荣,尤其是辽南和辽西之地,甚至超过了河南。

郑畋仕宦多年,自己也确实依靠了当年父亲的好友,宫中的权宦西门思恭的支持,才能进入政事堂中。可不管他是如何上位的,但他心中也确实有读书人的那份坚持。就如秦报上说的一样,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薯药。

许多人都说李璟其实是一个奸臣,一个权臣,就如西汉之王莽,东汉之曹操,魏之司马昭,他们表面上一直举着唐朝的旗号,是尊隋,可实际上却是真正的割据军阀,早晚那一天,会谋朝篡位。郑畋对这种说法其实也是抱几份支持的,但他心里又总还抱着几分希望,觉得李璟此人也许不一样。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只要李璟一日没有做出那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们这些一心想要中兴大唐的臣子们,就不免对李璟寄有希望。毕竟,这李唐已经糜烂如斯,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了,如今,也唯有李璟才有能力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不把希望寄托于他,难道要去寄希望于田令孜和杨复恭?杨复光这人有些看不透。虽是太监但似乎对李唐很是忠心。可杨复光只是个太监。他终究不同,虽然如今势力不小,可依然得借助于李克用和朱全忠、秦宗权、王重荣、李昌言这些军阀,而他很清楚。这些人虽然如李璟一样都是地方统兵大将,一方诸侯,可他们又与李璟绝对不同。把希望寄托于他们之手,只会让大唐越来越糟糕。

他相信,如今已经到秦藩李璟麾下效力的于琮、辛谠、于琄、李琢、杜慆、张自勉、曾元裕、崔安潜、崔芸卿这些当世极负盛名的文武大臣们,肯定也是怀着和他一样的期望的。

只是他们这种期望,在田令孜看来,就是和李璟相互勾结,如今杨复恭也是一样的想法。

当初。他怀着对李璟的那份期望,与李璟合作,积极的组织关中联军勤王反攻长安,可当关中局势稳定之后,这些太监们立即暗中联络了李昌言造他的反。把他赶走。他离开凤翔军后,被召到成都,担任司空、门下侍郎、同门下平章事之职,主管军管。可在成都行在还没有呆到半年,他就被田令孜和杨复恭一起排挤出朝,被迫到了担任州刺史的儿子身边去休养。

虽然被彻底的排挤出了朝廷,郑畋还是十分关注朝野大事。这两年朝野混乱不堪,成都行在的太监们终于还是内斗了。田令孜挟持了皇帝,囚禁了张泰和西门思恭,赶走了杨复恭。杨复恭到了关中,很快与杨复光一起收复两京,斩杀了黄巢。正当他欣慰之时,却又突然听到杨复恭元旦扶立寿王杰为新帝,遥尊李儇为太上皇的消息。

现在,在他的面前,摆着两道圣旨。

一道是加封他为太傅、侍中、同平章事、颍川郡王,请他入朝为相的旨意。另一道则是加封他为太师、中书令、同平章事、琅琊郡王,同样请他入朝为相的旨意。

可当这两道黄绫圣旨摆在他的面前时,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这两道圣旨不是一个皇帝发的。前一道是成都的天子李儇所发,后一道则是刚刚在元旦登基的新天子李杰所发,如今这位寿王即位后刚按例改名李晔。

不过郑畋很清楚,这两道旨意都不太可能真的是天子之意,成都那道诏书无疑是由田令孜发的,而长安那道旨意则是杨复恭发的。

他也不相信前不久他还遭两人都厌烦的他,如今居然这么抢手,两边都争着他去当宰相。他心里清楚,他们需要的只是他的那个名头,借以争些声势。不管他去哪边,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把他当擦脚布一样扔到一边去的。

黄巢余孽还没有剿灭,天下还四处盗贼蜂起,百姓饱受战乱流离失所,这个时候,那些人不想着重整山河,安民治地,反而还弄出来两个天子,两个朝廷。这好不容易看到的一点大唐中兴的曙光,一下子又全被乌云给摭住了。

李儇今年才不过二十二岁,虽然先前算不上什么明君英主,可也主要是因为受田令孜和卢携等人的蒙蔽,本质上还是一个好皇帝的,起码他很努力过。可这样的一个年青的皇帝,如今却被他曾经视为阿父的田令孜劫持,被他视为真正可靠的杨氏兄弟废除帝位。如今,杨氏兄弟扶了寿王即位,那虽然也是个聪明的宗室,可他才十五岁而已。舍李儇而立李晔,摆明了是太监们争斗的结果,他们都想要握着皇帝在手,都不会真的让皇帝掌权,只不过想要一个皇帝傀儡罢了。

郑畋身为西门思恭半个养子,对于李儇这个皇帝还是有感情的,可他也清楚,杨氏如今势力更强,远超田令孜,新帝已经扶立登基,中原诸藩镇的节帅,几乎都是杨氏兄弟收的干儿子,李儇这个皇帝成为太上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想改变。也不可能了。

李晔的登基,意味着李唐朝廷原本那微弱的一点平衡被彻底打破了。原来,安史之乱后,朝廷还勉强维持着一点平稳,建立越来越多的藩镇,让地方藩镇互掣肘牵制,而在朝中,则让宦官和宰相们相互平衡,用宦官防止权相,用宦官统禁军。同时又用宰相们限制宦官。虽然说。最后南北衙之争。以宦官势力越来越强,宰相们斗争失败,但起码,还有着最后的一点平衡。

而现在。宦官们和那些地方的藩镇军阀们勾结在了一起,朝廷的宰相文官们是彻底的成为了宦官的傀儡,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最后一点平衡打破,那么李唐这栋危楼便随时就会坍塌。根基不存,楼宇又如何不塌。

就在这分,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郑畋本来就心里烦,抬头向屋外望了望,没好气的道:“何事喧哗吵闹。没个规矩!”

“是公子回来了!”仆人快步走进书房回禀,“公子刚刚骑马回来。”

“垂芳回来了?”郑畋听说是嫡长孙回来了,脸上不由露出几分微笑,垂芳是长孙的字,乃是他的长子郑凝绩的长子。名叫绍余,今年刚十六岁,能文允武,很得郑畋喜欢。几年前,李儇西狩,郑畋派长子郑凝绩随驾身边,后来到了成都,天子授其为兵部侍郎。等郑畋龙尾陂大败尚让,捷报传到成都,李儇又特授郑凝绩为兵部尚书。不过随后不久,郑畋被免去凤翔节帅之职,郑凝绩也因此被贬为壁州刺史,郑畋到成都不久后,就也到了壁州儿子身边。

正说着,郑绍余已经走入书房。

几句寒喧之后,他挥退了仆人。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的两道黄绢圣旨,轻笑两声:“给老大人何封赏?”

郑畋把两道圣旨移到一边,落寞道:“不过是借我这老骨头仅剩下的一点名声罢了,当不得真的。”

郑绍余年纪虽青,却是一脸的成熟样子,“祖父大人还是不接为妙,这些太监没有一个好东西。”

“垂芳,慎言。”郑畋有些不满孙子的轻佻样,太监也并不是全没好东西,如西门思恭,就对他如父亲一般。

“你今日怎么回来了?”孙子最近在成都读书,且每天空余时还拜会一位在成都的老将军学武。他和儿子都不反对孙儿习武,若是从前他肯定会反对的,但如今这个兵争乱军,光读书也不行了,若能学得些武艺,懂重领兵打仗,将来也还是可以报效天子的。

“父亲让孙儿回来的,父亲大人让孙儿带封信给祖父大人。”

郑畋有些奇怪的接过孙子递过的信,他不明白儿子怎么写信却要孙子来送。毕竟,儿子就和他一起在壁州,而孙子却是在成都。

打开信,郑畋越看眉头皱的越紧,一封信他反反复复的看了足有半个多时辰。

“祖父大人,信里写着什么?”郑绍余有些好奇。

郑畋没有回答,此时他的心里实在是太过纷乱。这封信确实是他儿子写来的,不过内容却很惊人。儿子在信中告诉他,秦王李璟的人来找过他,意思很清楚,就是想请他们父子去燕京。

至于请他们去燕京做什么,也说的很明白。李璟对于如今太监们随意废立天子十分不满,因此,他打算请郑畋等朝廷忠贞之臣前往燕京,共同商议,重新选择一位睿智贤明的宗室即位,一起辅佐新帝,重振李唐。在这封信里,李璟还告诉郑畋,他还同时向几百位名宿重臣,耿直忠贞之士发出邀请,邀请他们一起前往燕京,再造大唐!

“李璟也要策立一个天子,如此一来,天下就将有三个天子。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这是动乱之源啊。”郑畋心中一阵叹息,可心里又隐隐有些心动,任由杨复恭和西门思恭这样乱来,天下只会越来越乱。如果李璟真的有意再造大唐,也许这是一个机会。他,或许应当去燕京,为大唐再出一把力。

可是,李璟真的会忠于李唐吗?这个问题,他没有答案!

第135章 里应外合 贼多势众第798章 逆袭第411章 争功第77章 交换第519章 双赢第743章 双喜第903章 宫变第340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第434章 壮士断腕第292章 兵变第189章 点石成金第1019章 暗箭难防第956章 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第911章 过火第186章 进攻性防御第524章 一剑封喉第352章 夜袭渤海公主第440章 黑旗军,重装铁骑出击!第909章 人的名 树的影第99章 “超级战舰”第259章 一厢情愿第513章 轻音柔体易推倒第88章 再见张库官第750章 插入第344章 防微杜渐第756章 擒虎第505章 王者之师第495章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175章 一百万啊一百万第67章 埋伏第570章 颠覆契丹第834章 飞扬跋扈第327章 臣服第749章 瓜分第630章 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第694章 惊蛇第668章 失控第208章 投降不杀,弃械免死!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574章 粮票第785章 老谋深算第908章 铁马冰河第314章 冠军大将军第514章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第129章 纯队与花队第765章 祸起萧墙第696章 声东击西与调虎离山第837章 逼反第987章 精英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门岛第914章 求和第150章 迟迟赶到的联合增援官兵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们的长剑所指!第381章 枪打出头鸟第62章 刺杀第53章 比斗每542章长安天子第243章 备战, 打火机、罐头、盐田!第735章 枭雄第209章 拦截,接舷战!第723章 紧迫第741章 碰壁第721章 暗战第426章 千钧一发 六胡血战第632章 鞑靼第670章 黄袍加身第748章 应对第911章 过火第505章 王者之师第353章 霸业根基初成第105章 敲诈勒索、巧取豪夺第313章 养寇自重第667章 节度都使第936章 肃清第157章 美人心计第2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198章 欲乱第581章 再起第156章 公孙兰第277章 噩耗第623章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第139章 进击的后勤兵 矛阵显威第551章 美人归来佳音再传第155章 六扇门与梅花门第832章 逼宫第487章 宋州第594章 兵不厌诈第543章 兼淄青平卢军留后知节度事第683章 两虎相争第655章 众将拥戴第599章 求援信第551章 美人归来佳音再传第18章 林中闪烁的幽光第603章 杀威、飞虎夺城第104章 军费第445章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第258章 兄弟第628章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第589章 集结号第104章 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