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为了家庭的和睦

陶玉书收走的钱都是林朝阳前几年当老师挣的工资,他在队小当老师,上课的时候每天十个工分,不上课的时候劳动也是十个工分,小杨屯这几年一个工分抵五分钱,基本就是一个月十五块钱。

另外县里教育局还有补助,一个季度十块钱,换算成每个月就是三块三,被称之为“除不尽的三块三”。

这十八块多钱就是林朝阳前几年的月收入,没结婚之前他手里攒了三百多块钱。

这才结婚半年,兜比脸都干净。

现在在燕大当图书管理员,工资看着是涨了,一个月四十七块钱,对比之前的收入是跨越式增长。

可一想到未来这些钱都只能过过手,林朝阳就感觉到人生一片灰暗,前途无望。

所以婚姻到底给男人带来了什么?

陶玉书瞧着他情绪低落,她虽然财迷,但好歹还有点良心,给林朝阳留了个零头。

十六块三毛。

林朝阳跟陶家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她买的,唯一让她觉得差点意思的是脚下的那双鞋。

这回有了钱,陶玉书决定给他买一双皮鞋。

林朝阳一开始还挺高兴,想想又觉得不对。

还是花的我的钱,我这软饭啥时候能硬着吃?

“等过年的时候我再给你买块手表!”

陶玉书用一句话消灭了林朝阳心中的不满,他倒不是虚荣,只是这年头不像后世,有个手表看时间确实方便。

一两百块钱的手表要几个月的工资,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也算是奢侈品了。

“对了,爸刚才还夸你了呢,说你上进。”陶玉书道。

“也没什么,就借了本书。”

林朝阳知道这丫头又在曲意逢迎,他告诉自己坚决不能上当,顺便在心里琢磨创收的事。

小金库没了,工资没了,不搞点创收,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

有钱的躺平才叫咸鱼,没钱的躺平那叫混吃等死。

他哼哼哈哈的应着陶玉书的话,过了会儿,这丫头拿出了书本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老家的时候林朝阳还觉得陶玉书晚上看书是装装样子,回来之后才发现她每天闲暇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学习填满了。

你别说,媳妇认真学习的侧脸还怪好看嘞!

灯下看美人,她是那种典型的鹅蛋脸,属于古典美人的脸型,鼻子有点微微的驼峰,但并不影响美感,反而多了几分少女感,回城半年多皮肤也养的白里透红,好似剥了壳的鸡蛋,越看越让人喜欢。

林朝阳盯着陶玉书看了一会儿,她丝毫没有察觉,看着看着林朝阳也觉得无聊,便捧着今天借来的《青春万岁》看起来。

八点半左右,陶母敲响了房门。

林朝阳看到陶母便想到了交伙食费的事,可惜这会儿他囊中羞涩,便把目光投向了陶玉书。

只见她不情不愿的数出一叠票子交给陶母,“五毛钱一天伙食费,这个月还有二十九天,俩人一共二十九块钱,给你!”

陶母瞧着她的样子,心头不痛快,嘴里嘟囔着:“讨债鬼!”

关上房门,陶玉书满脸惆怅,“一天一块钱,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块钱。”

林朝阳笑着揽着她的香肩,“你得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一个月补助二十二块五毛钱,我一个月工资四十七块钱,一共六十九块五,每个月交给家里三十块钱,还剩将近四十块钱呢。”

陶玉书是下乡知青,按照国家决定插队时间作为参考工龄,满5年便可享受最高标准的助学金,即每月二十二块五毛钱的补贴。

“中午在学校吃饭不要钱?我们俩一天就算五毛钱,一个月又是十五块钱,这就剩二十五块钱了。买学习用品、买书要不要钱?还有日用品、衣服、鞋子……”

林朝阳脸上的笑容僵在那里,这么一算好像还真是。

月入七十块,居然过的捉襟见肘。

燕京居,果然大不易。

他心中创收的火苗再次熊熊燃烧,如果刚才他兴起这个念头还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布尔乔亚生活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生存在奋斗。

想了好一会儿,林朝阳的脑子里却没有什么头绪。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是七八年九月,改革开放的风气还远没有吹起来,搞钱可不是个容易事。

做生意肯定不行,一来是没时间和精力,二来也没那个本钱。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做生意=投机倒把,这谁能受得了?

别说他了,马化腾来了也不行啊!

当食利阶层行不通,现在的选择就简单了,要么出卖技术、出卖知识,要么出卖体力。

他思考着自己的创收大业,手指有节奏的在书桌上敲打着,吵到了正在认真学习的陶玉书。

“你别敲了。”

林朝阳收敛了一点,陶玉书收起手头的《中国文学史》,又拿起了一份报纸来。

是沪上的《文汇报》。

шшш ▪тTk Λn ▪℃o

“这报纸也学?”

“这是作业,让我们给一篇小说写文学评论。”

陶玉书回了林朝阳一句,将注意力放在了报纸上,上面的小说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只是这次为了写评论文章,不得不逐字逐句的阅读。

《伤痕》,作者:卢欣华。

这一刻,林朝阳福至心灵。

眼看着就是八十年代了,改革开放虽说如火如荼,但文学的火爆也不遑多让。

书店门口排着长队,购书者为了买书彻夜排队;天安门广场的路灯下,坐满了读书人;情侣约会在英语角,用蹩脚的语言诉说着甜言蜜语……

刚刚过去的十年将中国的文化界轰的满目疮痍,一派萧瑟景象,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空虚的如同黑洞。

很快,在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文学旋风就将席卷整个中国,无论是干部、工人、学生,还是男女老少,人们沉迷于文学复兴的饕餮盛宴,也因着这样的贪婪汲取,成就了八十年代文学的辉煌与灿烂。

林朝阳想起了火车上章耀中炫耀的那本《燕京文艺》,那种水平都能刊发,他年轻的时候好歹也是个文青,没理由不行。

再说了,他不行,致敬一下还不行吗?

嗡嗡嗡之后,国内知识分子的待遇出现了两极反转,这年头当个文化人那可真是吃香的、喝辣的。

最关键的是……

林朝阳看向了正在全神贯注看书的陶玉书,媳妇好像是个用功的学霸,哪怕是为了家庭的和睦,他也得把自己包装成个文化人啊!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笃定。

没错,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家庭的和睦。

第257章 你们不出价,我怎么哄抬稿费?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317章 《渡舟记》第512章 不是钱的事第397章 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第39章 我可真不是个人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10章 这剧本适合你们人艺第363章 中国文学的‘涿县宣言’第352章 怎么就这么喜欢吃吃喝喝呢?第346章 爱国主义赞歌第245章 有内味儿了第394章 民间文协主席第325章 名流云集第528章 朝阳体育馆第209章 你一个写小说的,懂什么诗歌?第244章 朝阳这人心眼儿好第481章 牌技差,牌品更差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丰碑!第79章 这对CP,老娘嗑定了第247章 一场伟大的胜利第302章 等生下来教训他第345章 许灵均年第225章 姐夫对你可真好第111章 学生们不干了第153章 我有个大胆的想法第328章 你可回来了第372章 吴祖缃的认可第202章 人间至味此斋寻第154章 狗皮膏药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352章 怎么就这么喜欢吃吃喝喝呢?第474章 世上岂有三十年之太子第247章 一场伟大的胜利第312章 你早说啊第432章 让人为难的选角第378章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515章 香江三部曲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368章 纯粹的文人第269章 文人果然无耻第455章 戛纳的旋风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234章 拿出点格局来第370章 注定留名青史第308章 奖项背后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78章 不够帅第370章 注定留名青史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第435章 影帝背后的男人第480章 这一局,稳了!第395章 文坛首富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384章 香江来的书迷第367章 官方的态度第497章 香江戴卓尔第437章 中国社会的良心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192章 《阿尔的太阳》第387章 成名人了第122章 给《当代》怎么样?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第94章 陶敬法找了个好女婿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36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第351章 文人的浪漫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178章 不够帅第355章 搞点文化产业第480章 这一局,稳了!第31章 成了第183章 自己淋过雨,别人也休想撑伞第405章 伟大的工作第363章 中国文学的‘涿县宣言’第517章 《入殓师》第460章 两条腿走路第344章 审片会第441章 东京行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279章 把我老李想成什么人了?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233章 小道消息第452章 咸鱼要翻身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300章 凑个整数,一万块吧第147章 现象级作品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483章 一记响亮的耳光第533章 传播业第一股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334章 要不您能当馆长呢!第305章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第110章 这剧本适合你们人艺第166章 棉花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