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首肯
确实,蒋济有过以鲜卑泄归泥为内通的思虑。
而最终自我否决,连给天子曹叡提及一声都没有的缘由,则是他觉得此事有潜在的风险。
彼胡虏者,素无诚信,万一泄归泥将计就计呢?
比如先是信誓旦旦的接受了魏国的好意,然后以假情报将魏军诱入轲比能的埋伏圈。
若是如此,那魏国就满盘皆输了。
无需诱泄归泥为内通,此战魏国都胜券在握;而若为之,有一定的几率将轲比能诛杀之余,也有几率迎来兵败的危险,利弊权衡之下,让蒋济觉得得不偿失。
反正,就算轲比能不死,也没有机会成为第二位檀石槐,更没有实力攻陷魏国的边郡。
解决此獠,就留给经营并州的田豫吧。
他是这样想的。
不过,如今夏侯惠也提及了之后,且天子曹叡似是颇为意动,他便觉得未必不可以尝试一下。
但必须要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此战的决策调度之权,必须要交付给田豫手中。
也只有久在边郡的田豫,才能保障魏国不会被泄归泥将计就计的可能——在田豫面前,泄归泥想玩心计无异于自取其辱。
然而,这个前提又延伸出了新的问题。
身为社稷重臣的他,哪能不知道天子曹叡想借着此战来擢拔宗室与谯沛元勋子弟的心意?以田豫作为督将,不就是弱化了宗室将率的功绩了嘛~
再者,田豫又没有如司马懿一般有顾命大臣的身份。
怎么能让督领洛阳中军的宗室将率,以兵属之听令从事呢?
故而,当夏侯惠的话语落下后,他沉默了好一会儿,便直接将这层心思隐晦的给曹叡挑明了,然后才给出了建议,“陛下,老臣以为,稚权之策未尝不可一试,但此中干系,还需陛下自察之。”
“嗯”
鼻音淡淡的应了声,天子曹叡再次陷入了沉吟中。
而夏侯惠则是好整以暇的恭候着。
他已然听到蒋济的解释了,也明白了自己筹画的短处所在。
在许多时候,他的出发点都太过于功利、一切都拘泥于理智与利弊了,但却忽略了一点——人的情感是复杂的、难以预测的,偶尔也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殿内持续了好一阵的沉默。
天子曹叡才睁开了眼睛,但却是含笑对夏侯惠谓之,“稚权成婚不过一月便来请缨,此心可嘉!只是可畏新妇怨言否?”
没完了吗?
计议军国之事呢,老是提及这种私事作甚!
再者,我的告假之期也要结束了,就算不随征北疆,也得赶赴淮南寿春了啊~
夏侯惠心中满是无奈。
刚想开口,但却心念一转,想着,这该不是天子曹叡的隐晦回绝自己请求随征吧?
故而便慨然作言道,“为国讨不臣,身首尚且不恤,何念家门之私邪?但求有尺寸之功可述忠耳。惠略有勇力,愿为马前卒以报陛下隆恩,还请陛下首肯。”
“嗯。”
点了点头,天子曹叡略微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允了,“三日后,稚权便来中领军官署点卯罢。”言罢起身,复道了声“朕困乏了,军议至此吧”,对是否以泄归泥为间仍不置可否竟就离去了。
有时候,没有答案就是一种答案。
方才是我言辞有误了?
亦或者说,谏言以泄归泥为间求诛杀轲比能,让天子曹叡觉得我性情仍不稳重,故而才有隐晦试探不让我随征之言?
走出崇华后殿,亦步亦趋在蒋济身后的夏侯惠,心里是如此琢磨着。
他猜不准曹叡的心思了。
虽然知道蒋济肯定能参透,但二人不怎么熟悉,且蒋济并非是交浅言深之人,所以他也不好发问。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蒋济竟是主动开口了。
不知道是因为方才夏侯惠在殿内对答时、言辞不乏流露出对蒋济倾佩的关系,还是如今同行出宫时他主动落后半步以示敬意的缘由,蒋济沿路之上主动与他攀谈。在随意叙了些寻常客套之话后,二人在司马门前分道作别时,他还如此来了一句,“稚权忠君报国之心,朝野皆了然,陛下亦不吝擢拔之心。今稚权已然中坚将军矣,日后归来洛阳任职了,当多思虑些庙堂之事,力争为陛下分忧。”
言罢,不等夏侯惠作谢便自行离去了。
也让夏侯惠策马归来阳渠西端坞堡之途,心绪一直随着马背的颠簸而起伏。
他当然知道蒋济不会无的放矢。
就是彼的意有所指,他隐隐有所悟,却又觉得似是没有完全参透.
让自己多思虑些朝堂之上的事,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如今天子曹叡有被掣肘,一些想推行的举措被抵制。
但这些与兵出并州伐鲜卑有什么干系呢?
与他建议以泄归泥为间、以谋得诛杀轲比能的机会有什么冲突之处呢?
总不能说,魏国还有人不希望彻底解决鲜卑之患吧,亦或者说是诛杀了轲比能将会对天子曹叡带来不利吧~
一直待到日暮时分归至坞堡了都想不透的夏侯惠,索性也不想了。
他此番叩阙觐见的初衷已然实现了不是?
况且,在自己不被满朝公卿所喜的情况下,蒋济竟愿意主动提点一声了,可见他对自己的感观挺不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所以一时想不透的事情,那就且先放一放罢。
反正他还没有归来洛阳当值呢,慢慢等时间的沉淀来破解吧。
夜幕低垂,虫豸欢鸣。
将近仲夏五月的夜晚虽然有微风习习,但无法驱散白昼日头炙烤的燥热。
用罢暮食的夏侯惠与王元姬在小院落中闲坐纳凉,也大致说了面君之事,声称自己三日后去中领军署点卯后,就直接随军前往并州征伐了,期间应是没有时间归家来看看了云云。
这倒不是他不念家里。
而是因为此些年蜀吴两国频繁寇边的关系,洛阳中军作为魏国唯一可驰援的兵马,一直都是保持着预囤粮秣辎重、随时出征的状态。
且步度根族众出塞也驱赶着牛羊以及携带着大量的辎重细软,行程不会很快、安顿更不会很容易,所以朝廷会依着兵贵神速的道理,迅速出兵赶去征战,避免给予步度根与轲比能安顿好族众后好整以暇迎战的时间。
王元姬静静的听着。
时而轻点脑袋附和一声,时而含笑让夏侯惠饮一口井镇梅子汤。
“夫君,此物可消暑怯燥。”
她是这样说的。
不停的示意旁边站着的陪嫁小婢女,将清晨时便以绳索系着浸泡在井水中的陶壶,给夏侯惠满盏梅子汤。
才金钗之年唤作阿绿的陪嫁小婢女,很是尽责。
提着陶壶就这么俏生生的立在侧盯着夏侯惠,一旦他将陶盏里的梅子汤饮了,就忙不迭的满上,唯恐饶了他出言阻止的机会。
一开始,夏侯惠没有在意。
暑气本就颇盛,且他在讲述事情的时候也是口干。
但待连续吃了好几盏后,他就觉得自家细君的行举应是意有所指了。
不然,这才刚用完暮食没多久呢,一味的劝自己吃梅子汤作甚?
“细君是不是有言谓我?”
随口寻了个想吃干果的理由,将小婢阿绿打发回屋里取了之后,夏侯惠轻笑发问之余,还伸手去捏王元姬的脸庞。
“没有呢。”
侧头避开无礼之举,王元姬端起梅子汤慢饮了一口,才巧笑倩兮的说道,“仲夏暑气盛,人亦易躁易怒。而此井镇梅子汤可去暑,还可怯躁。”
她将“怯躁”这两个字咬得有些重。
且是轻言慢语的说罢了,还很是狡黠的朝着夏侯惠眨了眨眼睛。
说我浮躁?
是因为我请缨随征并州、汲汲于功绩的干系吗?
夏侯惠略微扬眉,浅笑追问道,“细君是觉得,我不该请缨随征并州?”
“此倒无有。”
不假思索就否定了句,王元姬笑颜依旧,“我不懂庙堂与军争之事,夫君如何作为,我自是不会干涉的。就是听闻过,古来名将皆是荣辱不惊、镇定自若之辈。而今夫君已然封侯且中坚将军矣,理应戒骄戒躁,凡事谋定而后动,以冀他日可为青史留名之良将也。”
呃~明白了。
原来是担心我如先前在淮南寿春时贪功弄险、不吝性命啊~
所以才劝说我现今已然中坚将军了,在庙堂之上算是年纪轻轻而居显职了,理应开始摒弃侥幸之念、取百炼成钢而厚积德行,就不要再作那种没有大将之风的弄险之举了。
当即恍然的夏侯惠也呵呵一乐。
还故意虎起脸,伸手刮了下自家细君的鼻子,“夫妻之间的居家叙话,有言直说就是,还绕弯子打机锋。”
这次王元姬没有侧头躲开轻薄之举,也没有作答。
而是收起了笑颜,直勾勾的看着夏侯惠,眼中依稀带着点点期盼。
“此去并州非我为主将,故而我也不会得擅专之权。”
知晓她所期的夏侯惠,轻声宽慰着,“且为夫答应你,自此之后定戒骄戒躁,不会再贪功将自身置于险地之举,如何?”
“我没让夫君答应我什么呀~”
得到满意承诺的王元姬眉目弯弯,嘴上却在分辨着,“夫君身为大好男儿,自是有主见的,嘻嘻~”
啊,对对!
是我多心了,你什么都没提。
而且我还知道一点,你夸我是大好男儿,不是在提醒我言出必践才是大好男儿.
“呵呵~”
失声而笑的夏侯惠,点了点头,端起陶盏向王元姬示意道,“嗯,为夫知晓了。细君只是觉得暑气盛,便让我多吃些梅子汤而已,对吧?”
“嘻嘻~那是自然,夫君多饮些。”
“好”
井镇梅子汤入口冷爽、似酸还甘,确实是驱暑怯躁的佳品。
连续吃了好几盏的夏侯惠,也倍感浑身舒泰、心头一片清明——经自家细君这么一劝,他陡然参透蒋济的言外之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