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优势

于东今年二十六岁,相当年轻,刚进公司不会担任总经理的职务,而是宣发和市场部门的主管,属于管理层之一。

好梦公司目前分为几大块,一块是创作部门,这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一家影视公司只有具有强大的创作能力,才会具有竞争力,这个部门由林子轩负责。

第二大块就是宣发部门,负责影片后期的宣传和发行。

市场部门主要负责广告业务和市场调研,分析观众的喜好,以及其他影视公司的动向。

接下来是后勤部门,包括财务和采购等等,辅助其他部门的工作。

最后还有一块是艺人经纪,这个还没有发展起来,目前只签约了几名演员,像是张国粒、刘焙、俞菲鸿、傅标、张涵于等人。

傅标和张涵于是冯晓刚指定的演员,算是冯家班的成员。

其他如陈导明和王志闻,大家虽然关系好,可人家都有工作单位,不会和影视公司签约。

之所以说没发展起来,一个是签约的演员不多,还有就是各种配置不够完善。

作为经纪人,要给旗下的艺人提供发展规划和演出机会,保护艺人的利益不受侵害。

这个部门是林子轩在管理,他在自己公司拍的影片中用自己的演员,或者推荐这些演员出演艺术中心拍的电视剧。

只是,他对怎么做经纪人并不在行,以后需要找个人具体负责。

于东有半年的时间熟悉好梦公司的业务,如果称职的话,就会升任好梦公司的总经理。

这半年是考察期,林子轩不会一开始就把大权交给于东,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于东对好梦公司相当有兴趣,以前大家只是合作的关系,了解的不深,现在可以全面的了解了,不过他会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宣传发行对他来说驾轻就熟,他要给每一部影片制定适合的方案。

经过几天的磨合,于东熟悉了自己的工作。

他惊讶的发现,在好梦公司的市场部竟然还有网络业务,一个关于影视方面的论坛。

在目前国内的电影行业,没有哪家企业会重视网络,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把电影和网络联系起来,或者说不知道网络是做什么用的。

好梦公司已经想着利用网络做宣传了,现在的作用或许并不大,但以后就很难说了。

作为年轻人,于东对网络这种新鲜事物同样感兴趣,并认为以后上网的人会越来越多,网络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他似乎明白了好梦公司成功的原因了,那就是超前的思维。

当别人没想到的时候,他们想到了,于是他们取得了成功,这不是说他们具有创造力,而是善于学习和借鉴。

比如贺岁喜剧,香江很早就有这种影片了。

大陆的电影人看不上这类片子,可放到冯晓刚手里,成了京味喜剧,受到观众的欢迎。

再说网络宣传,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模式,不过内地的网络刚刚发展起来。

比别人多走一步,让好梦公司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优势。

林子轩倒不觉得有多大的优势,社会发展的很快,今天的优势到明天可能就被追上了,这个社会上永远不缺少聪明人。

《小城之春》的剧组要前往江南了。

此时京城还是冬天,南方已经春寒料峭,正是拍摄这部影片的好时机。

好梦公司找了几辆车子,其中一辆卡车装得是价值百万的古董家具,演员和剧组成员乘坐商务大巴,还有一辆面包车装着拍摄器材。

这部片子的前期筹备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开机拍摄了。

随行的还有一位日本人,就是林子轩在东京电影节上遇到的市山尚三,他对这部片子感兴趣,特意过来探班。

在一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有些感兴趣的导演或者电影人会过来探班,这是正常现象。

在国际上,电影节的组委会每年都会委派电影人到各国做这种甄选的工作,遇到特别好的片子,他们会推荐给电影节的组委会。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法国电影人让路易推荐给了意大利人马克穆勒,从而进入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这些电影人更为重视成名导演的作品,同时也不放过一些有潜力的导演。

田状状作为第五代导演,以风格独特著称,在国际影坛有一定的影响,引起市山尚三的关注一点都不奇怪。

林子轩打算把《小城之春》送到威尼斯电影节,事先和马克穆勒打了招呼。

马克穆勒是个华国通,在七十年代曾到京城留学,对华国的文化十分向往,他当时研究的是人类学,后来看到华国的电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因此结识了当时华国的电影人,包括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

回到意大利后,马克穆勒放弃原来的工作,专心研究电影,成为了欧洲著名的电影人,担任过不少电影节的主席。

他热衷于把华国的电影介绍到欧洲,张亿谋的影片正是他介绍到威尼斯的。

从1986年起,他长期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区的选片工作。

也就是说,亚洲地区的电影能不能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位由他来推荐。

由于上次在威尼斯见过面,林子轩把《小城之春》的情况和马克穆勒说了,那位意大利电影人表示会抽空来华国一趟,看看这部影片。

他对田状状颇为欣赏,认为田状状的影片艺术性很强,符合威尼斯电影节的选片要求。

国际电影节说白了还是要靠关系,认识人好办事,至少影片参加主竞赛单元的问题不大,至于能不能获奖,除了影片的质量,还要看运气。

林子轩送走了《小城之春》的剧组,返回家里。

这天晚上,新闻上播出了一个消息,震动了整个华国,那位改变这个国家面貌的老人过世了,此时离香江回归还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花都生活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第二百五十三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动第二百八十七章 素描第一百一十四章 策划案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动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开端第一百一十四章 策划案第七十四章 回家第二百九十九章 睡前故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同的道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导演第二百五十六章 票房分成第五百零三章 拜码头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场好梦第七百六十二章 处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然而然第七百四十九章 优劣第一百零八章 一道坎第七百一十二章 专访第四十七章 合拍片第四百二十一章 从头再来第三百四十五章 怀旧情结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编权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众娱乐大众第三百三十九章 旅游第五百六十三章 偶像第七十六章 恰逢其时第一百一十章 在纽约第五百四十六章 用心第二百二十章 低调第三百五十七章 优势第三章 相亲进行时第三百七十一章 洽谈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名之后第五十二章 领证第三百二十五章 抓周第六百七十七章 声望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顾第五百二十二章 留级事件第十二章 痞子文学第八百二十四章 转型第七百九十五章 相处第三百二十六章 怀念和总结第一百七十九章 雏形第二百零九章 搏一搏第七百三十九章 改动第二百八十四章 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始有终第五百二十九章 客串第四百九十五章 举手之劳第八百二十七章 搭台唱戏第五十三章 和女演员面对面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年第九十章 筹资第五百三十二章 轻功第七百五十六章 风格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学会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数据第三百零六章 小目标第四百六十章 众说纷纭第二百二十六章 乔迁第三百八十五章 角色第五百四十六章 用心第七百八十章 娱乐圈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场好梦第七百六十七章 小雪日记第五百零一章 年会第五百零一章 年会第七百九十七章 大牌驾到第四百六十九章 困顿的时光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五十七章 圈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碰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衷第七百一十六章 论坛第七百八十二章 时间的味道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六百零五章 小孩演大戏第八十五章 座谈会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主第八百章 布局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知第三十八章 一家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知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岁第一百零三章 和过去告别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选第六百四十一章 态度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面生活第六百零六章 飞驰的少年第六十一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第三百六十八章 戏包人和人扛戏第二十三章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圈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实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员