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铁三角

从唱片公司拿到钱,林子轩请了施工队整修院子,还找了个亲戚家的孩子在一旁照应着。

倒不是担心施工队会偷工减料,而是帮着烧个茶水,递根烟什么的,有事了还能及时的通知林子轩和慕姗姗。

两人平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在这儿看着。

修缮老宅子不能找盖大楼的工程队,只能找京城里的泥瓦匠,这些人熟悉老房子的构造,知道从哪儿弄来匹配的砖瓦。

怎么倒弄是有讲究的,很多都是家传的手艺。

找人在一旁好生的招待着,这些人做事会尽心些,都是面子上的事儿。

慕姗姗有时候会过去看看,她对装修挺上心,会和施工队的人商量。

除此之外,她还规划着添置家具,是订做还是买现成的,订做需要太长时间。

时代在发展,越来越讲究效率,不像当初他们结婚那会,还要自己跑到家具厂挑选木料,现在的人图方便,大多是买现成的。

林子轩觉得应该买几套老年间的旧家具摆放在家里,显得有年代感,看起来舒服。

什么黄花梨啊,紫檀木啊,都是以前达官贵人用的东西,既能做家具,也能当收藏。

他这种想法和现在流行的趋势不同,大家都在忙着赶时髦,对老物件的兴趣不大。

这不是说林子轩要进入古玩这个行当,搞文物收藏。

他不懂古玩,捡漏虽然好,可打眼的时候更多,专家都可能被忽悠,外行人就更不行了。

真正能捡漏的是八十年代,那时候国家有规定,个人收藏的古玩只能由国家指定的单位收购,个人不准私自经营,严禁倒卖牟利。

不过私下交易的现象屡禁不绝,这就是黑市了。

那个年代的好处是基本上都是真东西,价格便宜,没有人想着造假,只是普通人工资低,没什么钱,加上国家严禁,就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收藏热潮。

到了1993年,国家的政策放开,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古玩交易。

这才带动了民间收藏的火热,京城的琉璃厂和潘家园借机发展了起来,在发展的同时,难免鱼龙混杂,出现了不少鱼目混珠做旧的物件。

再说了,这个行当炒作严重,市场上的水分太大,很容易砸在手里。

林子轩明白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有研究古玩的工夫,还不如好好拍一部电影呢。

他就是想弄几件老家具装点门面,没其他心思,他在圈子里打听谁有这方面的门路。

“我认识个喜好倒腾古玩的哥们,姓马,以前在杂志社做编辑,后来辞职下海了,这几年专门弄这个,从他哪儿找几件老家具应该没问题。”冯晓刚介绍道。

“那行,有空约出来认识认识吧。”林子轩点头道。

他们在《甲方乙方》的拍摄现场,葛尤从戛纳回来后这片子就开机了。

国内剧组开机没那么多讲究,筹备好了就开拍。

自从把艺术中心的人员调过来以后,剧组稳定下来,京影厂的人也不闹腾了,他们知道要是再闹腾,就会被换掉。

如果没戏拍,他们只能领着厂子里发的死工资,京影厂拖欠工资不是一两个月了。

那些有名气的导演和演员能找到出路,不愁吃喝,他们这些幕后人员就不行了。

搞定了剧组人员,演员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

这次找的都是京城演艺圈里和林子轩他们交好的朋友,比如女主演刘焙。

在拍摄《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大家就认识,后来还演了《过把瘾》,大家关系不错。

刘焙是地道的京城人,以前是京剧演员,后来辞职成了个体演员,没有工作单位。

这女孩演技不错,有一种温婉的气质,林子轩打算把她签到好梦公司来。

之所以找她来演《甲方乙方》,一个是大家认识,还有就是这部片子展现的是发生在京城的故事,找一个地道的京城人来演才有味道。

拿《顽主》来说,当初米佳山在选角方面要照顾巴影厂,女主角是沪城人。

所以,在看《顽主》的时候总觉得女主演没入戏,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观众看完电影,只记得三位男演员,对女主演没印象。

连米佳山都承认这是个失误。

因为那名女主角是巴影厂的演员,也是他的妻子,这名演员的演技没问题,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就是和《顽主》的整体风格不搭调。

这次拍《甲方乙方》,林子轩为了避免出现类似《顽主》的失误,找来的演员基本上都是京城人,或者是在京城生活了很长时间的演员。

他们熟悉京城的生活状态和交流方式,大家配合起来默契十足。

比如,京城人的坐姿都不怎么端正,坐在沙发上的时候更接近于躺着,不光是在家里,在外边也是如此,无论往哪儿一坐,就想着朝后仰掰。

这是打小养成的习惯,怎么舒服怎么来。

你要是让一个沪城人这么仰着,他不一定会舒服,可能还觉得累的慌。

一地有一地的生活习惯,用京城人来演京味电影才是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葛尤,他塑造最好的角色就是生活在京城底层的小人物,演起来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和演技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太有生活了。

他演的就是他身边的人和事,还有他自己。

拿了戛纳影帝后,葛尤在国内电影圈也算是大腕了,进入了华国顶尖男演员的行列。

他的不足是年轻的时候读书少了,没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对于特别文艺的片子他怵得慌,搞不明白其中的内涵。

他的长处是肯下功夫,爱琢磨,不懂就问。

《活着》这部戏里的角色很难演,他能演好是因为下功夫了,这部《甲方乙方》就是给葛尤量身定制的,也是他最擅长的人物形象。

他掌控这样的角色游刃有余,非常的自如。

有了葛尤的带动,其他演员相当配合,一个是大家都是熟人,再者说,能和国际影帝演对手戏的机会可不多。

在这个剧组里,只要林子轩、葛尤和冯晓刚三个人不乱,就不会出大问题。(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四章 狂欢第八十三章 从前的节奏第三百四十四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九十八章 评分第六百三十二章 实用第四百六十六章 爱好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心思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长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角力第六百一十章 童星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岁第一章 文艺青年的美好时代第五百八十三章 酒会第三百九十三章 入围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后第二百七十章 上映第二百八十八章 先河第四百一十五章 玩家第七百五十六章 风格第七百五十四章 主持第八百零九章 花季雨季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员第八百二十七章 搭台唱戏第四百零六章 推波助澜第七百六十九章 聚会第三百三十二章 意境第五百四十六章 用心第七百零一章 态度第三百八十五章 角色第八百零三章 角逐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势已成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使第七十六章 恰逢其时第八百二十三章 宣传第三百三十六章 变通第二百零九章 搏一搏第五百零九章 世交第一百七十九章 雏形第三十九章 做事和做人第九十章 筹资第五百九十三章 启蒙课第一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适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里是战场第七百七十一章 碰撞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长性第五百一十一章 心动第六百六十八章 未来第七百七十八章 印象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异第三百四十章 幕后推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分歧第六百五十三章 角色第五百九十七章 变与活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第五百五十四章 报道第九十四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采访第五百九十七章 变与活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击第四百八十章 全明星阵容第三百五十七章 优势第三百章 礼物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异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动第二百三十一章 公平第七百六十五章 地位第七百八十五章 匆匆那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留级事件第七百九十八章 开学季第八百三十一章 基础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第二百零二章 这一刻的京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选择第一百九十八章 困境第二十二章 看上去很美第六百九十一章 低调第三百零八章 把脱掉的衣服穿起来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数据第八十一章 新人入门第三百八十三章 小意外第六百九十三章 娱记第六百六十九章 阵容第八百一十二章 独当一面第七百七十三章 现实第六百三十五章 报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偶像剧第四百零五章 气势第三十七章 咱们俩第四百七十一章 过去的日子第五百零七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六十五章 简单的快乐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第五百七十六章 缩影第八十七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狱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活化第七百五十章 专访第八十四章 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