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老林要创业

陶编辑的信并不长,可谟言看的很仔细,好长时间才从信纸上抬起眼神。

《黑沙滩》的发表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反响,但读者的好评很多,让谟言开怀不已。

陶玉书的约稿也让他高兴,这证明自己的水平获得了编辑的认可,以后想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作品会变得更容易,又是一桩好事。

至于陶玉书最后说的许灵均的评论文章,因为事先知道的关系,他的惊喜却是最小的。

可过了好一会儿,他又反应过来。

不对啊!

《燕京文学》昨天才刚出刊,陶编辑的信再快也不可能一天就寄到部队来吧?

谟言立刻就意识到,陶编辑一定是提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陶编辑是《人民文学》的编辑,认识许灵均这样的名家也不稀奇,说不定他们俩人还认识呢。

心中这样想着,谟言越发庆幸自己能被陶玉书看中。

十月中旬过后的这天燕京突降一场大雨,之后一天冷过一天,早晚骑自行车吹得人脸疼。

“燕京的秋天虽然好,却也是个短命鬼!”

林朝阳早上刚到图书馆上班,随口吐槽了一句,正好被同事听到,没到中午谢道源便过来对他嘘寒问暖。

“天气一冷,上下班是有点遭罪。”

“可惜学校分配的宿舍你也看不上。”

“马上要入冬了,冬储菜没买吧?煤也没买吧?整天光想着上班,生活方面也得放些精力才行。”

“放几天假吧,等家里事都安排好了再来上班。”

谢道源大手一挥,林朝阳又放假了!

林朝阳站在图书馆门口,看着过往的学子,学生们这么刻苦的学习,他却时不时就放假。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在心里狠狠唾弃了自己一口。

都他么放假了,还想这些破事。

跨上自行车,留给静静伫立在那里的图书馆一个潇洒的背影。

他没回家,而是先去了朗润湖公寓。

眼看着中午了,先去老丈人家蹭顿饭再说。

今天是工作日,大舅哥没在家,文武两兄弟在上学,陶父陶母和嫂子赵丽都在家。

还有个本应该上班的陶玉墨,今天居然也在家,只是此刻正病恹恹的躺在床上。

“怎么了这是?”林朝阳站在门口问。

“感冒了,发烧。”

陶玉墨瓮声瓮气的回了他一句,拿起床头的卫生纸擤鼻涕,林朝阳见状立马关上了门,透着满满的嫌弃。

“姐夫!”

屋里响起小姨子不甘的声音,林朝阳在外面说道:“你大外甥到现在还没感冒过呢!”

丈母娘这时候数落起了小姨子的不是,陶玉墨感冒,谁都不怪,就怪她自己要风度不要温度。

最近降温降的厉害,非得还穿单薄的秋装,一个不注意就感冒了。

中午正吃饭的时候,陶玉成突然回来了,赵丽问他:“你怎么这個点儿回来了?”

“我写了个影评,给《电影创作》送过去了。左右没事,就回来了。”

《电影创作》是燕影厂主办的杂志,编辑部就在燕影厂主楼三楼文学部旁边,林朝阳每次去燕影厂都会路过。

赵丽略感意外的看着他,“就你前两天鼓捣的那篇?”

“嗯。”陶玉成信誓旦旦道:“这回肯定发表!”

赵丽的态度不置可否这种话她听多了,早就麻木了。

陶玉成没心没肺,也不在意妻子的态度,转过头来跟林朝阳聊天。

“朝阳,我那影评写的就是《火烧圆明园》。你这电影现在可真够火的,听说在香江票房也很好,都上千万了?”

“港元又不值钱,才四百万人民币而已,还不如国内的票房高。”

陶玉成调侃道:“你这就不知足了。香江才多大点的地方,我们这里多少人?《垂帘听政》也快上了吧?”

“嗯,就这两天。”

《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是一个剧本,只不过因为内容太多了才分成了两部上映。

《火烧圆明园》9月21日在香江和内地同步公映,《垂帘听政》则是10月20日。

香江那边电影公映最多就是一个月,《火烧圆明园》这两天刚刚下映,票房最后锁定在了1642万港元。

对比后世那一版多了一百万票房,大概是林朝阳这个蝴蝶翅膀扇出来的。

这个成绩挤进了今年香江影坛票房前三甲,李翰祥是电影大卖最大的受益人,如今他又成了香江影坛人人追捧、炙手可热的大导演,投资人追着他送钱。

连带着他的新昆仑影业也抖起来了,原本说对《棋圣》投资30万港元,后来改口直接翻倍变成了60万港元,出手比以前阔绰多了。

就是在稿费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抠搜,这是林朝阳私下的吐槽。

电影主演方面,刘晓庆在香江出了大名,据说到香江参加活动已经有不少影迷捧场索要签名了。

反观梁家辉这个香江演员就有点惨了,《火烧圆明园》上映期间,湾岛方面正式放出了他被封杀的消息。

消息传来,梁家辉刚刚因为《火烧圆明园》而有点起色的星途立马黯淡下来。

不过他已经顾不得这事了,因为他已经被李翰祥打包送到了内地拍摄《棋圣》。

对他这个还没有尝到名利滋味的年轻人来说,被湾岛方面封杀似乎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反正也不耽误他拍电影。

至于林朝阳这个编剧,也引起了香江影坛的注意,兼之李翰祥对他赞许有加,让许多电影人都对他产生了兴趣。

可惜的是他人在内地,也不靠写剧本吃饭,这种名声对他也没有什么实际帮助。

《火烧圆明园》在香江下映了,但在内地仍在上映中,只不过现在没有票房统计,除了中影,连制片厂都无法了解电影上映后的票房。

实际上这年头中影也是不统计电影票房的,他们统计的是电影发行收入,从发行收入可以大概反推出票房。

“我那天跟市发行公司的人吃饭,听说他们公司这个月靠《火烧圆明园》赚了45万了。”陶玉成神秘兮兮的说。

林朝阳对省级省级发行公司的“45万”收入没概念陶玉成给他科普道:

“现在国产片的票房刨除了中影给制片厂的每片90万元、拷贝等等支出,剩下的就是发行收入,一般都是50%。

这50%里,中影拿大头儿,占70%。另外30%留给省级发行公司,省级公司又将收入利润的20%上缴财政,80%用于发行放映的再建设。”

林朝阳理了理这其中的关系,“省级发行公司的30%就是45万元?”

陶玉成给了他一个眼神,“没错,而且这是一个月的。”

照这么一算,《火烧圆明园》一个月时间里在燕京地区的票房收入至少有300万元。

燕京是国内电影放映的重要票仓,按照陶玉成的说法,燕京的放映票房乘以个“十”,基本就是电影在全国范围内的总票房,那就是3000万。

现如今的电影公映与后世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放映周期很长,后世一个月很多电影都已经下映了,哪怕不下映,票房潜力也都耗尽了。

但在如今,很多受欢迎的电影放映周期长达半年。当然了,这个周期里包涵了大量的农村巡回放映时间。

农村巡回放映收入占总发行收入比例一般是城镇电影院发行收入的70%,现在国内的城镇化率仅有20%。

也就是说城镇以20%人口占比贡献了中国电影近60%的票房,农村人口仅贡献了40%左右的票房。

这个数字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如今国内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按照《火烧圆明园》的势头,估摸着国内的票房再少也应该有个五六千万。

虽然达不到《少林寺》《牧马人》那样创纪录般的成绩,但也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了。

《火烧圆明园》毕竟是部严肃的历史片,受众远没有前两者广。

可惜电影再受欢迎跟林朝阳这个编剧也没什么关系。

这不光对他是如此,对于所有的电影从业人员都是如此。

陶玉成吃着饭又畅想了一下《垂帘听政》上映可能的票房,认为明年林朝阳无论如何应该拿个金鸡百花奖。

“金鸡百花奖是不可能的。电影是合拍的,但我们这边只是协助拍摄,报名都没资格。”林朝阳说。

陶玉成遗憾道:“那真是可惜!以这两部电影的成色,无论如何应该得奖的,你的《牧马人》那年就没得奖。”

陶玉成替林朝阳惋惜,林朝阳却毫不在意,这俩奖项诞生的前几届还好,后面基本就是评委们自娱自乐的产物了,没什么稀罕的。

在陶家吃完饭,林朝阳回了小六部口胡同。

谢道源给他找理由放假也不是完全无厘头的,眼下马上要入冬了,入冬物资确实要准备起来。

最近这几年燕京市人口激增,其中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一到入冬前后,各个街道的煤厂忙的不可开交,经常性一趟七八辆、甚至十几辆送煤的三轮车一起从煤厂出来。

煤厂为了在入冬之前把冬煤送到老百姓家里,还会雇佣一些郊区农闲的农民充实送煤队伍。

尽管购煤本上的限量煤可能还不够林朝阳家烧一个月的,但他们家从来不缺煤,改革开放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有钱可以切切实实的提高生活水平了。

这天上午,煤厂的煤刚送到家,林二春就过来跟他抱怨了起来。

二春同志的主题是“浪费”。

他说,以前林朝阳刚进城时,他们老两口盼着林朝阳在燕京能有个窝。

等林朝阳买了华侨公寓那处房子,他们俩还挺高兴,儿子终于在燕京有个家了,以后他们的孙子就是正儿八经的燕京人了。

后来林朝阳买了棉花胡同那处院子,说是给他们老两口养老,倒也说得过去,就是院子大了点。

再后来林朝阳买了小六部口胡同这里,他们老两口住棉花胡同,华侨公寓那里闲置了。

一家总共就五口人,三处房子,加在一起四五十间房,占地快三千平的面积。

住不过来,根本住不过来。

别的不说,这两年入冬的煤钱就是一笔不小的钱,更别提华侨公寓还空在那里,物业钱一分不少的交着。

“你现在是有钱了,可也不是这么个造败法。老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过日子还得是精打细算……”

二春同志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打算盘,林朝阳听着他的话,左耳进、右耳冒,心不在焉。

“爸,伱到底什么想法?”

“我也知道你们年轻人想自己住。我和你妈是想,要不然我们俩就搬华侨公寓那儿去,把棉花胡同那院子腾出来,租出去。那院子这样一年能省下不少钱呢!”

听着林二春的想法,林朝阳无奈说道:“爸,你怎么又研究起这事了?”

“我这不也是跟你商量嘛!”

林二春的语气并没有以前跟他说话的那种强硬,林朝阳本想说几句让他享清福的话,可话到嘴边他突然顿住了。

因为他意识到,为了他的“孝道”,林二春老两口已经抛弃了家园。

如今他们在燕京,衣食虽无忧,恐怕内心却如同浮萍一般。

“好,这事你张罗吧。”林朝阳说。

闻言,林二春顿时开怀。

“这就对了!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咱们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林朝阳的心里也畅快了不少。

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280章 真正厉害的地方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249章 哄抬物价,行业败类第33章 中国出了个许灵均第193章 谁是无辜的人民?第208章 第一次捡漏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455章 戛纳的旋风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244章 朝阳这人心眼儿好第422章 东方花园第374章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第220章 不懂他的良苦用心第299章 借一部说话第311章 《花城》第444章 百年一遇的妖孽第182章 你可读点书吧!第450章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第324章 完美的闭环第285章 我们是有职业操守的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124章 《父母爱情》第415章 闯一番事业第162章 你一个编剧,懂什么剧本第291章 捡着了!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401章 鸟枪换炮第356章 中国当代文学皇冠上的明珠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349章 给小姨买台摩托车第443章 大火特火第274章 千金难买爷乐意第150章 大家风范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354章 煌煌巨著第467章 请个病假很合理吧?第355章 搞点文化产业第102章 友人许灵均第84章 捡洋落第286章 不当副导演,屈才了第150章 大家风范第203章 还真是疯狂啊!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376章 版税12%第264章 炫技之作第166章 棉花胡同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72章 毒舌保罗第353章 这是什么八爪鱼?第176章 注定成为经典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第192章 《阿尔的太阳》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233章 小道消息第250章 最年轻的评委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么能行?第323章 暗中标注好了价格第184章 爱之深,责之切第273章 你姐怀孕了!(暂缺)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192章 《阿尔的太阳》第392章 《棋圣》审片会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257章 你们不出价,我怎么哄抬稿费?第133章 降维打击第240章 下回再见就是万元户了第313章 朝阳,任重道远啊!第297章 为王前驱,林氏门徒第276章 文学理论研究富矿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402章 近藤直子和《中国语》第205章 稿费给结一下第417章 损人不利己第352章 怎么就这么喜欢吃吃喝喝呢?第455章 戛纳的旋风第308章 奖项背后第265章 家属的功劳更大第327章 这也太抠了第302章 等生下来教训他第11章 燕大图书馆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432章 让人为难的选角第445章 不当个奸商可惜了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295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192章 《阿尔的太阳》第247章 一场伟大的胜利第269章 文人果然无耻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140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172章 毒舌保罗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447章 终不似,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