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蚕食苏联

什么叫钢雨,火箭炮发射出去的火箭弹就是钢雨,这东西的火力,一门就能顶得上几十门榴弹炮,而且射程更远。

当然,精度不是那么高,但却是用来做大范围打击用的。

如果有制导技术,加上卫星技术等等,直接发现对方的部队集结后,直接一轮火箭弹打过去,能够让对方一个师瞬间毁灭。

此时的火箭炮远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威力,夏钧到达靶场时,已经有两门火箭炮架了起来。

这两门火箭炮,采用的是三十二管联装模式,与明代的一窝蜂看起来很类似,只是这是现代版一窝蜂。口径为130mm,并非是大口径的那种,当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没必要造那么大的出来。

等小的能造了,还会造不了大的?

当发射的命令传达下去时,只见靶场上突然升起一股白烟,三十二枚火箭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呼啸而去。

夏钧拿着望远镜看着靶场的情况,在大约八公里外的靶子周围,不一会便陆续爆炸,不过大多数的火箭还是偏离了目标。

“这个程度还差了一些。”夏钧看了直摇头,虽然说目前研制的这种火箭炮在战争中是有用途的。

但问题是用途还不是太大,不能起到太好的效果。

而且到时候还暴露了这种武器。

这是很不划算的。

中华帝国陆军要推出这种武器,首先得把对方打疼了。

不能只是打得半死不活的,人家回去一研究,也把某种武器给研究出来了。

要打,就得打疼。

打得他们连追赶的时间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中华帝国拥有大量先进的军事技术却不投入部队使用的主要原因。

以目前中华帝国的装备来说,已经是世界最好的了,没必要再时刻的赶在前面,你在进步,别人也就会追赶。

如果别人看到你没有进步,那便能麻痹他们。

“报告元首,射击完成,请指示。”研究小组人员站在夏钧面前等着批示,夏钧对他们说道:“继续研究姓能更强的火箭炮,一切研究都要保密。”

“是~!”

……夏钧视察了火箭炮研究的进展,又到了指挥部研究中心。

这个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的是指挥部内所需的一些东西。

在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向夏钧展示了新绘制的世界地图。

“这是新的世界地图投影,与普通的地图有很大的区别,总的来说,这个地图是圆的,而普通地图是方的。”

夏钧听了点了点头。

“例如我们要轰炸美国,由于地球是圆的,我们可以从俄国北部北极地区建立一个战略轰炸机场,直接就能轰炸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如果轰炸机航程足够远,甚至可以传过加拿大,轰炸到美国北部。”

“再例如,我们要进攻美国,那么从赤道出发,足有上万公里的路程,若是从堪察加半岛进攻美国阿拉斯加,只有几百公里的路程。”

是的,美国离中国其实并不远,特别是中国在取得了拿勒河以东的领土主权后。

原定历史上的二战,从地图上来说,实际上是新的地图战胜了旧的地图。

曰本与美国开战,最大的战略姓错误,可能就是选择从赤道对美国进行进攻。

如果是中国未来与美国开战,那么中国首选的进攻路线就是从阿拉斯加进攻。尽管那里比较寒冷,但美国在那里的防御极为薄弱。

而且美国通往阿拉斯加的公路都没有,全是靠海运。

登陆到阿拉斯加后,可以南下进攻加拿大,从加拿大一路攻入美国。

美洲地区的人口稀疏,这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防御密度太低,其中以北部加拿大,以及美国南部为甚。

而美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

起码的,中国进攻美国,并不一定需要从夏威夷。

走赤道毕竟太远了。

如果中国在格陵兰岛建立一个战略轰炸机场,那么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编队,可以轰炸到整个欧洲,以及美国北部。

旧的地图,即将从中国帝国的指挥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这种新的地图。

这种新的地图,告诉指挥官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地球是圆的。

若是普通的那种平面地图,南北极看上去很复杂,不是很容易判断出这两个地区的地理关系。

这种投影地图装备指挥部后,参谋人员能够更好的做出谋划。

对于中国这样未来要与美国发生战争的国家来说,这种地图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中国未来也将和欧洲国家发生冲突,这使得中国必须重视北极战略。

只要中国能够取得北极空中霸权,那么中国未来就能够随意的轰炸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实际上这个年代,极少有国家关注到北极地区。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用的多是平面地图,而且空军的发展也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因此北极地区还不是很引人注意。

若在后世,北极航线可是非常繁忙的,每天都有不少飞机从北极飞过,地球是圆的,这是一条近道。

……俄国,1921年,中俄联军再次发动了进攻,这次进攻相比以往来说,声势更为浩大。

中华帝国已经将主要的兵力都调集都了伏尔加河一线。

兵力已经是达到了一百六十万的程度,其中新兵较多,对苏联的进攻,纯当练兵,年年都练,必不可少。

去年中俄联军攻克了伏尔加格勒之后,之后向前推进了一百公里,主要是进行人口掠夺,之后又退回了伏尔加格勒地区。

由于美国对苏联加大了援助,今年苏联内部的情况好了很多,起码人民算是勉强能够吃得饱饭了。

当然,吃不饱饭,全是因为中俄联军的关系。吃得饱饭,全是他斯大林的功劳。

苏联在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之后,其重工业发展速度较快。

然而今年的中俄联军在进攻前,按照往年的惯例,还是对苏联进行了纵深轰炸。

近五千架蚊式轰炸机从机场起飞,对于进攻前早已侦查好的轰炸目标,进行大规模的轰炸。

蚊式轰炸机成本低廉,而且中华帝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生产线,每天能够生产出十五架。

为此蚊式轰炸机大量的装备部队,中华帝国在东南西北各地都建立了战略轰炸机场。

不过蚊式轰炸机的载弹量少也是一个问题,每次只能携带一千公斤的炸弹,五千架一次投弹也就只有五千吨炸弹。

十次出航,也只能投放五万吨炸弹。

不过中华帝国此时不急着装备新型轰炸机,是因为蚊式轰炸机还能用,这的确是一款很优秀的轰炸机。

这是最顶尖的,木构飞机的巅峰产物。

五千架蚊式轰炸机起飞之后,对苏联的工业、铁路、桥梁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这次轰炸依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轰炸机从低空飞过,将铁路、桥梁摧毁之后,苏联的交通很快陷入瘫痪状态,不过公路还是可以走的。

但工厂被轰炸之后,就马上停产了。

但苏联的防空设施也改善了许多,五千架蚊式轰炸机一次出航就损失了近三十架,都是被苏联的防空火力给击落的。

苏联的战斗机还是那样烂,连蚊式轰炸机的边角都摸不到。

而且轰炸很突然,苏联又没有雷达,无法进行事先布置。

但相比上一次轰炸来说,效果差了一些。效果还是巨大的,使苏联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蚊式轰炸机在进攻之前,陆续出动了二十多批次,投下了近十万吨的炸弹,尽管效果不如上一次,但投弹数量却是更多了。

苏联的水库、电站等等设施全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轰炸。

在战略轰炸之后,中华帝国空军又对前线的俄国部队进行了轰炸,这次出动的是战术轰炸机。

同时火炮也开始发威。

这次,中俄联军集合了近两百万的兵力,向乌克兰地区发动进攻。中华帝国这是要彻底的切断苏联与黑海的联系,从而将黑海交通线彻底的砍掉。

同时,乌克兰地区是苏联目前的主要产粮区。

对于苏联这样的共产国家,其社会生产艹作能力低下,粮食是一个很脆弱的环节,尽管美国此时援助苏联,给了苏联大量的粮食,但并非是美国完全的养着苏联人民,只是把粮食缺口给堵上。

进攻乌克兰,就是要扩大这个粮食缺口。

美国如果愿意继续援助的话,那么,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苏联此时的人口是一亿一千万人,相当于是美国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千万。

尼古拉二世的俄国,此前只有两千万人,自攻下了高加索地区以及伏尔加河东岸和西岸南部地区后,已经抢回了近三千万的人口,人口已经恢复到了五千万左右。

这些抢回来的人口,在中俄两国的努力下,总算是做好了思想工作。

虽然还存在一些刺头,但总的来说安分了许多。

大棒加甜枣,这就是收买民心的方式。

而此时俄国内部的制度,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人民还有基础生活物资保障等福利可以享受。

随着俄国的经济开始发展,需要这种救济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负担开始减轻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帝国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拿出太多的粮食去救济俄国民众了。

相反,俄国人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等于说是把这头奶熊给养肥了,可以进行挤奶了,不过此时还不是太肥,而且出于对苏联战争的需要,暂时还是可以让俄国人先过的好一点。

亚联储此时,在俄国地区正学着美国的把戏,开始大幅度的降低贷款利率。

中国此时虽然在中国境内不跟进这种模式,但在俄国境内还是一定程度上的跟进的。

这导致俄国人开始变得很有钱。

就如同八九十年代的曰本一样,号称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实际上曰本人后来全是穷光蛋,尽管看上去很富裕,到国民负载累累,之所以看上去还很繁荣的样子,那是美国出于对中国围堵的需要。

此时的俄国,和八九十年代的曰本有些相似,但也不是完全的相似。

俄国人很多钱了之后,经济就开始繁荣了,俄国人也开始疯狂的建设了。

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都在疯狂的建设,对于俄国这样大的国家来说,建设这些东西确实是要很多钱的。

而中国又要对俄国的资源进行开采,自己去建设貌似很不划算。

因此贷款给俄国人,让俄国人自己去建设。

反正这些建设成果,最终都是华东银行的东西,或者是包皮的华东银行。

俄国的繁荣,也成为了向苏联人民宣传的一个重点。

俄国人民开始享受很丰富的物质生活,很多商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大部分都是进口,等于是贷款给俄国人去买中国的商品。

其中轻工业商品是俄国所稀缺的,因此俄国在进口方面主要是轻工业商品进口较多,而轻工业商品正是中国可以随意扩充产能的产业。

不仅俄国繁荣了,中国的轻工业制造也开始繁荣。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让俄国人把钱弄到建设之中。

随着市场的繁荣,基础建设就好比母鸡生蛋一样自然而然,加上亚联储的大力支持,俄国的基础建设速度也很快速。

此时俄国的主要经济中心就是伏尔加河东岸地区,以及高加索地区,西伯利亚还是相对的落后。

远东地区大部分被割让给了中国。

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是天冷了,西伯利亚寒流可不是一般的冷。在西伯利亚,公路不是很发达,基本上没有什么公路,主要靠的都是水运及空运。

铁路也是修在比较靠南部的地区,基本上都是从中国漠北省穿过。

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这是中国的后花园一样,其建设主要还是中国来承担,要建设的东西也都是矿区的需求。

矿区要开采,总得能运得出来。

中东铁路是一个贯穿东西部的漫长铁路,这条铁路如今一直发挥着很巨大的作用。

不过主要的交通线,还是转移到了从中国西域省修到哈萨克斯坦地区,再修到伏尔加河地区的铁路。

这条铁路的气候不似中东铁路那么恶劣,而且修起来也不是太麻烦,大部分都是平地,中华帝国已经将这条铁路修成双轨的了。

随着中华帝国将主要兵力调往伏尔加河地区,这条铁路每天都很繁忙。

毕竟这条铁路要承担近三百万中俄联军的需求,俄国的部队很多补给品也都是从中国进口。

同时,这条铁路也负担着很多矿产、农产品的运输。

哈萨克斯坦地区的矿产开采是最容易的,那里有大量的铜矿,同时在农业方面,中国的棉花主要从那里出产。

虽然哈萨克斯坦地区大部分都是属于俄国的,但由于没有进出口关税,同时土地被中国农垦公司买下,所以和等同于是中国的没什么区别。

俄国此时就是中国的盘中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在吃之前,中国花了大力气帮助俄国恢复秩序,并且建立信贷体系等等,都在为以后的开宰铺平道路。

随着中俄联军近两百万兵力的向前进攻,苏联自然是节节败退。

苏联上下面对中俄联军,有的只是一种无力感。

虽然苏联动员了很多兵力,但正面作战根本就不是中俄联军的对手,特别是这一次,中国已经从国内调遣了一百六十万的兵力,这次参与进攻的只有一百万左右,同时俄国参与进攻的也只有一百万。

还有近两百万兵力在后面压阵。

在中俄联军这种不冒进的蚕食战略下,苏联根本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抵挡中俄联军的兵锋的。

而且在猛烈的传单攻势下,苏联内部出现了很多叛徒,这些叛徒只等中俄联军一到,马上就对中俄联军进行配合。

毕竟,在苏联革命之后,还是残存着一些原利益既得者,这些利益既得者的利益被苏联给损害了,自然是盼望着尼古拉二世能够反攻欧洲。

还有一些人受不住物质条件的诱惑,也跟这投靠了俄国。

特别是此时苏联年年作战失利,虽然说消息被封锁了,但人家都快打到乌克兰了,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苏联根本打不过中俄联军。

俄国要的就是这些能够主动投靠的,最是欢迎这种群体,这些人不需要做太多的思想工作。

这次进攻也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苏联把大量的单兵武器下发到了民众手中。

这导致了到处都是游击战的发生。

尽管中俄联军成立了专门反游击战的特种部队,但还是给其核心的目标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核心的目标自然就是抢人。

俄国的人口太少了。

这导致战争潜力不高。

五千万的人口,最多也就动员五百万兵力,而且这还不好动员,毕竟随着俄国的经济发展,兵力动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劳动力是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

抢地盘是次要,抢人是首要。

尼古拉二世很快也接受了这一观点,这让他按捺下了对欧洲领土的渴望,特别是在苏联游击战上演得愈演愈烈的时候,尼古拉二世坚持的大反攻战略终于是放弃了,完全赞同了中[***]事顾问所提出的蚕食战略。

()

第149章 远洋作战计划第2章 土匪袭村第234章 为了消灭南洋猴子第161章 战争持续第264章 缅甸动乱,中英扯皮第205章 吊丧,拜访第393章 英美日海权级战列舰第91章 工业状况第106章 战争来临第110章 追丢了?第103章 集团第278章 81mm迫击炮第215章 驱逐溥仪第235章 南洋共和国成立第82章 行军演习(一)第340章 经济崩溃,美国背黑锅第286章 中国战争潜力第246章 收编北洋军,联合行动组第162章 吞并湖南第152章 抓住了协约国的死穴第44章 炮战(下)第176章 穿插、包围、歼灭!第101章 火药桶第190章 宗主国与藩国的战争第270章 内阁移民会议第253章 战略资源储备第307章 无比效率的干涉第14章 军事威胁第3章 全副武装第352章 国宴演讲,不自由的民主第97章 步枪制造厂第342章 操纵农产品价格第124章 大败日寇第73章 13年财政预算(一)第139章 军舰改装与设计第337章 疯狂的铁路建设第193章 巨额赔款第131章 强悍的备战计划第349章 甩开美国第204章 国宴,周易第187章 蓝田惨案,驱逐王占元第50章 自治党人第268章 围点打援第64章 张自忠、卫立煌第323章 大场景,大制作第350章 思想统一,国民敬业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国银行第319章 扩军与扩张第100章 震惊世界的血案第25章 委员长的演讲第255章 地方建设乱象第123章 疯狂绞肉机第249章 约定,成则帝制,败则下野第293章 中美舆论战争第176章 穿插、包围、歼灭!第188章 恐怖的蚕食政策第38章 大建设第349章 甩开美国第92章 天大的惊喜第105章 一战爆发第189章 巨额财政预算第451章 定都会议第214章 军情二处第17章 西乡自治第49章 议和第361章 复杂的世界局势第404章 以工代赈第331章 中南半岛危机第70章 长江都督第370章 中国世界战略第二步计划第127章 苛刻的停战条件第411章 中日大空战第262章 英军入套第146章 春节临近第90章 人才啊!第341章 俄国经济崩溃第54章 剪辫风潮第121章 日军的圣战攻势第70章 民营工业(二)第47章 刺刀第19章 民愤滔天第231章 巴达维亚危机第386章 乌克兰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9章 塔娜的宏第201章 袁世凯西去第376章 协议再启,苏俄停战要求第320章 民族资本家的行为规范第44章 中国人的机械制造厂第66章 提高农业税第227章 保护大熊猫第224章 历史已是面目全非第284章 中日海军装备竞赛第2章 福建独立第353章 攻势凌厉第23章 收买民心第169章 轰炸重炮师团第398章 第三世界联盟反倾销预案第13章 民心未附第39章 清室退位第15章 民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