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婉让大家打开课本第七页,同学们都照做了。
“看到第一幅人物画像了吗?”李悠婉拿起课本对向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手指着道。
“看到了。”全体同学回答。
“这个大胡子的约力克波人,就是亚堪德兰斯,他是文智哲学的初代黄金期代表人物,提出了‘万物同于一体,然异于所行而各立取意’的理论观体系,也是文智哲学界的第一位巅峰派系创始人。”李悠婉细心解释道。
“哇哦……”全体同学惊呼。
蒋宽听着愣住,他还没弄明白第一节的内容呢,就又冒出个不认识的名人,着实在学习进度上有点缓慢。
李悠婉特意用余光注视着教室末排左角落书堆桌上的蒋宽,发现他又埋头出神了。
李悠婉咳了咳,问道:“蒋宽,你怎么了?”
全体同学望向蒋宽。
……
“呃——”蒋宽不知所措,只好匆忙回道:“没事,李老师,我只是第一节的内容都没弄明白,你讲你的,我再自个儿翻回去过一遍。”说完,忙用手掌扶额抵住头,视线又低了回去。
李悠婉内心叹口气,只好继续先给其他同学讲解。
翻回到第一页的第一节内容,蒋宽的内心开始解读起书上的名人名言来。
金句:“凡为生活在易于安稳的日子里追逐过多偏离实际能力谋求而失败的人,皆是不明真正应求并需要懂得从已有可缔造价值等固存不失类事物中恒求获取满足而自认成就的无成功定义者。”——姚盛勇
“易于安稳的日子”?那是什么?在生活中容易得到满足的时刻吗?或者说,一瞬间的快乐?算是幸福吧……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哪里幸福。
蒋宽看到这一小段短语,不禁皱眉。
李悠婉讲得口干舌燥,停下授课,喝口水休息会儿,看向苦恼的低头少年。
李悠婉走了过去,他还没发现老师已站到自己面前。
“唉~”蒋宽默默小小泄气一下。
“叹什么气呢?”闻言突现耳边,少年惊住,抬头怔了怔。
李悠婉笑看他,他错愕得像个呆瓜。
“怎么傻愣愣的,继续看书呐。”李悠婉唇角微扬。
“老,老师……”蒋宽看着她,又急忙将目光重新投放回课本里。
李悠婉用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从身边走过,转弯绕了课堂一圈,回到讲台继续上课。
蒋宽忽有所悟:我一直急着找到出路,重振雄风,可却忘了,现在最适合我的机会就摆在自己眼前,竟忌惮、犹豫,我不该顾忌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毕竟那条道路既是未知的,那也该有阳光照下。我要去试试。
于是,他更卖力地一字一句去琢磨金句的意思,先把大致主讲的理论基础弄懂,再看别的,因为一切想知道的答案,都浓缩在最基础的东西里了。
花一天的时间搞明白一个问题,要远比花几小时的功夫消化一知半解的大量内容来得实用的多。
“‘追逐过多偏离实际能力谋求而失败’,这是必然的吧?”蒋宽笑了笑,从这里的字段中释然。
是啊,偏离实际能力的谋求,不是自己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已无力追逐,何必拘泥困苦呢?一次或许侥幸成功,可一直下去呢?一次两次就是幸存者偏差,多了,本有的客观规律可不会允许偶然的事情大概率出现,这只是奢望,要把路铺在能真正登顶抵达的高山,而不是把目标设立在悬崖或河海里,早晚会沉沦的。
解决之道,名师已指出:要知道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学会从未被完全发掘出价值的地方或东西中找到源源不断提供指引并令我们成就自信和能力认可的闪光点,这就是大道隐义于小物中普遍存在的真理,需要我们自己发现、自己求取、自己完美运用,便是联系实际、得益于生活的效果。
蒋宽看完金句,也思考了很多,一下通开脑内的愁绪乱网,喜色提上心头,脸上的表情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此时,李悠婉刚讲到正题主干的点睛之处,兴致正起,点名同学问答,台下一片寂然,扫视一圈,只看到最内墙角里的蒋宽微抬头半高埋脸异样神情,便故意扬声道:“现在,有人能自己讲解一下第二节的金句吗?”
全场依旧默然,一听到“金句”二字,蒋宽就眼前一亮,下意识抬头了。
李悠婉满意一笑,点他名道:“蒋宽,你也可以试试。”
蒋宽懵了,不过他想,既然自己已通晓第一节的大概,也快速浏览了六页内容,也想看看第二节的主讲部分,便举手:“让我看看吧。”
蒋宽站了起来!这可是除了以往点名批评外,他第一次挺直腰板,这在同学眼里,看的没有一个不目瞪口呆。
“蒋宽,你怎么看亚堪德兰斯金句?”李悠婉食指推右眼镜框,眼里射出精光。
“‘万物同于一体,然异于所行而各立取意’。”他把原话念了出来。
“意思就是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独立存在的事物,它们总是依托第二者共生,这其中就有环境。”蒋宽说出第一个含义。
“说得还可以,继续。”李悠婉难得再次连连点头。
“物体的独立,是基于自身需要而运行的,比如生物的进食,它们不能一味等着‘天上掉馅饼’,所以会有觅食的过程,但作为群居动物而言,集体是它们的环境之一,它们需要协助同伴分配合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要帮助大伙一起做好它们的事,不耽误于己又从助友中寻获事宜便利;若以独居动物为例,地势,气候,都可以帮助它们养成特定环境下的作息习性和作战准备及流程。”蒋宽笑了笑。
李悠婉知道他是看到了大自然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