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钧凝重的点了点头,苏俄成立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即是打苏俄不用承担国际压力,但负担却是苏俄的顽强程度。
最具威胁的就是游击战,以及严寒的气候。
苏联的气温,极有可能骤降至零下五六十度,在这个年代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别是战争发生时。
就连土耳其在这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动进攻,在路上都遭遇极寒气候,被冻死了大量士兵。
极寒气候是非常恐怖的,部队必须有足够的燃料,如果这时候被游击队破坏了交通道路,那会给后勤造成极大的困扰。
反游击战的方式有多种方式,其中最直接的就是三光政策,不太直接的就是分化政策,都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但我们中国需要战争的洗礼,要想站在世界的巅峰,也必须经历战争。”夏钧对陶成章说道。
阎锡山是在场唯一懂些军事的,他对陶成章说道:“以我们的发展道路及目标,这也是必然要发生的结果,虽不可能说做到完胜,然却可以做到不败。”
“为何?”游正斌不解的问道。
“以我们中国的人口,战时如果有必要,我们绝对可以建立起一支人数超过两千万的陆军。如果说战争是二十年后爆发,那么二十年后我们人口大幅度增长,甚至可以拉起一支三千万到五千万人的陆军。”阎锡山推算道,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四亿五千万人了,而且在政府的号召之下,走上了多生多育的路线。
二十年后中国的人口必然比现在更多,说不定能够增长一倍,那就是八亿人口,按照二十分之一的征兵密度来算,也就有四千万的兵源。
“这个我知道。”游正斌点头道。
“人口是一个战争所需要的必然基础,现在的德国就因为人口不足,打起来后劲不够。”阎锡山说道:“元首以前说过了,未来的战争打的是大兵团、大工厂、大实验室。”
“大工厂方面我们也有,而且大工厂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原材料的问题,德国人就是因为原材料不足,也是造成他们后经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中国和德国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的国土面积之大,资源之多,远不是德国可以相比的。而且我们连年储备原材料,一旦战争开打,我们完全不用为原材料而担忧,想造多少飞机、战车都不必受原材料的制衡。”
阎锡山给他们分析道,“再则就是农业,我们的农业世界第一,我们的农业生产力如此发达,战时甚至可以缩减农业人口,把农产品出口生产的那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工业上去。同时战时采取配给制,可以保障国民生活水平不变,从而让整个国家当中的大部分国民都参与到战争中去,这样我们可以打持久战,而国民不会出现太高的厌战情绪。”
夏钧笑着点了点头,阎锡山分析的确实没错,中国在诸多方面都解决,在这个大实验室方面阎锡山则不太了解,这是很机密的东西,内阁也没有接触到。
“这个大实验室嘛大家就不用担心了,帝国成立后已经开始研究更尖端的军事科技了,目前都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个别项目上已经突破了。”夏钧对他们说道,“一旦帝国与其他大国发生战争,在军事科技上我们不会逊色于他们。”
除了自己研究,夏钧还可以靠兑换,所以在军事科技上绝对只有中国比别人好,没可能别人比中国的好。
庞大的人口,庞大的资源储备,庞大的军工厂,领先的军用科技,这是未来中国在战争中的主要竞争力。
“如此几大优势之下,便没有国家可以与我们相抗衡。”阎锡山说道,接着对夏钧建议道:“我们是不是在学校里增加一些军事训练,战争既然必然会爆发,对兵源的训练也得从娃娃抓起,第一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兵源,第二也可以在战场上减少损失。”
“嗯”夏钧点了点头,“这个想法不错,兵员素质确实必须从娃娃开始抓一抓。”
如今离原定轨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也就是二十年的样子,这二十年间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正是未来那场残酷的大战中的主力。
在学校里进行打靶训练、狙击训练、反狙击训练、防空袭训练、遭遇战训练、堑壕攻守训练、碉堡攻守演练,以及拼刺刀训练等军事训练项目具有极大的意义,这样可以让下一代人从小就具备战场战斗、生存意识。
当战争爆发时,训练起新兵来就简单了。
……
俄国内战的爆发,也让协约国加大了迅速结束战斗的决心,协约国在西线很快就转入了反攻阶段。
德国的防守非常顽强,加上有一定的空军优势,成功的阻挡了协约国的攻势,然而德国的有生力量已经消耗了太多,同样也无力进攻了。
夏钧知道,很快西班牙大流感将改变整个战争的进程。
大流感让整个欧洲都没人打仗了,美国同样也在流感中付出了较大的人员损失,同时德国发生政变,也是战争结束的主要原因。
这次世界大战,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土耳其皇帝、奥匈皇帝陆续下台,君主制国家陆续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在这个阶段进入了帝制国家的行列,也给君主制国家注入了一个新血,使君主制国家没有彻底的没落。
除了中国是君主制国家,英国及日本也是君主制国家,全球主要的强国之中,也就剩下中英日三个帝制国家。
美国、德国、法国、俄国则走出了帝制制度。
但总的来说,非帝制国家开始占据上风,这给国际资本的流通带去了一定的便利,大大降低了国际资本的运作难度。
日本虽然也维持着帝制,但他们已经开始勾结国际资本以对抗中国,英国虽然也是帝制国家,但却是很早就像国际资本妥协了的国家。
也就是说,唯一一个没有被国际资本渗透的国家也就只剩下中国了,中国针对国际资本已经建设起了完善的壁垒,将国际资本阻挡在外。
国际资本鼓吹的就是自由贸易,以及资本自由。
中国此时也在鼓吹自由贸易,但却不赞同资本自由。
中国支持自由贸易是因为自身的对外出口制造业发展迅速,能够在制造业方面与美国正面抗衡,美国的商品在市场上根本挡不住夏钧利用兑换平台所造成的巨大冲击。
但这个资本自由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资本自由则是自由投资等等,目前中美双方都在暗中排斥对方的资本,资本壁垒开始显现。
国际资本以美国为大本营,为他们的资本提供保护,而中国民族资本以本土为大本营向外扩张,同时将国际资本排斥在外,以对民族资本提供强力的保护。
在国际上逐渐出现了中国资本与国际资本争锋相对进行竞争的局面,双方在世界各地的投资都充满了竞争。
国际资本为了对抗中国民族资本,已经加大了对南美洲的资金投入,同时开始大力拉拢南美国家。
中国也在大力拉拢南美洲国家,相比美国,中国为南美洲国家提供军队训练,及以优惠价格向他们出口军火,并给他们提供一些农业技术等等。
其中中国的农业技术让中国在南美洲拉拢了一大批的国家,南美国家是传统的农业出口区域,在受到中国的农业冲击之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很疲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渴望得到中国的农业技术支持。
同时中国对于亲中国家有各种扶持政策,例如帮助建设其基础公共设施、基础国防设施以及帮助发展一些基础工业等等,没钱中国还可以向其提供贷款。
这是亲中国家才能享有的扶持政策,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政局不够稳定,态度不够明显,因此中国只是暂时提供了一些农业高产作物给他们。
农业上的扶持也是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放宽中国资本在其国内的投资,特别是原材料开采方面的投资,以及下调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
目前比较死心塌地跟随中国的也就只有拉希德阿拉伯王国,至于南阳共和国和缅甸王国那是本来就是华人政权,基本上等于是中国的一个省,严格的说是一个区域,省级太小了,南洋共和国和缅甸王国的面积都比较大的。
中国在拉希德阿拉伯王国攫取了大量的石油,而阿拉伯王国却没有得到多少利益,因此中国对拉希德阿拉伯王国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大,每年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王国的粮食就达到一百万吨了,足够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全部民众吃的了。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充分听取了中国的建议,将中国援助的粮食平均发放给国民,解决了拉希德阿拉伯王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也为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取得了巨大的威望,国内政局非常安稳,阶级矛盾非常低,人民对政府十分拥护。
中国要扶持的国家,在内部矛盾方面一定要十分轻微,深入点说就是证据要稳,人民生活要能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有助于塑造形象。
如果被中国扶持的国家国内乱七八糟,统治者贪得无厌,不顾人民死活,导致国内动乱不断,这样的国家只会成为敌人的反面教材。
——————
第二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