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弹指十年

公元920年,太原城外的官道上,走来了两个奇怪的人。

为什么说他们奇怪呢?因为打头的是一位身穿紫sè道袍,面白锐眼,项下长着三寸短须,手持一根紫金浮尘的中年道士,后面则是一名年方二十,国字脸、相貌威猛的青年,虎背熊腰身高丈二,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的感觉,他手持一根长杆,挂着一联白布,上书:济世安民、通天妙手,让人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就连太原城守门的兵丁在检查过他们的路引,放他们进城后,都禁不住看了他们几眼,更别说周围的百姓了,都对他们指指点点,还不停的窃窃私语。

那威武的青年察觉到了这种情况,偷偷地对那紫袍道士说:“师父,咱们这样是不是太招摇了点儿?

你还是把那紫金浮尘收起来吧,没看旁边有的人眼睛都绿了吗,说不定一会儿就会有人抢了,虽说您老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我也好歹跟您学了十年的功夫,也不怕这些小角sè,但是咱们也犯不着自找麻烦不是?

而且您让我举的这条幅,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算命的,还是看病的,我怎么不明白呀?”

紫袍道士却是淡淡的笑了笑,回答说:“元武啊,你不明白就对了,连你这个跟了我十年的徒弟都看不明白我的用意,何况是这些陌生人,别瞎猜了,我这么做自有我的一番用意。至于那些见财起意之辈,俗话说:‘有事弟子服其劳’,到时候就靠你打发了。”说完,便转向一家道观行去。

那青年见状,便没继续提问,他也知道自己这位师父高深莫测,从不做无谓的事,一举一动都有深意,照做便是了。于是便继续跟着紫袍道士,一路上很是招摇的向道观走去。

这两人便是游龙子和赵元武,当年,赵元武被游龙子从党项人手下救出后,便一直跟随他,一路服侍,游龙子本来是想收留他一段时间后,再为他找个人家安置,但是赵元武并不愿离去,他向游龙子哭诉:“小子本是孤儿,原来居住的地方也已经被党项人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已经是无处可去,再说如今天下大乱,我一个九岁孩童,弱小孤儿,又如何生存呢,道长是个有大神通的仙人,我这几rì在道长身边,也受了不少教诲,现在只愿一心求道,请道长发发慈悲,我宁愿终生服侍您老人家,请道长收留我吧。”

游龙子见他实在是可怜,而且据他观察这赵元武骨骼jīng奇、心志坚定、又颇为聪慧早熟,到也真有几分喜欢,便同意了,并且收了他做大弟子。

赵元武听闻游龙子同意收自己为徒,大喜过望,连连磕头,游龙子收了三叩首后,便扶起了他,说:“我本是海外散仙,平rì里也是静身修心、吞吐灵气,闲时采药访友、逍遥度rì,见如今天下大乱,却是不忍众生受苦,故而踏入凡间,想要化解一些劫数。没想到却遇见了你,并且收你为徒,可见你我确实是有些缘分。

你既然已经拜我为师,我便告诉你一些修真常识,你师父我本是海外散修出身,居于东海潜龙岛,修为嘛,也算过得去,”但是赵元武看到了游龙子脸上一闪而过的傲然之sè,就明白师父的本事肯定不是“过得去”这么简单。

游龙子接着说:“本门还有几位师叔和长老,还有掌教,rì后我会为你一一介绍,而今我既然已经收你为徒,你便跟着我游历天下吧,顺便也可以长长见识,磨砺心xìng。”

此后的十年,赵元武。哦不,游龙子为他起了一个道号——元武子,并且传了他本门功法——聚元锻体术和一些五行术法,又用灵药为他洗经伐髓、奠定根基,师徒二人就开始了游历天下的生活。

在这一路上,元武子见到了太多的惨事和黑暗,战争与杀伐,本来他还会去打抱不平,而游龙子也没阻止他,他也知道元武子只是激于一时义愤,这也说明他还存有侠义、慈悲之心,只是还太年轻,看不穿事情的本质,只有经历的多了,才会渐渐看透。

元武子没有辜负游龙子的期望,在初始的热血过了,尤其是遭受了几次挫折后,他就慢慢冷静下来,渐渐认识到了,他自己力量的局限xìng,而这时游龙子就会为他讲解天下大事、人生哲理,乃至道法经义。

通过这些,元武子才逐渐领悟到,当此乱世,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管不了多少不平事的,因为整个天下都乱了,而他只有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大,即使是像他师父游龙子那样的神通法力,也难以分身他顾,管得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人间的事情,还要靠凡人来解决,所以,他也渐渐的变得理智,对事实也就看得通透了许多,但只并不代表他就变得冷血,该管的事,他还是会管,只是行事更正确,目光更长远,不再盲目冲动。

比如:打劫,他从前只会将山贼驱赶走,就不会管了;而现在他会将山贼都打成残疾,又收走他们的兵器,这样他们下次就不会再出来害人了。

同时,他还发现虽然田地荒芜、百姓穷困,但是那些道观佛寺的香火却越发的兴盛,而通过游龙子的讲解,他就明白了为什么天下越乱,这些教门却越发兴盛的道理,无他,在太平时节,人人都有饭吃、有衣穿,靠自己的努力就能活得很好,不必去信仰那些虚无缥缈的教派求得生存;而在乱世,天灾**的摧残,使百姓活不下去了,而这些教派因为有暗中修真者的支持,所以不怕兵祸波及;自身又有出家之后赋税徭役减免的特权、本身也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所以大批百姓为了生存,同时也是对这世道太过恐惧,就接受了这些教派的信仰、宣泄jīng神上的压力、以求得到解脱。

信教的人越多,那些教派背后的修真者就可以从中挑选出跟多的适合修真的弟子和人才,而一个教派想要兴盛、强大,除了大量的炼器材料、灵药仙丹、高深法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弟子和人才的多少了,别的不说,如果有争斗,两方个人实力相等,那肯定是人多的一番获胜的几率大;又或者是本门出了一名或几名绝世天才,而且又没有中途陨落,就可以使门派保持兴盛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都是有先例的:禅宗就是因为出了达摩、昙宗、慧能这几名绝世天才,才能如此兴盛,大明寺也是因为除了鉴真这样的绝世天才、当世大德,即使后来远渡rì本,隐居幕后,也经常会传信指点,帮助大明寺发展。而且在他走前也为大明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才在短短两百多年间,将大明寺从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门派,发展成了如今弟子上千、信徒无数分寺遍布中原,高手如云,威震天下的佛门圣地。

而乱世,正是难得的为修真界提供弟子人才的时机,所以,才会有“凡间的乱世,修真界的盛事,天下越乱,教门就越发兴盛“这种现象的出现。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魔神的偷袭第六百四十三章 未来宝石第六百九十一章 转化、试手(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虚空景象 得入洞天第七百一十一章 人间界之乱(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内外勾结”(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替代之宝 异域之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炼魔成道(中)第九百三十八章 进军边疆 肃清荒野(中)第五百四十五章渔翁得利(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下)第六十三章 修炼之法第五百一十八章地魔暗袭(上)第四百二十八章真红地狱(中)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山压顶 临阵突破(中)第九百四十四章 净化进行时第一百八十六章 塔中秘境 魔道净土(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亡灵神祗第九百三十七章 进军边疆 肃清荒野(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神州动乱(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转移阵地第九百一十七章 魔域之乱(上)第四百五十六章灭魔(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密魔阵法 暴露行迹(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冲突解决 回归大宋第六百一十章 夺权(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四方云起(一)第四百二十章变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玄冥牢笼 一战功成(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萨罗斯的落幕(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空谷佳人第五十四章 寻龙探穴第一百二十六章 返回洞府第五百四十四章渔翁得利(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天意垂青 首战邪神第八百零五章 黑暗VS 污染(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渊源 慑服第二百五十四章 替代之宝 异域之物第六百七十九章 亡灵神祗第八十九章 劫雷狂降 龙心觉醒第四十三章 重创八歧,山穷水尽第一百一十七章 净世华光第八百二十八章 新生的附属位面(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萨菲罗的落幕(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改造与蔓延(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异界之敌第一百六十六章 玄冥牢笼 一战功成(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赌约第四百八十三章黑日雷天佛掌第六百七十九章 亡灵神祗第六百八十六章 移天换地(中)第八百一十三章 邪魔相博第三百七十七章 妖魔异动(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晶来历 隐忧第五百五十五章四灵分化三界平衡(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炼丹 阴谋(中)第三十九章 天府玉典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路横扫第四百一十八章巫之逆袭与背后的危机(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炼魔成道(下)第七十章 绝招对轰第九百二十一章 邪神与魔神(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封印、夺取(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以一敌众第七百二十八章 妖鬼之巢第七百一十五章 各地应对(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缝合黯鲸第六百八十四章 除恶务尽(下)第六百二十一张 强势降临(中下)第四十三章 重创八歧,山穷水尽第七百五十一章 互助契约第八百六十一章 蛊虫大军第二百九十六章 魔塔成 人间乱(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武者的强大(上)第三十七章 追根溯源第六百九十三 炼化、试手(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雷霆之势(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五气朝元(下)半成品第三百二十三章 木灵公第一百五十八章 盛大场面第五百零四章密议第九百六十三章 明面两败俱伤,暗地釜底抽薪(中)第三百三十章 治疗 意外之喜第八百九十二章 邪神复苏?第五百五十六章四灵分化三界平衡(中)第三百章 通缉令 魔踪现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扫荡之出征第五百五十八章四灵分化 三界平衡(下二)第一百零四章 全身而退(下)第三百零九章 传奇龙类召唤 光之巨龙第八百三十八章 萨菲罗的落幕(下)第五百五十九章混沌衍化宇宙创生(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绝处逢生第九百一十二章 拉拢妖族,分裂魔军(上)第五百五十八章四灵分化 三界平衡(下二)第七百二十章 女王的逆袭(下)第五百二十九章本尊出手失败的降临(中)第七百零三章 审判之雷、趁虚而入第六百零七章 反间第九百五十一章 五方合力 围猎古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