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

年后头一天上班,这几天燕大还没开学,图书馆依旧闲得冒油,林朝阳又琢磨起了新的事。

有了买房子这件事,他最近的创作动力超乎寻常的充沛。

不过创作这种事确实急不来,他之前不到半个多月写完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如今隔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再想提笔疾书,感觉脑子里有点空空的。

这种感觉他很熟悉,就跟每次耕完了地的感觉差不多。

所以说作家啊,还是得积累,素材啊、技法啊、灵感啊、月票啊……这些东西都得充裕,作家的创作动力才能强劲。

捏着笔转了半天,他决定多看看书,他在书架翻到了一本《悲惨世界》,信手拿起便读了起来。

《悲惨世界》这部他看过不止一遍,77年、78年,人文社搞了一次“名著重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堂吉诃德》《大卫·科波菲尔》《高老头》《死魂灵》……

四十余种外国名著久违的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新华书店的书架上,一时引发了读者们的抢购,甚至经常会出现读者为了抢书而彻夜排队的场面。

在国内文学界和读者群体当中引起了轰动,也拉开了国内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这十几年间的读书热潮。

《悲惨世界》作为雨果的代表作、法国文学的巅峰之作自然也在其中,感动和滋养了国内数以百万计的读者。

正所谓开卷有益,哪怕是读过的书,再读一遍也总能发现以前未曾发现的惊喜。

摸鱼到了下班,林朝阳没看过瘾,借了书回家打算接着看。

到了家,便看到老朱头儿悠哉悠哉的坐在家里椅子上喝着茶。

他一见林朝阳回来便招呼道:“来来来,下几盘棋。”

“没空,我得看书。”

朱光遣瞟了一眼书的封皮,“现在初中学历也不看这个了吧?”

老朱头儿一开口,还是那個味儿。

“名著常读常新,跟你这种江郎才尽的说不明白。”

林朝阳毫不示弱的回敬了一句,这老头儿不能惯着,你越惯他,他脾气越大。

“我江郎才尽?”朱光遣好似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眼神蔑视的看着林朝阳,“你小子不要以为发了几部就了不得了,你那水平啊,还差得远呢!”

林朝阳嬉笑道:“我水平不高不高的,不代表您水平高啊!”

“好好好!”朱光遣把拐棍一横,吓得林朝阳差点以为老头儿恼羞成怒要对他下毒手,赶紧后退了一步。

“来来来,我今天给你上一课,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尊老!”

敢情是要给自己上课,林朝阳放下了心,高高兴兴的跑到老朱头儿旁边一坐。

他嘴上对老朱头儿不逊,那是因为关系熟了的原因。

对于老朱头儿的学养和才华,他还是很佩服的。

老头儿身上有一堆头衔,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不过还有一个头衔知道的人却不多,散文家。

他早年所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其实都可以算作宽泛意义上的散文,又比如他在中年之时所写的《花会》。

描述的是成都阳春三月的花会盛况,文中写成都人,无论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地出城游春,“趁风和日暖的时候吐一吐城市的秽浊空气”。

文字流畅而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移步换景之间,寓情于景,是难得的散文佳品。

可惜50年代之后政治气候波云诡谲,当时有一大批诗人、家、散文家受此影响暂停了文学创作,朱光遣也在其中,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研究上。

朱光遣指着林朝阳拿回来的《悲惨世界》说道:“我问问伱,你看这些法国,觉得它们有什么有思想文化意义吗?”

“唔……”老头儿这是要给他个下马威,林朝阳沉吟着回答道:“应该说它们给国内新一代读者的知识构造和人文素养提供了动力和养分,这种动力和养分最后可能会演化为一种思想文化潮流,多年以后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林朝阳觉得自己答的不错,却被老头儿嗤之以鼻,“大而化之,空泛之谈,志大才疏!”

“那你来说说。”林朝阳激将道。

老头儿将拐杖放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精光。

“看书不仅要看文字,更要看它背后的作者、看背后的社会、看背后的文化。

法国也好,欧洲各国也罢,从事文学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经院派、新闻纸派、地道的文人派。

经院派属于学究,最大的作用一是使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二是维持一国之固有传统。

新闻纸派追求的是迎合民众的趣味,他们的作用是繁荣文学。

而地道的文人派有经院派的训练有素,却没有他们的陈腐;有新闻纸派的新颖,却没有他们的油滑肤浅,这些人才是文学界最重要的力量。

中国的文学界,缺的正是这样的人。

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最直切流露于它的文学和一般艺术,法国文学的思想文化意义就在于它充分显露了高卢民族的文化生命力。

而将其置于我们国家,年轻人通读法国名著,思想上自然深受其影响,其背后是文化生命力的此消彼长。

中国文学自现代以来正经历一个激烈的转变期,一千余年来文人老鼠钻牛角似的所培植的古文律诗已然枯朽,前些年的破坏工作也足够深刻。

前段时间中文系写了本《当代文学概观》,里面有个词用的很准确——新时期文学。

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摧毁与破坏,在这个时期我们更应该使我们的新时期文学接近民间文艺,从其中吸取生命力……”

朱光遣讲起来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说到最后眉头皱起,看着林朝阳的眼神带着几分嫌弃。

“你们这些搞文学创作的可倒好,整天不研究着如何加强本土文学的文化生命力,一味推崇外国文学,处处模仿。

不要忘了,文学的风格形式生根于一个民族的思想、习惯、性格。一味崇尚西方,只会表里不称,贻笑大方。”

老头儿说了半天,林朝阳细品了品,这跟自己说的不一个意思吗?他十分怀疑这老头儿就是借机骂人。

“没看出来,您老要是年轻个六十岁,也是个愤青。”林朝阳揶揄道。

他又接着说:“您这话就是马后炮了,要这么说,白话文从根儿上就不正。”

老头儿瞪眼道:“你小子抬杠是不是?我说的是让你们不要一味模仿西方文学,那是走窄路。”

林朝阳又笑了起来,他刚才的话带着几分玩笑,这会儿认真说道:“明白。文学得走雅俗共赏的路子,在西方得是荷马和莎士比亚那样的,在中国得是曹雪芹、汤显祖这样的。对了,还有您这样的。”

林朝阳说到最后还不忘送上一记马屁,可惜这马屁过于生硬了一点,很有反讽意味,让老朱头儿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不过老头儿对于林朝阳的机敏和见地还是很欣慰的,能说出荷马、莎士比亚、曹雪芹、汤显祖这四个人,证明他对于文学的本质是有着清晰的认知的。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

这样的评价在老朱头儿嘴里已经属于高评价了。

不过老头儿嘴毒归嘴毒,在文学理论和审美上的造诣是一等一的,倒是可以多请教请教。

他甚至在考虑,老吴那边的烟是不是可以先断一下,把这烟给老朱续上。

在一旁听了好一会儿的陶玉书这个时候开口说道:“朱伯伯,他整天就是瞎看书,您有时间可得好好给他讲讲,省得他误入了歧途。”

林朝阳默默给媳妇点了个赞。

却不想朱光遣一脸嫌弃,“他水平太次,给他讲还不如给那帮本科生上课。”

“您这就瞧不起人了,过两天我也是咱们燕大的本科生了。”

朱光遣又斜了他一眼,“你说那个函授的?那也叫大学生?”

“函授的怎么了,我有证!”林朝阳理直气壮。

陶玉书又说道:“朱伯伯,朝阳的水平再不济肯定也比一般的本科生强。您刚才提到的‘新时期文学’那个词就是他提出来的。”

闻言,朱光遣神色略显意外,“是吗?”

他的眼神放在林朝阳身上扫了扫,“还算有点见识。”

“来下两盘棋!”老头儿又发出了邀请。

两天之后,林朝阳又来到了花园村华侨公寓。

年前杜峰帮着约了跟林福贵见面聊房子的事,赶上过年林朝阳要回东北,所以就推到了年后。

再次见面,林福贵的态度比之前软化了不少,但林朝阳上来就报了个八千块钱的价格,着实是让他差点掀桌子。

“哪有你这么砍价的?我这又不是卖白菜!”林福贵愤怒的说道。

“房子这东西,不是以你买的时候的价格为准,而是以行情为准。

我听杜峰说,你也满四九城的打听哪有四合院要卖。想必你也知道,一万二的价钱,再添点钱买个三进的宅子都够了。

我给你八千块钱,买两套一进的院子也不费劲。”

林福贵抓住了林朝阳话中的漏洞,“你不也没买四合院吗?我这房子的居住条件在燕京可是一等一的。”

“你当我不想买?不是没碰上合适的嘛!”林朝阳半真半假的说道。

闻言,林福贵顿时有些狐疑,他倒是听杜峰说过林朝阳之前考虑买四合院来着。

好不容易碰上个有意向的买方,他可不想放林朝阳跑了。

谈判就是个心理博弈,林福贵有心置换房产,所以在心态上自然要比林朝阳更紧迫一点。

双方谈了半天,卡死在一万零五百块这个价格上,林福贵死活不肯再让步,这已经到了他的心理底线。

林朝阳观察着他的神色,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行,那就一万零五百块。分期付款,我先给你四千块。半年之后再给三千五,最后三千块钱一年半之后给。”

林福贵面带苦涩,“都便宜了一千五百块钱,最后一笔就别一年半了,明年这个时候吧。”

林朝阳沉吟着说道:“也行。”

谈判的过程再焦灼,结果出来之后大家的心情总是会好起来。

晚上回到家,林朝阳把情况跟陶玉书说完,她喜不自胜的跳进了林朝阳的怀里。

他问陶玉书:“房子的事,该和爸妈说一声了吧?”

陶玉书思忖着,“确实应该跟他们说一下了。”

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够了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484章 股海冥灯第245章 有内味儿了第458章 戛纳的旋风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512章 不是钱的事第161章 我改了他两场戏第220章 不懂他的良苦用心第466章 日本文学研究会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第432章 让人为难的选角第378章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第556章 翻版林语堂第220章 不懂他的良苦用心第491章 那一天不会太远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556章 翻版林语堂第91章 这不是我的词儿吗第248章 啥玩意都能当个‘家’了第288章 沈丛文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459章 轰动香江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第255章 女人的第六感(暂缺)第499章 心狠手辣陶玉书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509章 《纽约时报》畅销榜第518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第511章 大手笔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316章 与民同乐第179章 现成的许灵均第492章 震惊到麻木第357章 自带干粮看手稿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495章 评最佳!赏重奖!第322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第395章 文坛首富第426章 真应该关小黑屋啊第437章 中国社会的良心第367章 官方的态度第5章 祖坟着了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286章 不当副导演,屈才了第411章 等开春了又是一条好汉第33章 中国出了个许灵均第535章 诺贝尔文学奖的苗子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529章 於国有利,於民有益第256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140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314章 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第498章 销量神话第234章 拿出点格局来第520章 现金收购第488章 舆论汹汹第326章 资本主义,是不一样哈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407章 妥妥的降维打击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415章 闯一番事业第339章 你得负责任第388章 又上头条了第336章 这日子,没法过了!第310章 丑萌丑萌的第328章 你可回来了第387章 成名人了第388章 又上头条了第281章 到底是年轻人啊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准第42章 内参电影真值钱第123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第339章 你得负责任第196章 往来无白丁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256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370章 注定留名青史第446章 狗咬吕洞宾是吧?第509章 《纽约时报》畅销榜第466章 日本文学研究会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346章 爱国主义赞歌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545章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够了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够了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